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最後一面

正文卷

「我知道,我就在阿娘面前這麼說。」

長安進京一趟,已經明白很多事,再不會像以前那樣傻憨憨了。

姜氏又道:「以後也不可隨意給別人做護身符。」今日除外。

長安點頭。

她想做也得有小珠珠才行啊。

自己也不好意思一次次朝小金魚們討要。

第二天,長安早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將一顆檀木珠注入兩片葉子。

左右看了看,沒見到阿娘,就知道她已經去小公子的院子了。

長安穿好衣服鞋子,又站在妝鏡前梳好小辮兒,將炭盆上的水壺拎下來,注入洗臉黃盆,自己洗臉刷牙。

收拾好,又去了一趟茅廁,便有小丫鬟招呼她:「長安,跟我去廚房領朝食嗎?」

長安趕緊點頭。

阿娘通常在小公子院子里吃飯,也不好帶回來給她吃,畢竟那院子里還有其他僕人,人家也等著小主子剩的那點兒好飯好菜。

所以她必須學會去大廚房領飯,還得學著去拎水,總不能一直麻煩蓮心姐姐。

長安答應一聲,一手拎著兩層的空飯盒,跟著蓮心往大廚房而去。

大廚房雖在內院,但廚院內有道小門直通外院,不過小門門口有個年歲頗大的老嬤嬤守著。

蓮心領著長安跟在丫鬟們後頭排著堆領飯,都是盛好的粥飯,一碗碗擺在廚房的長條桌上。

每人的飯食都是定量的,兩個饅頭一碗粥,外加一碟鹹菜絲,多了也沒有。

蓮心領了自己那份,又對看守桌子的嬤嬤介紹長安:「馮媽媽,這是姜奶娘的女兒,她來領她娘那份。」

長安趕緊說一句:「馮媽媽好。」

馮媽媽綳著的臉立馬笑開:「哎呦,你就是姜氏的女兒啊,長得真是俊。來來,你娘的飯菜在這邊,我幫你拿。」

說著,她從另一張桌上端了一碟蘿蔔絲,外加兩個饅頭一碗粥,一碟鹹菜絲。

跟丫鬟僕婦們的份例一樣,唯一就是多了一碟蘿蔔絲。

長安朝馮媽媽道了謝,將這些放進自己帶的食盒裡。

等她跟著蓮心走出大廚房,馮媽媽就跟廚房另兩個廚娘嘀咕開:「你們瞅見沒有?姜奶娘又將她女兒接來了,嘖嘖,模樣倒是俊秀,估計準備拿女兒攀高枝呢。」

「可不是,先前那個不就混進小姐院子里了?還對外說是接錯閨女,切,誰信啊?」

「你們還別說,她這親閨女倒是比先前那個清秀不少,估計長大也是個小美人兒,怪不得一定要接過來呢,這是想近水樓台先得月啊。」

「哈哈!還真是呢。」

幾個老娘們一通八卦,絲毫不顧忌前來領飯食丫鬟們的異樣眼神。

其中有個丫鬟是二夫人院子里的,還往廚房外看一眼,但沒瞧見姜奶娘女兒的身影。

長安拎著飯盒回到住處,自己吃了一個饅頭與一碗粥,再將剩下的饅頭掰開,把鹹菜絲都夾進去,放到一旁,留著餓的時候吃。

碗筷要在午時前送去大廚房那邊,有專人洗碗洗筷子,之後再盛放暮食。

不過她暫時不送,等蓮心姐姐吃完後,自己一併將她的碗筷帶去大廚房。

隨後她攤開一張紙,用路途上買的炭筆開始給爹爹寫信,讓其將檀木珠戴在手腕上,一定不要丟了。

還寫上自己已經來到京城,跟阿娘團聚的事。

想了想,又加上幾句感謝夫人的話。

將信紙折好,揣進自己粘的信封里,並沒封口。

這些私人信件如果走官家驛站,必定有人拆檢,所以不能封。

剛寫完不久,姜如意急匆匆回來了。

「長安,世子答應幫咱們的忙了。」她高興地抱了抱閨女,趕緊去收拾寄給丈夫的衣物。

邊疆苦寒,她做的是厚實的棉衣與棉鞋。

長安連忙將檀木珠串與信件交給阿娘,又拿出自己編織的手套與圍脖:「這個也給爹爹。」

姜氏將女兒的東西裹在棉衣里,又拿出一個包袱皮繫上。

等她拿著包袱匆匆出了門,長安終於鬆口氣。

但願包袱及時送到爹爹手裡,自己的小珠珠能幫上一點忙。

即便爹爹沒有受傷也不要緊,他戴上珠串,以後肯定能逢凶化吉。

十幾天後,包袱如期送到軍營。

親兵隊長將包袱拿到一間茅屋,對屋裡土炕上的瘦弱男人道:「百戶,您妻兒送東西來啦。」

宋二孝聞言眼睛一亮,灰敗的面色頓時有了神采。

「拿來給我。」他唇色乾枯泛白,似乎到了強弩之末。

士兵將大包袱拿到炕邊桌上,將其解開。

衣袍,棉鞋,還有護膝與絨線織的手套。

最後從衣袍里滑出一個小小布包,布包內有封信件,還有一個檀木珠串。

親兵隊長直接拆開信件,讀給宋二孝聽:「父親大人,見字如晤,女兒夢到您受了傷,故請人將我做的珠珠帶給你,你一定要戴好,不要丟掉,女兒與阿娘盼您平安回家.」

宋二孝聽著,眼淚從眼角滑落。

他伸手將女兒給的珠串攥在手心,貼在胸口。

一道看不見的光芒沒入宋二孝身體,漸漸的,宋二孝的唇色似乎不再那麼乾枯。

臉上的灰敗之氣也褪去很多。

如果長安在場的話,一定能看到,珠串內的葉片瞬間少了四片。

親兵隊長讀完信,一言難盡地看看百戶,心裡也不好受。

百戶確實受傷了,本來傷勢頗重,連軍醫都搖頭說活不過兩天,結果他生生挺了快一個月。

唉,百戶不肯閉眼,估計就是念著家人孩子,這會兒得償所願,明日差不多就能將他的喪訊報給千戶長了。

親兵隊長搖搖頭,轉身走出屋裡。

不行,他得去外頭哭一會兒。

作為宋百戶的親兵隊長,自然知道百戶作戰有多驍勇,整個親兵隊都不及他一人斬殺的敵人多。

因為百戶想立功,想升官發財,讓妻女過上好日子。

哪知這次的敵寇太多,百戶營的一百來人死傷大半,百戶長也身受重傷,好在總算擊退敵人,守住隘口。

為此將軍還派來軍中最好的郎中,想將百戶救治回來。

畢竟武力值強悍的猛將難得。

結果

親兵隊長抹一把眼淚,蹲在屋山頭,心裡想著,如果百戶不在了,自己就承擔起照顧他妻女的責任。

自己的命是百戶長救的,又是孤寡一人。

嗯,年紀也與百戶長差不多

誰知第二天,百戶長竟然扶著牆走出屋子。

親兵隊長大驚失色,以為百戶長迴光返照,立刻招來幾個兄弟,又讓人去通知千戶,請他過來見百戶長最後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