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不一樣的村子

正文卷

第625章 不一樣的村子

相比起周家的喜慶,賈家的日子就難過了。

秦淮茹還沒回到四合院,軋鋼廠保衛科的同志先一步來了。

傻柱被罰款,錢自然要自己出。

可他的錢大部分都花了,現在又出不來,只能讓易中海幫忙。

沒辦法,易中海寫了條子,讓一大媽替傻柱繳錢。

來到四合院,保衛科的人將傻柱跟易中海的事說了,一大媽聽說後當即暈倒在床上。

等她醒來,看著保衛科的人冷峻的目光,忍住悲痛,找出錢替傻柱繳了罰款。

三十塊錢拿出來,沒了易中海的進項,還有三年多,日子也要緊湊了。

等保衛科的人走了,一大媽直接在家裡病倒。

賈家,秦淮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

「你昨晚去哪了?是不是在外面鬼混樂不思蜀,不想會這個」

賈張氏瞪著三角眼看著秦淮茹,卻看到秦淮茹一雙赤紅的眼盯著她,讓她心理有些發寒。

「昨天.」

秦淮茹覺得還是自己說清楚的好。

畢竟,這院里工人不少,瞞不住的。

隨著秦淮茹的講述,賈張氏雙手插在一起,指甲都快插到肉里了。

「你是說,今後不僅沒有饅頭了,還要扣兩個月的工資?」

「對!」

賈張氏噗通一聲坐在凳子上。

「許大茂,該死的許大茂,你怎麼就不幹人事啊。」

賈張氏哭嚎一聲,就要去後院找許大茂麻煩,卻被秦淮茹攔住。

「伱今天去找,明天軋鋼廠就知道了,咱這不是打擊報復,認識錯誤不深刻嗎?」

「還嫌咱們家不夠困難?」

聞言,賈張氏凸著三角眼,氣呼呼的坐在一旁。

兩人互相瞪了會眼,然後齊齊看向一邊

事已至此,想要保住工作,就得挨過這倆月,不然工作都沒了,成不了工人,搞不好街道辦直接將她們送回鄉下呢。

秦淮茹將事情說明,賈張氏抿著嘴,更是不敢再說。

她痛恨許大茂,但更怕,回鄉下。隨後的幾天,秦淮茹充分認識到了,什麼叫做自力更生艱苦樸素。

沒了傻柱的大饅頭,賈家的糧食又消耗的快,棒梗只能吃窩窩頭來充饑。

賈家五張嘴,就秦淮茹那點供應糧根本不夠吃的。

要不然一大媽好心送了點棒子麵,家裡早就斷糧了。

即便如此,也挺不了幾天。

兩人心裡頭沉甸甸的,誰都不想多說。

隨後的幾天,四合院的人發現往日里,一天到頭跟個冤大頭似的,懟天懟地的賈張氏竟然安分起來,嘴巴閉的緊,不敢得罪院里的人。

棒梗起早貪黑去街道辦幹活,也不敢偷奸耍滑,畢竟中午街道辦還有窩窩頭吃。

相比起賈張氏的老實,秦淮茹卻是活躍起來。

衣服苦大仇深的模樣,伴著可憐,抱著小槐花在院里到處化緣,厚著臉皮跟院里關係還算是過得去的,借糧食。

就是院里的閻大爺,都被秦淮茹抱著孩子上門,一陣哭訴後,不得不給了五斤棒子麵。

然後是後院的劉海中,這傢伙面對秦淮茹的哭訴,有心拒絕,但被秦淮茹的恭維暈了頭,一心只想坐回二大爺,便也給了五斤棒子麵。

至於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幫了點。

畢竟,那小孩子是無辜的。

當然,有些人秦淮茹是不敢去化緣的,去了也是自討苦吃。

即便有了這些棒子麵,賈家的日子也是一落千丈摔倒了谷底。

沒有油水,沒錢買肉,讓棒梗出門就盯著周家門口的雞籠子。

好在周芸周莉倆小看的緊,沒給棒梗機會。

等到了八月下旬,院里的人能借的都借了,薅不出油水,賈家的日子立馬陷入水深火熱中。

肉眼可見的,賈家人都瘦了一圈。

棒梗變得乾巴瘦,頭髮凌亂,就跟個大耗子似的。

就是這樣,還要出去幹活,每天回來都累的跟死狗似的,也沒心思在院里亂竄。

賈張氏的大肥臉也沒了,身體依舊肥圓,三角眼更是耷拉下來,有了黑眼圈。

最近頭疼越發厲害,沒錢買止疼片,只能硬挺,能睡好才怪呢。

秦淮茹的下巴也尖出來了,不過應了那句老話,瘦人先瘦胸,這段時間原先的工裝竟然開始合身了,這讓秦淮茹引以為傲的身材有些失落。

為了保持原來的身材,秦淮茹只能在工廠里多吃點,這就給了不少人接近的機會,秦淮茹也不抗拒,讓人沾點便宜口花花,然後順勢替她付錢。

這事一回生,二回熟,在車間里已經是出了名了。

易中海也是親身經歷者,對秦淮茹的行為無所謂,只要別過火就行。

當然,為了防止萬一,易中海還是多了個心眼,時刻關注著。

畢竟,他的養老計畫中,秦淮茹跟傻柱,缺一不可。

傻柱這些天也過的難受。

一個人幹活,累死累活不說,還要天天吃窩窩頭,沒有油水哪有力氣?

現在,估計連顛勺都費勁。

要不是劉嵐還有些交情,隔三差五帶塊吃剩下的饅頭,傻柱早就堅持不住了!

而最讓他難受的,還是秦淮茹對他的冷落。

衣服也不洗了,也不來看他了,就是他碰到了也只是牽強的笑笑,讓他心裡特別不舒服。

而這樣的日子,還有六年。

每次想到這個漫長的時間,傻柱心理都是茫然,無助。

而秦淮茹的態度變化,也讓他心中的信念慢慢動搖。

沒了內心的支柱,這日子過得更難。

相比起來,楊小濤的生活軌跡再次變成三角形。

軋鋼廠,四合院,楊家莊。

好在軋鋼廠的生產已經穩定下來,車間里也沒那麼緊張。

工人熟練度提升上來,效率也隨之提高。

尤其是這個月的職級考核,經過楊小濤爭取,上級考慮到十一車間的特殊性,考慮實際情況,決定更改了考核內容,讓車間里的員工熱情高漲。

現在車間已經恢複正常作息,夜班也取消了,工作走上正軌。

楊小濤也不用整天待在車間里,有時間坐在辦公室,看會書了。

至於楊家莊,高主任離開後,剩下的事都要楊大壯跟王旭陽幾人拿主意,當然他們只是跟著先前的路走,有些事還是要楊小濤指點。

楊家莊.

楊太爺推著小車,裡面小端午半躺著,倆人在學校里溜圈。

一老一小,都跟個小孩子似的,有時候停下倆人說話。

一個說不清,一個聽不清,倆人都是嗯嗯,卻也是自得其樂。

楊小濤上午回來,在家裡收拾完房子,有抽空做好了飯菜,就來到學校,看到的就是這一幕。

自從小端午回到村裡,就成了楊太爺的心頭肉。

除了吃奶睡覺,其他時候都跟著太爺在村裡轉悠,那新鮮感,一天比一天起勁。

或許是遺傳,或許是冉秋葉喂的好,小傢伙身子長的快,比村裡同月出聲的小孩都壯實。

而且這小子啥都吃,菜湯喝,小米粥也喝,甚至窩窩頭泡湯都能在嘴裡磨一圈,這麼能吃長這樣也說的過去。

看爺倆在樹下成蔭,小車邊上還用繩子栓了一隻青蛙,每次蹦噠都惹得小端午吱吱叫。

楊小濤過去打個招呼,然後被楊太爺打發走,無奈走到辦公室里。

辦公室里,冉秋葉正在批改作業,除了她還有洪老師。

楊小濤走進來,跟洪老師打個招呼,隨後幾天坐在冉秋葉跟前,詢問情況。

兩人一周沒見,都有些話想說,尤其說道兒子上,更是有說有笑。

洪老師坐在一旁,端著水杯,看著楊小濤眼睛裡閃過一抹笑容。

當初被下方的時候,他心理的是抗拒的,甚至是灰暗的。

後來老上級找了關係,才把他調到這裡,讓他見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村子。

這裡的一切,越是了解,就越是神奇,一個村子,竟然在短短几年間發生這樣的變化,讓他不得不尋找產生變化的根源,從而挖掘出來,讓更多的農村受益。

經過這些天的觀察,每次詢問村民的時候,大家都會提及一個人。

而他清楚,自己能夠來這裡教學,也是因為那人說了句話。

他,是個好人。

當初無意中聽到這個評價,他的內心是感動的,也是火熱的。

這讓他相信,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讓他更加堅信自己的未來。

而這個人,就是楊小濤。

這也讓他明白,這個年輕人在這裡的影響有多大。

對此,心裡不感激那是假的,尤其是經歷種種,起起伏伏下,有些事心裡能夠波瀾不驚,從容面對。

但那些關心自己的人,對自己好的人,尤其是現在這種情況,無異於雪中送炭,更能溫暖他的心。

看著面前的年輕人,洪老師又心裡整理這些天收集到的信息。

楊村一號,也就是雜交高產玉米的發明者。

當初發現的時候並沒有得到重視,後來發現後,設立了農場。

而一經實驗,就有了良好的效果。

據說,這次北邊實驗成功,上次來這裡的人,就是商談購買良種的事。

而且,他隱晦的覺察到,這次購買不是簡單的交易,從高主任帶著一群孩子連同種子離開,他就意識到不同。

而這農場的玉米種子,聽說要給周邊地區種植,想到畝產翻倍的產量,他就心裡激動。

當年要是有這麼多糧食,也不會成為一周攻勢!

除此之外,這人還是軋鋼廠的工程師,如此年級能夠達到這種程度,本身就是一種能力。

而軋鋼廠最近幾年推不開的產品,像暖氣爐,據說冬天教室里暖和的穿不住棉襖,打水機和壓水井,更是解決了農民挑水的問題,今年雨水少,農場能夠保證收成,這些東西功不可沒。

而且聽說這個東西已經普及出去,不少地方工廠開始打造,好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