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三大發展計畫方針!

正文卷

第143章 三大發展計畫方針!

雷精銅礦場。

此時一座佔地約上千平米的礦場兼營寨逐漸顯露出雛形。

這裡聚集著一千餘只犬人負責挖掘雷精銅礦。

由五十名伏藤部族的圖騰戰士與一百名禁衛軍由須熊帶領著負責礦場的安全以及秩序。

五百人的建築隊在不斷完善建造這座礦場營寨。

目前犬人礦工用的大部分工具都是石制工具,那十把銅稿用來將山洞的露天礦面積開鑿的更大,方便更多犬人開採銅礦。

按照秦禹估算來看,隨著礦洞的面積逐漸增長,日生產的銅礦的數量也會逐漸增加。

目前銅礦的開採量數目並不多,平均每天能有個兩千斤左右就不錯了。

但是哪怕數目不多,秦禹也會每日派遣馬車來運送礦石,另一邊龍城中的銅器坊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由銅礦場那邊出產的銅礦源源不斷的送到龍城中的銅器坊,再由銅器坊不斷生產鍛造出銅器工具送到銅礦場。

目前秦禹將主要重心放在了採礦工具上,此時距離免戰牌失效還有一段時間,因此關於銅製武器的鍛造延後了許多,他並不著急。

………

龍城,議事大廳。

秦禹坐在桌前,手裡握著一根特製的炭灰筆,一張淡黃色的紙張上此時已經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秦禹將近期部落中主要的發展計畫都寫在了紙上,這能更好的讓他對未來的計畫保持清晰與明確。

首先是龍城的夯土城牆的擴建計畫,這是目前動員人數最多的項目,大概過去了一周,項目進度達到了百分之十五左右,這個速度並不算快。

起碼以秦禹預期的速度上差了一些,他必須要趕在下一次入侵戰到來時,把夯土城牆全部建造完。

因此他在計畫下方又提筆寫了一行字:

徵調自盤瓠谷帶回的兩千五百名奴隸加入城牆建設,許諾項目完成後,賜予其普通族民的身份。

寫完後,秦禹又看向了第二個發展計畫。

雷精銅器研究計畫。

動員人:銅器坊人員、巫殿姜融、妘吟。

負責人:秦禹。

有關於鍛造雷精銅器的計畫,秦禹主要有三個研究方向。

第一個是要想辦法將雷精銅礦中的雷精提取分離出來,還要保證其原本的堅固程度。

這個想法主要是為了鍛造銅器工具、農具等民用器具時,分離其雷電特性讓其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而第二個方向則是要將分離出來的雷精也就是所謂的雷電的權柄之力,將其重新融入進新的的礦物中,將原本雷精銅礦的雷精含量提高提純。

這個想法如果實現後,雷銅武器的威力便能夠更加強大。

第三個方向則是如何讓士兵或者普通人乃至圖騰戰士更好的掌握雷銅武器。

按照秦禹的猜想,能否用靈種中的力量更加細微的操控雷銅武器或者激發出更強大的力量呢?

甚至所謂的蘊含雷電權柄之力的武器,能否與傳說中滴血認主的方法增加彼此聯繫,讓其威力變得更強呢?

秦禹將這些想法全部寫在了紙上,他心裡有種預感,這種蘊含權柄之力的神性礦物具有很高的上限,以及非常強的可研發性可塑性。

第三個計畫則是建立學堂普及文字的。

文字是文明的重中之中,可以說大多數的文明都需要以文字的形式傳承下去。

當然這是長遠的目光來看。

以當前的目光來看的話,文字能夠更好的普及政策、記錄各種事物、普及軍事、傳遞條令,讓勢力框架運行的更協調,發展的更迅速,

因此建立學堂普及文字的事要儘快將其趕上日程。

秦禹曾發現這個世界的語言或是文明毀滅後遺留下來的文字與華夏的漢字有些相似,但差距又很大。

像是小篆與簡體字的差距一樣。

他意識一動,手中閃過一道藍色的流光,隨著光芒消散後,一本厚重的書冊出現在秦禹的眼前。

這本厚重的書冊像是字典,翻開之後卻是頁頁空白,上面的質地像是紙張卻不是紙張,質地堅韌如同皮革,想要撕毀破壞很是艱難。

這就是秦禹之前抽中的藍色品質奇物「文字寶典」。

只需要意識一動,便能夠將本身腦海中記錄的文字文種錄印進去,且閱讀文字的人會增加200%的識字效率。

很明顯,這就是系統為了文明普及或是創造文字所專門產出的物品。

秦禹對這個世界的文字不熟悉,因此漢字才是他的最佳首選,也是最為合適的選擇。

思考好後,秦禹拿起文字寶典,意識一動,他便選擇錄印腦海中的漢字到上面。

秦禹只覺得腦袋微微刺痛了一下,然後……然後就結束了!

簡單到讓他愣了好長一會。

他伸手翻開文字寶典,原本空白的書冊上面此時已經印滿了漢字。

每當秦禹讀過一個字時,腦海中便會浮現這個字的釋義,讀音,組詞,形體等等。

非常的簡單易懂。

於是乎,接下來的七天時間,秦禹一邊去銅器坊研究雷精銅,一邊開設學堂普及文字。

學堂的名字被秦禹命名為內務學堂。

第一批學堂的學生人數達到了五十餘人。

其中有七八人還是部落中的高層並且能抽出時間來學習的人。

剩下的四十餘人是秦禹親自去挑選出來的人選,忠誠度高於八十,並且智力屬性潛力超過三星且年齡在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

選取這兩個年齡段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二十歲這個年紀已經脫離了一些稚嫩,智力水平也是比較高的年齡段。

不超過四十歲的原因是因為年紀大了學習以後也任職效力不了多久。

因此二十歲至四十歲是學堂的標準。

內務學堂由秦禹親自任講師,主要教授文字、算術、管理、各項事物的處理方法,以及事物的執行。

秦禹培養內務學堂的學生主要是為了未來建立國度時能夠有人才去運行國度框架。

不僅要培養這批識字的人才,還要對高層人員進行集體掃盲。

且凡是軍官者,都要進行識字。

甚至後面秦禹還會開設各種講堂,有關於內政、軍事、農業、禮儀、軍械等等都需要培養大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