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與神同行》,放屁的博納

正文卷

張國榕這兩年似乎因為半轉幕後的原因,對身材和形象管理沒那麼嚴格要求了。

吳淵也蠻久沒見他了,今天猛的一見,明顯感受到他胖了不少,那張鵝蛋臉都有點發腮了,身材也寬大了不少,最起碼得胖了十五斤。

「哎呀,年紀大了,再加上現在有些管不住嘴,胖是難免的。」

張國榕倒是很坦然,笑嘻嘻的坐下說道:「從出道開始,我就一直在控制飲食,為了不發胖。」

「大半輩子都要過去了,這再不吃點好的享受享受,那這輩子不是白過了。」

「胖點就胖點吧,健康就行!」

吳淵挑了挑眉,笑著調侃道:「你的粉絲們看到你胖了,不得哭死?」

「那可沒有。」誰知,張國榕卻得意的搖搖頭:「我原本也以為發福後會被粉絲們罵不自律,但沒想到粉絲很包容,還說我現在這樣看著挺好的。」

喲,港島粉絲比以前寬容多了啊。

不過想到後來被稱為肥陳的港島最後一位歌神,吳淵也可以理解。

張國榕就算髮福了,也沒陳奕訊那麼胖,顏值還是在線的。

閑聊了幾句後,吳淵也將聊天拉回了正題。

「是給你準備好劇本了。」

「你前段時間不是問李總有沒有片子拍嘛。」

一邊說著,吳淵一邊從抽屜里,拿出了一本他已經準備好的劇本,遞給了張國榕。

「《與神同行》?」接過劇本,張國榕好奇的看了起來。

「傳說中,所有亡者在死後的49天內,都要在陰間接受七次審判——分別在殺人獄、懶惰獄、欺騙獄、不義獄、背叛獄、暴力獄、天倫獄中進行,只有通過了七次審判宣告無罪的亡者,才有獲得新生的機會。」

「消防員李金在一場火災當中為了救一名孩子而不幸犧牲,地獄使者范無救和謝必安出現在了李金的面前……」

作為韓國影史上第16部突破千萬觀影人次的本土電影,總觀影人次達到1441萬,位列韓國影史第2位的優秀商業片。

毫無疑問,《與神同行》這部電影是很優秀的。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的背景故事,可太容易改成華夏本土世界觀了。

韓國的陰間、閻羅王這一套,本身就是從華夏傳過去的神話傳說。

不只是韓國,日本也有閻羅王的傳說,《龍珠》漫畫里也用了這個神話來著。

在東亞這一塊,可以說所有國家的神話傳說,都是從華夏傳出去的,這應該算是全球最早的文化入侵了。

只是偷國不要臉,傳過去之後,他們就不承認這是宗主國的文化了,恬不知恥的認為這些都是韓國本國的傳統文化,甚至要申遺。

吳淵尋思著,既然以後都要被偷,那乾脆他先觸發行竊預兆,先把《與神同行》這種華夏神話傳說背景的電影偷來吧。

這部電影說是特效大片,但實際上用的特效真不多,也就和《畫皮2》是一個水準,實際上的主要賣點反而是故事劇情。

男主角這位陰間「貴人」,在來到陰間後,表面上好像是經過七層地獄的審判,但實際上是將他曲折的一生鋪開在觀眾面前,讓觀眾代入到他的人生中,感受一段悲慘的故事。

就拍攝技術上來說,現在拍不會有任何難題。

「Leslie,聽說你也想嘗試商業特效大片,剛好這部電影的題材就挺適合你的。」

「有特效,但規模不大,作為練手之作剛剛好。」

「要是票房成績不錯的話,公司可以再著手給你安排特效場面更大的續作。」

「這是繼《畫皮》之後,公司的第二個奇幻電影系列。」

「怎麼樣,試一試?」

低著頭認真研讀劇本的張國榕,並沒有被吳淵這幾句話就蠱惑住了,而是依舊逐字逐句的看著手上的劇本。

《與神同行》的故事完全吸引住了他。

劇本里描述的母子情深、兄弟親情,真的很感人,而且是很有亞洲文化特色的親情表達。

光看劇本,張國榕就被故事感動到了。

半晌,他才將眼神從劇本上收回,抬起頭感嘆道:「吳導,你真的太會寫劇本了。」

「在描寫親情這一塊,你是我見過最會寫的華夏導演。」

「從《入殮師》到《李文》再到這部《與神同行》,這些電影里的感情折射都太飽滿了。」

「光看劇本,真的很難想像是出自不到30歲的年輕人之手。」

面對張國榕的真心誇讚,吳淵卻沒啥感慨的,只是聳了聳肩:「可能這就是天賦吧。」

沒辦法,他總不能說實話,這都是他開血輪眼抄來的吧?

「怎麼樣,試一試?」他再次重複問道。

「啪。」用力將劇本合上,張國榕堅定的點點頭:「試一試!」

在拍過《好傢夥、壞傢伙、怪傢伙》這樣的商業電影后,現在的張國榕算是很有自信了,也敢拍一些投資更高的商業片。

「行,成本一個億,製作拍攝周期一年,前期籌備和具體預算,儘快做出來,爭取明年開機。」

吳淵也很果斷,直接就甩出了一個億。

別的不說,對張國榕的回本能力,吳淵是很有信心的。

《好傢夥、壞傢伙、怪傢伙》憑藉張國榕在韓國大媽、大叔圈的影響力,再加上其本身的商業色采,在韓國上映後最終獲得了526萬的觀影人次。

韓國一張電影票平均價格在50元上下,一百萬人次的觀影,就能創造五千萬的票房,五百萬人次就是2.5億。

就算最終製片方只能分到三成,那也有個8000萬!

而《與神同行》同樣會繼續主攻韓國市場,不說能像原版本土電影一樣,拿到1400萬觀影人次,那砍一半有個700萬也足夠回本再小賺了。

再加上國內的龐大市場,可以說張國榕是公司旗下的導演里,除了吳淵以外,最能扛票房,也最沒回本壓力的導演了。

誰叫他自帶韓國市場呢。

只是,沒想到張國榕猶豫了一下,「吳導,一個億會不會有些不夠啊?」

「這部片子需要做不少特效呢,你那部《地心引力》花了3.5個億,就算《與神同行》不需要那麼多特效鏡頭,也得要個1.5億吧?」

吳淵白眼一翻,沒好氣的說道:「這部片子能和《地心引力》比嗎?」

「公司自己的特效團隊,做特效都是成本價,1億肯定夠用了,就算有可能超支,最多也就再加兩千萬了,不可能用到1.5億的。」

原版《與神同行》,在2016年製作,也才花了1億多一點,就算那個時候的特效費用比現在便宜,但吳淵在有自己的特效公司的情況下,給張國榕批1個億,肯定是綽綽有餘,足夠支用的。

「你聽我的就是了,國內沒人比我更懂特效。」

「之後我會讓公司特效團隊和製片人一起幫你做預算的,放心吧。」

說著,吳淵眼珠子一轉,似笑非笑的問道:「你不會是聽信了博納扯淡吧?」

最近博納的老闆,公開發表了不少言論,主要是表示博納要搞特效大片了。

《地心引力》的成功,可以說是刺激了一大票國內的電影製作公司。

3.5億的成本,結果電影里一共就1.5個主演,2個客串演員,所有的錢都被花在特效和制景上了,錢都用在了刀刃上,然後就換來了內地6.2億人民幣的誇張票房。

雖然這個成績有官方推動的影響成分在內,但一樣讓業內大跌眼鏡。

《地心引力》打破了目前內地大製作電影的一貫風格,那就是堆大牌,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大牌雲集就是好,就是票房保障。

這是後《英雄》時代難改的大片拍攝方法,從《滿城盡帶黃金》到《赤壁》都奉行這套標準。

然而《地心引力》打破了這個慣例,只有鞏利這位內地第一女演員唱獨角戲,所有的錢都花到了製作上,還獲得了大成功!

於是,內地一大批電影公司,就立馬轉變風向,想搞特效大片,把錢從燒在請演員上,改成燒在做特效上。

其中,聲音最大的就是博納了。

博納說自己要搞一部投資至少2億,並且其中1.5億都會花在特效上的華夏神話傳說電影,以《白蛇傳》IP來改編。

這消息算是最近一周電影圈最沸沸揚揚的消息了。

「Leslie,別聽博納瞎扯淡,他們怎麼可能拿2億做一部電影啊,就算他捨得出這麼多錢,這錢也不可能都拿來做特效。」

「博納要是真對特效這麼重視,那光影時代的特效公司,早就收到博納的合作接觸了。」

「他就是隨便吹一下,刺激刺激市場罷了,畢竟現在上頭在傳要放開影視行業的公司上市,博納也想PPT上市融資割韭菜呢。」

博納說的這部電影,不就是後來和楊子搞的《白蛇傳說》嘛!

楊子捧女明星的事暫且不論,就說這部電影傳聞的1.8億投資,這有多少水分,但凡是個圈內人,都心知肚明的。

別說1.8億了,估計全片1個億都沒花到,李蓮傑還是以「客串」為借口被騙來的,結果客串的法海成了戲份最多的。

特效也做的爛得一言難盡。

吳淵沒想到,張國榕居然會信博納放的屁!

「Leslie,特效這方面,還得是我最專業,聽我的准沒錯。」吳淵拍著胸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