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籌劃

正文卷

三天後。

軋鋼廠楊廠長辦公室。

楊廠長正坐在辦公桌前處理公務。

馬上就要到年底了,軋鋼廠準備給工人們分發一批福利。

看著材料單子上寫的那些暖水瓶,搪瓷缸子精白面,楊廠長心中一陣欷歔。

這些東西在以往想都不敢想。

軋鋼廠雖然是國內第一批重點鋼鐵加工企業。

但是隨著國內基礎建設的完善,在東北,在南方,國家又陸陸續續興建了一大批扎鋼廠。

如此一來,紅星軋鋼廠所能夠獲得的訂單,數量相應的就比較少了。

雖說這年月工人們的工資由國家負責。

但是最終其實還是要和工廠的生產效益掛鉤的。

要是沒有訂單,或者是生產效益不好,工人們就只能拿到基礎工資。

再嚴重一點的話,工廠車間會停工停產,那麼工人們就只能拿到10塊錢的工資了。

隨著地方重型工廠的建立,京城內的重型工廠訂單被大幅度的削減。

距離扎鋼廠有10多里地的鍋爐廠就因為訂單削減場內的車間大部分都停了產。

工人們每個月拿到的那10塊錢工資,連養家糊口都不夠。

一些刺頭工人到廠子裡面去鬧事,據說鍋爐廠的廠長被堵在辦公室內,兩天都沒能出來。

最後還是保衛科的幹事們出動,把那個廠長救了出來,是從窗子裡面救出來的褲子也被掛破了,露出半個腚,成為京城廠長圈的一個笑談。

沒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

廠領導們也有自己的圈子,京城這些廠長們在圈子裡面的地位由他們廠子的實力所決定的。

誰家的工廠生產的產品暢銷,誰家的工廠得到了部委的重視,誰家的工廠拿到的訂單多,那麼這個廠長在圈子裡面的地位就會上升。

在以前楊廠長只是圈子裡面的中層,每次見到那些大佬們都得起身問好,給他們端茶倒水。

因為有了新車間,所以軋鋼廠的地位日漸上升,楊廠長也闊氣了起來。

每次參加聚會,那些廠長們都會對著他豎起大拇指。

當然楊廠長清楚,這些跟自己的能力並沒有太大關係。

最重要的是還有一個好下屬李衛東。

這隻能算是他運氣好。

畢竟把李衛東放在任何一個廠子,人家都能幹的紅紅火火的。

但是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想到這些,楊廠長看著負責分發福利的同志說道:「你們計畫科安排的很周到,工人們和車間領導以及廠領導的福利安排就按照表格上的執行就可以了,但是李衛東主任的福利,你們制定的實在是太少了。」

聽到這話負責制定福利政策的計畫科王科長愣住了。

他並不是不清楚李衛東在楊廠長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安排這些福利政策的時候,特意按照副廠長的標準給李衛東發放福利。

這已經是超標的待遇了,就這樣還很少,那要怎麼搞?

當然,王科長並不敢直接反駁楊廠長,他也是位老領導了,很清楚。在回答領導的問題時,絕對不能跟領導對著干,即使你是正確的,也會惹怒領導。

所以王科長思索了片刻,笑著說道:「楊廠長能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李衛東現在已經享受了副廠長的待遇,如果待遇繼續提高的話,我怕會引來那些副廠長廠領導以及車間工人的不滿。」

不得不說,這個王科長很雞賊。

他把所有的一切都推到了那些廠領導和工人們身上。

只不過他還是低估了李衛東在楊廠長心中的地位。

楊廠長輕輕敲敲桌子說道:「王科長,你應該知道,要是沒有李衛東同志的新車間,咱們這些廠領導,咱們這些車間工人,別說是拿到年底福利了,就連工資也領不全,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怕他們不滿意,我看你是喝到了水忘記了挖井人。」

聽到這話,王科長的臉色頓時變了。

他連忙站起身說道:「廠長是我疏忽了,我馬上回去重新制定福利政策,保證給李衛東同志一個優厚的待遇。」

「行了,你先回去吧,這件事就交給你辦了,千萬不要讓我失望啊。」

楊廠長清楚,王科長雖然表現得很溫順,心中還是不滿意,所以又叮囑了他一遍。

他們這些人還是不明白一點。

李衛東跟一般的車間領導一般的工人不一樣,現在不是說李衛東離不開甲鋼廠,而是軋鋼廠離不開李衛東。

只要李衛東流露出跳槽的意思,他朋友圈裡的那些廠長肯定都會爭著搶著,要把李衛東搶過去。

在這種狀況下,竟然還想著一碗水端平簡直是可笑。

王科長離開後不久,楊廠長的辦公室門就被敲響了。

聽到外面傳來的聲音,楊廠長連忙站起身親自去打開了門。

「李衛東,你怎麼來了?你不是剛從黃原回來嗎?怎麼不在家裡面多休息幾天?」

李衛東笑著說道:「現在咱們軋鋼廠發展日新月異,我這個車間主任也不能坐在那裡吃老本啊。」

聽到這話,楊廠長就清楚,李衛東肯定是有別的想法了。

他連忙把李衛東請進辦公室內。

拎起熱水瓶。給李衛東倒了一杯茶,又從柜子里翻出一包茶葉,笑著說道:「李衛東,你小子運氣剛好,這是我一個老朋友送給我的,據說是……」

李衛東哈哈大笑兩聲打斷了他的話:「楊廠長,你是不是又想說這是你的一個老朋友,從武夷山給你帶回來的茶葉是珍品是什麼母樹上面的茶葉。十分的珍貴,就連京城的領導都喝不到。」

「啊,你怎麼知道?」楊廠長愣住了。

李衛東看著他那憨厚可愛的樣子,忍不住笑出聲了。

軋鋼廠是國營大廠,有一兩萬個工人,楊廠長是廳級幹部,按說也是一個大領導了,卻有一個毛病。

那就是太小氣了。

作為廠長,他每個月都有50塊錢的招待費,專門用來招待其他廠子的領導,還有一些廠幹部。

但是這50塊錢經常到月底了,還能剩下30多塊錢。

原因很簡單,就是他經常拿一些比較差的東西來糊弄人。

而且他還喜歡編故事。

鉗工車間的黃主任曾經在楊廠長這裡喝過西湖龍井。

段工車間的周主任曾經在喝過楊廠長這裡喝過茅台酒。

後勤處的處長曾經在楊廠長這裡喝過所謂的大師精品茶。

無一例外,所謂的茶葉全都是高碎,所謂的酒全都是從小酒館裡面打來的散酒。

楊廠長這個人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臉皮特別厚。

為了能幫廠子省錢,即使被拆穿了,他也無所謂。

捏了一小把茶葉放進搪瓷缸裡面,端到李衛東的跟前,笑著說道:「其實天下的茶樹都是一家,這裡面的茶葉雖然是高碎,但是歸根究底還是從同一棵母樹上摘下來的。」

好傢夥,連科學道理都搞出來了。

李衛東也只是開個玩笑,並沒有繼續說下去。

楊廠長這會兒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看著他說:「李衛東,你這次又有了什麼新想法?」

李衛東喝了一口茶說道:「楊廠長,不知道你聽沒聽說過,有一種叫做摩托車的交通工具?」

聽到這話,楊廠長瞪大了眼睛,拍著桌子說道:「配你小子,是不是看不起我啊?我雖然說年紀大了一點,但是也不是不通世事的人。

大院里那幫小子就搞來了一輛摩托車,那玩意不用腳蹬,只要一擰油門就能跑了。

速度可快了,還冒著黑煙。」

說完這句話,楊廠長似乎意識到了什麼。

猛地瞪大眼睛說道:「你小子難道準備製造摩托車?」

「沒錯,我有這個打算。」李衛東點點頭。

楊廠長的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許久沒有說話。

他知道李衛東這小子搞事情從來不搞小的,但是這次的事情也太大了一點吧。

按理說楊廠長也是一個敢想敢幹的人,但是製造摩托車卻遠超出了他的想像。

楊廠長沉聲說道:「衛東同志。摩托車那玩意可是高科技產品,據說在國外也只有那些大型的製造公司才能製造得出來。咱們京城確實也有廠子能製造摩托車,但是製造出來的只是樣品而已。壓根就沒有辦法實用化。」

「你能想到製造摩托車我很高興,但是咱們是不是要搞一些切合實際的,能為咱們廠子謀福利,為老百姓謀福利的東西。」

楊廠長的態度沒有出乎李衛東的預料。

他喝了兩口茶水,接著說道:「廠長我問你,咱們的太陽能電池為什麼能夠在國外暢銷?為什麼能夠爭取那麼多的外匯?」

這道題的答案楊廠長知道。

「當然因為太陽能電池是高科技產品,國外那些廠子生產不出來,所以他們才只能購買咱們的。」

「這不就對了。咱們要是生產那些落後的產品,不但在國內沒有競爭力,就算放在國際市場上,別人也不會拿正眼瞧咱們一眼,到時候只能白白的浪費精力不說,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李衛東接著說道:「現在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國外的那些大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科研上面,一旦他們搶佔了先機,咱們想要再追趕就比較難了。

特別是摩托車這種產品,它是一種交通工具,可以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

這是人人都離不開的。

另外國外的人也特別喜歡摩托車,它是一種猛男的象徵。

產品有了銷路,咱們才能掙大錢。

至於生產和研製摩托車的困難,我已經預料到了,但是正因為困難,咱們才應該迎難而上。」

不得不說,來到這個年代之後,李衛東的口才已經鍛煉的差不多了。

楊廠長總覺得他這種說法有點問題,但是愣是沒有找出一點毛病來。

當然最重要的是楊廠長自己也清楚,要是生產摩托車的技術沒有任何難度,那麼也輪不到他們扎鋼廠來干這個項目了。

思索了片刻,楊廠長盯著李衛東說道:「衛東同志,這個項目可是個大項目,一旦成功了,咱們兩個都能容易加身,但是失敗了說不好,咱們都能夠成為扎鋼廠的罪人。」

「那楊廠長到底敢不敢幹?」

「干,怎麼不敢幹。實話告訴你,我老頭子是放羊娃出身。當年我給地主家放羊,家裡一無所有,只能睡在羊圈裡面。

現在我當了大廠長,身後跟著一兩萬工人,要是畏首畏尾的話,那我還不如回家放羊呢!」楊廠長來了精神。猛地一拍桌子說道。

李衛東點點頭。

楊廠長這個人雖然古板但是一心為廠子著想,一心為工人著想,只要對廠子好,只要對工人好,他就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要是現在把楊廠長換成以前的那個李副廠長的話,李副廠長肯定想著借著這個項目怎麼跟自己撈錢。

這也是李衛東當初沒有選擇幫助李副廠長而選擇幫助楊廠長的真正原因。

一個人如果三觀不正,壓根幹不了大事,做不出對老百姓對工人有益的事情。

「好,楊廠長,既然你信得過我,我保證把這個項目給你完成的漂漂亮亮的。我要讓咱們軋鋼廠變成全國最大的,甚至是世界最大的摩托車加工廠。我要讓咱們扎鋼廠的摩托車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裡面。」

李衛東的這番話,也激起了楊廠長的野心。

作為一個廠長,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到自家的產品,暢銷海內外。

他看著李衛東說道:「衛東同志要製造出摩托車,你需要我做點什麼?」

「首先咱們需要一個研究基地。

當然基地裡面的設備和器材這個倒是好搞,機修廠那邊就能製造出來。最重要的還是人才。

摩托車跟汽車一樣,都是高精端產品。

不是說僅靠幾個人隨便畫幾張圖就能生產出來的。

所以我們需要大量的人才,這些人才必須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或者是大學畢業生。」

此話一出,楊廠長的臉色再次難看了起來。

器材和老師傅倒是好說,軋鋼廠裡面隨時都能提供,但是大學生就比較麻煩了。

這年月。

大學生就是寶貝疙瘩。

還沒有畢業,就被京城的各大單位預定了。

特別是他清楚李衛東需要的是那些成績優秀有能力的大學生,而不是那些濫竽充數的。

這樣的大學生畢業之後,首選單位肯定是京城的各大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