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正文卷

唉呀媽呀總算寫完了。

這本書寫得比上本還艱難。

如果說《死火》難點是如何用最少的人物在最單調的環境下講一個故事,那《泰坦》的難點就是怎麼跟讀者鬥智斗勇。

讀者太他媽厲害了。

你寫下第一個字,他們就能知道你這章的最後一個字是什麼。

作為一本懸疑向的作品,如果被讀者把後續和結局全部猜出來了,那作者還玩個屁。

可是作者怎麼跟讀者斗?

作者不過一個腦子兩隻手,讀者可是千軍萬馬。

一人一嘴一句話,就把後路全部堵死了。

為了避免被讀者猜出結局,作者君只能蛇形走位,就像在雷場里跳芭蕾一樣,中途數次更改大綱——沒錯,這本書中間改過很多次大綱。

而這本書還有個更坑爹的地方。

它的第一部已經定死了。

挖的坑都定死了啊!

這些坑可真把我坑死了,又不能全部推翻重寫。

寫第一部的時候,預定的是A結局,所以所有的坑都是衝著A結局去的,但寫第二部的時候,已經斃掉了B結局C結局D結局E結局,要寫的F結局……這特么可怎麼辦?

我怎麼用F結局去圓A結局的坑?

在那些睡不著的漫漫長夜,我躺在床上,在腦子裡把這些故事線路翻來覆去地倒騰,把每個故事片段都拿出來反覆拆分,最終把這些挖好的坑串在一起,指向一個截然不同的答案。

我只能說自己儘力了,儘可能圓潤地去填坑了。

最好只能做到這個程度了。

再有不滿意的讀者同學,作者君只能說自己水平低下了。

好,吐槽到此為止,接下來是正式的問答環節。

問:為什麼要寫這樣一本書?

一開始也沒想寫這麼長,原計劃寫完第一部拉倒。初衷就是寫太空克蘇魯的氣氛,氣氛渲染到位了,那麼這本書的寫作目的就達成了。

但是被讀者罵回來了。(劃掉)

但是作者君本著認真負責永不坑文的態度,還是決定把這個殘缺的故事補完。

這才有了第二部。

但是在寫第二部時,我面臨一個難題,就像風月所說過的那樣,創作克蘇魯風格的作品,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如何把控信息量的析出。

給出的信息太少,那讀者一頭霧水,不知你所云為何物。

給出的信息太多,把猶格索托斯它家的門牌號都告訴你,那克蘇魯風格最有魅力的未知和恐懼氣氛就蕩然無存。

所以我在權衡之後決定在故事中解開人物身上的謎團,但保留世界觀中的謎團。

猶抱琵琶半遮面,才是最合適的程度。

問:這本書中的人物塑造都很隨便,不能給人留下什麼深刻印象?

故意為之。

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甚至自己都不記得裡面每個人的職業。

因為全員工具人,他們出現在本書中的目的就是要在某個合適的時機去死一死。

(在此鳴謝於本書中出場的所有龍套讀者同志。)

沒錯,所有人都是龍套。

問:時間循環是預定結局之一嗎?

不是,從來都不是。

時間循環純粹是挖出來的坑讓大家踩的。

問:崖香不是默予的分裂人格嗎?

不是。

她為什麼總不出現?因為她的作息和其他人不一樣,這一點書中提到過,卡西尼站內的人員作息時間是分開且平行的。

以為她是分裂人格的讀者同學,成功地踩坑了。

問:有實體版嗎?

有。

問:有漫畫版嗎?

有。

問:還有什麼想說的?

支持正版秋梨膏。

好,那麼關於十四億公里之外那座科考站的故事到此就結束了,江子、胡董海、萬凱、梁敬、樓齊、默予、崖香,木木、葛梓、史騰、劉培茄、岱嶽、卓識,他們也都該謝幕退場了。

來,站一排,深鞠躬——!

再鞠躬!

大白:還有我——!

同志們,咱們下本書再見!

……

下本書叫什麼?

《我們生活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