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立晉王治為太子

正文卷

九嶷山下。

廝殺聲沖宵震地,狹窄的山嶺道路上,南征軍前仆後繼。紅色唐軍戰旗下,持續進攻。

「大帥,太難攻了,將士們傷亡很大。」

山下,大纛下,李世績面色難看。

他冷冷吐出一句話。

「繼續進攻!」

號角聲再次吹響,本已經疲憊的士兵勉強打起精神,繼續喊叫著衝鋒。

鼓聲已經有些遲緩,鼓手的手臂又酸又脹。

李績大步過去,脫下自己的鎧甲,奪過了鼓槌。

「咚,咚,咚!」

戰鼓激昂起來。

主帥親自擊鼓,督戰的軍官揮著劍怒吼。

「沖!」

山上。

崔琰身披板甲,親自坐鎮前線。

山上關堡前,還有一道道壕溝,壕溝前壘著胸牆。

一排排的民兵正站在壕溝里,手持著火槍。

「預備!」

「放!」

「預備!」

……

民兵排長們指揮著自己的一排士兵,連綿不絕的對著往上沖的士兵們放槍。在他們的後面,則是由南洋傭兵和嶺南府兵組成的弓手,這些兵訓練更充足有素,習練弓箭多年。

此時布置在火槍陣的後面,利用弓箭更遠的射程優勢,對著山下射出連綿箭雨。

而在弓箭手的後面,是弩手。

弩手的後面是炮手。

護法軍佔據有利地形,居高臨下。

兼之火力兇猛,給南征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不論怎麼沖,都無法衝上南軍的陣地。

伏屍陣陣。

……

「大帥,不能再這樣打了,硬打我們打不下來。這樣下去,將士們只是白白在送死啊。」李大亮看著一營營士兵衝上去,然後根本就回不來,心都在滴血。

都說南軍弱,烏合之眾。

可是他現在卻真正見識到了南軍的厲害。

南軍有絲毫不弱於他們的武器裝備,他們的民兵裝備的不是木杆長槍,而是火槍。看他們利用地形,頂在最前面的壕溝里,組成了三十步距離的彈幕攻擊,根本就是沖不過去的死亡地帶。

而南軍的弓弩手、炮手,也相當強悍。

他們的弓弩射的很遠,箭支也很厲害。

都說看一國的軍事力量強弱,看他們的弓箭手數量,看他們的箭矢質量,就知道了。

草原上的遊牧部族,雖然戰馬眾多,可他們的弓箭卻很弱,尤其是箭矢,多是由骨頭磨製而成。

而南軍射來的箭,那些箭頭卻是精鋼箭頭。

比官軍的箭頭還要好,哪怕是衝鋒的士兵穿著胸板甲,也一樣頂不住那破甲箭的傷害。

劉弘基也沉默著不說話。

南軍的裝備太好了,數量也多。

打了半天,還只是讓對方的火槍民兵、弓弩手在還擊,他們的炮甚至都沒有打過幾下。

更別說,山上那藍旗下影影綽綽的鐵甲步兵和騎兵。

連城堡下的那幾道壕溝和胸牆都突不破,又談何去攻下那幾座連堡。

「大帥,南軍的虛實已經試探出來了,收兵吧。」

李績停下了手裡的戰鼓。

山上衝鋒中的士兵心頭一松,那催命鼓終於停下了。

大家放慢了腳步,喊殺聲也減弱了許多。

李績看著這些,知道軍無戰心了。

「鳴金收兵吧!」

雖然無奈,李績還是承認了,他有些低估了南軍。他們不僅裝備好,也訓練足,兵力眾,還士氣高。

他想不明白,為何叛軍在面對官軍的時候,沒有絲毫的氣勢弱。

「收兵。」

九嶷山下。

鳴金的銅鑼已經敲響。

官軍如潮水一般的拚命往回跑。

山上也下達了停止攻擊的命令。

如飛蝗的箭雨停下。

那震天的槍聲也停止了。

戰場上,只剩下了隨風飄蕩的硝煙團。

還有那無數的屍體。

崔琰站在山上,手持著望遠鏡,看著山坡上,不住的搖頭。

本是同袍,如今卻戰場操戈。

「將軍為何不高興?」

「同袍相殘,有什麼可高興的,這是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悲劇。殺的人再多,也是恥辱。」崔琰道,「老師曾經說過,如果我們把內鬥的力量對外開拓,我們會成為漢家的功臣。而把力量用於內鬥,只會是恥辱。」

「發信給張樞密使,我們打退了李績的第一次猛攻!」

後方,賀州城。

張仲堅收到消息,仔細詢問了一下戰況後,也是長嘆了一聲。

一天的大戰,南軍射出百萬支箭矢,打出了十多萬發子彈。

而北軍,一天進攻,在五嶷山坡上,留下了超過一千具屍體。

南軍損失了很多軍械,北軍死了很多戰士,雙方都虧。

「給廣州發信吧。」

廣州。

樞密院接到軍情後,立即稟報內閣,李超拿著戰報去見承乾,親口告訴了他。

「我們擊退了李績,打贏了?」承乾驚喜。

「殿下,我們打贏了第一戰,不過是暫時擊退了李績。李績只算是小挫吧,沒有傷筋動骨。不過我們既然能擊退他一次,就能擊退他第二次,第三次。現在看來,正面戰場上,我們南軍,也絲毫不弱於北軍。尤其是將士們的士氣很高昂,這非常好。」

承乾很興奮。

「老師說的對,打贏了第一次,我們就能打贏第二次。」

「那我們接下來怎麼辦?」

「軍事上我們已經不懼了,按部署守好五嶺一線。現在只需要防著從海上來的水師,不過水師我們更不懼他們。臣以為,我們應當馬上把這捷報宣傳出去,告訴嶺南的商民百姓,讓他們也鼓舞一下。」

「好!」

「殿下,還有一件事情內閣要請示殿下。如今齊郡王和洛國公在燕北起兵,已經攻下營州。羅士信和單雄信、牛進達等在漠南起兵,攻下了張家口。而蘇定方和平陽長公主以及程咬金他們,也聯合了蘇毗,攻下了蘭州,還劫下了李泰、李佑、李恪三兄弟。」

「請問殿下,關於這三位皇子,我們該如何處置?」

承乾皺眉。

「父皇曾經想立李泰為太子,上一次被宰相們攔下了。這一次,他又讓人去西域接回三位皇弟,不用說,肯定是準備立李泰為太子了。」

這個確實不用猜,肯定就是如此。

「老師,關於十三郎的事情,我非常抱歉。我實在想不出,皇帝居然如此喪心病狂的那樣對待他。」

李超搖了搖頭。

「李琳福淺命薄。」

「老師,孤把李泰三人交給你來處置。」

李超意外。

「殿下?」

「此事就交給老師和內閣處置吧。」

李超點頭。

回到內閣,李超召集次相馬周和其它幾位輔相。

「諸位以為,該如何處置那三位皇子?」

馬周看了眼李超。

「某以為,雖然陛下殺了李琳,可我們不能學他。如果我們把三位皇子也殺了,那麼對我們對監國朝廷對太子殿下也不利。不如,先暫時扣押三位皇子,也讓皇帝有些投鼠忌器。等以後北伐成功,到時再放了三位皇子也行。」

其它幾位輔相也都覺得不能殺,現在殺,那太子的名聲就不好了。

李超沉默著。

「既然幾位相國如此說,那就這樣決定吧,給平陽長公主去封信。」

漢京。

李世民收到了張超來信。

張超讓李世民停止搜捕他的妻妾家眷,並將李琳下葬。

「陛下須記得有三位皇子在臣手上!」

這是李超的威脅。

看完信,李世民面色鐵青。

「逆賊!」

「枉朕這麼些年來,居然從來沒有看出來張文遠長有反骨。枉朕這麼多年來,還如此信任於他。亂臣賊子,不得好死!」

「王承恩,抓緊追捕張賊妻妾兒女,如有拒捕,就地格殺。」

怒氣沖沖的下完這道命令,李世民拿起筆給李超回了一封信。

「李芳華還在朕手上!」李世民的信只有這一句話。

信讓人送出。

李世民獨自一人坐在大殿里,倍感心痛。

如此局面。

心力交悴。

他從御案上拿起一個錦盒,打開,裡面擺著幾顆烏黑黑的丸子。

這是之前有道士所獻丹藥,說服食之後能益壽延年,長命百歲。李世民吃了一段時間,發現這丹藥確實沒什麼問題,吃過之後還能讓人忘記煩憂,心靈放鬆。

甚至,他還有一次看到了長孫皇后。

拿起一顆丹藥,李世民用酒送服,然後靠著龍椅上,閉上了眼睛。

片刻後,他感覺算快的靈魂在飄,雲里霧裡,終於,他又見到了觀音婢。

「陛下!」

「觀音婢!」

李世民撲上去,擁住長孫皇后。

……

再睜開眼,天已經黑了,殿里昏暗,沒有宮女敢來打擾,依然還沒有點燈。

李世民揉揉腦門。

長孫皇后已經不見了。

相聚見面總是如此短暫。

「承乾啊!」李世民長長嘆惜。

他不會屈服的。

拿起御筆,蘸上朱沙。

李世民親自擬詔。

「廢太子承乾為庶民,立……晉王治為太子。」

「詔薛延陀可汗夷男發兵,征討大唐漠南叛臣羅士可、單雄信、牛進達。詔契丹可汗、庫莫奚可汗發兵征討燕北叛臣張鐵槍、秦瓊。」

……

一道道詔書寫下。

「來人。」

外面有內侍進來。

「陛下。」

「把這詔書拿去中書門下,交給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