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言情小說 > 紓春 >

第59章 樊城的風俗

正文卷

第59章 樊城的風俗

如此大辱,娘豈會受得住?

她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幾個相熟的夫人,幾乎不與外人打交道。這幾個人討債,不過是看她是個女人家,想逼她將家底交出來罷了。

也不知道她心疾的葯帶了沒有。

崔禮禮心如芒刺,想著要從人群中尋出條路來:「能否讓一讓,我是她女兒。」

前面的人嗤了一聲,巋然不動:「我還是她爹呢。」

「我真是她女兒!」

「我真是她爹!」說罷,前面的人反而將胳膊擺得更寬了,生怕崔禮禮擠過去擋在他前面。

崔禮禮氣得直跺腳。若以後有人問她樊城的風俗是什麼,她一定會說:看熱鬧。

「諸位——」人群中傳來傅氏的聲音,她的氣息不太穩,語速緩慢,「並非我們不給銀錢。鋪子被封了,銀錢取不出來。」

「我不信,你家錢全存在鋪子里嗎?我知道你們那幾個鋪子,一年少說也能掙一二千兩銀子,總不能這些錢都被封在鋪子里了吧。」

「你們就是有錢不願意拿出來還!」

傅氏捂著心口,額頭上沁出細汗,心中百轉千回,哪怕面前的人再惡言相向,她也絕不能倒下,也絕不能賠這筆錢。

林媽媽扶著她,顫巍巍地站到人群中央,面對著幾個討債之人,傅氏一字一句地說道:

「熟悉我夫君的,都知道他是做馬匹生意起家的。」

「他說邊關吃緊,馬價勢必會漲,所以樊城這些鋪子的余錢,早就換作了馬匹,送至了定縣崔家的馬場。」

「我願與諸位簽下文書,按市價折算,去定縣馬場領馬。」

討債的人互相對視一眼,半信半疑地盯著傅氏看:

「我們才不去定縣。」

「萬一你們使了什麼手段,做了什麼手腳,豈不是人財兩空?」

傅氏的帕子已經被她捏得不成樣子了,她綳著牙繼續說道:「諸位若信不過我,這便隨我去官府,找個中人來做見證。」

見討債之人面色鬆動,傅氏讓林媽媽去取來早已備好的文書,又道:

「我們崔家在樊城開了二十多年的鋪子,憑的不光是一紙文書,更多的是信譽二字。我夫君行得正坐得端,如今官府尚未定罪,家產也只是暫封。等到還了清白,諸位還做我們崔家的生意嗎?」

這話,柔中帶剛,言語之間不容置疑。

崔禮禮突然就不急著擠過去了。

面對那樣的侮辱,娘竟能穩如泰山?自己在信中所說,她一字不落地講出來了。不僅如此,還能拿出備好的文書,並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是樊城風水養出了不一樣的人嗎?還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商人之道在於:「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那幾人簽了以馬抵債的文書,也沒去官府,還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了幾句歉。

人群漸漸散去,崔禮禮擠到傅氏身邊,扶住她,這才發現衣衫底下的手正不住發抖。

娘害怕極了吧。

「娘,女兒來晚了。讓娘受了這番罪。」崔禮禮眼眶一紅。

傅氏後背汗涔涔地濕了一片,抓緊她的手,支撐著身體:「走,回家再說。」

回到崔宅,傅氏腿一軟,強撐了一下午,終於還是倒在了榻上。

林媽媽急急忙忙掏出心藥瓶子,取了三顆藥丸喂進她嘴裡,又扶著她喝了些溫水順葯。

傅氏靠在床頭,閉目養神了好一陣子,面色才緩了過來。

「娘——」

「別擔心,」傅氏抬起手,抹去女兒眼角的淚意,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疲倦的笑意,「你娘今日可威風?」

「女諸葛舌戰群賊!」崔禮禮笑了笑。

林媽媽端來一碗參湯,又道:「姑娘可是沒看見,這不是第一日了。老爺鋪子被封的事,一傳開,這幾日天天來人討債,夫人真是硬頂著一口氣,站在那兒,老奴的心尖兒都發顫。」

「怎會來這麼多人?咱家也不差那些銀錢,其實花些銀子打發了也可以。娘這樣頂著,身子哪裡吃得消?」

林媽媽努努嘴:「前兩日,那真是吃了幾次葯才撐下來的。不過今日這事,倒是夫人自己定的。」

崔禮禮臉上一抹錯愕。

「你讓春華交給我的信,我看了。想不到你小小年紀思慮如此之周全。倒教我這個做娘的,有些慚愧了。」

傅氏順了氣,覺得舒服了些,又繼續說道:

「你信中說盈利可以換作馬,我就想著那債也可以。

樊城人喜好看熱鬧,若我今天賠了錢,明日就會有更多的人來討債。

今日我刻意在人多時提及換馬之事,待他們拿著文書去定縣換了馬,將來也好有個佐證。」

崔禮禮有些心虛,雖然馬追回來了一大半,可馬場都燒沒了。娘並不知情,所以才說得如此有底氣。

「父親如何?」

那日去看,崔萬錦還是那麼憨憨地笑著,讓她不要擔心,終究都會過去。傅氏嘆了一口氣:「你外祖的信能讓他有床褥子墊在地上,也就是如此了。」

「還得靠自己。」崔禮禮又問,「那些鋪子里的賬房和掌柜可都叮囑了?」

「姑娘放心,我們到這兒的第一日就辦了此事。他們也怕被連坐,一說就懂。」春華送來一碗梨湯,「喝點梨湯吧,奴婢聽著姑娘的嗓子像是倒了。」

崔禮禮端著湯,喝了一口,才又問道:「娘可知爹這十幾年,究竟跟誰做馬匹生意?」

傅氏哪裡說得出來。

「外祖的信只能用一次嗎?」

「你是何意?」

「我要去看看爹。給他帶床被子。」

「可那封信已交給了余知縣了。」

崔禮禮笑出神機妙算的樣子:「余知縣莫非只看真的信嗎?」

第二日,余知縣的案桌上又擺了一封信。

他抬起八字眉,看著眼前怯生生的小姑娘:「你是崔萬錦的女兒?」

「回縣老爺的話,正是。」崔禮禮柔柔弱弱地答道。

余知縣打量著她,又看看信,捏著信問道:「這是誰給我的信?」

「回縣老爺話,是我外祖給您的信。」

余知縣哈哈笑起來,笑得八字眉高低亂跳。

這小姑娘畢竟年輕,估計是個沒出過門的千金,說假話也不打個草稿,造假都這麼漏洞百出。

瞧瞧這信封抬頭,一看就是女人的字跡,娟秀清爽,怎麼可能出自老師之手?

看她這一臉懵懂的模樣,他也不好太凶,只得哄騙道:

「你母親已經見過啦,老師對我有恩,可畢竟這裡是縣衙,不能每次都拿著你外祖的信來就要見一次人,你就回去吧!」

崔禮禮咬咬唇,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樣:「您就看看外祖的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