第1177章 迎風

第七卷 天之岸

「雨之聲」收購「EMI百代」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轟動,一家籍籍無名的公司從索尼、環球等諸多巨頭手中搶走了這麼大一塊肥肉,簡直有些不可思議。

這個消息在華夏更是被廣泛報道,這一次蘇家也沒有在刻意阻攔,甚至助推了新聞的發酵,因為他們還打算藉此繼續炒作「上河」的股價,好能及早抽身。

其實就算蘇家想要阻攔,也遮掩不住程曉羽的光芒萬丈了,畢竟這是華夏歷史上金額最大的海外併購,而這則消息也毫不意外的登上央視新聞聯播,程曉羽的名字也又一次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

「據法新社報道,歐盟監管部門發表聲明,批准『雨之聲』以45億美元收購百代音樂公司。七月一十二日,『雨之聲』總裁陳浩然代表『雨之聲』和『花旗銀行』總裁威爾·戴蒙出席了盛大的新聞發布會,從這一天開始,有著百年歷史的『EMI百代』,將在音樂史的舞台上謝幕,取而代之則是『雨之聲』。」

畫面中放映著在紐約的新聞發布會,陳浩然一襲筆挺的西裝在鏡頭面前,俊朗沉著,與威爾·戴蒙握手並交換文件時,閃光燈如瀑布一樣飛瀉而下。

新聞的畫外音繼續:「EMI百代是上世紀世界五大音樂製品公司之一,『雨之聲』此次斥資45億美元,約合315.6億元華夏幣的合併,將索尼成為世界音樂製品的第一巨頭的美夢擊碎。」

「據公開資料顯示,EMI百代是世界最大的音樂出版發行公司之一,有百年的歷史,旗下擁有130萬首音樂的版權,其中不乏大牌明星和經典曲目,先後捧出了著名的天皇搖滾樂團The Beat,流行巨星Michael Learns To Rock,Richard Marx,Enigma,Beach Boys……以及華裔小提琴家陳雲美,音樂劇皇后Sarah Brightman等眾多巨星。相比之下,索尼旗下的Sony/ATV音樂版權公司(SAMP)僅擁有75萬首音樂資源,環球音樂則掌握了八十萬首的音樂版權。而『雨之聲』憑藉這一收購成為了全球第一大音樂版權控制者。」

「為了獲得歐盟委員會的批准,『雨之聲』承諾不會對EMI百代進行大規模的裁員,並解鎖了EMI百代所擁有的部分版權。」

「不僅如此,『雨之聲』對EMI百代的收購受到了索尼和環球強有力的狙擊,為此付出了超過四億美金的溢價,在『EMI百代』被『雨之聲』兼并之後,世界唱片業在上個世紀形成的五巨頭音樂公司:華納、環球、BMG、索尼和百代,到今天,只剩下了三家。」

接著畫面中出現了程曉羽在參加G20晚會時的影像,「『雨之聲』的創始人程曉羽,是我國著名製作人、音樂人、導演、鋼琴演奏家,他的『雨之聲』也改變了全球音樂製品公司的格局,成為首家躋身國際音樂製品巨頭的華夏公司,這也是迄今為止華夏最大的併購案,除此之外程曉羽和許沁檸控股的『西楚國際影業』,在收購歐洲第一大院線odeon anduci之後,成為全球第一大院線。」

「在完成了音樂和電影的全球布局之後,屬於程曉羽的娛樂帝國露出真容,這位在藝術上成就非凡的天才,在商業上也顯示了驚人的天賦。美國駐華大使特里·布蘭森對媒體表示,在美國長大又深受華夏文化影響的程曉羽,不僅是為傑出的藝術家,更有能力影響美國和華夏的關係,他是美國與華夏文化交流的橋樑。接下來我們來看國際新聞。」

這則長達一分鐘的新聞,讓程曉羽這個在華夏沉寂了很久的名字,又一次光彩奪目起來,在程曉羽在霓虹入獄以後,國內媒體就刻意減少了程曉羽的報道,尤其是官媒。

央視率先打破了電視媒體的沉默,還是如此大篇幅的報道,感受到信號的華夏官媒集體癲狂,不約而同的大篇幅開始報道程曉羽這兩年來奇蹟般的表現,一時之間趕去美國想要採訪程曉羽的記者如過江之鯽。

但與華夏媒體的高度讚揚不同的是,美國媒體唱衰的聲音居多,主要原因就是「西楚」宣布繼續追加了四億美金,加大全球範圍內三D和IMAX放映廳的建設,這讓媒體們認為程曉羽的資金鏈已經處於了隨時都會斷裂的危險邊緣,只要《泰坦尼克號》一旦票房不佳,就會造成連鎖反應,形成雪崩。

對於程曉羽這種把一個帝國的安危寄託於一部電影的做法,美國媒體大多持批判態度。

《華爾街日報》長篇累牘發表了分析——《下注三D和IMAX,攝影機與聚光燈下的賭局》。

文章稱:「西楚國際影業持續加大對於3D和IMAX放映廳的建設,加大了業內人士對於程曉羽娛樂帝國能否建立的懷疑。

一直處於收購的狂歡盛宴的程曉羽也許還沒有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的資金鏈有多危險,繼續投資三D和IMAX無疑又增加了砝碼。

『雨之聲』和『西楚』的收益持續利好,讓程曉羽在這場盛宴之中,賭注越下越大,但問題卻從未離開。

正是看到人們對新的觀影體驗的強勁需求,程曉羽為『西楚』制定了速度驚人的戰略目標,希望在這場盛宴中賭上一把。

賭上一把沒有錯,但這不是資本驅動,而是憑藉程曉羽的個人眼光更是程曉羽對自己導演能力的自信,這樣的三D和IMAX風口不值得all.in。

除此之外,在這場收購盛宴之外,質疑聲音不斷:沒有了小成本優勢,背上了EMI百代這個巨大的負擔,程曉羽的『雨之聲』是否還能支撐的起?隨之而來的是『雨之聲』和『西楚』是否還能實現如此高額的盈利?

其實這個問題幾乎不用問,可能性不大。

更讓大家關注的則是程曉羽能夠憑藉自己的才華堅持多久?要知道無論是『西楚』還是『雨之聲』,本質上都是寄生在程曉羽個人身上的吸血鬼,一旦程曉羽出現問題,這兩個憑藉吸取程曉羽才華造金怪獸同樣也得玩完。

『大幹快上』的程曉羽娛樂帝國,看上去很美,實則暗流涌動……」

至於明白程曉羽完整身份的富國銀行、花旗銀行、索尼以及環球,都沒有出聲,索尼當然不會想要替自己的對手壯大聲勢,而花旗和環球則見程曉羽自己都不說,更不會多嘴。

緊接著《好萊塢報道者》則深度採訪了多位好萊塢電影的業內人士,詢問了他們對於三D和IMAX電影以及對程曉羽的看法。

開篇就是對斯塔文·貝爾的採訪。

「斯塔文先生您是如何看待程曉羽導演的?」

「一個非常棒又有想法的年輕人,我很喜歡他和他的電影。」

「今年參加奧斯卡的有您的《肖申克的救贖》,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黑天鵝》還有程曉羽的《泰坦尼克號》,您覺得誰勝算比較大?」

「這個很難說,一切要看六千多位的評委的選擇,誰最終獲勝我都不會覺得奇怪。」

「那您覺得程曉羽導演下注三D和IMAX是否是個正確的選擇?請您預計一下《肖申克的救贖》、《黑天鵝》還有《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各是多少?」

「對於三D和IMAX我個人抱著謹慎的態度,對於三D和IMAX的前景我還是很看好的,但當下這一刻,程曉羽做這樣的選擇冒了很多的風險,不過我們都懂風險越大,收益越高,至於票房,我希望大家能夠互相促進,越高越好,一切繁榮電影市場……」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您是如何看待程曉羽導演的?」

「我認為成為程曉羽是一位十分優秀的商業片導演,他的成功一切都建立在他對觀眾喜好的把握之下,但正因為如此,他拍不出好的藝術片,對於他能拍出賣錢的電影我不抱懷疑,但藝術恰恰是很難和大眾口味調和的。」

「今年參加奧斯卡的有斯塔文·貝爾的《肖申克的救贖》,有你的《黑天鵝》還有《泰坦尼克號》,您覺得誰勝算比較大?」

「我對我的《黑天鵝》充滿信心,高絲·喬伊在裡面奉獻了極為精彩的演出,我覺得她有實力問鼎奧斯卡影后的位置,這一次《黑天鵝》最大的對手就是《肖申克的救贖》,我對老夥計斯塔文·貝爾的功力一點都不懷疑,但是我更看好我自己,何況他獎已經拿的夠多了,應該讓我風光風光了。」

「至於《泰坦尼克號》,票房肯定比我的高,要知道我的《黑天鵝》投資不過五千萬美金,還夠不上別人的零頭,但我想獎項,也許與它無緣……」

「那您覺得程曉羽導演下注三D和IMAX是否是個正確的選擇?您預計《肖申克的救贖》、《黑天鵝》還有《泰坦尼克號》扎堆在聖誕節檔期上映的電影,票房各是多少?」

「對於三D和IMAX我想無需多說,這個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我們走進環球或者迪士尼樂園都能感受到三D甚至四D電影,但這並不代表這個觀影市場成熟了,其實觀眾對於三D電影的接受度並不高,程曉羽並不是第一玩三D或者IMAX的導演,之前弗朗西斯科和托尼·懷恩也多次試水三D電影,結果我想你也知道,不是票房差,而是根本沒有人看,所以我覺得程曉羽這個決定很不理智……」

「至於票房,應該是《泰坦尼克號》最高,畢竟它可是投資了六個億美金,就算只收回一半的成本就很嚇人了,但這並不代表它一定是第一,我覺得《肖申克的救贖》應該有可能超過《泰坦尼克號》,至於我的《黑天鵝》應該略微低一點,畢竟這是一部為了藝術誕生的電影。」

接著《好萊塢報道者》又刊登了對彼得·科普拉等多位業內人士的採訪,彼得·科普拉對程曉羽的表現相當的幸災樂禍,直言不諱的說程曉羽下注三D和IMAX就是找刺|激,就是一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愚蠢。

彼得·科普拉並言之灼灼預言道:「不要說奧斯卡了,我看《泰坦尼克號》的票房能否有成本高都是個大問題,《泰坦尼克號》註定沉沒,程曉羽和他的『西楚』也註定要沉沒,不信我們走著瞧,明年我們就能看到好萊塢的破產大戶又多了一個程曉羽……」

不僅是彼得·科普拉,大多數電影人對於程曉羽如此不理智的做法表示不理解,索尼影業的副總裁高橋健一郎也不無嘲諷的說:「索尼、環球和迪士尼在三D項目上損失了超過十億美元,現在輪到下一個傻瓜了,我不知道程曉羽準備虧損多少!反正看樣子怎麼也得有個六億美金!」

而這樣的討論不止是在業界,網路上也有不少電影愛好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普通影迷對於《泰坦尼克號》的票房保持著謹慎的樂觀態度,畢竟大部分人都覺得六億美金的大投資,又有程曉羽和凱瑟琳·布蘭切特做保證,無論如何都應該去看一看。

至於對《泰坦尼克號》參與奧斯卡的看法,則無人看好,畢竟奧斯卡的評選潛規則人人都清楚,不少影迷覺得只要《泰坦尼克號》能獲得幾項奧斯卡技術獎項的提名就算不錯了,至於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這樣的大獎項,連提名都是絕對不可能的。

其一,因為《泰坦尼克號》是特效大片,屬於先天不足。

其二,這一屆還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斯塔文·貝爾這樣的大拿,斯塔文·貝爾無需多說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黑天鵝》號稱是七年磨一劍,就是衝著奧斯卡去的,就著一座大山就是程曉羽難以望其項背的。

其三,程曉羽才24歲,這麼年輕的華裔最佳導演?excuse.me!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

因此所有影迷都覺得,這一屆奧斯卡哪怕程曉羽能夠獲得一項提名,就是巨大的榮耀,對於這一點幾乎沒有引起爭論,所有人都認為是既定的事實。

對於看客和廣大影迷們來說,唯一有點懸念的就是《泰坦尼克號》到底能獲得多少票房,三D和IMAX會不會獲得成功。

當然,對於《泰坦尼克號》能否在奧斯卡上掀起一點風浪,也不是完全沒有一點爭議,程曉羽的華夏鐵粉們,對程曉羽有著謎一般的自信,為此和一些華夏理智影迷們吵成了一團。

不過這些鐵桿也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並沒有太多話語權。

只是叫人尷尬的是,兩方吵架的帖子還被翻譯成了英文,發在了美國電影論壇上,其中程曉羽的腦殘粉,網紅美女洛洛還發了一個視頻力挺程曉羽,她帶著眼淚說道:「憑什麼程老師就不能得奧斯卡?你們不覺得你們這樣說太過分了嗎?你們覺得他不行你來啊,你們去演拍電影,你們去寫歌啊。你們根本不了解他,你們沒有那個本事就不要說別人!他從來沒有讓我們羽毛失望過!他就是我們華夏人的驕傲!你們不支持他還是華夏人嗎?」

這句被點贊最多的話讓程曉羽的鐵桿粉絲被公眾打成了邪教,還成為了一個國際笑話。

無數的人在小姑娘的「細語」底下留言道:「腦子是個好東西,希望你也有,當程曉羽的粉絲不錯,但也不能盲目自信。」

「雖然我也喜歡程老師的電影和音樂,我也覺得程老師是華夏人的驕傲,但是說句公道話,從程老師過往的電影來看,和奧斯卡還有不小的距離,大家都有這樣的期待,可以理解,但說話還是得講基本法。」

「呃!不好意思,我還真不支持程導演,我是藥粉!這小姑娘臉蛋長的挺漂亮的,可咋就這樣沒腦子呢?丟臉丟到國外去了!」

「程曉羽的腦殘粉最會說了,你知道他有多努力么?有本事你去怎麼怎麼樣啊?你長得肯定沒他帥,說他娘泡是嫉妒他!雖然程老師真還有點本事,但他也還真是個娘炮!」

……

不論外界的風風雨雨程曉羽都沒有過多關注,此時此刻的他正在紐約和好萊塢大佬哈維·韋恩斯坦會面,商議關於《泰坦尼克號》參與今年奧斯卡的公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