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開啟大趕海時代

正文卷

「6……」

任倩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

她眼神狂喜的看向王芯茹,發現後者也在用同樣的眼神看自己。

兩雙激動的明亮眼眸,在早上的宿舍交匯。

意思不言而喻。

「多少?」

任倩做了一個口型。

王芯茹拇指和食指先比了一個7,然後又比了一個3。

73萬播放!

冬瓜視頻。

耶!

任倩握了一下拳頭。

成了,真的成了。

不過這個時候的宿舍還有兩個人沒有醒,她們便是沒有直接交流,強行壓下心中的激動,兩人看起視頻的其他數據。

任倩先看評論。

毫無懸念,熱評第一是關於張軟軟的。

「嗯?背後那個「盲人」,是之前很火的那個大糞西施?」

點贊比視頻本身的點贊還多,足足13萬,摺疊起來的評論也有2000多。

「哈哈,盲人。」

「我一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

「@AAA軟軟的小屋,別看,是惡評。」

「還是第一次看到軟軟和人聯動,不說了,先關注一個。」

任倩摺疊起評中評,繼續看下去。

到了第三個熱評,才是關於她們視頻本身的。

「趕海?這啥意思?內陸人第一次聽說。」

2018年,趕海還是一個冷門詞。

任倩點開評中評,點贊最多就是解釋。

「趕海就是海邊的漁民趕在退潮的時機,到海岸的灘涂或者礁石採集海產品的過程。沒有見過應該也在課本上看過吧,退潮之後沙灘上會留有擱淺的海產品,魚啊,蝦啊什麼的。」

繼續往下看,終於到了第五條評論,任倩看到了關於自己和王芯茹的。

「你們的關注點都是什麼?難道就我喜歡博主嗎?蘿莉和御姐,這誰不喜歡啊!我先關注了。」

點開評中評。

「+1,大愛。」

「關注走起。」

「告訴軟軟,我不回去了。」

「期待下次視頻。」

王芯茹那邊。

情況也大差不差,評論來來去去也是那些關注點。

不過和快音不同的是,冬瓜視頻這邊的賬號收到了一條系統的提示。

「您的關注數已經達到一千,可以開通視頻激勵啦。」

關於這個,張軟軟已經和她們說過了,所以王芯茹順手就把這個開通了。

開通了之後,她們的視頻就能靠播放產生收益。

但是這個又不算簽約,倩倩和芯茹這個賬號的視頻在別的視頻平台也能發。

「唔……」

這個時候,風暖年也醒了。

任倩和王芯茹立即看向她,揮手示意。

風暖年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的明白了。

點開噼里啪啦APP一看。

視頻播放30萬,關注數3萬。

而且數據還在持續增長中。

同時,這個APP的賬號也收到了激勵計畫開通的邀請。

風暖年也同意了。

這樣的好消息,三人也是第一時間告訴張軟軟。

「嗯,再接再厲。」

而對於這個結果,張軟軟倒是波瀾不驚。

甚至還覺得數據不夠爆。

不過隨之轉念一想,這樣的數據也很不錯了。

雖然提前預測到了大熱題材,但是任倩和王芯茹一沒有整好活,二不敢擦邊,能夠做到這個程度算可以了。

由此可見,想在網上爆火真的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比如張軟軟被偷拍那次,或者後世那些莫名其妙仿若曇花一現的人或者梗。

……

這是任倩和王芯茹最開心的一天。

早八的她們剛剛回到教室,就有大量的同學看了過來。

「哎呦,大網紅來了。」

「倩倩,這個是你和芯茹吧?」

「你們火了!」

聽到同學一聲聲的誇讚,任倩和王芯茹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特別是看到角落裡一個和她們關係不好的女生那張臭臉,這種愉悅直接達到了巔峰。

爽,太爽了。

下午六點,三人準時發布第二個視頻。

而第一個視頻的播放已經在每個APP上都破百萬了。

最多的那個已經直衝三百萬。

而有了第一個視頻的底氣,任倩和王芯茹已經不用再像昨晚那樣,發了視頻就睡覺不敢看。

這一次,她們直接不斷的刷新。

眼看著播放從1到10萬。

評論從0到幾千。

第三天。

最高單個視頻的播放已經破七百萬大關。

全網關注數加起來突破一百萬。

同時,賬號也收到了各大平台的簽約私信。

這個簽約和開通視頻激勵不一樣,一旦和平台簽約了,就是平台的打工仔。

以後的視頻只能在這個簽約的平台發,同時也要參加一些平台安排的活動什麼的。

當然了,這樣做的好處也是大大滴有,那就是收入大增。

單靠平台的播放收益,肯定不如簽約費,廣告費。

那是幾千幾萬和幾十萬幾百萬的差距。

「軟軟,我們收到平台的簽約邀請了。」

任倩和王芯茹遇事不決,選擇相信張軟軟。

「你們有什麼想法?」

張軟軟回問一句。

「我們什麼都不懂,所以聽你的,你讓我們簽哪個平台就哪個平台。」這是任倩和王芯茹的共同決定。

她們有今日,全靠張軟軟。

所以張軟軟的決定就是她們的決定。

「你們現在有沒有急需一大筆錢的問題?」張軟軟繼續問。

「沒有。」

任倩和王芯茹交流過之後,回答道。

她們都是學生,家裡也是平平安安的,所以並沒有這個需要。

「那就什麼平台都不簽,繼續全網發,積累粉絲。嗯,然後就是快音那邊,雖然現在播放一點也沒有收益,但是你們也要好好經營。」

張軟軟給她們指了一條明路。

現在是2018年,快音還沒有達到巔峰。

但是在未來幾年,快音的變現能力將會超越所有APP,達到斷層領先的地步。

而其他靠視頻播放就能產生收益的網站,將會大砍收益,變現能力嚴重下滑。

比如現在,一百萬播放的視頻可以產生一千塊錢的收益,那麼幾年之後,這一百萬播放可能就只有兩三百,小几十甚至幾塊了。

所以。

從長遠來看,不和任何一個平台綁定就是上上策。

一邊從視頻APP上靠播放收益賺錢,一邊運營快音上的賬號才是最優選。

未來和現在兩手抓。

「好。」

任倩和王芯茹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同時,她們也在瘋狂的惡補海洋知識。

……

第四天。

趕海賬號開始大批出現。

所有人都注意到這個熱點了,只要家在海邊的,都紛紛加入進來。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哥趕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妹趕海,啊趕海這種命名方式的賬號猶如蝗蟲過境一樣在網路上肆虐。

深受沒有見過海的內陸觀眾的喜愛。

趕海一詞,提前登錄了各大視頻網站。

播放數,粉絲數都以驚人的速度增加。

而憑藉著先發的優勢,「倩倩和芯茹」這個賬號的數據一直都位於趕海的第一梯隊。

關注數最少的APP也有50萬,多的達到160多萬。

七天之後,全網關注數,單個視頻播放記錄都超過「倩倩和芯茹」的賬號出現了。

後發而先至。

對於這個結果,任倩和王芯茹也不惱,更沒有妒忌。

因為網路就是這樣的,有些的就是更會玩,更能整活。

同時也有一種名為鏡頭感的玄學要素。

拍一模一樣的東西,有些人就是能夠憑藉聲音和表現得到更多的關注。

而有的人怎麼看怎麼彆扭,讓人喜歡不起來。

所以,對於這個被超越的結果任倩和王芯茹坦然接受,甚至有些欣喜。

因為關注越多壓力越大。

現在她們終於不再是趕海「一姐」了,兩人反而是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可以踏踏實實做事了,不要每天提心弔膽自己什麼時候被人超越。

而這一段日子,也在後世被網友戲稱為大趕海時代。

而這個時代的開啟者,就是「倩倩和芯茹」。

不管未來有多少人的粉絲超過她們,賺的錢比她們多,她們的名字也永遠的留在了這個時代的第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