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轉型才是出路

正文卷

第99章 轉型才是出路

姜辰道:「我知道,也就在兩位領導面前,我才打開天窗說亮話,其他時候我根本都不說的。」

「這事也瞞不了多久,早晚大家都會知道,因此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楊為民臉色異常嚴肅:「如果小姜說的是真的,合格率只有六成的話,這個事情可就嚴重了。」

陶源道:「老楊你也是,就算是真的,這也和我們廠子沒有關係。」

楊為民道:「我說的就是我們廠子。」

政治覺悟可能陶源高楊為民不止一籌,但工業方面的敏感度就差楊為民差遠了。

陶源一愣:「怎麼個說法?」

楊為民道:「你想,培訓體系搭建和新手法的鋪開之後,全國軋鋼廠的產能都會上一個台階。」

「現在大家都按照1070萬噸鋼材做的計畫和領取目標,產能提升之後現有的配置可能能夠加工1500萬噸鋼材。」

「但現在突然只有800萬噸合格鋼材,少了差不多一半,也就意味著軋鋼廠產能嚴重超標,有一半的勞動力處於閑置狀態。」

「這可是一種嚴重的浪費,那你覺得工業部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陶源眉頭緊皺。

姜辰代替回答道:「很可能的方案,是工人大精簡,哪裡來的回哪裡去。」

楊為民和陶源都沉默了。

陶源道:「所以,這些和伱說的機床研製,有什麼關係?」

姜辰道:「剛剛兩位領導在談加工型廠子和製造型廠子,但我用工程科的方式來劃分,是勞動密集型工廠和技術密集型工廠。」

「我先強調一點,我後面說的,是針對於這兩種分類的,沒有針對任何廠子的意思。」

「所謂勞動密集型企業,就是大量的勞動力來堆積生產力,沒有核心的優勢產品,容易被取代和淘汰。」

「而技術密集型企業,則是以技術為基礎,生產更有價值的更有技術含量的產品,只要技術穩步提升,便很難被淘汰。」

楊為民道:「所以,你覺得我們廠是勞動密集型?」

什麼叫我覺得!

姜辰不想覺得,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如果軋鋼廠產能過剩,那麼想要保住現有規模,甚至逆勢而上發展壯大,就必須要拓展自身的產品架構,生產更有技術含量的產品。「

「讓我們的產品和人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從單一的加工型企業,變成集加工和製造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才是三鋼廠未來發展的方向。」

楊為民沉吟良久,才緩緩開口道:「或許,你說的都是對的。但歸根到底,三鋼廠也只是加工企業,沒有生產機床的許可,也沒有能力。」

姜辰道:「現階段我們只是研發,我可以帶著大家一起進行相關的製作。」

「至於後續的生產,那就更簡單了。核心的、要求較高的零部件我們自己生產,其他的零部件,可以交給兄弟企業生產,最後匯總到我們這裡組裝。」

「我們吃肉,也要給兄弟企業喝湯嘛!當然,前提是他們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零部件的加工。」

實際上一旦研發出來,生產一般都是工業部牽頭,有計畫的分配下達任務,全國相關工廠參與生產。

但姜辰有把握說服工業部,將核心零部件放在三鋼廠生產。

姜辰見楊為民有些意動,繼續道:「實際上零部件的生產,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

「機床零部件的生產,其實也是一種鋼材的加工,就是對精度的要求比較高,容錯率較低而已。」

「但楊廠長不會覺得培訓部的作用,就是培訓新員工吧?他到時候也會進行零部件生產的培訓,以及考核。」

「考核過關的,進入機床生產車間,參與機床零部件的加工工作。考核不過關的,返回原車間,從事之前的工作。」

楊為民看向陶源:「老陶,你覺得呢?」

陶源摸著自己颳得乾乾淨淨的下巴:「我覺得姜辰所說的,只要經過培訓,生產問題不大,而且工業部是百分百發得會同意這款機床的研發工作。」

「但現在的問題是,工業部同不同意我們進行研發,同不同意我們進行生產。」

「不同意研發,我們可能失去姜辰這個人,可能工業部會把他調往專業的製造工廠進行研究。」

「不同意我們生產,那麼將來軋鋼廠產能過剩的時候,我們依然會面臨一樣的問題。」

楊為民靠在椅子上,手裡把玩著一盒火柴:「我倒是覺得,能夠在我們這裡研發,在我們這裡生產,當然最好。」

「當然,工業部實在不同意,那就只有暫時讓姜辰去其他廠子研發,等研發工作完成,生產進入正軌,再把人給我還回來就成。」

即便他再看好姜辰,再捨不得這個人才,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還是可以選擇放手的。

陶源冷聲道:「想得美,一旦研發成果,姜辰將成為國寶級技術研發人員,你一個軋鋼廠,還想給你調回來,做夢!」

楊為民道:「盡量爭取吧!實在不行也沒有辦法,真能研究出一台好的機床,對我們國家意義太重大了呀!」

「如果這台機床真的能在三鋼廠誕生」

楊為民是不愛搶功,但也僅限於自己人。

誰想將一份天大的榮耀拱手讓人。

陶源思慮半晌:「這立項的事情,根本不是我們能夠做主的,但凡涉及到資源和人力的調動,都要通過工業部。」

「所以我們首先要徵得工業部的同意,然後才能開展後續工作。」

楊為民想了想:「你帶小姜去工業部吧,嗯找周副部長,有洛瑞和溫婉的情誼在,將項目留在我們廠的機會大一些。」

陶源點點頭:「我先打個電話,問問周副部長在不在。」

楊為民點點頭。

陶源去找地方打電話去了。

楊為民問道:「小姜,你有幾分把握?」

姜辰道:「跟著馬洛托夫這些天,學到了不少實操方面的東西。而洛瑞留下的資料,也給我帶來不少啟發。」

「我有九成把握,研製出生產效率超老大哥原著機床30%的機床,有六成把握研製出超50%的機床,四城把握生產效率會超過老大哥機床100%。」

實際上,將老大哥機床的破綻修復,生產效率就能提高30%。

而系統中提供的,憑種花家現有工業基礎能夠生產的機床,是現有閹割版老大哥機床的220%。

只是姜辰不願把話說滿而已。

楊為民深深的吸了口氣,平復心中的激動和狂躁。

開始尋思自己有哪些能夠說得上話的路子,務必將機床的研發留在三鋼廠。

很快,陶源回來了:「小姜,現在就跟我走,周副部長下午要出去,好像得耽擱好幾天。」

楊為民起身道:「去找小楊,坐廠里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