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被告方的激烈反駁:自首有立功

正文卷

第391章 被告方的激烈反駁:自首有立功表現,為什麼不可以減刑?

審判台席位上。

徐如風在聽完董白浩的陳述進行了簡單的整理。

根據庭審場上董白浩現有的交代情況。

可以稱作是以殘忍手段侵犯幼兒,並將其殘忍殺害。

不過.…

還有一些主觀的問題需要問清楚。

理清思緒。

徐如風繼續開口詢問:「被告人董白浩。」

「按照你的交代。」

「董果果在前往街道鎮上出售百香果,晚上回家時遇到了你。」

「當時董果果的百香果都已經出售完畢,售賣所得56元。」

「你再將董果果殺害以後,將其售賣所得的56元取走了是嘛?」

「是的。」

董白浩點了點頭,直接承認了。

「那伱取走這56元的想法是什麼?」

面對審判長的詢問,董白浩猶豫了幾秒:

「我當時的想法挺簡單的。」

「我想的是,如果萬一有人發現了董果果的屍體。」

「拿走錢也能起到一定的誤導作用,至少有可能避免調查,不讓這件事情牽扯到我身上。」

「好的。」

徐如風在詢問完這些,微微點點頭。

問詢到這一步,這個案件的基本脈絡算是已經理清楚了。

基本上可以確定的就是,在這個案子當中,董白浩的犯罪動機和犯罪主觀以及客觀事實情況。

犯罪罪行就是以侵犯為目的而實施的犯罪行為。

在實施完侵犯後,又將其殘忍殺害。

這就是具體的罪行。

確定完這些.…

案件的罪行和基本情況已經定下,剩下的就是鎖定對刑期的討論。

侵犯幼兒,並殘忍殺害幼兒。

這是重罪。

但是鑒於董白浩,在這個案件中,主動自首並交代犯罪事實,有立功表現。

在刑期的討論中,還是有著一定爭議的。

這也是本案當中,最關鍵的判定內容。

想到這裡,徐如風將目光轉向了檢方席位。

在這一次開庭前夕。

檢方一直在和他溝通,說是這個案子情節多麼多麼惡劣,情況多麼多麼嚴重。

讓他考慮客觀事實,客觀情景,對這個案件進行公正的嚴厲判決。

當然這種溝通都是在公共場合,進行的正常的交流溝通。

並沒有私底下的交流。

通過這一點兒,可以看出這一次的檢察官,對這個案子所涉及到的問題,非常的重視。

所以在徐如風要求公訴人對於這個案子進行發言時。

林秋水作為本次案件的檢察官,公訴人,特意強調了這個案子的嚴重性。

「檢方對於這個案件的認定如下:」

「檢方認為,在這個案件當中,董白浩針對一名幼兒,實施侵害並將其殘忍殺害的行為已經涉及到了嚴重的刑事法律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傷害幼兒,所涉及到的刑事責任,都涉及到了情節惡劣的情況。」

「雖然有著自首的立功表現,但是其自首情節不足以抵消所犯的刑事責任。」

「像這種重大案件的刑事責任不應予以減輕。」

「再者。」

「檢方還想再強調一點,那就是在這個案子當中,董白浩陳述他的犯罪屬於不能回頭的犯罪道路。」

「這是什麼意思?」

「這個意思是,董白浩擔心他的犯罪行為被人發現,所以就選擇一錯就錯。」

「可是,作為一名成年人,應當知道殺人與不殺人之間的刑事差別和認定。」

「在這個案件的犯罪實施過程中,董白浩有很多機會可以放棄實施犯罪。」

「但是並沒有。」

「依舊選擇對一名幼兒進行殘忍殺害。」

「這已經展現出了其主觀的行為。」

「基於以上,以我國刑法規定殘害幼兒屬於情節惡劣行為,再加上董白浩對幼兒進行了侵害和殘忍殺害的過程。」

「檢方認為,審判長應當從惡劣的情節上考慮量刑。」

「並且自首不能作為減輕刑罰的主要依據。」

「檢方的推薦刑期是死刑。」

「.….」

對於檢方的陳述和推薦的刑期,各方均沒有意外。

因為站在結果的角度,公訴人的陳述並沒有不妥的地方。

並且推薦的刑期也非常合理。

可這只是站在檢方的角度來講。

站在被告人委託律師余成的角度,這個案子必須要勝訴。

所以,對於檢方提出來的刑期是死刑,他也必須不認同。

余成在等待審判長開口的同時,將目光落在了蘇白的身上。

蘇白察覺到了有人在打量自己,抬頭與余成對視了一眼。

能夠看得出余成的目光里滿是那種勝訴熱切。

蘇白微微皺眉,能夠看出對方的想法.…

這想法是必須要勝訴?

想要在庭審上,答辯一番,做減刑辯訴?

對於余成,蘇白了解的不多,但是能夠看得出來,其對勝訴的渴望。

這時候,余成將目光收回。

注意力重新放在審判台席位上。

此時的徐如風在聽完檢方的推薦刑期和相關陳述後,讓被告方委託律師發表意見。

聽到審判長讓自己發表意見。

蘇白深吸口氣,他的意見是著重於事實進行陳述。

只要事實陳述清楚了,那麼這個案子的相關判定也就不難了。

目前,客觀事實和客觀證據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在主觀方面還是有其說法的。

蘇白整理完材料,抬頭看向審判長席位,開始陳述:

「審判長,根據剛才被告人的陳述,還有檢方的陳述,在這裡我想著重的補充幾點內容。」

「好的請補充。」

聽到審判長同意,蘇白繼續開口:

「第一點內容是剛才被告人說的,他不知道董果果年齡多大.…」

「在這裡我方表示懷疑的態度。」

「根據董果果的母親馮雲霞的陳述,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和董白浩提過董果果十歲。」

「並且董白浩和馮雲霞的關係不錯,當時,董白浩還提了一嘴,都已經十歲了。」

「這句話可以明顯的看出來,董白浩可能認為董果果的年齡偏小。」

「不存在其描述的認為是十四五周歲的情況。」

「第二點:我詢問過董果果的母親馮雲霞,董白浩是否多次問及過董果果的情況。」

「或者說董白浩有沒有在先前表露過這種侵害董果果的意向。」

「馮雲霞回答的是,在先前她沒有留意過這種情況,但是每次她碰到董白浩的時候,董白浩都會問一問董果果的情況。」

「表現的的確有點不太尋常的關心。」

「從這一點來看,董白浩很有可能對於這件事情是早有預謀的,只不過在案發當天,他有了機會,所以實施了侵害和犯罪行為。」

「第三點,董白浩在案發後自首前,對於馮雲霞有過詐騙的行為。」

「這種詐騙行為不是指騙錢。」

「而是誤導馮雲霞,說董果果可能存在某種情況,以混淆視線。」

「在這個過程中,馮雲霞因為和董白浩之間沒有什麼仇恨,沒有什麼糾葛,所以也傾向於相信董白浩的話,從而達到了一定的誤導內容。」

「通過這三點來看,我方認為,董白浩的確涉及到了情節惡劣的情景。」

蘇白並沒有將相關的情況繼續表明,因為沒有必要。

以上三點,第一點是14周歲以下算作幼女,在法律上會進行更加嚴重的懲罰。

第二點來表明董白浩不是激情犯罪,而是早有預謀,早有這個念頭進行的預謀實施犯罪行為。

第三點,就是董白浩在明知道自己有犯罪行為的時候,對他人進行誤導。

從這一點上來減輕自首情節的立功表現。

這都是蘇白的補充內容,不需要過多的進一步說明。

因為庭審上審判長能夠明白和理解,就已經足夠了。

面對蘇白的補充。

審判台席位上的審判長微微點頭。

然後詢問被告人委託律師或被告人有沒有什麼其他異議。

「被告人或被告人委託律師有沒有什麼其他異議?」

「有的審判長。」

余成抬頭先是看了一眼蘇白。

然後才緩緩做陳述:「審判長。」

「我方並不認同公訴人和被告人委託律師的陳述。」

「我方的理由如下:」

「首先站在法律的角度,我方很同情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屬。」

「董白浩在這個案子中的確有著犯罪行為和犯罪事實,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方承認,也承認對其情節嚴厲的判定。」

「可是我方並不認同公訴人提出來的有著立功表現,卻不進行減刑的陳述。」

「以及被告人委託律師提出來的幾點內容。」

「以下是我方進行反駁的詳細理由。」

「在這個案子的調查和追蹤過程中,在一開始,馮雲霞進行報案。」

「報的是什麼?報的是失蹤!」

「因為在當時誰也不知道董果果去了哪裡,遭受到了什麼事情。」

「在馮雲霞連續報案數日的時間內,執法方對其進行了調查,卻都沒有任何的進展。」

「執法人員在沒有任何的線索的情況下,對這個案子根本就定性不了。」

「是失蹤還是被拐賣,還是被殘忍殺害,這些都不得而知。」

「從另一個觀點和角度來講。」

「那麼這個案子最後能不能破解?」

「有一定的可能性。」

「但是會不會成為一個懸案疑案?」

「同樣有一定的可能性!」

「如果董白浩,不去自首的話,那麼這個案子可能一直破不了案。」

「或者說很難進行破案。」

「在這種情況下,董白浩的自首是有重大的立功表現的。」

「至少對於這個案子的破解來講,是有立功的。」

「雖然他是犯罪嫌疑人,但是同樣不能否認他的立功表現。」

「如果不是他的自首,這個案子是有一定概率成為冤案疑案的。」

「話說話來,如果這種重大的立功表現不進行減緩刑期,那麼這種自首還有什麼意義?」

「法律上規定自首可以減輕刑罰是因為什麼?」

「是因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勸告犯罪人進行主動的承認刑罰。」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依舊判決死刑。」

「那麼我方完全可以認為,在刑法上自首對於案件有著重大表現,有著立功表現,完全沒有了任何意義!」

「以上是我方對於公訴人提出來的,認為自首情節起不到減輕刑罰的目的進行的反駁觀點。」

「再從被告人委託律師的角度上來講,被告人委託律師陳述了三點內容,完全沒有意義。」

「為什麼這麼講?」

「第一點,沒有證據能夠證明董白浩清晰的知道董果果只是十周歲。」

「但是站在董白浩的角度講,他可能真的只是認為董果果只有十周歲。」

「因為董果果常年幫助家裡人,面相比較老,從這一點上來講,董白浩的認為並沒有錯。」

「不存在主觀上的故意隱瞞情況。」

「第二,被告人委託律師陳述的馮雲霞對董白浩過多的關心董果果,認為這一點不對勁。」

「是在指控董白浩可能對董果果早有預謀。」

「可是馮雲霞是在什麼時候發現董白浩詢問董果果,或者說關心董果果不對勁?」

「是在案發後才後知後覺。」

「那麼在案發前為什麼沒有?」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是馮雲霞在知道了董白浩是兇手後,她的主觀印象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所以造成了這種情況?」

「有可能!」

「所以這一點又能表明什麼,說明什麼呢?」

「不能表明什麼,也不能說明董白浩存在有預謀的情況。」

「至於第三點這一點,我沒有什麼好表述的,因為董白浩的確存在著有一定誤導他人的打算。」

「但是從側面來講,董白浩存在誤導他人的想法,這一點並沒有錯,而且還誤導成功了。」

「那麼,在誤導成功後,明知道自己有脫罪的可能性,依舊選擇去自首。」

「我方認為這更能表現出他在這個案子中的立功表現。」

「審判長。」

「以上是我方對於公訴人和被告方委託律師提出來看法的詳細回應。」

余成低頭看著自己的訴訟材料,將所要陳述的內容全部陳述完畢。

然後抬頭看向公訴人和受害人委託席位。

這個案件的各種可能性,他都已經詳細的列舉過。

他想不出對方還有什麼觀點,能夠反駁自己。

如果沒有具體觀點,那麼這場庭審,則是有極大可能性判定死緩的。

余成深吸口氣,只要這個案子能夠勝訴!

那麼他踩著白君律師事務所的名氣,自身的名氣也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不過.…

案件的判決權掌握在審判長和合議庭的手中。

這個案子最重要的還是各方的答辯能夠說服審判長,讓審判長進行採納。

對於董白浩的最終判決,還是要看審判長和合議庭的主觀判定。

想到這裡,余成扭頭,看向審判台席位。

.

….

PS:最後一天,求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