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批地建房

正文卷

第93章 批地建房

總之,他不喜歡這樣的環境,之前晚上睡覺的時候,只秦江一個人打呼,他就已經夠難受了,現在知青點男生宿舍晚上有四個打呼的,如果不是昨天走太久,太累了,他昨天晚上肯定是要失眠的。

而且,秦溪既然已經決定要在這陳惠村申請一塊地,起間自己的房子,那就說明她已經打好主意了。

雖然秦溪是他們兄妹三人中最小的,可很顯然,大哥聽她的,他沒錢沒本事,自然也是要聽她的。

他只需要乖乖聽話幹活就好了,別的什麼都不用想,看他大哥被秦溪養的氣色那麼好,就知道,跟著秦溪混,待遇差不了。

「嬸子,在餵雞啊!」秦溪直接走到了婦人身邊,問道:「大隊長在家嗎?我們找他有點事。」

秀娟看著面前這三個陌生的男女,年紀大了,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可很快就知道了,這三個,應該就是昨天晚上老頭子跟她說的,新來的知青。

這是三個人,說明是那三兄妹,另外兩個,她聽老頭子說,好像是一對。

沒想到他們還挺懂事的,昨天晚上十點才到的陳惠村,現在就拎著東西上門來拜訪了,她就喜歡這樣懂事的知青。

「你們是新來的知青吧!」

「嬸子年紀大了,現在才反應過來,你們是來找我家老頭子的吧?」

秦溪一看到對方的反應,就知道面前這個嬸子是陳愛國的媳婦無疑了,連忙把手中的紅糖遞給了對方:「嬸子,我們剛來,有什麼不懂的,還得你們多多照顧。」

「這是幹什麼?使不得,快收回去。」秀娟假意推辭了好一會兒,才「勉為其難」的拎著東西,高高興興的把人帶進了屋。

住她家隔壁的堂妹秀玉躲在破了洞的窗戶後面,看到堂姐秀娟輕輕鬆鬆就得到了別人巴結他們的禮物,眼睛都羨慕紅了。

別的她不想,只是怪家裡男人不爭氣,如果她男人也是大隊長,這禮肯定是送到她家來了。

「愛國啊!新來的知青來看你了。」李秀娟走到陳愛國身邊的時候,還特意晃了晃手上拿著的東西。

陳愛國一看這個,顧不得什麼知青不知青的了,拉著媳婦就往屋裡走:「你幹什麼?我是大隊長,為人民服務,這都是應該的,不該收人東西。」

「我不想要的,可是小同志們非要給,我有什麼辦法,總不能把人東西扔地上去吧!這也太不給人面子了。」秀娟隔著袋子一摸,就知道裡面裝的是紅糖磚,這可是好東西,要她還回去,她可捨不得。

「你想想,翠玉還在坐月子,正是需要補充營養的時候,這紅糖能讓她養身子,翠玉身體好了,你小孫子的身體才能好啊!」

她和陳愛國生了三女一子,在這個講究香火傳承的年代,那兒子就是他們的寶貝疙瘩,不過現在她家的寶貝疙瘩成了兒媳婦翠玉,誰讓她爭氣,一口氣給她家生了四個大胖孫子。

想到乖巧可人,但是身體瘦小的小孫子,陳愛國軟了軟心腸,他終究只是個俗人:「我先去問問他們為什麼而來,如果是小事,不犯錯誤的事,你就收下吧!」

聽到這話,秀娟迫不及待的應了一聲「哎」。

「但是.我還沒說完呢,你急什麼?」

「行了行了,快點說,我還等著給我兒媳婦沖紅糖水喝呢!」她知道,一般陳愛國這麼說,這是就是十拿九穩,妥了。

「但是這事要是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這事辦不成,也不能辦成的,你給我把東西還給人家,免得招惹是非。」

「行,這事我還能不知道嗎!你去吧,我進去看看翠玉。」說完,李秀娟扭頭就走了。

這新來的知青,能有什麼大事找他們,不就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嗎?

她盲猜,這三人是為了之後大隊給他們分工定工分的事來的。

分工關係著他們之後幹什麼工作,定工分關係著他們之後幹活能拿幾個工分,他們村是人三勞七,多勞多得。

這點小事情,對於一個實權大隊長來說,只是洒洒水的事情罷了,簡單的很。

當然,這拿幾個工分就要干幾個工分的活,村民們的眼睛可是雪亮的,誰也徇私不得。

陳惠村在這點上做的還是不錯的,相較於隔壁的左嶺村,他們陳惠村的大隊長,已經能算得上是鐵面無私了。

陳愛國一出去,就招呼幾人:「坐,老婆子,上茶。」

他家是有熱水壺的,而且還是兩個,其中一個是自家買的,另一個,是他獲得了先進大隊長稱號,鎮上的領導發給他的獎勵,上面還印著五個字『為人民服務』。

「來了,你就不能順手倒了嗎?非要把我叫過來。」

李秀娟放下手中的東西,出來給他們倒了一杯茶水,寒暄了兩句,就又回屋了,因為她聽到了小孫子的哭聲,肯定是餓了或者拉了,她得趕緊過去看看,不然不放心。

「有什麼事就直說吧,我也不是個喜歡拐彎抹角的人,但是,醜話說在前面,有的事我能管,有的事我不能管。」

秦溪才不管他這話有沒有什麼隱藏含義呢!

總之,她的要求,對村裡來說,完全是有益無害,不怕他不答應。

「大隊長,是這樣的,我看知青點太窄了,小小的兩間屋,住了十個人,實在是有些擠。」

「我們是三兄妹一起下鄉的,家裡面給了一些錢,所以,我們想讓村裡給我們批塊地,用來起房子。」

「放心,我們會出錢買那塊地的使用權,等我們什麼時候走了,地和房子依舊是村裡的,這東西,我們也帶不走。」

「雖然現在還沒這政策,但我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能回去。」

一聽這話,陳愛國眼睛亮了,村裡有錢掙,等人走了,還能接收他們的房子,同時,還解決了知青點太小的事。

畢竟那知青點就三間屋,已經住了十個人了,下次再來知青,肯定是住不下的,到時候,說不定還要村裡出錢,給知青修兩間房子,但只要他們兄妹三人搬出去,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就是村裡再接受五個知青也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