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水彩提高

正文卷

第378章 水彩提高

「畫的怎麼樣了?要不要休息一下。」

素描老師揚了揚下巴,隨意的問道,藏在口袋裡的手指不停的區張,拉伸。

美術從業者指關節磨損的厲害,或者得腱鞘炎,都快要變成常見職業病了。

工作量比較大的插畫師,聽說還有專門練了左手,畫起來左右開弓的。

左手疼了換右手,右手疼了再換左手。

想想都充滿了苦逼打工仔的血與淚。

瓦特爾教授右手食指的第二關節有一點過度磨損,到醫院去拍過片子。

好在還不到關節炎或者滑膜炎的程度,積液也不嚴重,沒到需要額外治療的地步。

醫生建議,日常做好熱敷和按摩就足夠了。

他在辦公桌前全神貫注的練了十幾分鐘的素描勾線。自己畫寫生時,講究寫意輕靈,模仿他人的作品的臨摹線條時,則是一個力氣活。

用不著力透紙背。

也最好要下筆又准又穩,穩穩噹噹,厚重平滑的把別的畫家在紙面上的過渡轉圜線條,重現在紙面以上。

瓦特爾練了幾張以後,手指開始有些酸漲。

肌肉關節的酸痛歸酸痛,精神還是相當愉悅的。

誠然。

高中老師乃至普通畫家,繪畫技法的些許提高,未必就能賺到更多的錢。

但任何一個美術從業者,只要有那麼一點點的追求,看著自己落筆畫出了一幅更好的作品,都會覺得心生歡喜。

瓦特爾教授這般遠離藝術中心,也不再是「漲畫」黃金年歲,水平不高不低的職業畫家,想要獲得技法的提高,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啊!

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在一張作品練習時,在前後的練習的鉛筆線條中,感受到肉眼可見的進步了。

雖然。

這個「肉眼可見」的進步幅度不大。

得眼神比較好的評論家,斟酌一番過後,才能約莫、大概、估計……確定線條功力可能有一小扣扣的前進,甚至會被當成了畫家發揮好壞的正常波動。

換算成系統面板上的經驗值,前後也就提高了十幾點,總計不超過20點的進步。

但是瓦特爾教授心中有數,提高了就是提高了。

再小的進步也是踏踏實實的進步。

「真爽!」

不是誰都是畢加索,一生中能被拆分出六、七個不同的繪畫時期,到了老年還能做出繪畫風格的突破。

瓦特爾的歲數,沒有追求的普通從業者。

談什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是騙鬼。

別說他們也稱不上百尺竿頭。

就那十尺的小竹條,想要保養好原本的長度都不容易,很多人一離開學校,都已經是逆水行舟,到了「不進則退」的技法衰退期了。

雷阿諾晚年改行去刻畫無衣妹子的肉體去了。

縮在他的鄉間別墅里,每天就畫各種穿衣服,不穿衣服的小姐姐。

不少評論家怒噴他的畫法變庸俗無趣,從獨一無二的雷阿諾,變成了第二個魯本斯。

但也不乏有學者充滿同情心的推測,這是因為他到了晚年愈發嚴重的關節炎和痛風,使得他的控筆能力下降,筆法不足以再支撐起他早年那般充滿了細膩短線條的畫法高度。

即使顧為經這樣身體機能正在巔峰期的青少年。

在面對職業畫家·一階最後幾百點的瓶頸時,也把他折磨的要生要死,在湖邊畫了半天,經驗條都不給面子的沒個動靜。

如今一點點逆著年齡的增長勢頭,怎麼能不讓瓦特爾爽到飛起?

他感受到了年輕時學習繪畫時那種久違的興奮感和愉悅感,好像逝去的時光重新在他筆下重新開始倒流。

他充滿了想要找人炫耀的慾望,溜達了過來。

瓦特爾站在門口,伸展曲張的手掌,然後把手掌抵在胯骨上輕輕下壓,在微微酸痛間,聽著手指關節間的小氣腔發出猶如握著一把大豆緩緩摩擦擠壓般,那種微不可查的彈響,來讓手指筋絡充分的拉伸。

可惜,無論在腦海中如何的盤算。

找屋子的學生說「我抄了你的畫,技法一下子就提高了吶!你畫的線條很好,現在它是我的了。」

似乎想想場面都有點尷尬。

這讓瓦特爾教授這個表面古板,內心的悶騷的德國人胸中的表達欲,無法得到十足十的宣洩。

「還好,有明顯提高,進步很快。」顧為經點點頭。

「我的訓練方式有用吧,有提高就好了,這可是我教學的精髓,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慢慢的開始感受的到提高和進步。」

瓦特爾對顧為經的稱讚蠻受用的。

使勁的點頭,想了想,又輕輕哼了一下。

明顯提高?

呵,年輕人。

水彩練習和素描塗格子相似,都是一筆一畫水滴石穿重複性的水墨功夫,就宛如早晨起來做過廣播體操一樣。

我的教學方式什麼效果,我自己不知道?

有效果,但也見效慢。

一般藝術生初始時至少要練習一個月以上,才能慢慢的在平塗過程中讓自己對畫筆有足夠的熟悉感。

只有在反覆練習筆畫塗抹間,對顏料的擴散流淌方式有個大體上的判斷,才能逐漸讓手指穩定下來。

才畫了十幾分鐘就說自己練到了門道,呵,年輕人就是口氣大。

他咋不上天呢。

所謂網路名梗「你竟敢用我的魔咒來攻擊我,波特?」——顧為經用瓦特爾教授自己所創造的繪畫方式,談論什麼進步神速。

是挺幽默的。

雖說是有禮貌的客套恭維,可素描教授自己聽的都有點臉紅。

我剛剛在外面學著伱練習勾線,那種進步才叫明顯的提高,你在這裡練平塗可不算。

「覺得有進步是好事,不著急,日行一善,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好了。」

瓦特爾溜達了過來,笑呵呵的說道,斜著眼瞅了兩眼顧為經。

「這種畫法,常練常新,閑的沒事的時候,就提起筆,拿起顏料塗上兩筆,總不會有壞處。你多去感受地心引力,感受顏料的流淌,大地母親才會張開懷抱去擁抱你。」

瓦特爾拿起畫筆。

「來,我再給你塗兩筆做個示範,剛剛講解的有些匆忙,你可能還不太清楚,平塗法練習的標杆是什麼樣的,到底要得到怎樣的筆觸,才可以被算成是很好的平塗。」

素描老師右手接過水彩筆,左手依然自信的插兜,昂昂下巴,示意顧為經到一邊去,把工作台前的空間給他讓開。

凝神屏氣,低頭瀟洒提筆。

瓦特爾教授望著傾斜著的工作台上那張幾乎已經完成的塗色練習。

素描老師一手插兜,一手提筆,脖子向右下方傾斜45度凝望著畫板,這Pose照下來,當真很有藝術家的格調。

奇怪的是。

瓦特爾擺了五秒鐘Pose後,又不聲不響的重新把筆放下了。

「呃……顧,你以前練過平塗法嘛?」瓦特爾教授轉過頭來看著身旁的顧為經,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最後整個人都扭了過來。

就是因為熟悉水彩。

瓦特爾才更覺得不可思議。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水上廊橋最後的那三分之一左右的填色。

下筆柔,提筆輕,行筆順。

整個筆觸的筆觸輕重掌控的恰到好處,倒不說誇張到什麼像是用尺子筆的畫出來的那般筆紙。

但就是很順。

特別是。

從最後一筆的顏料流淌擴散的下邊緣來判斷,整個筆觸是在一條順暢的直線上的,整個顏料的擴散流淌幾乎都差不多,這代表著畫家的手腕用力也極為穩定。

平塗是水彩里最基礎的畫法。

瓦特爾自己來畫,這樣簡單的線條,實際上也很難會有非常明顯的提高了。

「不對不對。」

不等顧為經說什麼,瓦特爾自己就已經搖晃起腦袋來。

以他的授課經驗,分明看到,顧為經最開始塗色時的筆觸線條還有明顯的起伏和色差,就屬於那種水彩控筆不夠熟練的藝術生在紙面上最常有的表現。

而這種表現在灰白色的調子鋪陳滿紙面上這條水彩廊橋的過程中,飛速的提高。

這種提高速度,連肉眼可見這個詞,都未必能準確的概括。

屬於把完全沒接觸過的普通人薅過來看,都會明顯覺得廊橋的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完全不是同一個畫家畫出來的那種地步。

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眾所周知。

一個人技法提升最迅速的階段,往往是剛剛接觸某種畫法的階段,一張期末卷子,讓一個智商正常的學生從0分提升到10分,是很迅速的。

有些學校,你把名字寫在正確的位置上還有3分呢。

問題是,顧為經在水彩課投入的精力不算多,但也完完全全不是什麼水彩初學者。他在紙面上呈現出來的提高,談不上90分到100分的精益求精,也是50分到60分的質變。

開始時。

顧為經明顯還對水彩顏料的溶解擴散感到陌生,筆下的線條被收的很緊。而最後幾筆,自如洒脫,已然對這種塗色練習到達了達標的程度。

瓦特爾老師原本覺得,就算再有天分,上手的感覺非常好。

也得要三周到一個月的練習,才能畫到這樣的程度。

現在,常人幾十天練習才能有的改變和進化,被全部濃縮到了眼前的同一張畫紙之上。

素描老師覺得這個世界真的很離譜。

若不是他教了顧為經不少年,對這個學生有些了解,特別是對方沒有這麼做的任何理由。

他都要懷疑,顧為經今天跑過來求教水彩,是專門過來演他來的了!

Wait!

若這不是來演它的,莫非……

自己的繪畫教學方式有這麼吊,只是他自己一直沒有開發出它的完整效力?

瓦特爾想到一種可能性,心臟抖了抖。

難道,他瓦特爾本來能成為皇家藝術學院的水彩系的堂堂大教授,卻跑來德威這種私校,被明珠蒙塵了。

「唉,話說,我怎麼教你的來著?」

素描教授出神的回憶著他今天中午和顧為經的所有交流對話,思考著,他是不是無意中說出了某句「芝麻開門」一般,足以載入藝術教育史的至理名言,卻被他自己無意間忽略遺忘了?

嘎嘣——

手指在腰上抵的太用力,指節軟骨發出一聲脆響。

瓦特爾教授有些吃痛,急忙從兜中抽回手指,也顧不上痛,看看自己的手掌,又看看眼前的畫板。

恨不得立刻也趕緊做一組平塗練習。

這玩意兒真有那麼神,效果這麼好?

「我沒有專門練過水彩平塗。」

顧為經的聲音打斷了瓦特爾的暢想:「但是,我本身就有軟筆的底子,我覺得是這個經驗,幫助了我不少。」

「軟筆底子?」

瓦特爾又是一愣。

中國畫,日本畫都是獨立的繪畫路線,很多歐洲大學也開設有類似的學課,但若非是專門嚮往東方藝術研究方向發展的藝術生。

正常的歐美學生是接觸不到類似的美術理論的。

另外,德國歷史上就根本沒有書法這個概念。

傳統上他們也用狼毫,尼龍的軟毛畫筆,但那只是油畫或者水彩的一項必備工具。

瓦特爾一時間沒太理解,軟筆底子是啥意思。

顧為經想了想。

他從畫具里,挑了一根小號的雞距筆。

雞距筆是水彩筆的一種,中間筆毛長,外層筆毛短,整個筆尖呈現橄欖形,可以用來在平塗時鋪色,也能夠用來在打好的底色上勾畫細節,適用範圍蠻大的。

它造型和毛筆唯一的差別,就是它的筆端要比傳統毛筆略胖胖一點。

除此之外,別無二至。

很多時候。

圖省事毛筆和雞距筆完全可以互相帶替。

顧為經用雞距筆沾著些顏料,隨手在水彩紙的空白處,幾點幾提,就勾勒了一朵灰白色的月季花出來,想了想,又用行楷在旁邊寫上了【顧為經】三個字。

「喏,老師您看。這就是軟筆底子,」

顧為經展示他的說法所言非虛。

書法鑒賞得分人。

曹軒非常看不上顧為經的書法功力,要骨沒骨,要體沒體,要筋沒筋,將其稱之為墨豬。

瓦特爾則都看驚了。

這啥啊。

像是大家一起練擊劍呢,剛剛這傢伙還在學刺擊格擋,轉瞬間,就用劍尖舞出了一個標準的六芒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