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364拋開功勞談缺陷,這不合適吧

正文卷

第364章 364.拋開功勞談缺陷,這不合適吧?

宋琦大囧,但隨即機智到:「你可以懷疑你的人品,但不能懷疑孟主任和我的能力,你放心,我們一定不會讓伱嗝屁.」

趙小果氣鼓鼓的撅起了嘴巴。

她跟宋琦的嘴上PK,每次吃癟的好像都是她!

憑什麼!憑什麼!

「可以打麻醉了,多打點,讓她睡深一點.」宋琦對著麻醉師眨眨眼睛。

「宋琦,你是不是就仗著我喜歡你所以老是這麼欺負我?」

「我告訴你!你要是把我惹火了,我就再也不幫你了.」

趙小果的話讓整個手術室都瀰漫著一股曖昧的味道。

「好了好了,你倆都別鬧了,趕緊打麻醉吧.」孟主任露出一臉的姨媽笑。

麻醉師也是一臉壞笑,「麻醉可不能多打,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說著,就往趙小果的靜脈輸液的管子里注入了乳白色的液體。

不過是幾秒鐘,趙小果打了個哈欠就睡了過去。

整個手術室終於安靜了下來。

見趙小果已經進入深度麻醉狀態,宋琦很自覺的開始做著手術助手該做的一切準備工作,消毒,鋪巾等。

一般來說,這個手術都是在幼年期做的。像趙小果這種成年之後才發現的比較少見。

手術開始之前,孟主任又讓巡迴護士把趙小果的超聲報告給她看了一下。

趙小果的超聲顯示:左心室內徑正常高值,室壁厚度與運動正常,室間隔漏斗部回聲連續中斷,斷端回聲增強,缺口內徑0.5cm,多普勒超聲探及收縮期坐向有高速湍流,二尖瓣活動正常,CDFI示二尖瓣輕度反流。

術前制定手術方案的時候,宋琦也是參與了討論。

一開始孟主任是建議直接做開胸手術的,因為趙小果已經成年,目前開胸做此類手術技術比較成熟,而如果做封堵術的話,因為缺損在二尖瓣上,體外循環不太合適,在修補材料的形狀上要求也比較高。

但是宋琦卻持了反對意見。

在他看來,開胸手術固然可操作性比較強,但是卻是會給病人的胸口留下永久性的疤痕和巨大的身體創傷。

雖然缺損位置比較特殊,但是,只要操作過程中小心謹慎,補片修剪成合適的形狀,然後縫合的時候注意張力和鍥合度,那麼微創手術的安全係數並不一定比開胸手術低!

趙部長和夫人倒是比較傾向於開胸手術,但是趙小果卻是極力反對,所以,綜合考量之後,他們最終還是決定選擇從肺動脈處植入補片進行修復。

植入的操作由孟主任操作,而縫合則由宋琦完成,因為宋琦的縫合技能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這是他第一次做心外科的手術,雖然只是做助手和部分操作,但宋琦也做足了充分的準備,教科書上關於室間隔缺損封堵術的流程他看了不下幾十遍,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在模擬心臟上操作了很多次。

當孟主任開始操作的時候,宋琦的眼睛一直盯著他的每一個操作,同時暗自揣摩著自己要是上手的話應該怎麼做。

補片修補的時候,宋琦靈機一動,決定做一個傘形的修補,這也讓孟主任對他刮目相看。

宋琦和孟主任緊張而又有序的進行著手術的時候,趙部長和夫人則在手術室門口焦急的等待著。

鄭國華當然也在陪同。

「趙部長,孟主任在心臟外科手術方面的造詣很深,室間隔缺損手術已經做了上萬例,所以,你不用擔心.」

「雖然孟主任最擅長的是開胸手術,但是,微創手術他也做過上千例,成功率極高,孟主任在操作微創手術的過程中的短板是補片的縫合,但是,宋琦這方面有著極高的天賦,而且他的縫合技術可以算得上我們人民醫院前幾的水平,所以,您大可放心.」

趙部長一直沒說話,就算是高為部長,在面臨女兒手術這種事情上,還是不可避免的陷入糾結和緊張的俗套。

「對了,宋醫生跟王教授是個什麼情況?」

也許是為了緩解緊張情緒,也許是真的想幫女兒完成願望,趙部長忽然想起了那篇文章。

「部長,您也知道這個事情了?」鄭國華有些意外,也有些驚喜,畢竟,這總比他繞一個大圈子來跟他說這件事要容易的多。

「嗯,有人轉給我看了」趙部長自然不會說自己是被女兒脅迫了。

「宋醫生膽子真的這麼大?」趙部長此刻擔心的是宋琦在手術室里會不會亂來?

「部長,這個事情怎麼說呢,宋琦的膽子確實是大了點兒,但是,他並不魯莽,文章里提到的幾個病例聽起來確實有些匪夷所思,而且也不太合乎醫療規範,但是,面對一些緊急情況,如果只想著流程和規範,錯過了最佳救治時效,您覺得這合適嗎?」

「那照你這麼說,流程和規範就毫無用處了?」

「不不不,趙部長,不是這個意思,流程和規範用於常規手術,正常手術,那幾個病例,分明就是意外,在不具備醫療條件的前提下,只要能救命,我覺得都是無可厚非的.」

「目前院前急救的制度尚不完善,宋琦不過是做了一些探索,而且也確實是救了性命,截至目前也沒有因為無菌原則和告知原則造成嚴重後果,我覺得,拋開他的功勞談缺陷,這對一個年輕醫生來說,是極不公平的」

「那你的意思,王教授是信口開河了?」趙部長不動神色的問著。

「王教授比我年長,學識也比我豐厚,各方面都是我的前輩,他這篇文章是否合適,並不是我一個人就能定論的,明天就是急診年會了,屆時將會有大批業界同仁參會,我打算把這幾個案例拿到年會上跟大家分享一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到時候,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如果趙部長有空,歡迎您過來督導.」

「你把會議時間地點發給我,我有空的話過來旁聽一下,也算是了解一下一線義務人員的真實工作情況和真實的心聲,不過,我來參會這事兒,你不要聲張,我就當個普通聽眾好了.」

趙部長自然有他的顧慮,女兒的心愿不能不管不顧,但是,作為省里衛生部門的官員,他這屬於跨級插手下面市級領導的管轄範圍了,這在管理上也是不太合乎情理的,所以,權衡之下,他還是覺得以一個旁聽者的身份來參與這個年會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