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曙光初現

第三卷 關山難越從頭越,萬里長風盡東風

劉簡妮對於自己從事多年的行業還是很了解的,萬里出行闢謠之後,並沒有哪一家投資人跳出來反駁。

不過他們也沒有在這件事情上幫忙,接到採訪邀請的時候都是統一回復不予置評。

唯有熊廠正面回復了,表示網上的傳言不實,與萬里出行的合作一切如常。

為此林一還專門向李羅賓表示了感謝,算是略微緩和了上次美國之行後雙方之間的尷尬。

不過網上的攻擊一時半會兒也停不下來,對此林一隻是吩咐按照自己之前的指示去執行罷了。

其實網上的這點風波對於公司的實際業務沒有多大的影響,因為只要用戶沒有直接感受到公司出了問題,會關心和看到這種商業新聞的本來就是少數。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重大影響的話,可能是法務部實習的張家琪同學正在瘋狂吐槽。

林一的要求給她們極大地增加了工作量,因為要起訴的對象實在太多了。

嚴格說起來這算是公報私仇吧,從上次他跟顧採薇的緋聞開始,林一對於網上某些肆無忌憚的傢伙非常不爽了。

雖然這次和上次出聲的未必是同一批,但在林一看來既然都吃這碗飯的那就是一路貨色。

柳泰山當然不是只有這兩下子,有錢人真正的鈔能力並不是只會用來打嘴仗的。

他的第三板斧馬上就到。

9月份,神洲專車宣布完成B輪融資,而此前他們的A輪是在7月份完成的,三個月內他們總共拿到8億美元。

這當然不是一筆小錢。

看來柳泰山已經意識到,他總是搞那些上不了檯面的盤外招,只能隔靴搔癢,是沒辦法真正動搖林一的。

戰場上的事情,就得戰場上解決。

「神洲專車就是看現在打車市場熱鬧進來撿便宜的,說句難聽的話,現在進場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夠幹嘛的?」

「不過我們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反制他?」

林一接連被姓柳的針對,雖然都算不上傷筋動骨吧,但還是被這種沒完沒了的小動作噁心到了。

「很難,如果按照你說的藏在幕後對我們發動輿論攻擊的也是泰山集團的話,那我們很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因為……他沒有什麼值得攻擊的地方。」

「哈哈!」

林一聽懂了,劉簡妮的意思當然不是柳泰山這個人無可指摘,而是說對方在網上早就沒有名聲這回事了。

泰山集團的黑料根本用不著林一費心去找甚至怎麼胡編亂造,隨便在網上搜一搜都能車載斗量。

但神奇的是,多年來他們始終毫髮無傷。

如果林一真要把那些事情翻出來再炒一遍冷飯,聲勢可能是不難造,也很容易找到人支持。

但真惹急了,某位泰斗就要拿出自己的影響力,演一出一呼百應的好戲,讓上百位企業家給自己站腳助威,大聲疾呼「誓死打贏榮譽保衛戰」了。

其實大佬們都是體面人,表面上向著誰說話並不一定代表心裡真實的想法,甚至還可以在語言上玩點小花招。

借題發揮,自說自話而已。

總之,柳泰山是個很特別的人,尤其是在輿論上把矛頭指向他的話,可能會激起一大片連帶反應。

「嘿!這麼說我對他就沒什麼辦法?」

「嚴格來說是這樣的,不過你也不必因此妄自菲薄。要知道在整個商業世界裡面,能夠有資格跟柳泰山作對的人也數不出來幾個,考慮到你的年紀已經是個不小的成就了。」

劉簡妮這番話明明是用很平淡的口吻說出來的,但林一聽著總有一種黑色幽默的感覺。

好吧,林一很快接受了這個現實。

「那就先讓他得意幾天吧,希望我們對他的回敬不要等到他壽終正寢的那一天。」

……

最近對於林一來說也不全然都是壞消息,還有一件他等待已久的事情如期發生了。

國慶假期之後,團購雙雄每團和點評宣布結束多年宿怨,化干戈為玉帛,正式合併為一家公司。

這個消息既意外又不意外。

意外的地方在於,這兩家公司合併之後在團購市場可以說擁有了統治級的地位,對於行業是有極其深遠的影響的。

足夠那些分析師水無數篇報告了。

據說上一輪融資過後本來以為勝券在握,正在巴厘島度假的餓了嗎張旭濠看到這個新聞已經連夜飛回了國。

點評此前兩輪都是餓了嗎最重要的投資人,也是張旭濠抗衡每團影響力最重要的盟友。

團戰還沒打完,隊友突然GG了,這找誰說理去?

不意外的地方在於,任何一個對於行業有長期跟蹤和觀察的人,都不難留意到這樣的意向磨合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張旭濠對於這個結果驚訝的地方應該在於,點評看起來明明不落下風卻甘願放手。

但要是一點風聲都沒聽到的話,只能說他在行業里的消息太閉塞了。

不光是每團和點評,包括熊廠旗下的糯米在內,他們之間任意兩家都曾經有過類似的磋商,最後拿出了這樣一個排列組合也不奇怪。

而即便是行業之外一竅不通的普通吃瓜群眾來說,也會覺得這個新聞看上去有種莫名熟悉的感覺。

那是因為,這不是網際網路行業2015年的第一起重大合併案。

最早是在1月份,春節之前兩大打車軟體嘟嘟跟快嘟官宣合併,牽手雙方背後也分別是鵝廠跟A廠。

然後是在4月份,經常投放電視廣告的五八與趕集宣布合併。

再然後就是每團和點評這一起,如果說有什麼戲劇化的地方,莫過於兩家公司也宣布了一個聯席CEO的任命,由每團的王星和原點評的張老闆共同擔任。

這下用不著林一去做預言家,網友們紛紛笑稱這一集我看過。

只要記憶超過七秒鐘的都應該猜得到,這個所謂聯席CEO的任期不會超過一個月。

這兩起合併相似的地方還不止這一個,比如說最大的受害人都是熊廠。

嘟嘟跟快嘟合併之後林一的萬里出行落了單,在大半年的時間裡面都受到了冷遇,現在還沒有走出來。

萬里出行此前可是熊廠的頭馬。

而每團跟點評這一合併,坐蠟的也是之前信誓旦旦要大手筆加倉O2O的熊廠,李羅賓豪言壯語都放出去了說要追加200億。

現在,這錢是投呢還是不投呢?

受到這件事情的刺|激,熊廠也開始盤點自己手上的籌碼,然後準備加速籌劃已久的合併計劃了。

是的,今年的合併潮還沒結束。

林一知道在剩下的三個月裡面,還會有若干起重大合併發生,這就是2015年所謂的大合併年。

這是行業發展階段決定的,到現在干網際網路的都發現同行們抄襲的速度太快,在商業模式上根本不可能玩兒出什麼特別的花樣了。

所以行業里的所有玩家同質性太高了,只能相互燒錢內耗,這種局勢下最不爽的就是出錢的投資人了。

於是他們一拍桌子,媽的不玩兒了!

在背後的各路金主包括林一曾經「單挑」過的BAT三巨頭的意志之下,一切都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每團的合併對林一來說有何影響呢?

他等待的黎明,已經看到曙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