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加一大於二

第二卷 丈夫未可輕年少,一劍光寒耀九城

林一在跟張旭濠討論合作細節的時候,一個相持不下的重點問題是需不需要為這次活動買一點熱搜通稿之類的。

大部分媒體所謂的正式報道其實也是可以明碼標價出售的,新聞就是廣告,廣告就是新聞,這算是傳媒行業公開的秘密吧。

他們這個在線訂餐算是新興行業,客戶也都是年輕人,所以要買的話肯定是找網路媒體,底線就更加靈活。

其實兩個人願意合作最大的動機就是聯手造勢擴大影響,所以對於這個計劃都很有興趣,但在費用分攤的問題上分歧很大。

張旭濠認為既然林一堅持雙方是平等合作,而且在活動頁面的顯示上也沒有區別對待,那麼費用自然應該由雙方平攤。

林一又不是冤大頭,餓了嗎的規模更大、分佈的城市更廣泛,明顯能夠分到更多的好處,所以他堅持要按訂單數量的比例來分攤。

張旭濠覺得那樣的話還不如自己單幹,最後兩個人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談攏,只好暫時擱置。

不過至少在網站的用戶層面,看到那個雙方合作的消息之後大家還是給出了好評。

隨便跟餓了嗎攜手果然1+1>2,造起來的聲勢非同小可。

本來這兩家加起來已經覆蓋了所有全國大學生最集中的城市,聯手之後更是點燃了大學生們的熱情,各地都在踴躍下單支援。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活動頁面顯示的兩家網站的訂單量都在蹭蹭往上漲。

對於林一他們來說,最大的收穫還不是在京城大本營繼續深耕,而是這學期剛剛進入的那幾個城市都在飛快地鋪開,上線的過程不能說順利,簡直是火爆。

餓了嗎那邊相信也是一樣。

看到這些反饋的時候,林一就覺得這次合作目的已經實現了,不過他很快發現收穫不止於此。

雖然林一和張旭濠最後沒有談攏,但這麼好的機會不利用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他們很快發現雙方的投資人比他們有合作意識得多。

無論是餓了嗎還是隨便,雙方的投資人對於這次活動在業務的促進作用上都給予了很大認可,所以也發動了一些人脈進行宣傳。

餓了嗎是做過兩輪融資的創業公司,在行業裡面是有一定曝光率的,也有一些科技媒體在關注,所以活動搞起來之後很快有了一些報道。

連帶著隨便外賣網這個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同行也被提到了一把,而且有人適時地挖出了他們三月份拿到了100萬A輪的消息。

這次是劉簡妮有意放出去的,不過也沒透露太多細節,比如她用這筆錢換到了20%的股權。

其結果就是,雙方搞的這個活動在科技版面和財經版面都激起了一點小水花,讓在線訂餐這個行業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據劉簡妮表示,最近幾天已經有一些同行向她打聽隨便外賣網的消息,這對於他們今後的融資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

這些還算在林一的預料之內。

還有一些是他沒想到的,比如說師姐那邊接到了京電校報的通知,提出想要採訪他們團隊。

「校報怎麼找到你那兒去了?」

「我在學生會的時候跟他們接觸過,有人從別的同學那裡聽說了我在這個創業團隊里,所以就找上了我。」

師姐沒說得太清楚但林一已經想明白了,在學校裡面恐怕還有很多人以為這是她主導的創業項目,只有李菲菲教授知道他們的股權比例,林一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創始人。

「校報的同學說隨便外賣網在校內推廣的時候他們就關注到了,不過之前沒有合適的機會。」

「這次他們在BBS上看到我們首倡的公益活動之後終於下定決心要挖掘我們的故事,我想著我們畢竟用了學校的資源不好直接拒絕。」

學生創業不一定有新聞價值,做出點成績才有新聞價值。

林一心知校報以前不來採訪是不知道他們的底細,這次學校恐怕不止看到了隨便外賣網的公益活動,還看到了最近才報道出來的100萬美元融資的事情。

這事兒如果早一點爆出來的話其實是可以宣傳宣傳的,只不過當時給錢的劉簡妮無意聲張,拿錢的林一專註於業務上的發展擺脫餓了嗎的壓力,所以顯得有些靜悄悄。

雖然學校的面子不能不給,但是以隨便外賣網目前的狀況,區區校報林一還不打算專程回京一趟。

師姐也不是愛出風頭的人,所以他提議道:「那就讓建國去吧,正好他人在京城。」

「我嗎?可是我沒有接受過採訪啊。」李建國下意識推辭。

「校報而已不用太緊張,我估計他們主要會問兩個點,一是創業有關的事情,二是和這次活動有關的事情,這些你都很熟悉。」

「採訪之前先把問題清單要過來準備準備,到時候真有什麼問題對方會教你的,發稿之前還可以再把他們寫好的稿子拿過來看一看。」

李建國倒不是擔心這個,創業這半年多下來,這點小場面他還是有信心能夠接得住的。

「我的意思是我去的話會不會顯得不太重視?我們三個人裡面林一是挑頭的,這次他們找的又是我姐,但你倆都沒有出面。」

這些團隊內部的事情林一覺得沒有必要專門去做澄清,再說他也沒有那個閑工夫。

「沒關係的,只要說你是三個合伙人之一代表我們整個團隊去接受採訪就可以了,我相信他們應該不會太刨根問底的。」

聽他這麼說李建國也放下心來,而且有些躍躍欲試。

然後林一就沒有再管這件事了,直到他看到校報的稿件之後,才發現李建國把他們以前自己戲稱的「京電三叉戟」的名號給捅出去了。

「你這麼說,校報就這麼大喇喇地直接寫上去了嗎?」

李建國有點得意:「這可是我特意要求加上的,怎麼樣以後在學校里是不是有威風八面的感覺了?」

林一失笑,這也算官方認證了吧?

就在他們認為這件事情已經告一段落的時候,師姐再次通知另外一家媒體找過來想要採訪。

「這次是團委的藍老師那邊找到我,她說是上級團委那邊轉過來的,有一份非常正式的採訪邀請函。」

她把收到的邀請函照片發到群里之後,李建國奇怪問道:

「《青年報》,這是個什麼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