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冷汗

正文卷

令人窒息的沉默持續了很久,不知何時停下誦經的道衍才出聲道破:

「不行,太過冒險。」

「別無他法,就算現在不去,六月祭掃孝陵也躲不過。」

「當今皇上名為仁孝,實則刻薄,若是直接動手怎麼辦?」

「他如果是個普通人,就可以這麼做,但他是個皇帝,」顧懷頓了頓,「這是個最好的陽謀。」

朱棣也多少明白過來:「是要俺往金陵走一遭,安朝廷的心?再不濟也能讓他們沒了動手的由頭?」

「王爺英明,」顧懷拱了拱手,「如此一來,所謂擁兵自重反意已生之類的理由就不攻自破了。」

乍看起來這是個很蠢的法子,離開經營了多年的北平自投羅網,放棄重兵的環繞去朝臣絞盡腦汁想要削藩的金陵……好像跟送死沒什麼區別。

但往深處想,這麼做實在不亞於把朝廷架在火上烤。

你們說藩王勢大,可能要造反?那我人來了金陵怎麼說?你們要是敢動我,剩下的藩王會怎麼想,怎麼做?天下人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就不怕其餘藩王魚死網破,天下人說朝廷不講武德?

道衍還是搖頭:「陛下登基以來,只做了兩件事情,一是重文抑武,提拔文臣盡掌朝中大權,二就是削藩。王爺若想南行,當今陛下可能礙於叔侄情分和悠悠之口不好直接動手,但黃子澄齊泰之流是什麼人?他們以削藩獻媚於陛下,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機會?若是頻進讒言,蠱惑陛下,以陛下如今對他們言聽計從的情況……」

一聽這幾個名字,朱棣心頭怒火騰地升起,他眸中透著股殺氣,統帥千軍萬馬的氣勢展露無遺:「天家無父子……更何況是叔侄?但終究還是要講些情面道義的!若不是這幾個狗賊,俺如何會陷入這番窘境?顧懷,道衍大師說得沒錯,就算陛下不打算把俺留在金陵,這幾個蒼蠅也會在陛下耳邊天天說,夜夜勸!誰知道陛下會不會心一橫來個手起刀落?」

眼見兩人都竭力反對這個太過冒險的法子,顧懷有些想不通,歷史上朱棣明明就在靖難之役前去過一趟金陵全身而退……他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

難道他顧懷現在和朱棣說您就安心去金陵,出了事我顧懷負責任?

那朱棣估計會把他當成和朝廷一夥的。

搖了搖頭,顧懷開口道:「是在下考慮不周……不過王爺,如果不想起兵,還有比這更好的法子嗎?」

一句話出來,對面的朱棣和道衍都沉默了。

春日的陽光沒有多少溫度,湖風有些大,吹在人身上一陣陣的發寒,可再寒也寒不過眼下燕王朱棣的處境。

是啊,如果不造反,還有什麼更好的法子嗎?

此刻朱棣的心中起兵造反的意圖到底佔多少先不提,就眼下這種王府長史都成了朝廷內應,官員將領全部是朝廷指派的場面……刀已經架在脖子上了就差揮下來。

「王府需要時間,不管是起兵還是在朝廷撕破臉發兵的時候有些抵抗之力,都需要起碼幾個月的時間來慢慢計劃,」顧懷坐得筆直,「這些時間用裝病很難拖下去……但去金陵可以。」

「『手雷』需要大批量製作,『青黴素』要用到戰場上也需要臨床試驗,更不要說訓練士卒打造武器拉攏官員……不管王爺起不起兵,往金陵一行都是最好的法子。」

他蹙起眉頭:「也許這有些賭的成分在裡面,但不賭……又能怎麼樣呢?」

「……有道理,」過了許久,朱棣才點了點頭,「俺已經被逼上絕路了,如今不就是在賭?再賭大一些又何妨?」

「可以一試,但有件事情還請王爺必須答應老衲,」道衍此刻更像是個老謀深算的讀書人而不是和尚,「三位公子必須留在北平。」

「王爺與公子……絕對不能共赴金陵!」

朱棣思忖良久:「若留三子在北平,黃、齊之流會不會借題發揮,以進讒言?」

道衍冷笑一聲:「殿下孤身去金陵,尚有活地,若是帶上三位公子一起,朝廷就真是一點顧忌都沒了!」

朱棣猶豫片刻,也還是不忍三個兒子和自己一同冒險,便點頭道:「也好。」

他轉向顧懷:「俺這就寫一封摺子上奏朝廷,入京祭掃孝陵面見皇帝,走軍驛來回差不多得半個多月,若是一切順利,沒進三月俺就要起行了。」

「顧懷你是江南人士?」

顧懷點了點頭:「祖籍揚州府,就在金陵旁邊。」

「如此一來倒是方便了……」朱棣目中精光一閃,「俺去京城,王府的事情就託付給道衍大師,顧懷你便隨我南下,如何?」

顧懷沒有猶豫:「願隨王爺左右。」

「如此倒也妥當,你們下去吧,俺要好好想想這件事,」朱棣閉上眼睛,「顧懷你去尋三寶,王府秘諜……」

「以後就由你來接手。」

……

「當以奇正居合為重,太過劍走偏鋒容易出事。」

走過木廊,兩人都沒有回頭看朱棣在亭中沉思的身影,臉色都有些凝重。

對於道衍這句提點規勸多過責怪訓斥的話,顧懷點了點頭:「其實我不擅長這些。」

「我們是同一類人,你不可能不擅長,」道衍搖了搖頭,「只是怕你誤入歧途。」

是在說太喜歡冒險往往最後會死在冒險上么……顧懷明白過來:「明白了。」

「勸王爺去金陵,是想讓他看看現在的朝廷?」

顧懷心中一凜,這真的是個……極聰明的人。

「王爺太過猶豫,晚輩確實存了些推一把的心思,」顧懷雙手攏袖,好像有些畏寒,「去金陵走一走,看清了朝中皇帝和大人們的嘴臉,想必也就不會置氣只是對朝廷的發難反抗一下了……動兵和起兵只是一念之間。」

「你以為王爺看不出來?終究還是年輕了些,」道衍搖了搖頭,「你怎麼知道王爺的心思沒定?」

這句話的信息量就太大了。

顧懷停下腳步,臉色慢慢難看起來,總有種把別人當成傻子結果最後自己成了傻子的感覺。

是啊……就算自己不出現,該去金陵的還是會去金陵,該起兵造反的還是會起兵造反……自己居然會有種推動了這一切的洋洋自得心思?

想想看這兩個人的身份……永樂大帝!黑衣宰相!

自己有什麼資格存些小心思?

看著顧懷似乎明白了過來,道衍雙手合十,臉上總算有了些笑意。

他很喜歡這個年輕人……像極了年輕時候的自己,年輕人犯犯錯怎麼了?年輕人鋒芒畢露怎麼了?不氣盛能叫年輕人?

更何況他的起點和機遇比自己當年高上太多……

僧袍飄動,他低眉走遠:

「別再有下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