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蠟燭

正文卷

長安一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味藥材。

她兩手抱住靈芝,想將其拔出來,結果這東西十分結實,愣是拔不動。

「長安,你幹啥呢?」

狗蛋跑來,好奇圍觀小娃娃拔蘿蔔,摩拳擦掌道:「讓我來。」

長安點頭,讓到一旁。

狗蛋嘿咻嘿咻拔了一會兒,仍然沒拔動,只好說:「要是帶鏟子來就好了。」

長安怕他將雲蓋拔掉,將狗蛋拽到一旁:「叔叔拔。」

狗蛋撓撓頭,「嗯,三叔力氣大,肯定能拔出來。」

不一會兒,宋三順跟著小鋤頭過來了。

「叔叔!拔靈芝!」長安向三叔招手。

「什麼?」宋三順以為聽錯,快步走來,順著小侄女的手指看去,就見地上躺著一支幼兒小臂長的靈芝。

宋三順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撲過去。

「老天!真是靈芝!」他顫抖著手摸上去,又狠掐自己大腿一把。

不是做夢,長安他們真的找到一株大靈芝了。

瞧這雲蓋很是新鮮,應該是今年生的,藥鋪給的價格也高。

宋三順從腰間取下砍菜刀,一點點挖出靈芝。

又脫下外衫,將靈芝裹起來。

「走!回家去!」他將裹著靈芝的外衫揣進懷裡,笑的見牙不見眼,興沖沖拉著長安往回走。

長安不想走,指著樹上蜂巢叫:「蜜!蜜!」

「叔叔知道,得回家拿東西來取。」宋三順抱起小侄女就往回走:「那東西蜇人,你們小孩子不能待在這裡。你放心,叔叔一定讓你今日吃到蜂蜜。」

長安這才安心,望一眼蜂洞,說:「叔叔養蜂。」

宋三順明白小侄女的意思,嘆口氣道「咱們養不活的。」

蜂蜜雖精貴,但養蜂也要懂行才行,而且收蜜只有半年時間,另半年得自家付出很多蜜糖水養著它們,一個不慎蜂子就會生病死了,忒不划算。

宋三順也不給糜子苗澆水了,將槐花倒進一隻水桶,小侄女放進另一隻空桶里,挑起桶,招呼狗蛋與小鋤頭回家。

花花與狗子見主人走了,也從草叢裡竄出來,跟著往回跑。

半途遇到宋老六,宋三順高聲道:「六哥,跟我去掏蜂蜜啊。」

宋老六與妻子正在地里給莊稼澆水,聞言答應一聲,挑著水桶跟著宋三順一起回家。

掏蜂巢要準備不少東西,不僅要帶蓋的桶,還得多準備幾件衣裳,一個罩頭的筐子,幾大把稻草。

若蜂巢在樹上或山壁上,還得準備攀登的繩索。

回到家,收拾好東西,宋三順與宋老六齣了門。

「你們小心點。」吳氏不放心道:「別被蜂子蟄了。」

宋三順朝妻子揮揮手:「沒事兒,以前又不是沒掏過。」

長安噔噔噔跑過去,一把抓住叔叔衣擺:「蹲下來。」

宋三順只好停住腳步蹲下身:「什麼事?」

「叔叔戴。」長安將自己脖子上掛著的銅錢串兒拿下來,掛到叔叔脖子上,認真道:「蜂子不咬。」

宋三順笑了,揉揉小侄女腦袋:「多謝長安。」

長安滿意了,又回去與狗蛋小鋤頭捏泥人。

吳氏則和了一盆面,又將槐花挑揀一下,準備做個槐花油糍餡餅。

早上小鋤頭娘送來的兩隻豬蹄也被她燉在鍋里,與黃豆一起慢慢煨著,香味都飄出來,引得院子里的三孩子不住咽口水。

一個多時辰後,宋三順終於回來了。

他笑嘻嘻挑著兩隻木桶走進院子,身後跟著滿臉腫成豬頭的宋老六。

狗蛋都驚呆了,望著宋老六半天沒認出這就是他爹。

就見他上嘴唇腫得翹起,眼睛也腫合縫,偏還要笑,把狗蛋與小鋤頭嚇得夠嗆。

「長安,快來嘗嘗蜂蜜。」宋三順招呼小侄女與兩位小夥伴:「狗蛋與小鋤頭也來,今兒多虧你們找到蜂巢。」

他將兩隻木桶蓋揭開,就見每隻桶里都裝著幾大塊蜂巢,濃稠蜂蜜從蜂巢內流出,一股濃郁槐花蜜香撲面而來。

長安趴到木桶邊上,用手指抹了一下送進嘴裡,小臉頓時樂開花。

腦海播報:【槐花蜂蜜,味甘平,入脾胃,可消除疲勞,抗菌消炎、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增強腸胃功能,嬰幼兒禁忌服用,咳嗽、喉嚨腫痛者與腹瀉者忌用.】

狗蛋與小鋤頭也趴在木桶邊上,學著長安的樣子用手指抹蜜。

宋三順也不管他們,與宋老六商議用什麼裝蜂蜜。

這麼多蜜,足有二十來斤,得用幾個小罈子才能裝下。

「偶家有兩個腌菜罈子,要不就用那個裝。」宋老六道。

宋三順搖頭:「不行,會串味,我去買幾個新罈子裝,反正也不貴。」

說著去屋裡拿了一些銅錢,快步朝院子外走去。

他們村裡就有一戶人家會燒陶瓷,經常開窯燒一些陶碗陶罐子去集上售賣,他家燒的是粗瓷,所以價格很是便宜。

不一會兒,宋三順就拎著幾個不大的罐子回來,用水洗了洗,再在火上烤乾水汽,與宋老六一起裝蜂蜜。

他們將蜂巢割開,讓蜂蜜流進罐子里。

這個過程很緩慢,但倆人邊說笑邊做事,倒也輕鬆。

「偶就奇怪了?蜂子為啥不蜇你?反而來蜇偶?」宋老六百思不得其解。

先前光顧著跑路了,沒來得及問,現在自己滿臉腫脹難受,想起來都覺得冤屈。

明明不是自己上去掏蜂蜜的,蜂子卻一股腦追著自己蜇,即便頭臉都用衣裳包嚴實,仍舊被蟄了好幾下。

宋三順摸摸脖頸處的兩枚銅錢,笑了笑:「是我運氣好,蜂子不願意蜇我。」

「哼。」宋老六翻個白眼。

裝好蜂蜜,共有六壇,每壇約莫三斤多蜂蜜。

宋三順給了宋老六兩壇,小鋤頭一壇,畢竟是他找到的蜂巢。

又留了一壇準備送給族長,自家也留了兩壇。

剩下就是一些蜂蠟了。

宋三順將蜂蠟放進一個麻布袋子里,再將其放入一隻盛了水的大罐子里煮開,待水沸騰,蠟漸漸融化,慢慢浮到水面。

將上面一層淡黃色的蜂蠟舀出,放入另一個罐子里二次熬煮,最後就成蠟油。

趁蠟油沒凝固,將其倒進一個粗竹筒里,竹筒內已經提前放入一根棉線擰成的燈芯。

為了不讓燈芯跑偏,還用一根樹枝系住,牢牢固定在竹筒中間。

待蠟凝固結實,破開竹筒,一個粗粗的蠟燭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