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兩年後

正文卷

第393章 兩年後

金城這邊的會議結束後,工作組對他彙報了金城路局這邊的整頓情況。

對於金城路局整頓的結果,閻解成還是比較滿意的。

對沈有糧跟金城路局,他也是提出了表揚。

在跟大舅哥吃了一頓手抓之後,閻解成也就離開了金城。

到了西京與徐副司長他們匯合了。

「領導,這西京路局這邊的問題,基本上也算是解決了。

一些頑疾,需要時間慢慢去清除。

目前,西京路局這邊已經清退了吃空餉人員三千兩百四十人。

當然,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這些人也僅僅是總數的一半。

至於剩下的那些人,關係有些錯綜複雜。

不僅有咱們路局各級領導的身影,地方上也有不少的關係。

領導,您也知道,咱們路局雖然與地方互統屬。可畢竟,咱們也需要人家在工作上的支持。

所以,這也不好做的太徹底,不然怕是會引起不小的震動。

所以,西京路局韓、張兩位領導,也是斟酌了好久,這才決定先按著不動。

還有一個原因,您也知道。咱們各層幹部,很多人都在當地幾十年。

早已與地方有著千絲萬緒的聯繫,所以這清退工作的阻力很大。」

關於這點,閻解成是知道的。

總的來說,目前國家的政策就是,對於工作人員的安排,除了高級別的,大多數也是就近安排。

除了主管領導,大多數人都是在自己家鄉任職。

這就導致地方本土勢力錯綜複雜。

當然了,閻解成聽完徐副司長的彙報後,沒多久韓國泰跟張偉倆人也來彙報工作了。

閻解成這一路的情況,他們都是知道的。他們很清楚就他們局的情況最複雜,最嚴重。

再加上對於閻解成的指示,他們完成的也不是很好,都沒有處理徹底。

所以倆人一路上也是非常忐忑,已經做了承受閻總工怒火的準備。

說到底,他們倆人心裡也非常慚愧。也覺得對不起閻總工跟部里的信任。

可這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他們也沒有辦法解決。

來的路上,韓國泰在車上對張偉說道:「老張啊,經過這段時間咱們的整頓,發現的問題確實讓人觸目驚心啊。

這可才剛過了30多年,唉。

希望這次的結果,能夠在閻總工那裡通過吧。」

張偉聽到韓國泰這樣說,也是心裡戚戚然的。

有時候這事情就是這樣,真不是他倆不努力。

有些問題,並非本級造成的,他們無法解決。

只能用一些並不好看的手段,先將問題緩解一下。

從全局看,確實不對。但是,從局部看卻又合理。

有時候,面對一些問題,並不是他們不會站位高看問題,而是難得糊塗。

兩人被戴茂請進辦公室,等戴茂泡了茶出去後。

閻解成笑著看著二人,說道:「今天一大早就聽見喜鵲在叫,看來二位是帶來了好消息。」

韓國泰跟張偉倆人聽了閻解成這話,頓時覺得坐立難安。

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只能尷尬的笑了一下。

閻解成像是沒有看見二人的表情,一臉急切的說道:「說說吧,你們這整頓做的怎麼樣了,問題全部解決了吧?」

閻解成雖然理解他們的做法,可心裡還是不滿意。

正因為工作有困難,所以才需要他們這些領導去解決,去克服。

而不是讓他們和稀泥。

只有用破釜沉舟的鐵腕手段,去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讓閻解成對他們高看一眼。

才會對他們另眼相看,起提攜之意的。

而像這件事情處理的。就馬馬虎虎。倆人表現出來的手段、心性、態度只能用普通的形容。

在職場上這種普通人可不要太多,憑什麼讓領導高看你一眼?

「領導,這個我們已經對路局的一些亂象進行了整治。目前,我們入局的工作作風,已經大有改變。」

韓國泰聽到閻解成的話,便硬著頭皮開始解釋。

張偉也跟著說道:「針對路局裡面吃空餉的情況,我們已經按情況進行了處理。」

張偉這句話,說的很有內涵。

他們確實是按照情況進行處理的,對背景不夠硬的是直接清退。

背景一般的,給一個警告讓他們回來上班。

對於那些背景太硬的,只能當做沒看到不知道。

當然了,這些話不能跟閻解成直接說。

他們跟閻解成的說法是,對情況惡劣的進行直接清退。對於那些初次觸犯的,就行了批評教育。

閻解成聽著他們的解釋,也是面無表情,沒有做任何點評。

更沒有直接揭穿他們。

韓國泰跟張偉倆人彙報了兩個多小時,也算是詳細了,只不過在有些問題上,這倆人可是把語言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閻解成也算是見識到了國語的博大精深。

閻解成對他們的工作也沒有做什麼表態,只是讓他們將作風整頓的工作總結彙報交給機要工作組備案。

韓國泰跟張偉離開後,倆人也是心情不佳。

任誰都看出了閻總工對這件事的不滿,而閻解成沒有任何評價的態度,讓倆人心裡感覺哇涼哇涼的。

閻解成也沒有在關注整頓的事情,而是對旁邊幾個既有線路改造升級工程進行了視察慰問。

特別是那些電氣化改造的工地。

既有線電氣化鐵路改造工程施工,條件是非常惡劣的。

施工條件又是如何的複雜多變。

這年頭,沒有客運專線,更沒有高鐵「復興號」?

在鐵路線上行駛的不僅有不同等級的客車,還有大量飛馳的貨車。

所以,能夠批複給施工單位的封鎖點的施工時間和施工作業頻次,是非常短暫的。

更何況,也沒有那麼多的機械化設備,接觸網作業車目前還是嚴重緊缺的。

一般只有在接觸網支柱組立及架線時,才會派上用場。

其他關鍵工序,均需大量人力去獨立完成。

並且全部是利用行車間隙完成的。

就憑這一點,就可知管理施工安全的領導和一線施工人員的施工安全壓力有多大。

如今,這些升級改造工程上施工的,除了電氣化局的人員。

還有一些,是剛剛由鐵路兵改編過來的工程局,剩下的都是目前尚未改編的工程兵單位。

閻解成每次去慰問他們,都讓戴茂從當地購置幾頭大肥豬。拉到他們工程隊上,直接宰了就是最好的慰問品。

工程上面目前最棘手的問題,就是機械設備短缺。這種情況,閻解成也沒有辦法。

畢竟,這很多設備生產需要周期跟經費,他自己也變不出來呀。

還好,大家也都理解他,僅僅只是抱怨一下。

如今經濟改革,鐵路運輸壓力大增。

鐵路運輸能力提升,是基礎建設中刻不容緩的問題。

要知道,鐵路承運能力決定了國家的物資、人才流動,國家經濟全方面全地域,高速發展的重要決定性因素。

所以,這對既有線電氣化改造是刻不容緩的。

就算沒有機械工具,憑人力也必須要干。

閻解成沒有辦法,只能跟工程單位的工人們、戰士們,說這些大道理。

還好,這個年代這些工程人,還保持著樸素的奮鬥本質。對於閻解成的話,他們都很認同。

時間一晃而過,到了84年5月。

京城,閻解成辦公室。

「哈哈,老謝,那我可得恭喜你了。

了不起呀,短短三年時間,大瑤山隧道終於修好了。

伱可是咱們的大功臣啊。

你放心好了。

下周的開通儀式,我一定會抽時間去參加的。」

閻解成手裡拿著電話機,高興的說著。

電話那邊的老謝,聽到閻解成會參加開通儀式也很高興。

便直接說道:「好好好,等你來了,咱倆一定要好好的喝一頓,我也可以正式退休啦。」

倆人說了一會兒話,閻解成便掛了電話。

看的出來,他的心情不錯。

確實。

這一年國家經濟,明顯好轉了很多。部里很多既有線路的改造項目也得到了審批。

鐵科院那邊好幾個所,這研究項目也有了大的進展。

陳漢良他們公司,也在最近對外出口了4.7億美元的鐵路工程車輛。

高鐵研究所,這兩年雖然沒有什麼新的車型。可相關技術上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

特別是針對高一改進型體系,進行了一次技術升級。

目前,京津客運專線的運營速度已經由原本的180公里每小時,提升到了220公里每小時。

算起來,是真正的步入了高鐵時代。

只是京津客運專線,有一些先天問題是沒辦法解決的。

主要問題就是當時設計的時候,線路曲線上最小半徑是五千米,這就導致了線路允許的最高速度不能超過250公里每小時。

所以,即便是以後機車、車輛、信號等技術有大的突破。京津客運專線的最高速度也只能達到250公里每小時。

就像是很多既有線路的升級改造一樣,可不單單是進行電氣化改造,還要對相應的線路進行升級。

原有老舊線路的曲線半徑、路基的承載能力,這些因素都嚴重製約著鐵路提速的發展。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遺憾。

今年,粵地又進行申報羊鵬港客運專線。

這已經是粵地的第三次申報了。

前兩次都被國家給退了回去,這次閻解成可是聽說,上面終於鬆了口子。

允許他們建設這條線路,且還給他們提供了70%的資金作為支持。

粵地的這條客運專線,前期的可行性調研、選線、設計等工作,基本上已經是完成了的。

現在只需要細微的調整一下,為了適應剛剛升級改造過的高一改進型系統。

至於工程建設,更不需要擔憂了。

今年自從一月份開始,所有的鐵道兵集體轉業併入了部里,成立了專門的工程局。

所以這一年的部里,那是格外的兵強馬壯。

從鐵路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修,所有的工作都由部的自主完成。

閻解成他們總工辦,也比以往忙碌的多。雖然人數已經擴大了1/3,卻還是有忙不完的事情。

畢竟併入了幾十萬人,新的規章制度、各種技術規範,都需要重新制定。

鐵科院這邊,也積極號召上面的政策。由鐵鐵資委負責制定新的規章制度。

對鐵科院下屬的企業,進一步進行深化改革,進一步放權增強他們的自助經營權。

特別是在財務這一塊,放寬了企業自主經營的權利。

並且根據下屬工廠企業的規模不同,給了不同的財務審批權。

就像過去,楊成文這位廠長,每年財務審批權只有10萬元。

如今,已經調整為每月有10萬元審批權。

下午,閻解成在辦公室里審批文件,結果戴茂敲門走了進來。

「領導,剛剛辦公室通知。門崗那邊說是有幾位學部委員,要拜訪您。

讓我提前通知一下,看您這邊方便嗎。」

閻解成聽了戴茂的話,也有些驚訝。不知道是誰,居然沒有提前打電話,直接人就過來了。

這讓他有些好奇。

閻解成對戴茂點了點頭,說道:「你過去接一下吧,人家既然已經找到這裡,我也不好不見。」

戴茂點了點頭便出去了。

不一會兒,戴茂便帶著四個人到了辦公室。

閻解成抬頭一看,這幾人雖然不怎麼熟悉。可也見過兩三面,互相知道名字。

便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走向門口。笑著說道:「崔老,你們怎麼來了?快請坐。」

然後對戴茂說道:「趕緊泡茶。」

等戴茂泡好茶出去之後,幾人便開始寒暄了幾句。

「閻總工,您可是咱們學部最年輕,最有見識的人了。

這次的事,你可一定要站出來說說話。」

閻解成聽到這話,笑著說道:「各位放心,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儘力去做。」

雖然這幾人跟他閻解成,不屬於一個行業。

他們有信息方面的,有航天方面的,還有文化教育方面的。

可畢竟人家都是國內德高望重的老前輩,閻解成自然不好直接拒絕。

這時候,四人裡面最有威望的崔老開口說道:「閻總工,你看咱們國家已經改革多年了。可是有些地方,我們依然官僚主義嚴重。

我覺得這不好,很不好。」

閻解成也沒有說話,靜靜的聽著對方的話。

「你知道嗎?

原來我們單位的陳工,就是負責主持過長征三號的那位。

前不久,由於他們單位的名字換了。結果去火車站買票,人家居然不認可新單位開的介紹信。

最後,愣是沒有買到軟卧。

這件事兒我覺得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這是一個我們社會問題。

既然都已經改革了,咱們這個車票,咱們這個火車的乘車制度,也應該變一變了。

也是方便一下廣大群眾。」

閻解成聽了對方的話,心裡其實也蠻贊同的。

閻解成解釋著說道:「崔老,您反映了這件事情,這個情況,我已經知道了。

之前,我沒怎麼關注這個情況。對這件事兒,對這個情況,並不是很了解。」

幾人聽閻解成的話,不由得鄙視了他一眼。

你當然不了解,不知道了。

你去坐火車,想坐什麼坐不了?

還能有人不給你買票?

再說,你小子什麼時候買過票?

閻解成沒有理幾人的眼神,接著說道:「請諸位放心,我一定推動這件事情的改革。

不過,這事你們也知道,不僅涉及到我們部里的一些規章制度。

主要還涉及到國家關於幹部待遇管理方面的一些制度。

這件事情還需要我跟上面進行反饋溝通。

所以,這件事我只能去積極的推動。至於最後結果如何?我也不能保證。」

這幾人對閻解成的答覆,雖然不是很滿意。卻也知道閻解成說的都是實話。

見事已如此,幾人也就告辭離開了。

閻解成心裡,對幾人其實還是挺佩服的。

並不是所有學者,都願意跑到一個大部委來得罪人的。

不過他們好像也不怕得罪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