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沒朋友的李世民

正文卷

正早起也沒有吃早飯,徐慧端來了一碗粥和幾個肉包子。

李世民也理所當然地蹭著飯食,看他一口包子一口粥吃得津津有味。

「原來你李正每日吃著這麼寡淡的飯食。」李世民一邊吃著說道。

「早飯吃寡淡一點有好處。」

面對正在狼吞虎咽吃著早飯的李世民,李正沒有什麼胃口只是平淡的說道。

哧溜哧溜……

李世民大口喝著粥,聲音還挺大。

好一會兒之後,李治和小兕子去了書院讀書。

李世民這才放下碗筷,舒坦地打了一個飽嗝。

「陛下的胃口真是不錯。」

李正吃著雞蛋說道。

李世民回味著,「雖說粥很寡淡搭配著肉包子吃倒是很不錯。」

李正笑了笑,「是吧。」

李世民又說道:「這個包子的秘方宮裡也有,宮中做出來的包子卻沒有你這裡做得好,看來宮裡那些人的手藝還是不夠好。」

李正喝了一口熱茶,「陛下過獎了。」

李世民重新站起身說道:「青雀就要成年了,已經有不少言官進諫說是該讓青雀前往封地了。」

李正端著茶水說道:「有這事?」

李世民疑惑道:「你不知道?」

李正搖頭,「確實沒有和我提起過。」

李世民感慨地長嘆一口氣,「皇子之事很多人都不敢插手,這是皇子的事,也是朕的事情,更是皇家的家事。」

正說著他目光看向院子里的菜地,李世民低聲說道:「既然青雀不和你說,想來也是他不希望你牽扯進來。」

李正放下茶杯說道:「難怪他最近來涇陽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李世民的目光看著李正說道:「朕覺得青雀是真的把你當兄弟了,不希望你捲入這件事中。」

成年皇子離開長安前往封地是一直以來的規矩。

李恪是在軍中任職,而且是庶出不會有奪嫡的威脅。

有一個任職之後李恪留在長安反而是理所應當。

李正瞧著李世民的神情說道:「陛下和我說這個做什麼?」

李世民低聲說道:「朕想要聽聽你的看法。」

和李世民說話很累,尤其是李世民的家事。

干涉皇帝家事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而歷史上那些想著幫忙奪嫡的那些人往往也都沒有好下場。

見李正沒有回答,李世民低聲說道:「你娶了麗質,再怎麼說也是半個皇家人,朕和你說這些就沒有把你當外人。」

首先李世民是在別人家裡,這一點李世民確實沒有把他自己當作一個外人。

而且還非常的理直氣壯。

是不是做皇帝的都這麼厚臉皮?

李正清了清嗓子說道:「那陛下覺得魏王殿下該不該留在長安。」

李世民低聲說道:「如果青雀去了他自己的封地,朕和皇后也會一直牽掛著他,孩子出了遠門還這麼久不能回家,或許每逢佳節可以回來一兩次,只不過誰希望自己的孩子遠走他鄉,雖說朕不是一個好父親。」

多麼發自肺腑的一段話。

可從李世民的嘴裡說出來,李正總覺得他帶有別的目的。

李世民又說道:「你有辦法可以讓青雀留下來嗎?」

想了一會兒,李正又喝了一口茶水說道:「也不是沒有辦法。」

李世民臉上終於有了微笑,「說一說是什麼辦法?」

有點坐累了,李正換了一個坐姿說道:「其實也很簡單,朝中不是一直惦記著我的書院嘛。」

李世民點頭,「朝中也是有言語在議論你的書院。」

李正說道:「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把魏王殿下遷到書院中來,讓魏王入主書院。」

「入主書院?」李世民挑眉說道:「這可是你一手搭建起來的書院。」

李正搖著扇子說道:「魏王殿下如果入主書院,以後涇陽書院的絕大多數可以由魏王做主,這麼一來朝中也會放心很多,再怎麼說由魏王盯著書院,非議也會少很多,而涇陽書院由魏王掌握,魏王就有了留在長安不去封地的需要。」

李世民稍稍點頭。

李正說道:「或者說陛下也會比較放心。」

李世民笑道:「這麼一來不高興的人就是承乾了。」

李正站起身活動著筋骨說道:「太子是什麼心情與我無關。」

「也對,太子是什麼心情與你有什麼關係。」

李世民看到院子里有一根魚竿,「朕聽說你很喜歡釣魚?」

李正看了看天色說道:「大清早可不是釣魚的好時辰啊。」

「釣魚還分時辰?朕可沒這麼聽說過。」

說完李世民便扛起了魚竿,「走,陪朕去釣會兒魚。」

說完他便扛著魚竿走出了家門。

根本沒有人給人拒絕的機會。

李正也拿起一根魚竿,跟著李世民走出家門。

瞧著李世民的背影,有時候想想李世民這樣的人,應該過得也不舒坦。

做一個皇帝沒有朋友,兄弟姐妹們都怕他。

而且還防著所有人。

這樣的人活著也挺累的

要是這種日子過久了,會不會成了一個心理變態?

走到河邊,李世民掛上魚餌隨手把魚鉤拋入河中。

一看就不是很專業的樣子。

李正掛上魚餌,把魚鉤放到靠近河灘的位置。

兩人把魚竿擱在一旁,各自坐在一旁的石頭上。

安靜了好一會兒,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正見這個小子一直不說話便說道:「你真打算與朕就這麼坐著,一直不說話?」

瞧了一眼李世民的神情,李正說道:「釣魚還是安靜點比較好。」

李世民看到一旁有個火坑說道:「你還在這裡做飯吃?」

李正也看了一眼火坑,村子裡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習慣,平日里很少有村民會來河邊,像是特意給自己留了一個專屬的位置。

這個火坑也是村子裡的村民默默做得。

河邊這兩塊大石頭一直都很乾凈,也不會有小孩子來這裡玩鬧。

村民默默做著這些,有時候想想心裡還是覺得挺溫馨的。

涇陽這個村子不大,窮苦百姓家的人都是最實誠,最淳樸的人。

李世民又看了看四下,「一邊釣魚一邊吃飯食,閑情雅緻!朕越看越羨慕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