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血玉的驚喜

正文卷

第1023章 血玉的驚喜

另一邊,完成工作的王鬍子準備回駐地,出來這兩天,也該回去坐鎮了。

只是臨行前,被馬三行叫到一處鹽鹼地。

他這次來主要是看拖拉機的,可馬三行非要拉他來看什麼抗鹽鹼的玉米地。

這東西,起初聽說楊小濤搞出來可以在鹽鹼地種子的玉米,他還新奇了一陣,但想到鹽鹼地的情況,就沒再過問。

在他看來,若是能長,那就種。

反正只要比種下去的收穫多就行。

只是在馬三行將他帶到目的地時,面前的場景跟他想像的不一樣。

鹽鹼地種玉米,絕不會長的這麼整齊。

應該是那種三三兩兩散落著,長的矮小西窄的玉米,怎會這樣,不應該是這樣的。

王鬍子有些懷疑,這裡是不是鹽鹼地。

不過,看著地上的顏色,他毫不懷疑,這裡就是一片鹽鹼地。

可,看著面前兩米多高的玉米杆子,一排排長的齊整,上面還掛著長長的玉米棒子,王鬍子不敢信也得信啊。

馬三行看到王鬍子的震驚,老臉上就綻放出笑容。

「首長,這就是先前楊老師帶來的種子,他說可以在鹽鹼地上生長的種子。」

「太神奇了,我老漢種了這麼多年的地,頭一次發現在鹽鹼地里還能長出這麼好的玉米。」

「您看,這棒子,看著裡面的粒子,一個個不都不比普通玉米差啊。」

馬三行這段時間幾乎是每天來一次,就為了親眼看著,看這些能夠在鹽鹼地上生長的玉米。

王鬍子忍住內心的震撼,沒有多說,徑直走進玉米地里。

也不理會玉米葉子的糾纏,不時摸摸這個,捏捏那個,最後更是掰下來一個,親自剝開,用力的啃了一口。

生!卻有嚼頭!

「嗯,好吃,哈哈,不錯。」

身後小吳跟幾個警衛見了守在一旁,直到王鬍子拎著兩個玉米棒子出來,才上前接著。

「這一片,都是那個,血玉?」

「對,楊老師搞得血玉,因為當時種的晚,加上可能與品種有關,這血玉開花授粉比一般玉米晚一些,所以成熟的晚。」

「但,這產量,首長,絕對比普通玉米強啊。」

「這麼一畝下來,少說也得三四百斤的收成。」

「以前這裡都是沒法種的鹽鹼地啊,就是種了也不見得有百十斤,還不夠本呢。」

馬三行感慨著,王鬍子也是心情激蕩。

廣袤的西北大地上,有大片的鹽鹼地,這上面不適合人類開墾種植,所以只有一小部分被農場利用起來。

而現在,有了這種子,就意味著農場的規模可以擴大一倍,乃至數倍。

今後,西北這裡不僅可以種植棉花等經濟作物,還能種這種玉米,將成為全國的糧食倉庫,將養活更多的人口,安穩邊防。

「我記得楊小濤說這種子要單獨存放,跟其他的不能混?」

「對,楊老師說,這是特殊的種子,要單獨存放,到時候還不能與那些玉米靠近種,就跟育種一樣。」

馬三行鄭重說著,王鬍子點頭。

「今年這樣,等明年開始,這些種子都種上,今後有了拖拉機,種地會更容易,這育種的事,你們要多上心。」

馬三行點頭明白。

兩人有圍著玉米地走了圈,王鬍子立馬回到農場。

王鬍子再次拿起電話,彙報這裡的情況。

「老錢,啊?拖拉機很好,非常不錯,我同意搞一批試試。」

「對,動力強,有勁,在這環境下很適合。」

「這次還有件事要跟你說。」

王鬍子壓制住心理的激動,將血玉的事情告訴錢書記,電話那邊久久沉默。

直到最後才說了一句,「我去跟上級彙報。」

而就在王鬍子準備回去計畫的時候,四九城,天色已經黯淡下來。

楊小濤也終於有空,從鋼鐵廠出來,開著車來到了楊家莊。

回到莊子里,卻發現大大隊部里人聲鼎沸。

待走進去後,才發現原來是在過。

這次收穫的玉米已經晒乾準備入庫,看眾人的神態,應該是個豐收年。

「太爺,九叔,叔大壯叔。」

「哎,小濤回來了。」

楊小濤走進來,對著一屋子人打著招呼,眾人也都笑著回應,隨後就看到洪老師拿著本子不斷讀者數字,上面寫的是這次玉米的收穫數量,身旁九叔還擺著一個算盤,正不斷的撥打著。

丁胖子更是搓著手,能不能完成上級的任務,就看這次了。

「出來了!」

隨著九叔最後的左手大拇指往上一推,算盤上出現一個六位數字。

楊小濤伸頭看了一眼,最左邊的上面那顆珠子加上下面的一個,正好是個六。

六十多萬。

不少了。

記得楊家莊原先也就只有六百畝地,這還是好壞加起來的,再算上其他兩個村子,農莊里的可用耕地也就一千六七百畝,按照畝產來算,這一畝三四百斤的產量,很符合普通玉米的產量。

畢竟,這些都是育種的。

若是種上楊村一號,估計產量能翻一倍。

初步數據出來,屋子裡笑呵呵的一片。

丁胖子更是上前仔細抄錄數據,楊大壯則是在一旁檢查著。

楊小濤靠近洪老師身邊,說說笑笑,順手將冉秋葉囑咐帶來的水果袋子遞過去。

洪老師見了也不客氣,接過袋子笑著,「我家小張說了,每次回來都能沾你們家的光,等這孩子出來了,可不得認個乾親。」

「哈哈,那就認唄,反正都熟。」

楊小濤無所謂的說著,甚至覺得跟洪老師成了乾親也不錯。

畢竟,這位可是未來的六星啊!

「對了,過兩天就上去觀禮了,怎樣,是不是特激動?」

「激動?還行吧,不過說起來,您上去過幾次?」

「我啊,應該四、五次吧。」

「都是啥感覺?」

「感覺?沒啥感覺啊!」

「我覺得伱是在炫耀。」

「哈哈。」

兩人說笑著,另一邊,楊小濤就看到地上擺放的兩個白色面袋子。

「你回來的正好,這兩袋子是村裡每家出了兩斤面合一塊的,走的時候帶上車,記得給我送上去啊。」

楊太爺正跟九叔說著什麼,看到楊小濤鄭重說著,楊小濤點頭。

他這次回來就是干這個的,雖然,心理有些難為情。

「這次收穫不少啊。」

「莊子里種的都是良種,因為今年擴大了規模,比去年良種增加了一多半,明年再種的時候,周圍會有更多的村子可以用上楊村一號。」

「那就好,對了,這些玉米面,不會是楊村一號吧。」

楊小濤突然問起來,楊太爺站在一旁直接來了一腦瓜仁,楊小濤趕緊捂著腦袋站一旁,就聽楊大壯幾人笑起來,「這麼好的種子我們哪捨得磨面啊。」

「咱們村裡每人都有份額,這是上次說好的,周圍幾個村子一起給。」

「哦,原來是這樣啊,哈哈。」

楊小濤笑著,「那接下來種小麥?」

「嗯,過了十一就開干。對了,這次村裡的拖拉機都換成柴油的了,那速度真快啊。」

楊大壯感慨著,這柴油的比起蒸汽的就是快,而且也沒有那麼多毛病,不用跑著跑著停下加煤加水的,就是費油。

「配套的設備齊全嗎?」

「齊全,以前蒸汽拖拉機用的這些都能用,你不知道,周圍村子都想著搞一台,這一台頂半個大隊呢。」

「對啊,小濤,你們機械廠要多生產些啊,這機器越多,我們乾的越多啊。」

楊九叔幾人也在說著,見識到拖拉機的好處,便宜,眾人對以前的那種勞作方式都看不上眼了。

「放心吧,機械廠整合後,拖拉機的生產與日俱增,用不了多久,全國上下都會用上的。」

「那可太好了。」

眾人笑著,楊小濤還要趕緊回去,便將兩袋子結結實實的玉米面拎上車,然後將楊太爺接上車,一起回四九城,這次楊太爺要去現場看看。

車上,楊太爺將一個小本子遞給楊小濤。

「這是啥?」

「自己看。」

楊小濤驚奇不已,打開一看,只見第一頁上開頭寫著一句話。

看字跡,像是個學生的字。

「贈給最親的人。」

「尊敬的首長,我們是楊家莊的村民,我們村子原本是」

「現在,我們已經能夠做到自給自足,我們每個孩子都能吃飽飯,快樂的生長在紅旗下」

「爺爺們告訴我們,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有今天的好日子,都是因為有你們,為我們提供一片無憂無慮的藍天」

「所以,我們將這收穫的碩果,送給最親的你們,願您身體健康。」

「這,這」

「這是鄉親們要求的,他怕你送去,人家不收,有了這個,誰也說不著。」

「好吧。」

楊小濤將小冊子收好,隨即笑道,「我這算不算是全村人的希望?」

「趕緊走。」

楊太爺靠著副駕駛,雙眼一眯,感受著陽光照射的溫暖。

楊小濤笑著,隨即駕駛車子,跟楊大壯等人告別。

回到四合院後,天色已經很晚。

楊小濤將玉米面搬到家裡,周圍人看了都是好奇。

不過再知道是玉米面後,不少人都是心理吃味。

三大媽尤其眼紅,那兩袋子玉米面,要是擱他家最少能吃半年啊。

閻阜貴拿著釣魚竿和魚桶回來,今下午去釣魚,結果就釣了兩條小魚,好在能添個湯。

只是看到楊小濤扛著面袋子回家,眼睛就感覺有點疼。

秦淮茹在一大媽門口看著,兩人目光中都是羨慕。

不過,羨慕歸羨慕,心思卻是沒有一點。

這些年,兩家人什麼關係,她們也清楚。

這樣相安無事就是她們的幸事。

「淮茹,最近有去看柱子嗎?」

一大媽問著,秦淮茹搖搖頭,「煤場那裡遠,再說了柱子忙,我這還有孩子照顧」

一大媽嘆息著,兩人說會話,秦淮茹便要回家。

看著秦淮茹離開的背影,一大媽更是搖頭。

這些天,秦淮茹手頭上寬裕了,但.

錢怎麼來的,她一個女人能不知道?

「可惜了柱子啊。」

「這家裡多了條狗?」

楊太爺剛進門就看到大黑狗站起來,不過脖子上帶著項圈,也沒在意。

「嗯,旺財找的!」

「叫黑妞。」

楊小濤笑笑,這名字還是冉秋葉給起的,很切貼。

屋子裡,冉秋葉推著倆姑娘出來,小端午跟在後面看到太爺來了立馬邁著小腿往前跑。

「哎呦,慢點慢點!」

太爺上前兩步將小傢伙抱在懷裡,「又沉了,哈哈!」

「太爺,快進屋吧!」

冉秋葉說著,老人抱著孩子就往屋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