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雞蛋里怎麼沒有骨頭

正文卷

第42章 雞蛋里怎麼沒有骨頭

宋清平,天門人,前朝恩科進士,曾一度履任翰林院庶吉士之職,是見過大世面的賢達之人。

只可惜,朝廷已經沒了。

如今的宋老先生不過一介白身,寓居於天門,與一眾前朝遺老,賢達人士攜手合作,專註於家鄉教育事業,為國為民不辭辛勞,鞠躬盡瘁。

誰曾想周耀文中午居然不管飯……

簡直不當人子!

從清河中學陪著教育局的領導出來,大家面面相覷,氣氛一時之間不免有些尷尬。

人家不高興的態度表現得如此明顯,在場列位都是文化人,要是還死撐著裝糊塗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送走領導,一行人來到秋雅樓,要了兩壺清茶,坐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臉無奈。

「宋先生,你覺得這學校如何?」

宋清平搖了搖頭,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當初周耀文來天門,好好的副市長不做,非要自己親手抓教育,來這名不見經傳的清河中學做校長。說實話,當時整個文化教育圈從上到下臉上都有些掛不住勁。

有不少人登門拜訪,虛心求教。

您要是覺得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大家坐下來一起探討。再不然您指點一個方向,大家也可以往這方面努力。

要是讓您老人家紆尊降貴親自來做這種事,豈不顯得我們都是飯桶么?

周耀文對此只是笑而不語,說自己只有教書的本事,德不配位,掌控不了天門市的大局。

但就因為「德不配位」這四個字,天門市高層的震蕩到現在都沒完全平息下來。

人家都德不配位了,伱覺得你很配嗎?

如果讓時間倒退回二十年前,那誰都不會把他這個無名小卒放在眼裡。

但問題在於如今已經不是二十年前了。

舊朝廷退位,新政府成立,大總統挾傾國之民望,掌神州玉璽號令天下。

人家腦門上刻著金光閃閃的四個大字——「從龍之功」!

不止是從龍之功,而且還是最鐵杆的那一批,自二十年前留學歸國之後,便在當時還名聲不顯的大總統門下行走。

別人為了升官發財費盡心機,一生奔波勞碌而不可得。

周耀文來天門,想要做官,從市長以下所有職位,任由他隨意挑選。想要賺錢,排隊給他送錢的人能讓他輕輕鬆鬆買下十座學校。

為什麼非要來清河中學?

在他來做校長之前,大家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這所中學的名字。

要是早聽說過,這學校早開不下去了。

男女同校,還是寄宿制,老天爺啊,幾百個少年少女就這樣天天住在一起,要不是有他周耀文在,恐怕學生家長就能把這學校給生吞活剝了!

至於說這學校到底有哪裡好,他周耀文的教學方法相比於其他學校來說又有何不同之處……

不知道,不了解,不明白。

有心之人一直冷眼旁觀到現在,也沒看出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

如今坊間又傳聞,周耀文正在私下籌款,準備開設清河中學高中部,這就讓包括宋清平在內的一眾社會賢達心中愈發忐忑。

私下籌款叫什麼話?

既不讓有錢人出錢,也不讓他們這些好為人師者出力,那以後培養出來的學生,和他們還有什麼關係?

「難道說聖人的文脈到我們這裡就要斷絕了嗎?」

有人忍不住長吁短嘆。

清河中學的課程安排,採用的是新政府頒發的《新時代教學管理條律第一版》中的課程表,將聖人經義刪減到了幾乎等於沒有的地步,同時又增設了各種西洋課程。

許多人都覺得,這個「條律」不過是一紙空文,因為許多本地由私塾,學堂轉化過來的學校,之前根本沒有這些課程,更找不到合適的教師。

也就是周耀文人脈廣,路子寬,才能給自己的學校配齊教員。

至於說教學效果么……

「少年少女同處一室,肌膚相親耳鬢廝磨,肆無忌憚嬉笑打鬧,此等寡廉鮮恥之所在哪有半點學府氣象,說是風月勾欄之地還差不多!」

有人痛心疾首。

「就是就是,想當年……再怎麼說也得晚上去,這光天化日之下就……嘖嘖……」

「世風日下,道德淪喪!」

「道德淪喪!」

有人搖頭嘆息。

「不過我聽人說,去年那位鬧出好大風頭的清倌人小玉岫,好像就被送到這裡來讀書了,你有沒有見著?」

「我還真注意來著,你還別說啊,這好顏色的小女子當真不少……也不知道家裡人是怎麼想的,縱使現在社會風氣開放,男女同窗姑且可以接受,可要是傳出去,說與妓子一起讀書……」

「慎言!這可不能亂傳的!」

「嗨,咱也就是私底下說說……」

有人憐香惜玉。

宋清平閉目沉思片刻,咳嗽一聲,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方才開口說道:「諸公,這清河中學裡里外外咱們也都看遍了,不知各位有何高見啊?」

當即便有人苦笑道:「咱們能有什麼高見?關鍵問題不是在於,咱們已經表現出了十足的誠意,可周耀文卻根本不給咱們半分臉面,為之奈何啊!」

是的,這一次由教育局領導帶隊,組織教育界的社會賢達們前來參觀訪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向周校長表達他們合作的意願。

大家都很想追求進步。

但周校長根本不接這個話茬。

你想看,就讓你看,看完趕緊滾。

於是大家就灰溜溜地滾出來了。

當著周耀文的面噴他的勇氣,大家沒有。也就是背地裡這樣陰陽怪氣地講一講酸話,還不敢太過分。誰知道在座各位裡面有沒有那種不要臉的,回頭就去打小報告呢?

哪怕自己原地不動,把別人往後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進步。

「清河中學的教學質量,各位也都看到了。」

宋清平搖頭道:「周校長手段通天,物理課的教師,他能找到留學生來任教。體育課的教師,他能直接到軍隊里選人。咱們能比得了嗎?等以後開了高中部,老夫毫不懷疑他能招到足額的教師,咱們呢?等以後清河中學成為天門市的標杆,我等聖人子弟,又該如何自處?」

一席話語,只叫在場眾人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