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挑戰,接踵而來

正文卷

第109章 挑戰,接踵而來

回十里大隊的路上,王喜喜看了林念禾好半天,終於還是忍不住問她:「念禾,你和那個公安同志,是在處對象嗎?」

林念禾立即搖頭:「不是啊,他是我發小,鄰家哥哥。」

林念禾等這個問題很久了!

她知道王喜喜誤會了, 但她自己跳出來解釋,顯然會有心虛的嫌疑。

王喜喜看她一臉坦然,又忍不住看她的自行車:「那你怎麼敢收他的自行車啊?」

「啊?」

林念禾愣了愣,旋即笑了:「這可能算是地區文化差別吧,我這樣跟你說啊,在大院里,我們可以自己人往死里掐,但是有別地兒的人過來找事兒,以前有再大的仇都會一起上。」

「像是幫忙什麼的……咱們是一個大院的發小,我找你辦事,能不能辦你都得給我辦了,辦不好我還得擠兌你。所以很多時候都沒有那麼多客氣。」

林念禾說的,的確是京城獨有的大院文化。這些孩子的長輩在同一個單位,先輩更是一塊兒拼搏奮鬥過的,從小一塊兒長起來的情分,自然非比尋常。

這樣的獨有的情感牽絆在外人看來幾乎是不可理喻的。

王喜喜愣了好半天,愣是沒想出來該怎麼評價。

林念禾看看她,補充一句:「而且我會給他錢的,就是今兒沒帶。」

她的錢都在空間里,想拿隨時能拿出來,但她沒法解釋為什麼自己來鎮上買個本子還要帶那麼多錢, 所以也只能先拖一拖了。

王喜喜這才緩緩點頭,勉強接受了:「所以, 其實就是你給他錢、他幫你買自行車,對吧?」

其實還是有差別的。

林念禾在心裡說。

因為他是想在她前邊的。

不過她懶得再解釋了,笑著點了下頭:「嗯,對。」

王喜喜吐了吐舌頭,小聲說:「我一直以為他對你……嘿嘿,原來你們那邊的朋友彼此間也會這樣照顧的啊。」

林念禾:「……」

那個在她腦海中熄滅了許久的小火苗因為大喜同志一句話,死灰復燃了。

難不成,蘇昀承真是喜歡她?哦不,喜歡原主?

林念禾覺得蘇昀承不可能是喜歡自己的。他喜歡自己什麼呢?喜歡她掄菜刀的姿勢很熟練?

她突然感覺手裡握著的自行車車把有點兒燙手。

心,有點兒亂了。

林念禾的心很快就被其他事帶跑偏了。

因為路上耽擱了許久,林念禾回到知青點後剛咬了兩口饅頭就聽到了掃盲班準備開課的鑼聲。

這一個下午,吳校長和李大和也沒閑著,他們把李二叔做好的課桌椅都搬到了大隊部的兩間屋裡,立起兩塊小黑板,簡單的把教室布置出來了。

他們還挨家挨戶統計了上掃盲班的具體人數。除了老人和小孩,還有上過學的,全十里大隊需要掃盲的一共二百零一人,其中男同志一百零八人。

林念禾:「真是個讓人突然想去爬個山的數字啊。」

吳校長:「……」

林念禾:「校長,你們班上課前要不要喊個口號?比如替天行道?或者我再給你們捐一百零九根旗杆?」

吳校長拍了一下她的肩膀,瞪了她一眼問:「你買的本子和鉛筆都有多餘的,剩下的你打算怎麼辦?」

「等小學開學了給孩子們當獎勵唄。」林念禾隨口說道。

一個本子五分錢, 作為十里大隊首富, 林同志並不在意這點兒小錢。

「那也行。」

吳校長沒再廢話, 只是問林念禾:「你想好要教大家什麼了嗎?」

林念禾一本正經的回:「下午在鎮上給我爸打了電話, 他與我說了不少掃盲班的事情,我想我應該知道要教給大家什麼。」

林爸的意思她明白,就是從生活入手,教一些接地氣的東西。

「嗯,」吳校長囑咐,「別緊張,都是你熟悉的嬸子,要是不知道教什麼,就教你我他、數字這些最基礎的。」

「好。」

其實她們兩個都有些緊張。

林念禾緊張是因為第一次登上講台,吳校長是擔心會有人不來。

事實證明,吳校長多餘擔心了。

一百單八將整整齊齊的擠在臨時小教室里,有的還自己帶了小馬扎,實在沒地方坐的就站在一邊。

林念禾那邊也是如此,李嬸來的路上就幫著點好了人數,一個不差。

但林念禾的緊張註定沒有地方宣洩了,她只能自我安慰:沒事兒,她是見過大世面的,嬸子們人數再多也不可能有畢業答辯時教授們問的問題刁鑽,不慌。

「林知青,咱今天學啥?」

「你咋那麼多廢話?這還用問啊,小林知青是教咱認字寫字的,這都不知道你還來幹啥?」

「就是,你那嘴跟棉褲腰似的,可別禿露反帳磨嘰那些車軲轆話了……哎,林知青,禿露反帳咋寫的?」

林念禾:「……」

呵,她也想知道。

她甚至都不是十分理解那四個字是什麼意思!

75年7月18日,穿越到此近三個月的林念禾,遭遇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挑戰。

這個挑戰的名字叫:東北成語的含義及書面表達方式。

林念禾看著滿眼熱忱的嬸子們,沉默片刻後展顏淺笑。

「李二嬸的這個問題恰好也是我想要提的。」

小林老師面上看不出絲毫慌張,嘴角掛著笑,好像一切都是她的劇本。

「我想先跟大家解釋一下普通話和地方方言的區別。」

「咱們國家地大物博,以前就有『十里不同音』的說法,這在咱們東北或許不太明顯,但在南方,很可能相隔幾里地兩個村子裡的方言彼此都聽不懂。」

「遠的不提,咱就說前段時間,溫嵐知青說的她的家鄉話,嬸子們就聽不懂吧?」

小林老師直接丟出了最有說服力的例子。

溫嵐那一口陝話,當初可是孤立了全村人的。

嬸子們紛紛點頭,頗感贊同。

林念禾很滿意大家的反應,繼續說:「所以當天南海北的人們匯聚到一起,該如何交流呢?早在世紀初,『普通話』就被提出了,就是溫嵐知青平時與大家交流的時候說的話。」

「會說方言是值得驕傲的事,但說好普通話是與人交流的必備技能。」

這時,趙寡婦忍不住開口:「我咋覺得溫嵐知青平時說的話,和咱們說的也沒啥差別呢?」

「就是啊,所以咱說的就是普通話唄?」

「咱和林丫頭說話的調調也差不多啊。」

「……」

75年7月18日,初當老師第一天的林念禾,遭遇了第二個真正意義上的挑戰。

這個挑戰的名字叫:我說的難道不是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