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曬醬

正文卷

翌日一早,長安吃完朝食就跟嬸嬸外出挑水。

雖說水缸里還有不少水,但吳氏不想拿這麼清澈的水洗鍋洗碗,所以必須去井裡打些回來。

長安背著嬸嬸做的小包包,手裡拎著小鏟子跟在身後。

路過宋繼祖家門口,就瞧見宋承業一臉黑沉地瞪她。

長安沒工夫與他對瞪,只好裝作沒瞧見。

到了村外水井邊,就見這裡有好幾人挑著水桶,正排著隊在旁邊水塘里舀水。

水塘里的水已經乾涸,但村民們在裡頭挖了一個深水坑,一夜過來也生了不少水,只不過被很多人舀來舀去的,變得很渾濁。

即便這樣渾濁的水,人們也沒嫌棄,陸續挑了回去。

吳氏也舀了兩桶,挑到半路正遇到小趙氏。

小趙氏低垂著頭,擔著水桶匆匆往水塘邊走。

兩妯娌擦肩而過,只當對方是空氣。

長安趁嬸嬸打水的功夫,在水塘邊找到幾株貓眼草,每棵都長的好大。

她見無人注意自己,便挖了兩棵放進包包里。

回到家,長安將貓眼草拿出來,掛在菜園子的籬笆上晾曬。

吳氏望著自己挑回來的渾濁塘水直嘆氣,思量去遠一些的河溝里看看有沒有水,正好挖點蘆葦根,順便再割一捆辣蓼回來燜大醬。

夏季正是曬醬的時候,現在日頭又非常好,不如多曬點醬留著冬季吃。

「長安,要不要去挖蘆根?」吳氏找了個背簍背上,又拿了一把鏟子一把鐮刀。

長安猛點頭:「要!」她要挖多多的毒草回來存著。

小金魚的書里說,毒草也是一種藥材,用量合適的話,能治好很多病症。

比如,用貓眼草漿液點在瘊子上,可以讓瘊子脫落,這叫以毒攻毒。

但如果處理不當,也會讓皮膚潰爛紅腫。

於是,娘兒倆鎖上院門,往村外的河溝里走去。

河溝里也沒啥水,滿眼全是黑臭的污泥。

吳氏讓長安待在旁邊,自己用鏟子挖溝邊的蘆葦。

新鮮的蘆根白白嫩嫩,吃起來清甜可口。

長安拿著嬸嬸剝好的蘆根咬一口,腦海傳來小金魚的聲音:【鮮蘆根,味甘、性寒,有清熱生津、止血、止嘔、利尿等功效】

嚼著蘆根,長安拎鏟子四下找毒草。

忽然,她觸碰到一株開著一簇簇小白花的植物。

【水毒芹,俗名野芹菜,葉片有紫色條紋,全株劇毒,其毒素可破壞中樞神經,誤食後喪失意識、肌肉收縮,致癲癇發作,嚴重可致死亡】

長安打量一會兒這株植物,決定將其連根挖出。

結果費了半天勁兒,也沒能將根部全部挖出。

這時,吳氏已經挖了半簍蘆根,又割了一捆辣蓼草,招呼小侄女回家。

瞧見她正挖一株毒草,連忙過來阻止:「這個有毒,不能要。」

長安:「要!」她就是知道有毒才挖的呢。

「你要這個幹啥?」吳氏牽住長安的手問。

長安:「給壞人吃。」

吳氏:.

「不行,這個吃了會死人的。」吳氏堅決不能讓小侄女碰這種毒草。「乖,咱們先回家,回頭我單獨來挖。」

即便真要以牙還牙,此事也不能由長安來做,那樣的話,自己成了什麼?

長安被嬸嬸牽著往回走,不甘心地回頭望一眼。

她費了好大力氣挖的呢,就這麼被嬸嬸無情丟棄。

回到家,就見狗蛋與小鋤頭準時候在大門口。

他倆已經吃過朝食,又在外頭玩了一會兒,這才來捏泥人。

「你幹啥去啦?」狗蛋問。

「挖草。」長安被嬸嬸牽著洗了手,又將蘆根洗了一些,分給狗蛋與小鋤頭幾根。

三孩子邊嚼蘆根邊跑到後院,開始捏泥巴。

長安專心致志做龍神像,不知不覺就到了下晌,一個龍神泥塑終於完成。

但塑像還沒上色,不算是成品,她手心葉子沒長出來。

而嬸嬸吳氏已經泡好黃豆,正倒進鍋里燒火燜煮。

「長安,阿娘說明日要帶我去趕廟會呢,你去不去呀?」狗蛋問。

長安搖頭:「叔叔回家才能去。」

狗蛋有些遺憾:「好吧,等我回來帶麥芽糖給你吃。」

長安點頭。

小鋤頭明日也去趕集,立刻朝小師傅許諾:「我也帶麥芽糖給你吃。」

「好。」

將兩娃子送出大門,長安推上大門,踮起腳尖插上門栓。

跑回灶房,就見嬸嬸已經將暮食做好。

香噴噴的糙米粥,兩塊油餅,還有一碟腌蘿蔔絲。

吳氏將小飯桌搬到院子里,娘倆兒坐下吃飯。

「長安,你現在會認幾個字了?」吳氏喝一口粥問。

長安張開手指,煞有介事數了數,說:「一千個。」她已經將千字文認全,可不就一千個么。

「一千個?」吳氏以為小侄女隨口胡說,笑了笑,「那你背幾句給嬸嬸聽聽。」

於是長安背起千字文,一直背到「坐朝讓國,有虞陶唐。弔民伐罪,周發殷湯。」

吳氏驚呆,連筷子上夾的菜都掉了。「長安,你跟誰學的?」

「魚魚。」長安抓起餅吃著。

吳氏沉默。

上回問她,小長安也這麼說,莫非真有個叫魚魚的精怪教她念書?

思及此,吳氏不禁在心裡呸呸幾句。

大吉大利,小長安才不會遇到什麼精怪呢。

「那你會寫嗎?」吳氏忍不住又問。

長安點頭:「會。」自己在夢裡已經將千字文寫了一半了。

「等吃過飯,寫給嬸嬸瞧瞧好不好?」

「好。」長安扒拉下米粥,得意道:「我會寫好多好多。」

兩人吃完飯,吳氏又用米粥餵過狗狗與花花,舀水洗碗,之後將水潑進菜園裡。

趁著天沒黑,長安趴在小桌上寫字。

沒用墨,只拿毛筆沾水在桌面上寫。

長安經過一段時間臨摹字帖,已經能將字寫的很好了。

吳氏一直目不轉睛看著,心裡驚濤駭浪。

雖看不懂長安在寫什麼,但也知道她寫的很好。

小侄女這是有了什麼樣的奇遇?才能一下子會這麼多?

入夜,吳氏將煮好的黃豆裝進竹匾,攤開晾著,稍稍散去熱氣,給黃豆全部拌上麵粉,之後蓋一層辣蓼草,讓它慢慢發酵出菌。

等個七八天,待黃豆上了菌黃,就能裝進敞口缸里,加鹽加冷開水攪拌均勻,便可以搬到太陽下暴晒。

一缸醬要連續曬上三個月才能裝壇,到了冬季,這些醬就是百姓的下飯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