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開會討論《星際穿越》

正文卷

洛杉磯,派拉蒙影業總部。

《星際穿越》這個項目的電影製片人琳達·奧布斯特,以及理論物理學家基普·S·索恩,早早的就來到了派拉蒙,與兩位派拉蒙的高管,等在會議室中。

「我真的沒想到,最終會是Daniel來接手這部電影。」

「是啊,沒想到斯皮爾伯格會和派拉蒙分手。」

「也不知道Daniel對這部電影的看法,會不會和我們有衝突。」

「不管怎麼樣,我的原則是不會改變的,電影內容不能違反現有物理定律,一切想像均須有科學根據而非單憑編劇和導演的想像!」

「當然,我同意你的看法。」

琳達·奧布斯特和基普·S·索恩湊在一起,竊竊私語的交談著。

他們倆最早從2000年,就已經有了《星際穿越》這部電影的想法了,後來又吸引到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的興趣,電影於2006年6月開始研製。

2007年3月的時候,導演諾蘭的弟弟喬納森·諾蘭被聘請為該片編寫劇本。

到現在,《星際穿越》的劇本都已經打磨的差不多了,結果去年斯皮爾伯格與派拉蒙分手,這個項目被擱置了,沒有再繼續推進。

本來,琳達·奧布斯特都以為《星際穿越》可能要折戟沉沙,至少未來五年內,都不會再被啟動了。

畢竟,除了斯皮爾伯格之外,好來塢再無哪個頂尖的科幻片導演,能夠接手這部電影的工作了。

沒想到,事情又峰迴路轉了。

吳淵突然聯繫派拉蒙,希望接手《星際穿越》的拍攝,並且願意以光時代一同出資。

《星際穿越》這個項目,本身就是風險極高的原創硬科幻電影,可以說除了斯皮爾伯格、卡梅隆這少數幾位導演外,其他導演來拍攝,虧損的風險都很大。

如果吳淵只是想要接手這個項目,不分擔投資的話,派拉蒙可能還會猶豫。

畢竟雖然吳淵在《加勒比海盜》系列上做的很優秀,可《加勒比海盜》是奇幻電影,和硬科幻區別很大,且多少有一些迪士尼的影響力加成。

什麼?

你說《地心引力》?

一部華語科幻電影,哪怕在華夏取得了將近一億美元的票房,在好來塢大鱷們眼裡,也是不值一提的,並不能作為評判標準。

不過,吳淵願意分擔成本,那情況就又不一樣了。

派拉蒙在風險降低的情況下,還是挺願意讓吳淵來試一試做這個項目的,畢竟在斯皮爾伯格「叛逃」迪士尼的情況下,派拉蒙也找不到比他更適合的導演了。

與其讓《星際穿越》這個項目無限期擱置,倒不如讓吳淵試一試。

這才有了今天這場見面。

派拉蒙的負責人以及《星際穿越》的核心主創,都在等著吳淵的到來,與他面談。

十來分鐘後,準時到場的吳淵,在一位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走進了會議室。

所有坐在會議室里的人,都站起身迎接他。

「Daniel,歡迎你來派拉蒙。」

看到人到的這麼齊,吳淵也有些驚訝:「sorry,我是遲到了嗎?」

「沒有。」派拉蒙的一位副總裁笑著說道:「是我們提前到了,這是對待一位好來塢頂尖導演應該有的尊重。」

「請坐。」

吳淵這才坐下,環視一圈這群金髮碧眼的老外,頷首道:「那麼,我們就來談談《星際穿越》的合作吧。」

商業上面的合作,john已經代表光時代和派拉蒙談過了。

《星際穿越》的製作成本暫時是做到了1.8億美元,其中派拉蒙會出資5200萬美元,環球出資4600萬美元,光時代出資4800萬美元,剩下兩家合作的獨立電影公司各出資1700萬。

派拉蒙和環球加起來,算是這個項目的主控投資,這兩家公司的話語權最大。

沒辦法,這種投資一億多美元,並且目標是全球發行的電影,只有與六大合作才行,光時代自己獨資另起爐灶想都別想。

定下各自的投資份額後,合作基本就敲定了。

而現在的這場會議,更多是關係到項目的具體前期籌備。

「Daniel,按照你的要求,我們已經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卡爾加里城南部的奧科托克斯地區,承包了一塊500英畝(約3萬多畝)的農場。」

「團隊現在正在修建了一條通往拍攝地的道路,也正在播種玉米,預計用半年時間,剛好能在開機前長好。」

負責團隊主控的製片人琳達·奧布斯特,第一時間就和吳淵說起了他在接手《星際穿越》後的第一個安排。

在加拿大種玉米!

按照劇本設定,未來地球農作物因氣候轉變及枯萎病而經常失收,只有玉米這一種作物能夠種植。

曾經是太空梭駕駛員的男主角庫珀,也被迫成為農民以協助解決糧食危機,在地球種玉米。

而為了表現出地球上最不適合種玉米的地方都已經種起了玉米,氣候寒冷,冬天最低溫為零下50度左右的艾伯塔省,就是一個很適合體現這個背景的地方。

對於吳淵要求劇組在艾伯塔省種玉米的事情,琳達·奧布斯特是可以理解的。

現在不是2016年,用電腦特效來製作玉米地的行為,雖然可能會方便一些,但做出來的CG特效,並不足夠真實。

至少在琳達·奧布斯特這種老派製作人的眼裡,這種能實拍完成的劇情,肯定是實拍才能做到最真實,他很支持吳淵的想法。

「哈,或許等到電影拍完,我們將這3萬畝的玉米賣了,不但能收回租地的成本,還能小賺一筆呢。」琳達·奧布斯特很是樂觀的說道。

「你要求的,人工造出一場「黑塵暴」的方法,我也和一些技術人員找到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科學顧問基普·S·索恩也出聲說道:「有一種化學材料C-90,是一種一種無毒、可生物降解、用碎紙板做成的材料,足夠安全以用作某些加工食品的填充料,可以做到你想要的那種,摹擬沙塵暴的沙粒感和浸沒感,也足夠輕到可實現諾蘭要的懸停效果。」

「配合上一些大型鼓風機的話,我們確實可以人工製造出一場範圍不大的黑塵暴。」

吳淵一邊聽著,一邊點頭:「所以,我們現在就剩下最重要的宇宙飛船還沒搞定了嗎?」

「是的。」基普·S·索恩點點頭:「不過團隊為此研究了國際空間站的紀錄片,並參觀了太空技術公司,已經有想法了。」

「片中出現了三種飛船——徘徊者號、登陸號和永恆號。」

「出場最多的永恆號環形母艦它是由12個隔艙組成的,轉速為每分鐘5次,以通過向心力產生1G的重力。」

「通過氣閘系統和彎曲連續的樓層連接,12個隔艙承擔了不同的使命:四個發動機隔艙,四個永久性隔艙,以及包括生活區、駕駛艙、低溫室與醫學實驗室和四個將被放在新行星表面的登陸艙。」

「我們開會討論過很多次,覺得可以用鋼和聚苯乙烯做成10多米長的模型,還設計了液壓起落架、氣密艙、防水層、冷凍床和液壓座椅。通過一個六軸的萬向節,操縱者可以精確地控制它的運動。」

「我聽說了你在《地心引力》拍攝時利用LED屏幕播放太空環境,模擬太空的做法,這個想法很妙。」

「拍攝時演員透過舷窗可以看到與真正太空一模一樣的畫面,精密巨大的投影使得他們能夠快速投入到太空情境中,我們也打算採用這個設計。」

「當然,這部電影最難的是劇情中所描述的蟲洞、相對論構成的世界,還有那個龐大的真實黑洞。」

「如何在電影里準確描繪出蟲洞和黑洞,可能還需要我們一起討論研究,我希望能基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方程式,最真實的呈現出目前科學研究下的黑洞樣式。」

「這可能會是一個大工程,視覺效果製作需要大量人手,和擁有豐富理論物理知識的顧問來全程跟蹤。」

基普·S·索恩本身就是一個物理學家,他對科學態度是無比嚴謹的,也在合作前再三與吳淵確認過,這部《星際穿越》必須要遵從基本的物理定律,不能像好來塢的一些軟科幻電影那樣,全靠一個腦洞瞎想,搞一些嚴重違反物理定律的劇情。

沒錯,說的就是那些超級英雄大片。

對此,吳淵當然是認同的,他也知道《星際穿越》之所以後來被奉為神作,就是因為其極度真實。

甚至電影中做的黑洞模型畫面,在後來地球拍到了第一張真正的黑洞照片後,還被發現電影畫面與現實驚人的一致,再次小火了一把。

這種嚴謹性和科學前瞻性,吳淵當然是認可的。

「沒問題,我們還有半年的籌備時間,可以組建一個龐大的科學顧問團隊,我相信會討論出一個合適的特效呈現方式,符合物理學定律的那種。」吳淵保證道。

基普·S·索恩這才滿意的點點頭,看起來吳淵這位導演,和斯皮爾伯格一樣,也是嚴謹的,追求真實的導演。

一旁,一直靜靜聽著他們幾個討論的派拉蒙高管,適時的咳嗽了一聲,打斷倆人的討論。

「先生們,在討論具體的劇情設計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先敲定這部電影的主演人選?」

「這位男主角,我們應該找誰來演?」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