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血染長空(2)

正文卷

第1278章 血染長空(2)

說到在大規模空戰中獵殺對方機群中的支援機,一般是很難做到的。

誰都不傻。

支援機一般都是大型固定翼飛機,這種飛機的干擾範圍和預警範圍基本都在400公里範圍以上。

就跟玩星際里的人族一樣,醫療兵躲在後面治療,絕對不會衝到前面去送死,擋在前面的都是機槍兵。

所以支援機都會往後躲,在編隊里還有為它們護航的戰鬥機。

因此想要幹掉支援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紅方偏偏早就考慮到這種情況,在機隊中一直處於後方的幾架SU-30MK2就懸掛了紅方最新型的一種超視距空空導彈——PL-21。

PL-21是近些年一直在坊間「流傳」的一個神秘的導彈型號,關於它的消息,是在某次航展中出現過相關的宣傳圖片,但是具體的參數卻沒有提及。

不過從當時展出的導彈體型和外觀結構判斷,PL-21應該是一款具有超遠射程的空空導彈,主要用於打擊敵方預警機、轟炸機、加油機等距離較遠的高價值目標。

之後這款導彈露面的次數非常少,有數的某次是在一架紅方的J16的機翼下發現掛載過這種導彈。

關於它的性能目前只能從一些渠道流出的零碎信息湊拼出來個大概的模樣——PL-21應該是一種採用主動雷達等多種制導模式的的超遠程空空導彈,最初出現的宣傳材料中顯示該導彈採用兩側楔形進氣道衝壓式發動機,外形結構與歐洲「流星」空空導彈類似,這也說明PL-21有可能採用的是火箭發動機+衝壓發動的雙重動力模式,飛行速度也會有所提升。

此外,外界推測認為PL-21最大射程至少可達300公里以上(也有推測認為達400公里),遠超當前世界主流的AIM-120D、R-77以及「流星」等空空導彈,射程也超過了藍方正在研發的AIM-260遠程空空導彈。

在PL-21的超遠射程支撐下,包括殲20、殲16等在內的主力戰機,都可以在對方防空火力範圍外對敵方預警機、加油機甚至戰略轟炸機等重點目標實施打擊,從敵方戰場縱深深處實施「點穴」作戰。

之所以這次由海軍的一批SU-30MK2掛載,是因為J10C主要負責和F15C進行空中格鬥,而且J10C的掛載量比較小,掛上了PL-21,那麼就要少帶不少的格鬥彈。

因此由SU-30MK2這種掛載量達到8噸的多用途戰鬥機進行攜帶,然後躲在J10C後頭當刺客是非常合適的。

這次參與空戰的SU-30MK2每架都攜帶了兩枚PL-21超視距遠距離空空導彈,用來點殺那些躲在F15C後頭的「咆哮者」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但對於沒有超越遠程格鬥彈的藍方來說,想要穿越前排的戰鬥機群,狙殺後方的KJ-500和G-11這種支援機,談何容易?

面對遠在戰場200公里之外的紅方支援機,藍方只能望洋興嘆。

藍方機群這次過來其實除了在編隊里混入幾架「咆哮者」之外,在後方其實還部署了一架E-3「望樓」預警機,由它承擔預警任務。

E-3「望樓」預警機如果擱在20年前,那可是妥妥的世界一流。

只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都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後了,E-3早就成了不能飯的廉頗了。

它採用的是傳統機械旋轉雷達,預警能力遠遠落後於紅方的KJ-500這種第三代數字化預警機了。

而EA-18G「咆哮者」雖然是戰鬥機改裝,飛行速度快,可電子干擾覆蓋範圍小,因此無法躲在後方,只能和戰鬥機同行,否則無法為己方機群提供支援。

由此,紅方機群里攜帶了PL-21的SU-30MK2憑藉著超遠的射程,在後方KJ-500的協助下,瞄準藍方後方E-3預警機精準狙殺。

與此同時,J10C編組也開始對藍方機群中那些混雜在戰鬥機群中的EA-18G「咆哮者」進行優先獵殺。

很快,在混戰中,藍方的一架E-3「望樓」預警機,一架RC-135U電子偵察機和兩架EA18G電子戰機先後被擊落。

而紅方那些躲在戰鬥機群後面的KJ-500和G-11因為藍方沒有超遠程的空空攻擊導彈,所以躲過了一劫得以保全。

隨著藍方的輔助機種被陸陸續續擊落,藍方的F15C戰鬥機逐漸感受到了電子權旁落的壓力,嘗到了苦果,他們射出的空空導彈命中率越來越低,甚至出現機載雷達和系統被紅方強烈干擾導致處於優勢位置卻無法鎖定的情況。

反觀紅方這邊的機群,由於藍方支援機種全被擊落,簡直堪稱如釋重負,徹底脫離了被干擾狀態,攜帶的格鬥彈紛紛恢複應有的效能。

戰場天平很快向紅方機群這邊傾斜,越打越吃力的藍方飛行員們看到自己機載系統上己方數據鏈上的兄弟飛機一架架消失,脊背上早已經被冷汗濕透。

他們開始不斷呼叫,不斷求援,告知地面指揮需要支援機的協助。

只不過,第二批戰機起飛是要時間的,目前黃方那邊的機場上的人都忙成了狗,要真能起飛,早起飛了……

於是藍方編隊指揮員見狀知道大勢已去,這次空中交鋒已經落了下乘,很難再扳回局勢,再這麼打下去,所有兄弟都要交待在這裡了。

於是他命令剩餘的F15C大角度掉頭,開始以最大速度向黃方基地方向撤退。

紅方這邊的戰鬥機越戰越勇,一路追擊,一直追到了距離黃方加手基地防空圈附近時遭到了預警機的提醒告警,這才開始組織戰鬥機迴轉撤離。

畢竟,人家PAC系統在那裡守著,貿然這麼闖進去,怕是也要付出慘重代價的。

既然已經佔了大便宜,編隊指揮員於是下令收兵,編隊轉向回撤。

部分J10C因為續航問題,直接飛回基地補充油料,而剩下的部分SU-30MK2則留在己方警戒線空域附近巡邏,等待後續機群過來接班換防。

在雙方脫離後,在紅方的聯參部作戰指揮室內,李正收到了一份新鮮還冒著熱氣的簡報。

據統計,紅方共損失J10C共計6架和蘇30mk2共計4架,藍方在本次衝突中幾乎全軍覆沒,共計損失F15C戰鬥機24架,E-3預警機1架,RC-135U電子偵察機1架和兩架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

就在李正接到空戰簡報的時候,藍方聯參部內,溫朝暉同樣也拿到了數據。

看完之後,他大為震驚。

之前的數據推演不是沒做過,但沒想到這麼慘,原因是他沒有預料到李正會在J10C的機群里混雜了部分SU-30MK2這種大掛載量的多用途戰鬥機,利用PL-21的射程優勢直接幹掉了自己機群後方的支援機種,如果不是這一點,己方的F15C不至於輸給J10C,至少也能打個五五開。

現在,似乎幸運女神眷顧了紅方。

在第二次機群起飛之前,紅方那邊已經在密鑼緊鼓地推進他們對綠方的攻擊計畫,多管齊下的攻擊手段已經向著綠方展開,這讓綠方徹底感受到了什麼叫做體系代差之間的差距。

藍方的作戰室電話一直在響,都是綠方打過來的,基本上幾分鐘一次,都是哀嚎求援,據說綠方的指揮層甚至已經準備啟動撤離計畫,打算腳底抹油——跑為上了!

當然,作為全局總指揮,藍方無論是龍剛或者是溫朝暉,對AI安排的綠方這種「夥伴」簡直鄙視至極。

作為軍人,戰鬥到最後一刻那是尊嚴。

可又不得不承認,綠方這種貨色,這AI模擬得還是很對的,畢竟你不能要求一個本來就是傀儡的綠方能夠拿出拚死一搏的勇氣。

不就是當個傀儡嗎?玩命幹什麼?

溫朝暉忍不住恨恨地罵了一句:「這個系統,推演還真特么准!」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