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開門

正文卷

第1050章 開門

「盧峰,」杜可真一開口,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你們這般深夜圍攻皇城,莫非是要造反?」

盧峰哈哈一笑,大聲說道,「杜兄,你的脖子上,是不是架著一把刀啊?」

這話一出,里外的羽林衛都有些嘩然。

楊威著急,只得給身後的金吾衛示意,讓他們給一個陣營的羽林衛傳話,如今兩位指揮使正要齊心合力對付反賊,切莫聽信外人的胡言亂語,亂了軍心。

「盧峰,你這般膽大妄為,犯下株連九族的大罪,可曾想過家中老母?膝下幼子?」杜可真與盧峰有些交往,也曾登堂拜見過盧家老夫人,這會兒就拿盧家家事說話了。

「杜大人,識時務者為俊傑,」盧峰反駁道,「而今天子昏庸,不孝不悌……」

這話實在是大不敬,楊威聽到一半,就不敢讓盧峰繼續說下去,從垛口探出腦袋,往牆外喊道。

「反賊盧峰,」楊威剛想說些話喝止盧峰毀謗皇上,誰想,嗖的一聲,一支箭就這麼從他的眼前,筆直射了過來。

楊威退避不及,就遲了那麼一剎那,被那冷箭射穿眼睛,筆直往後,幾近穿透了他的腦袋,頓時倒地,沒了氣息。

牆上眾人一驚,急急後退。

誰想,牆外的盧峰突然大笑了起來。他跟王煉兩人,一明一暗。他去說話引了杜可真和楊威的注意力,而王煉本就是個百步穿楊的神箭手,只等著楊威靠近圍牆,就要出手取他性命。

果不其然,三兩下,楊威性子急躁,忍不住出頭喊話,就這麼著,輕易地被王煉取了性命。

牆上的守軍見金吾衛的指揮使去世,頓時喧嘩了起來。

盧峰為人有幾分口才,這會兒趁機就高聲喊了起來。

「當今天子,為人君主,昏庸無能,刻薄下臣,逼死賢妃,使得大楚上下,離心離德;為人子弟,刻薄寡恩,不孝不悌,讓太后含恨而終;所幸上蒼憐憫我大楚,太子聰慧又禮賢下士,正當盛年,合該登基,取而代之。」

宮門的侍衛聽在耳中,都知道這是大逆不道的話,誰也不敢開口反駁。

盧峰的言下之意,歸結為三點,肅宗逼走謝家,為君不明,逼死太后,為子不孝,殺兄困弟,不封藩王,為兄不仁。

城門上的羽林衛,聽了盧峰的話,已經有些動搖了。不管如何,他們三百人,絕對擋不住牆外上千人的攻勢。若是死扛,必定要丟性命,還不如,加入叛軍,盼著他們一鼓作氣,逼著肅宗禪讓皇位。一旦太子登基,他們就是從龍有功了。

眾人的心裡,都已經有些妥協了,只是羽林前衛的指揮使杜可真還沒退讓。

「杜大人,」盧峰終究是個武將,知道杜可真的軟肋所在,「上次的清洗你躲過了,這一次呢?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是我老盧跟你,可都是承恩公挑出來的人啊。」

這話一出,宮門上的眾人,齊刷刷看向了杜可真。

羽林衛的將士,很多都是鄧太后一手提拔的。即使肅宗清洗了一番,仍舊還有不少人,對鄧家心懷感恩。畢竟,像盧峰和杜可真這樣的武將,如果沒有機會進羽林衛,至今也只不過是軍隊里無人知曉的一個小卒。抑或運氣好一點,混一個百戶噹噹,也就止步於此了。

說到底,他們如今能夠位居羽林衛的中上層位置,都歸功於承恩公當年的青睞。

鄧家一早就從軍隊里挑選苗子,從十歲出頭開始培養,做的好的,就送往各處。而盧峰跟杜可真,都是這樣的出身,跟鄧家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羽林衛裡面,像他們這樣的將士,少說也有幾百。如今盧峰高聲一呼,宮牆裡面的人聽見了,有的是心有戚戚,也有人提高了警惕。無論如何,盧峰這麼一嗓子,就把當年鄧家送進宮的人,都逼到了絕路。若是他們不加入,日後肅宗清算,這些人裡面,沒有一個會有好下場。

杜可真進了羽林衛之後,一直謹小慎微,沒有主動往鄧太后身邊靠。而那個時候鄧太后大權在握的時候,有的是人貼上去抱大腿,所以杜可真這樣的,就避開了風頭,安靜度日。直到鄧太后去世,肅宗清理羽林衛,也沒有找出杜可真這樣的。說到底,杜可真的確是走了鄧家的門路進宮,可是進宮之後,他只想為肅宗做事,並不願意參和到天子和太后的鬥法裡面。誰想,今天還是被盧峰揭穿了進宮的底細。

杜可真心知肚明,自己這次怕是躲不過去了,正猶豫間,看見宮門下有人擁簇著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錦袍男子,往宮門方向來了。

牆外的將士們齊刷刷跪倒,高聲喊道,「見過太子殿下!」

杜可真在宮牆上看的膽戰心驚,他從來都不知道,太子在軍中竟然有這麼高的人氣。而今正主來了,他這個蝦兵蟹將,該何去何從?是繼續攔嘛,他們攔得住這麼洶湧的人群嘛?

太子到了南門,肅宗自然也聽說了。

王錦鵬正護衛著肅宗往欽安殿去,肅宗隱隱聽到南邊傳來吶喊聲,心中奇怪,倒是也沒有開口詢問。等進了欽安殿,肅宗就問了,「叛軍他們到了何處?」

王錦鵬回覆道,「可能是太子來了,所以聲音大了一些,錦衣衛的人剛剛來傳話,叛軍還在午門糾纏。」

「守午門的是誰?」肅宗追問。

「金吾衛的楊威,還有羽林衛的杜可真。」王錦鵬解釋道,「有楊威在,他們一時半會兒進不來。」

楊威是肅宗的親信,所以肅宗對他的能力,還是有幾分知曉的。

「報……」殿外錦衣衛又有消息來報。

「說,」王錦鵬直接示意手下說話。

「皇上,楊威死了,太子來了,杜可真開門了。」侍衛也不敢抬頭,把噩耗傳給了肅宗,就側立一邊,不再出聲。

錦衣衛一向手握百官的底細,可是這會兒,他們在杜可真身上,卻是馬失前蹄,沒有摸清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