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言情小說 > 紓春 >

第43章 貴人的藥渣

正文卷

第43章 貴人的藥渣

崔禮禮沒有進屋,在門縫裡「咘嘶」了兩聲。

崔萬錦轉過頭來,見是女兒在朝他招手,將碗一放,呸呸呸地將嘴裡的藥渣吐了出來,對傅氏低聲說道:「禮禮找我有話說,我先去聽聽,再回來告訴你。」

傅氏心中不免又起了齟齬。

自從那次打了女兒,她離自己就越來越遠了,什麼話還不能當面說,要背著自己講呢?

「你讓她進來吧,我出去。」傅氏有些賭氣。

崔萬錦拉了她一把:「我先去看看怎麼回事。」說罷,推門出去,還貼心地將門拉緊了。

「爹,娘在裡頭,有些話我不好說,怕她擔憂惹得心疾犯了。」

「究竟何事?」

「您去北方收鋪子,收得了多少收多少,有些損失也無妨,鋪子不用賣。務必要在入冬之前回來。今年夏季炎熱,冬季必有大雪,若不及時回來,堵在路上,若邯枝人再來,可如何是好?」

崔禮禮記得前世入冬後,北方有一場大雪,凍死了不少人,這也是邯枝人南下的主要緣由。

崔萬錦拍拍肚皮:「你放心,我用不著那麼久,現在才七月,我九月必然能回來。只是今年中秋沒法子在家中過了。」

「您安心去辦事,早些回來,我和娘才踏實。中秋不中秋的,也不在這一個節日。」

和女兒說完,崔萬錦推門進屋,笑道:「你聽見了吧,女兒是怕你擔心。」

傅氏稍微放寬了心,捧著心口道:「你說,我哪一點不是為她好。自己的親骨肉,怎麼可能捨得受苦?」

崔萬錦揮揮手讓林媽媽帶著僕婦們下去,才又勸道:

「我原先也認為你說得極對,只是自從畫像議親之後,禮禮性格再不如從前那般。」

議親之前,女兒根本就是傅氏的模樣,溫良恭儉讓,婦德婦工都是極好的。可議親那段時間,女兒一夜之間長大了,想法也變了,性子也變了。

傅氏也是一怔。

「女大十八變,你還沒看出來?從接九春樓開始,她就沒想著嫁人這件事。」崔萬錦輕輕撫著她的後背,又說道,「你若一味強逼她再按著你的路子走,只怕她會做出更出格的事來。」

「女子怎能不嫁人?難道老了,還待在崔家?就算我們容得了她,別人容得了她嗎?」傅氏急得臉又白了。

崔萬錦一時語塞,他知道她說得對。這個世道容不下出格的女子,除非一輩子不出門,否則誰又頂得住鋪天蓋地的唾沫星子?

「我的意思是,你慢慢來。她這樣的想法不過是沒有遇到可心之人,待有了心儀的人選,你還擔心什麼?」

傅氏想起春華說禮禮有已有了心儀之人,覺得崔萬錦說得不無道理。女子一旦動了情,就巴不得長相廝守。到時候就自然會素手烹羹湯了。

「你也莫要再打她。她是個主意極正的,你看她在望江樓安排春華去九春樓置辦的那些手段,哪裡像是個十六歲的孩子,倒像個當家主母。說句你不願聽的,她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嘍。」

崔萬錦三言兩語將傅氏哄得心情平復了不少。第二日一早就離家北上。

也不知是不是崔萬錦的話入了傅氏的耳,崔禮禮出門,傅氏也沒有再管,只叮囑她帶上拾葉,注意安全。

崔禮禮帶著春華和拾葉先進了九春樓。

吳掌柜迎上來說,如柏回來了,又面露難色地說:「只是有些不妥。」

三日不見,莫非被公主榨磨成「藥渣」了?

崔禮禮心頭一涼,快步走向如柏的屋子。

如柏屋子外聚集了好些小倌。小倌們湊在一起閑言碎語,又覺得這好福氣沒落到自己頭上,又覺得東家偏心。

「東家來了,快讓開。」春華喊了一聲,小倌們這才分了一條路出來行禮。

如柏屋門口站著兩個侍女,又站了兩個護衛。

見到崔禮禮來了,侍女上前說道:「崔姑娘,林從官已候您多時了。」

林從官是誰?崔禮禮推門而入,屋內正站著一身公主府制衣的如柏,人倒也沒見憔悴,只是眼下的青影清晰可見。

莫非鏖戰了兩天兩夜,得了青眼,所以一躍成了從官?

見到崔禮禮,如柏跪拜在地:「奴拜見東家。」

「既然當了公主府的從官,以後你的東家就只能是元陽公主。」崔禮禮要扶他起來。

如柏不肯起身,伏在地上:「奴謝東家提攜之恩,此恩必報。」

「如柏,是不是恩,為時尚早。自來宮廷之中,水深火熱,你的前路並非坦途。一定要謹言慎行,多聽少說。」

崔禮禮將他扶起來,又低聲說道:「我知你心中掛著你娘冤死之事,只是你記住,人生沒有重來之機,只有你的命才是你自己的,說什麼也不能捨棄。」

「奴記住了。」

「你的賣身契,吳掌柜想必已經給你了。出了這個門,以後你就是官,我就是民。再見面時,莫要失了禮數。」

「奴記住了。」

如柏打開門,侍女和護衛們迎了上來,崔禮禮施施然行禮:「林從官慢走。」

林從官步子頓了頓,沒有回頭。

送走如柏,面對廊下的三十七名小倌,崔禮禮有些落寞。

最看得上眼的小倌成了別人的。剩下的,說不定什麼時候也成了別人的。

小倌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東家,都等著她說幾句話。

吳掌柜連忙趁機訓誡道:「你們給我管住自己的嘴,什麼話不該說,就爛肚子里。別讓我聽見你們跟人提起什麼不該提的。」

有一個濃眉大眼的小倌道:「若是他伺候過的那些貴人說出去,奴又管不住。」

崔禮禮上前幾步,站在他們面前:「如柏得了女貴人的青眼,我知你們覺得不公,為何不是你們。因為他是個寡言少語的,貴人們覺得他本分,這才放心。」

小倌們沒有說話,崔禮禮對著三十七張俊俏的面孔,拉不起來半點威嚴,說話的聲音輕柔,但字字句句直擊人心:

「你們羨慕他有了好去處。可曾想過在九春樓,至少有個安靜之所,沒人瞧不起你們。離了這裡,就沒有遮風避雨之處,全靠自己。人人指指點點,你們覺得這日子會好過?」

「你們若是將來有了好去處,我不會攔著。但我還是會問一句,這麼大的『福氣』,你們接不接得住?」

她杏眼低垂,帶著淡淡的憂傷和深深的憐憫:

「你們覺得自己不俗,腹有詩書又舞筆弄琴。在大部分貴人眼裡,不過是一根提氣的人蔘罷了,再金貴呢,終有熬成藥渣的時候。」

人生苦短,以身侍人,終是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