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爭執

正文卷

肅宗身邊的幾個大太監,王清遠進宮之初,就聽人說過許多次。

司禮監的掌印魏明,據說是鄧太后送到肅宗身邊的,此後魏明伴著肅宗長大,只對皇上忠心耿耿。而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宋保和內官監的劉芳,這兩人倒是肅宗年少的時候自己挑選的,也因為這一層關係,宋保和劉芳兩人,跟魏明之間,頗有幾分爭搶之意。

看來,他們父子今晚,真的是撞見了開國以來最大的意外。肅宗身邊的三個大太監,齊齊都集中到了欽安殿。

「哼,」肅宗只是冷哼了一聲,並沒有接劉芳的話。

劉芳自小陪著肅宗長大,情誼自不必說,而他的個性,又是一個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人。在上位者看來,這樣的人愛憎分明,個性鮮明,所以素日里,肅宗對劉芳過界的言行,多有寬容。

肅宗哼這麼一下,已經足夠劉芳接著往下說了。

「要不是皇上英明神武,」劉芳說道,「吩咐了承光門熄燈,他們也不會往南邊去了。」

王清遠心想,這都被兒子逼宮了,往南還是不往南,還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嘛?

果不其然,很多人也是這麼想的,只是肅宗眼下還沒反應過來,劉芳的幾句話,也算是給他挽回了一點尊嚴。這個晚上,先是太子逼宮,從南邊過關斬將,暢通無阻地進了宮城。再是五皇子,年紀輕輕,就仗著背後有個做計相的外祖父,也敢進宮。

肅宗自己也是皇子出身,五皇子這種行徑,在他看來,跟逼宮無異。無論事後,五皇子是說自己來幫肅宗,還是來對抗太子,肅宗心中,早已經給五皇子記下了一筆,趁亂起兵逼宮,不信不義,不孝不悌之人。

眼見著五皇子帶人衝破了北邊的神武門,也進了皇宮,肅宗就讓人熄了承光門的燈。只留了南北向小長街的燈。五皇子的人馬進了宮,也沒多想,順著燈光的指引,就直接往南而去了。

實際上,熄了燈的承光門後面,赫然就是肅宗藏身的欽安殿。而肅宗的親信侍衛,也收起了刀光劍影,隱藏了身形。

這個冬日的深夜,還很長很長。他們只能先等著,等到不得不出手的時候。

眼下,還不是時候。

五皇子自小跟著母親淑妃,就在儲秀宮長大。他雖然知道,北邊的東西五所,是內侍和宮人們的住處,卻也沒怎麼用心。衝破北門,他一心就想著先往儲秀宮去。太子逼宮,他母親淑妃所在的儲秀宮,也不安全。

只是,他外祖父的人,卻一心只往乾清宮去。而帶隊的,卻是東城指揮使沈全。沈全是計相沈允的族弟,深知如何做,才符合沈家的最大利益。如今太子逼宮,他們沈家的皇子也入宮,若是一著不慎,別說是救駕,只怕最後被安一個逼宮的罪名,都是難保的。而今這般關鍵的時刻,哪裡能夠兒女情長,婦人之仁,記掛什麼淑妃呢。

淑妃是沈家女兒,在這後宮中位高權重,她必定有自保的方法。更何況,太子逼宮,手中就那麼點人馬,自然要儘快見到肅宗,哪裡分得開人手,去管淑妃什麼事情。

只是,五皇子畢竟年輕,雖然已經開府成婚,卻仍舊擔心母親,執意要去儲秀宮,先見見淑妃。

沈全跟族兄沈允完全不同,他自小在軍中長大,一向是個粗人,如何懂得怎麼勸服一個錦衣玉食長大的皇子。三言兩語,就被五皇子氣的說不出話來了。

好在五皇子的手下,也有頭腦清楚的,出來勸說了一下,五皇子才沒有當下問責沈全。

沈全心裡憋著一口氣,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他們沈家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要皇子有皇子,何必參合太子逼宮這件破事。他們沈家,有的時間,等著肅宗老去,換他們沈家的皇子上位。

說來說去,還不是因為這個機緣實在是太巧合了,沈家想著搏一搏,說不定早點拿到下任太子的位置,所以才起兵進宮。

按理說,肅宗正當年,身強力壯,軍政全抓了手中,底下的皇子們,絕對不敢有異心。只是,太子實在是被逼的沒有退路了,所以才有了逼宮一出。

本來,得知太子有反心,計相沈允只是微微一笑,只覺得太子自尋死路,並沒有動作。

可是得知太子拿到了蕭家的虎符,沈允的想法馬上變了。不管蕭家是真心假意,只要太子拿到蕭家虎符了,蕭家在太子這條破船上就下不去了。既然如此,蕭家只有一條路可以走,跟著太子逼宮到底。蕭家這些年在京城和三邊的實力,別人或許不清楚,可是管著天下錢糧的沈允,卻是十分清楚的。若是太子運氣再好那麼一點,今夜的逼宮,最後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啊。

為了截斷太子的後路,沈家也打算進場博上一博。

若是肅宗和太子兩虎相鬥,互有損傷,他們沈家五皇子進宮,以救駕之名,行逼宮之實,拿穩了新太子的位置,甚至,直接送了肅宗做太上皇,也無不可。

若是太子勢弱,沈家也可以借救駕之名,全身而退。若是太子勢強,他們沈家,也可以作為反對弒父太子的第一人,此後藉此打出旗號,名正言順做了正統第一人的位置。

至於其他幾位皇子,最出挑的三皇子,卻是德妃所出,只有一個清貴出身的大學士外祖父,手下沒有一兵一卒,無法出戰。

沈允畢竟是半個兵家出身,遇到混亂的時節,深知時機稍縱即逝,立馬安排了族弟帶著五皇子進宮,自己在家坐鎮。

誰想,剛進了宮門,外孫五皇子就和沈全爭執了起來,為的,就是去不去儲秀宮的事情。

按理說,五皇子已經封王,王府里總有幾個頭腦清楚的長史。可是,淑妃過於溺愛兒子,五皇子府中的幾位長史幕僚,全是淑妃一手安排的。在他們眼裡,淑妃這個正頭主子的安危,自然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五皇子跟沈全爭執之時,他府中的人一句話都不勸,只一心一意想著先去儲秀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