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拜的目光

正文卷

松贊干布又站在原地看了許久,李孝恭走來說道:「看什麼呢?」

見到李孝恭,松贊干布行禮說道:「這些弓為何在下從未見過。」

李孝恭瞧著正在練箭的士兵說道:「這是李正新造的複合弓,非常地好用。」

想要把箭矢射得足夠遠足夠准,就需要一定的力道,距離感與精準全靠經驗。

而且更需要一直的練習,對弓箭手來說一張弓就是為一個人準備的,隨意更換會讓一個弓箭手的能力不穩定。

松贊干布再次問道:「敢問,現在大唐軍中都是用的這種弓嗎?」

李孝恭點頭,「如今我們大唐的衛府都已經換上了這些弓箭,而且除了這些還有三棱刺,新式橫刀。」

「三棱刺又是什麼?」

看松贊干布一臉疑惑的神情,李孝恭解釋道:「老夫也只是見過三棱刺而已,據說被三棱刺刺傷的人基本上沒救了,而且也只有河西走廊的邊軍使用過。」

聽完這些松贊干布陷入沉默。

李孝恭看著他的神態又說道:「你隨便看看,準備準備半月內就要出發去吐蕃了。」

松贊干布還是愣在原地,原來一直以來吐蕃使用的武器都是大唐已經不再使用的。

也難怪大唐可以有恃無恐。

竟然還花了這麼多銀錢去買,人家都不用的兵器。

松贊干布自嘲地笑著,抬頭看著天空,心中很想怒罵吐蕃的神靈為何不庇佑吐蕃。

李正和李績也商量完了,這一次出征和龍武軍沒有關係。

李君羨依舊看管著龍武軍。

在回村子裡的路上,李績問著李正:「你如今是龍武軍的統領,老夫一直都很想問你,你為何一直都不去龍武軍。」

李正笑呵呵說道:「我只會養馬,讓我養養馬匹就好了,做將軍?我不是那塊料。」

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正,李績嫌棄地說道:「你確實不是那塊料,太瘦弱了。」

李正惆悵地長嘆一口氣。

李績又說道:「平日里也沒見你家少吃肉,人怎麼就長得這麼瘦弱,還有你整日就知道做一些不知所謂的事情,男子漢大丈夫就要做一些男人該做的事情。」

李正問道:「敢問什麼是男子漢該做的事情?」

李績沒好臉像是數落自己家子侄一般地說道:「當然是先生個孩子。」

李正一臉悲傷地說道:「大將軍,你為難我了。」

……

回到村子裡,李績便去幫著李大熊種田了。

李正再次來到印刷廠,李義府彙報這裡情況,如今一個時辰出紙八百到一千張。

看著正在運轉的輪轉機,傳送帶的運轉也算是穩定。

李正對李義府說道:「這種半自動化的輪轉機需要時常檢修,晚上的時候不準幹活,烘紙的爐子每日停工之後都要滅火。」

李義府在冊上記好李正的話語,一路走著又說道:「長安令,新一季的棉花種子都已經種下了,按照我們的估計,今年種的是去年的三倍之多,是不是要增加幾台棉布機。」

李正點頭,「讓閻立本帶人去造就好。」

說到這裡李義府有些犯難了,「長安令,閻大匠現在在建設新的書院呢,如今也很忙怕是沒有這麼時間。」

李正又說道:「那就讓書院的孩子幫忙。」

李義府點頭,「明白了。」

「默嘔這段時間在做什麼?」

李正說的默嘔已經化名成了莫先生,李義府說道:「這些日子一直在道觀辟穀。」

李正對他說道:「你帶我的口信告訴他,半個月後讓他前往吐蕃,去戰場收集兵器,他發財的時候到了。」

李義府繼續在冊子上記錄。

「稱心可以送回大理寺了,談判已經完成了,繼續留在這裡大理寺那邊也該坐不住了。」

李義府收好冊子,「在下這就去辦事了。」

要說李義府這人忠心吧,也不見得,要說這個人辦事積極吧,也有辦事拖拖拉拉的時候。

他就屬於會找自己前途的人,要是他發現他找的靠山不靠譜,他會立刻和自己撇清關係。

回到家中,看著時辰還早還能回去睡一個午覺。

這個時間李麗質沒有忙著去整頓生意,倒是稀奇。

見李麗質坐在一旁給自己剝著一盆葡萄,李正心裡警惕起來。

無事獻殷勤?這女人今天要作妖?

吃下一顆已經剝好了皮的葡萄,李正試探著說道:「這葡萄味道不錯。」

先拋出去一句話,試探試探這個女人會說什麼。

李麗質細心剝著葡萄說道:「這是西域進貢來的葡萄,一送到宮中母后就讓人送來了。」

李正又吃下一顆葡萄,「代我謝謝你母后。」

說完李麗質還盯著自己,李正收了收自己的衣襟,清了清嗓子,「公主殿下,為何一直看著我。」

李麗質倒了一杯熱茶遞給李正,「葡萄吃多了,嘴裡是不是感覺有些澀。」

拿著手裡的熱茶,李正瞧著李麗質,「公主殿下,有什麼話能直說嗎?」

讓徐慧搬來一把椅子,李麗質在一旁坐下說道:「你和吐蕃松贊干布談判的事情,我都知道了。」

李正稍稍點頭,「所以呢?」

「松贊干布借了五百萬貫,而這五百萬貫全部用作軍餉,購買軍械和糧草對不對。」

李正點頭。

「也就說咱們家之前購買的糧食,全部都要用松贊干布借的錢來贖買對不對?」

李正還是點頭。

李麗質又說道:「那麼這次談判,我們不僅可以一文錢都不出,我們還可以用之前收來的糧食大賺吐蕃一筆,因為錢是借給他的,但是怎麼用他說了不算,用他借的錢來買我們的糧食,而後他就要還錢來給我們,至於松贊干布的五百萬貫到底有多少的價值,也是我們說了算。」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李麗質在生意上的悟性還是不錯的。

有些人眼裡錢只是錢,在另外一些人眼裡,錢只不過是個用來衡量價值的標準而已。

不得不說李麗質的思路和方向都沒錯。

「這一次談判松贊干布雖說借了五百萬貫,但是松贊干布所得的這五百萬貫能換多少價值的東西,還是大唐說了算,而且松贊干布沒有任何談價的本錢,因為他的吐蕃已經破產了。」

聽著李麗質說完這些,李正放下茶杯,「公主殿下,說話就說話用得著靠這麼近嗎?」

李麗質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姿勢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