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一個月發展

正文卷

第234章 一個月發展

在三個元素儲存器全部補充滿了火元素以後,秦禹便帶著隊伍返回了龍降谷。

返回的路途上又捕捉二十餘只恐龍,到目前為止這些天捕捉恐龍與巨獸的數量便達到了四百餘只。

距離千人恐龍騎兵的坐騎達到人人配齊的目標已經不遠了。

………

一個月後。

此時龍部落的實力經過時間的沉澱已經到達了頂峰。

原本的虛弱待發展的力量已經全部發展成了實質。

草原上的兩大分城十大城鎮也已經全部完工。

不過還沒有進行遷徙人口,也就是說大部分都還是座空城。

其中南望鎮、灰熊鎮、伏藤鎮是有人居住的城鎮,平均每個鎮的人口約有六千五百餘人。

南望鎮的鎮守是林石,而灰熊鎮與伏藤鎮的鎮守分別是原灰熊部落巫嚴荼與原伏藤部落族長雲吾。

先前曾答應過兩個部族城鎮一事,秦禹也算是完成了承諾。

現在的灰熊鎮中大部分人口都是原灰熊部落的人,約莫有四千人左右。

而伏藤鎮也是如此,不過原伏藤部落的人本就不多,屬於他們本部族人只有六百不到。

雖說兩鎮的鎮守是兩個部族的人,但是秦禹並不怕這兩個部族起什麼亂子。

第一個原因便是實力上的差距。

第二個原因則是兩鎮的政治副手都是龍城內務學堂的學子,忠誠度都是達到了九十以上,而且掌握軍事的官員的忠誠度一樣是九十以上。

灰熊部落統領兩千灰熊戰士的大頭領穆虎早就被秦禹培養成死忠了。

而第三個原因則是兩座城鎮中遍布著影衛監視,一但有異動,龍城的大軍便能迅速趕過去。

先且不說秦禹能夠查看屬下的忠誠度,單單說兩個部族的領頭人也不是傻子,不然也不會選擇加入龍部落而不是選擇對抗龍部落。

目前龍部落內,經濟最為繁榮興盛的便是龍城。

讓秦禹沒想到的是第二繁榮的竟是南望鎮。

據影衛彙報,這其中主要推動人便是林石,而那名內務學堂的學子也確確實實只起到了輔助作用。

竟沒想到林石的政治能力卻也如此優秀。

第三繁榮的城池不出意外就是仙谷城了。

煤城次之,盤瓠城再次之,隨後是灰熊鎮與伏藤鎮。

目前龍城的每周生產總值能達到四百萬枚小龍銅錢。

換算成大龍銅錢就是四萬枚。

目前市場已經逐漸飽和,秦禹已經開始停止鑄造銅幣了。

龍城內由於各種建築的推動下,各行各業已經逐漸顯露出興盛的頭角,各種商業街、娛樂街、百貨街縱橫交錯。

但是這些地方從不會出現在內城中,由於各部門建築以及奇觀、軍營、重要資源建築、重要軍事建築全部座落在內城,因此安全係數才是重中之重。

內城不設置任何經濟區,全部是工業區等等,只建有供交通行駛的道路沒有任何經濟產業。

未來的內城秦禹還打算建設成王城呢,自然不可能布置的跟個鬧市一樣,需要具有威嚴。

目前比較興盛的產業是捕魚業、畜牧業、酒樓、打獵、養蠶、買小食、服飾業、養蠶農、賣酒業、裁縫、賣布、鞋業、手工業、交通業、住宿、醫藥業、戲館、教育業、燒陶等等。

短短不足兩月的時間,各個城池可謂是大變了樣子。

這其中屬徐義的功勞最大,若不是他提出了數城交融,發展經濟,提出通行憑證概念,不可能讓數個城池跟著發展那麼快。

龍城是最先發展起來了,隨後由於有的行業飽和,一些聰明人就提出前往其他城池創業的念頭。

而徐義順勢而為,還真讓他立了大功。

這其中由於龍城距離南望鎮最近,也因此飛快的帶動了南望鎮的經濟。

這也是為何南望鎮的經濟水平會排上第二了。

目前各城的限制越來越寬鬆,甚至開始允許主動選擇移民的。

當然也需要一些條件,不能在當前城池留有借貸,不得擁有犯罪前科,且需要繳納每人一百小龍銅錢作為手續費。

而如果只是想要去別的城池看看或者走親訪友、商業訪談、經濟貿易。

那就只需要登記一下信息交二十小龍錢辦張通行憑證即可。

除了各城池的經濟發展以外,還需要關注的便是草原西部的木魈氏。

本以為西部大澤那邊的氏族能夠拖個幾個月的時間。

沒成想僅僅一個多月,那邊的戰爭就已經照比從前火焰薄弱了不少,距離戰亂結束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因此解放草原西部的計畫已經迫在眉睫,秦禹最近幾日跟著眾多軍事將領已經在進行無數次激烈的討論了。

目前以龍部落的軍事實力,想要覆滅山魈氏應該算得上輕而易舉了。

有藤之力、奴獸之力、雷電之力三種法則力量的龍部落對比只有一種的山魈氏自然是更勝一籌。

目前龍部落的人口數量已經接近了二十萬人。

而軍隊數量更是直逼六萬。

弓箭手數量達到了六千人、神射營兩千人、盾矛手三千人、雷銅長槍兵一萬六千人、盾斧兵兩千人、血契狼騎八百人、斥候一千五百人。

禁衛軍兩千人、騎兵八千人、投石兵三千人、龍虎衛三百人、影衛兩百人、伏藤戰士(圖騰戰士)三百人、犬人戰士兩千人、銅盾兵兩千人、灰熊戰士兩千人、精髓刀盾兵兩千人、釘鎚兵一千人、關刀兵五百人,恐龍騎兵一千人,巨虎騎兵一百五十人(算進龍虎衛體制內)、巨獸軍團六百隻(由三十名初級巫師、一名中級巫師統領。)

由於目前秦禹的文明點數資金已經完全不足,因此原本設想中的異獸軍團暫且放棄。

除此之外還有將近兩千的民兵隊,以及律殿兩千餘人的執法隊。

林林總總算下來軍事方面的人數已然超過了六萬。

雖然其中不少都是新兵,但是在各種軍事建築的加成下,他們的力量與軍事素質可並不低。

相反的是,其中還有不少精銳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