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269:吳賢三顧【三千】

正文卷

第269章 269:吳賢三顧【三千】

吳賢感覺自己很冤枉。

他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冤枉。

想當年,他帶著厚禮和十二萬分的誠意,真誠登門拜訪宴安,為了彰顯自己的志向,大談特談辛國和庚國的局勢,說起這個,其中最繞不開的關鍵人物就是鄭喬。

鄭喬這廝的黑歷史比他腦袋上茂密的頭髮絲兒還多,不踩上一腳,劃清界限,如何表明自己跟他是截然不同的高潔之士?這是最基本的操作,吳賢自然也不例外。

鄭喬啊,多好一本錯題集,只要避開他這些錯誤操作,一般就不會錯得太離譜。

於是,吳賢大談特談。

說到激動處,他情緒亢奮,自我感覺發揮比平時好上幾個百分點,結果——先前還端著淺笑的宴安笑容逐漸消失。雖然沒做出失禮的行動,但緊抿的嘴角卻流露出幾分不悅,而吳賢還不知道為嘛,還以為自己的發揮沒能戳中宴安的心,有些失落。

不過,一次失利他並未放棄。

過了倆月又一次登門拜訪。

這次他做足各種功課,還請人捉刀代筆,潤色了又潤色, 寫了一篇極其優秀的「自我介紹」, 每一個字、每一處停頓、每一處語氣都記得滾瓜爛熟。保證能凸出他的才能、家世、名聲、底蘊,讓人一聽就知道他是個好老闆、好主公!雄赳赳、氣昂昂出發!

宴安微笑地聽著,時不時讚許地點頭,看向他的目光也明顯柔和許多, 這反應給了吳賢極大的鼓舞。然後——他又雙叒叕開始diss鄭喬, 宴安第二次客氣請他走。

吳賢:「???」

他又踩了哪個雷???

吳賢回家之後又一次痛定思痛。

一番反省之後,他做足了各種功課, 甚至想動用「夫人外交」——奈何宴安一家還在守孝, 三年內禁止娛樂才訕訕作罷——過了一倆月,恰逢大雪封山, 他第三次上門。

宴安第三次招呼了他。

吳賢開頭髮揮超神, 狀態極佳,他明顯感覺到宴安已經心動,直到開始diss鄭喬, 還是加倍diss,宴安忍著額頭狂跳的青筋,直接以孝期未過將他請(趕)出去。

吳賢:「???」

不是——

這套路明顯不對啊。

為什麼人家三顧茅廬能得大賢盡心竭力輔佐,他跑去請了人家三回直接被趕出來了?

吳賢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不過,他也不是傻的。

明顯感覺到問題癥結或許出在鄭喬身上,只是他查了又查, 也沒查到問題在哪裡。恰逢這時候他撈到了秦禮, 極大寬慰了他被打擊到傷痕纍纍的小心臟,便將「白月光」暫時拋到了腦後——日後他飛黃騰達了, 宴安還未出仕,他再去「四顧」!

不信自己無法撼動這顆「鐵石心腸」。

結果——

宴安出仕鄭喬了?

這倆還是同門師兄弟?

吳賢一巴掌捂著臉,神色更加委屈, 秦禮還以為他哪裡不舒服:「主公可有不適?」

「唉,一言難盡。」

吳賢支支吾吾說了自己「三顧」經歷。

秦禮:「……」

有些話他埋在心裡沒有說出來。

以吳賢「缺心眼」的表現, 三回都沒有被宴安打出來而是客客氣氣請出來, 可見宴安還是很滿意吳賢的——除了他diss宴安看重的師弟, 其他發揮都挺完美。

他不客氣地噗嗤笑出聲。

吳賢由單手捂臉改為雙手捂臉。

為了不讓自家主公下不來台, 秦禮主動將話題岔開。他神色略略凝重,說道:「不過, 沒想到宴安對鄭喬影響這麼大,倘若宴安真能穩住鄭喬——恐怕對我等不利。」

吳賢聞言也放下手來。

他嘆道:「這的確是個麻煩。」

倘若鄭喬在宴安幫助下穩定局勢,那麼手握數萬兵力的自己就是「擁兵自重」、「跋扈蠻橫」的亂賊,一扭頭就能清算自己。這事兒, 以鄭喬的心性未必干不出來。

秦禮又給自家主公餵了一顆定心丸。

「不過, 這個可能應該不大。」

吳賢急忙問道:「這話怎麼說?」

「同室操戈、父子相殘, 比比皆是。鄭喬的生父,庚國上一任國主, 不正是被鄭喬和王太后聯手謀害的么?鄭喬幾個兄弟姊妹下場又如何?宴安和他不過是一個恩師門下學習的師兄弟,情誼有多少還不好說。鄭喬剛愎自用、殘殺成性, 最恨旁人插手他的決定、沾染他的權勢。宴安管得越多,他越容不下。怕是——最後要死於鄭喬之手。」

因此,秦禮很不理解宴安的選擇,繼續跟著鄭喬這廝, 怕是要死無葬身之地。不過也正是宴安的存在,秦禮篤定這次應該有驚無險, 性命無虞, 暫且安心。

吳賢聽聞這話, 將心放了回去。

同樣操心而一夜未眠的, 還有谷仁。

不過谷仁不是操心自己小命——自家六弟作為辛國曾經醫署御醫, 認識的老熟人多,人脈也廣,稍微一打聽,心裡就有譜——他操心的是其他幾個兄弟。這些兄弟裡頭,有半數跟鄭喬有直接或間接的仇恨,聽到鄭喬身邊出了個宴安,氣得要殺了宴安。

即便鄭喬在宴安幫助下成了所謂的「明主」,曾經乾的混賬事情便能一筆勾銷了嗎?

脾氣急躁的七弟直接拍碎了桌案。

「大哥,讓我去宰了那個宴興寧。」

一旁的九弟陰仄仄道:「讓俺去!」

他本就是偷雞摸狗的盜匪出身,盜墓偷竊的一把好手,雖然被大哥谷仁降服之後已經金盆洗手,但老本行的手藝並未荒廢。

他手腳乾淨點,宰了宴興寧再隨便栽贓嫁禍給哪個冤種,便能攪渾這趟水!

谷仁托腮看著幾個義弟,腦瓜疼。他是有野心,但鄭喬若能改過自新當個合格的國主,他和幾個兄弟安危也有保障, 他也不介意回老家安安心心當個富家翁。

不過,這些念頭不敢隨意說出來。

因為他太清楚幾個義弟身負的血仇。

跟鄭喬你死我活,沒有第二條路。

以三弟舉例。

鄭喬每攻下一城就喜歡燒殺劫掠、縱容帳下軍士為非作歹,若是戰事不順利,甚至會一怒屠城。三弟的家人就在屠城之中全沒了,妻女被辱,幼子慘死,父母雙親頭顱懸掛家中門匾之下,身軀被馬蹄踐踏,僕從婢女無一倖免……唯有他在外幸免於難。

他憤恨之下,欲刺殺鄭喬。

結果自然是失敗了。

逃亡途中只剩半口氣,被湊巧路過的谷仁撿走,失憶三月,再度恢複記憶那日,情緒險些崩潰。也是看在谷仁的面子上,又聽他三番五次勸說,三弟才暫時壓下仇恨。

這仇怎麼化解?

所以,宴安該死!

眾人吵吵嚷嚷,越說越不像話,爭搶著作死,谷仁終於還是出聲制:「夠了!」。

義弟見谷仁動了真火,紛紛噤聲。

他們嘴上是不說,但臉上仍有幾乎要溢出來的「不服」,恨不得現在就殺進行宮宰了鄭喬,或者宰了突然跳出來搞破壞的宴安。谷仁道:「你們還記得現在在哪裡?」

他指著行宮方向。

「我們現在就在鄭喬的眼皮底下。」

七弟嘀咕:「俺們誰怕死誰是孬種。」

眼皮底下怎麼了?

鄭喬在他們跟前,他們也敢動手。

谷仁怒道:「你們不怕死,為兄就貪生怕死了?倘若現在衝進去能殺了鄭喬,為兄第一個舉兵!你們也冷靜冷靜!鄭喬稍微有點兒好,你們就怕他一躍成為『千古明君』再也無法報仇?明主有這麼好當嗎?區區一個宴安,他便是捨棄這條命,又能挽回什麼?」

即便宴安真有這本事,他出現時機也太遲了,鄭喬將一切事情做絕,哪還有回頭路?

一眾義弟不吭聲。

谷仁嘆氣。

他道:「明日,除了老六、小十二和小十三,其他幾個統統留下來,一個也別亂跑!」

老六曾是醫署御醫,人脈能用得上。

十二晁廉有智謀,十三少沖有武力。

再加上自己——

萬一有個好歹也能衝出來。

其他幾個義弟???

留下來看家吧。

七弟小聲道:「大哥,不如將俺也……」

谷仁無情地道:「你也留下!」

七弟被凶得默默低頭。

谷仁擠了擠酸脹的眉心,揮了揮手。

「時辰不早了,全部回去歇著吧。」

說是歇息,谷仁睜著眼睛熬到天亮。

作為文心文士,熬一夜不算啥。

「吳君。」

「谷君。」

路上,他與吳賢等人會合,彼此打了個招呼,暗中交換眼神,心下稍稍安定。

行宮是臨時徵用的宮苑,此前是本地某個世家所有,佔地面積極大,內里精緻奢華。雖無「五步一樓、十步一閣」那般奢華,但也是亭台樓閣,雕樑畫棟,建築連綿。

只是——

一個世家有如此財力底蘊……

也足夠令人瞠目了。

大殿內。

身穿朝服的廷臣低垂著頭,不敢去看上首那位相貌俊美陰柔的青年男子。他們怕鄭喬怕得要死,莫說問答交流,便是對視兩眼都忍不住心下咯噔,暗道「吾命休矣」。

鄭喬忍耐著聽完宴安的上奏,語氣不善:「這些瑣事你看著處理即可。」

宴安卻不贊同。

「國主,這不是瑣事!」

分明關乎治下州郡百姓生計!

鄭喬作為國主,理應上心!

宴安唯一慶幸的是,彘王反叛是在秋收後,若在此之前,這寒冬不知會餓死多少百姓!當然,現在也沒好到哪裡去。

因此,宴安做了最壞的準備。

他準備清點糧庫賬目,根據情況開倉放糧,以防百姓死於饑荒。只要百姓吃飽了肚子,有心之人便無法煽動他們作亂。

也能爭取更多的時間。

_(:3」∠)_

搜狗說我今天寫了一萬七……為什麼修改之後只有五千五……剩下的凌晨,趁著狀態好,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