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第三種銷路

正文卷

第180章 第三種銷路

「羅組長,你跟那制衣廠主任咋談的,這真是神了。」

「能咋談,還不是扯上家禽廠,幫他們弄點雞鴨唄。」

「那也不對呀,這給的票也太多了。」

「你要覺得多,就把票還給我,人家多給點還不好嘛。」

「這都給我了的票還能要回去的呀。」

從制衣廠出來,劉良算是真佩服羅成,這第一次上門,就比他強無數倍了。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弄的東西都是一些生活用品,這類東西大家是需要,但不是特別急需。而制衣廠是製作衣服的,月經帶是順帶用一些邊角料製作的。

劉良的資源純粹是借用,也算是能小範圍互相搗騰一下。他跟羅成的資源完全沒有可比性,一個是緊缺需求度,一個就是調配能力。在火柴廠那邊就能表現出力了,劉良都是一種求的形式。而羅成在那邊,是反過來的,你的火柴票,老子不是為廠里職工謀取點小福利,還真看不上,但老子手裡能給伱的,對你廠里就是大福利。

現在廠里一個月能不能吃上一次肉,心裡沒個逼數嘛。要是火柴廠的員工知道有人為了點火柴票,願意賣點雞鴨和蛋給廠里,但負責人沒同意。那背後罵娘問候他的,保證能有無數人。

在制衣廠這邊,雖然人家沒有紡織廠牛,但工人衣服,手套,還有供銷社賣的襯衫褲子等等。都是他們製造的,不過他們的布匹材料是紡織廠提供的。布票是紡織廠那邊發出來的,那邊生產多少布就會發多少對應的布料。

而制衣廠這邊,是不能發布票的,但供銷社賣的衣服是需要他們發的襯衫票,褲子票等等。有這類票,可以不用布票去買衣服。一張這樣的票,能頂不少布票。沒這樣的成品衣服票,用布票也能買衣服。

羅成在制衣廠就是弄了不少襯衫票出來,雖然成品衣服除了需要票,價格比買布要貴不少,但很多人是有錢弄不到票。

當然了,以制衣廠自身的資源,福利待遇其實是很好的。羅成跟劉良說的話,也是糊弄他的。因為有些事情也不好跟他說,羅成是跟制衣廠那邊的主任談的內容是交換的形式。但少量的雞鴨人家根本沒興趣,要雞鴨,人家可以直接找家禽廠。

羅成其實跟制衣廠交易的是棉花,別看現在才剛九月,但要不了幾個月就天冷了,制衣廠已經開始要生產棉襖和大衣了。

但愁的是材料緊缺,制衣廠可不光是負責供銷社那麼點衣服,廠里的工作服,領導的中山裝,部隊里的衣服。都是制衣廠負責的,所以制衣廠的規模很大。衣服都是人工加縫紉機製作,廠里職工是機械廠的幾倍。

羅成是說能幫制衣廠弄到舊棉絮,才讓人家制衣廠的主任另眼相看。人家主任也不怕羅成在他這吹大牛,直接給了他不少襯衫票。要是敢忽悠制衣廠,那麼機械廠不給個交代,以後機械廠的工作服安排,原則上是三至五年一批,也就是可三年可五年。到時候機械廠領不到衣服,可就別怪制衣廠了。

來制衣廠這邊一趟,羅成倒是又多一條路子。在未來時代,很多打工的人,去一個地方不是帶被子去的,而是到一個地方後直接買被子和棉絮。然後沒幹多久要是就感覺干不下去,那些便宜的棉絮和被子都直接不要了的。

羅成打算去未來時代收點『垃圾』棉被棉絮,雖然直接買新的更省事,也不差那麼點錢,可新的弄到自己時代來,恐怕那時候不是跟制衣廠合作了,而是第一個舉報自己的就是制衣廠了。

而就算這樣的合作,羅成依然還要去找孫主任彙報。這事他不能單獨去干,真單獨干,那制衣廠給的票也不用上交了。可這樣一來,容易被套上做買賣的風險,再查你貨品來源的話,就真難弄了。

等兩人回到廠里後,羅成拿著制衣廠給的票,去找孫主任談這事。這跟制衣廠合作的事情是沒有問題,但問題是羅成能收到舊棉絮不,要知道這東西本來就緊缺,地方收購站和一些弄棉花的地方,都收這個的。

這城裡都不好收,鄉鎮就更不用說了,農村人天冷,鑽稻草堆里睡覺的都有。

孫主任交代羅成辦事以後穩當點,這襯衫票就算要,也不應該這樣早拿回來。對方看上去大氣和信任,那是人家有底氣不怕你有工作單位的忽悠。就算羅成真能弄到舊棉絮,但話可以說滿,事情別做那麼滿。完全可以等東西弄來了,再去跟制衣廠交換。

羅成想想也是,他這是被人家算計了,人家不怕吹牛打秋風的,在制衣廠人家主任沒少誇羅成年輕有為,能力強。現在被孫主任教導一下,才明白人家就是在故意捧他。而對方肯定是對他提出的交換東西很感興趣,所以直接給羅成一些襯衫票,把他退路都堵了。

要是劉良去談,先不說能不能見到人家主任,就算見到,他那些資源,人家都沒興趣聽他談。

羅成哪怕是有未來空間,但還是逃脫不了年輕人愛表現的毛病。但人嘛,總要成長,畢竟羅成才十八,虛歲算十九,年後二十。

以現在羅成掌握的人脈,哪怕是利用資源互換來的,也足夠他在機械廠安穩的待在副組長的位置了。在採購科一直有個說法,一個月前的整改,今年年底會選出一個科長出來。之前大家都認為沈組長是穩的,但現在有些不好說了。

以機械廠的規模,採購科真要選科長出來,其實行政級別只有副科級。但哪怕是副科,也能算的上是真正幹部了。

在廠里,擔任組長副組長啥的,沒有行政級別,廠里可以隨便任命。但有行政級別的,可不是孫主任一句話就行的,哪怕是廠里廠長,得通過組織部的審核,才能當上的。

要是一些總共百來人的小廠,內部的科長可能只是一個崗位稱呼,沒有真實級別的,那也是不需要審核的。但羅成這邊,一個是工廠是市級企業,一個是人數也算中型規模了。這邊的採購科科長,就能評上科級。

羅成工作才兩月,年齡又小,要弄行政級別,就不能光講能力了。得有資歷,羅成就算在廠里人緣好,在外有人脈,按照道理是跟沈組長沒競爭資格的。可現在上面就是不弄科長著職位出來,沈組長是想當科長的,心裡難免有點感覺不妙了。

下午在下班之前羅成又申請明天去鄉鎮出勤了,他其實已經不想往鄉鎮跑了,趙倩懷孕了,他倒是想在她身邊多照應一下。但鄉鎮的事情太多,都需要他去處理。

下班羅成回到家,趙倩就坐在門口跟鄰居楊慧閑聊。這有那麼一兩個鄰居能閑聊就可以了,沒必要跟所有鄰居交好。而趙倩懷孕後,現在雖然肚子不明顯,但對小孩更親切了。

自行車停在廚房側牆邊鎖好,羅成也是熱情的喊了楊慧一句楊姐。沒打擾她和媳婦的聊天,楊慧也沒什麼文化,她和趙倩在一起,也是聊一些很膚淺的東西,比如院子里各家各戶的一些八卦。後院有一戶姓李的男人,平時看著挺好的,但家暴,小孩媳婦都打,他家裡人跟他說話都小心翼翼的。

院子里的大爺出面過幾次,甚至鄰里之間也指責過。但那貨還有點窩裡橫的感覺,大家一指責一不客氣,那貨就服軟,可該動手打家人的時候還是不手軟呀。

羅成當時聽後,還笑著說那貨也就不是在自己鎮里,否則他這樣的人,哪怕沒惹到自己,也要修理他。

趙倩聽到羅成的話後,還順勢問了他,他以後會不會打媳婦和小孩。羅成倒是比較坦誠自己的觀念,那就是打,不聽話的,胡攪蠻纏的,那他肯定動手。有事情,那麼觀念不和,要是心平氣和坐在一起談事,哪怕就算說服不了羅成,他也肯定不會動手。但要跟他咋咋呼呼的,忍不住揍就揍了。

起碼跟羅成跟後院李姓那戶的男人不一樣,那貨是稍微不順心就打人。說實話,如果不是趙倩勸說他別管人家家事,羅成是真想找機會收拾一下那貨。他也不需要理由,要理由就跟那貨一樣,不順心。

趙倩見羅成下班回來了,也就是跟鄰居稍微再瞎扯一會,就結束話題了。她要照顧自己男人了,熱飯菜,燒水洗漱之類的。現在懷孕了,不能同房,但羅成有需要的時候,趙倩也會用其他方式操勞一下。

按照通俗的說法,趙倩想要給羅成生兒子,家裡應該掛一個男娃的畫像。然後羅成告訴趙倩,要生兒子,還得多看他身上那帶把的東西,這叫以形補形。這看的同時順帶操勞一下怎麼了。

才懷孕沒多久,難道就不能動彈了嘛。人家孕婦大肚子都要在單位幹活呢,女人,哪怕是孕婦也沒那麼嬌貴。

不過今天是不會讓趙倩去操勞,現在也就每次從鎮里回來的時候,讓她施展一下手法。

~~~~

清晨,在未來時代羅成醒來,又是要忙碌的一天。劉小菲嫩滑的身子,羅成已經沒不饞了,只有一方興緻來了,做出某些動作,對方就明白什麼意思。

否則平時兩人因為天熱,就算光著身子躺一起玩手機遊戲,都不會有什麼身體反應。

羅成用臉在劉小菲軟嫩的山峰上親密摩擦一會,才起床出門。現在他們住在以前同一個小區的一棟房子二樓,之前的房子直接給小菲的表姐表妹住了。而現在劉小菲也不用去店裡忙,成為了專門的煮飯婆了。

現在羅成和劉小菲有三個店鋪了,除了之前兩個,又在一個老商場那樣的場地租了一個小門面。那個老商場第一層跟菜市場差不多,但二層是後來改造成的一個大超市。離羅成他們住的地方也不算遠。

三家店鋪,加一起一天能銷售一千多斤,每天幾萬塊的營業額。但按照劉小菲有成本的演算法,畢竟有『貨款』,一天收入能上萬。但開銷也不小,十個員工了,工資一個月要發出去將近四萬。房租水電在一萬五左右,然後伙食費劉小菲是飯菜弄的不差的,加住房房租和倉庫,又是一萬多。

除了店鋪房租,現在住房房租兩套老小區的,加一個民房,然後現在羅成又租了一個類似大倉庫的地方。這些加一起就要八千多了,而伙食別看就一個月三千多塊,但總共十來個人,一天平均一個人十多塊錢,一餐的話也就五六塊錢。但其實伙食真的很不錯,一天買一百塊錢左右的菜,真的很豐盛。有肉有湯,葷素搭配。

這除了開銷,一天月還有凈利潤二十多萬。可把劉小菲高興壞了,一個月二十多萬,十個月二百多萬,一年二千萬。發財了,要成為富婆了。

當然這是劉小菲算的利潤,羅成這邊其實算的上是『無成本』的,一個月的利潤其實是五六十萬。而羅成每個月偷偷用掉的錢也不少,自己時代養雞的飼料,養黃鱔泥鰍的飼料,光撈小田螺已經很難滿足黃鱔泥鰍的餵養了。

主要還是銷售量趕不上在羅成那時代的抓獲量,現在羅成在新的倉庫那邊都直接存放了十天的量黃鱔,這也就能保證羅成在自己的時代回到市區後,也不會影響這邊的銷售。而且都是經營的店鋪形式,店鋪里也不可能只存放一天的銷售量。

現在羅成面臨的問題就是鄉鎮那邊的黃鱔泥鰍甲魚存貨量太大了,哪怕適當的給家禽廠又加了五千斤一個月的供應量,但十幾個公社隨便安排一些人夜晚去捕撈黃鱔,一天的收穫都不只五千斤。

面對這樣的局面,弄太多飼料去餵養黃鱔泥鰍什麼的,是很難讓人理解的,因為你黃鱔泥鰍之類的收購價格才一分錢,你這一分錢的東西,本來就是說是當作飼料來餵養雞鴨的。現在竟然還弄飼料來餵養『飼料』。

所以解決現在局面的只有兩種辦法,第一個就是迅速找到提升銷量的辦法。比如去批發市場把黃鱔批發出去。第二個辦法,就是在未來時代弄場地進行養殖,在未來時代的話,隨便你喂黃鱔泥鰍甲魚吃什麼都沒人說閑話了。

而現在有了羅成能想出的辦法外的第三種辦法,劉小菲喜歡在朋友圈裝慘,開第二家店鋪的時候,她並沒有炫耀說開了第二家店鋪,而是賣慘說第一家店鋪經營不善,倒閉了。貸款換了個地方繼續開了一家賣黃鱔的店。

商場那邊的店鋪開業的時候,依然是賣慘,說第二家店因為同行競爭激烈,倒閉更快,一個月沒撐住。但她是越挫越勇,豁出去了,開了第三家店。

但賣慘歸賣慘,已經請了四個姐妹在這邊幫忙,在她們面前劉小菲實在是忍不住炫耀。除了負責給大家做飯,劉小菲都去學駕照了,打算駕照一出來就買車。某手機賬戶里六位數的餘額她們都看見了。

賣黃鱔到底多掙錢,四個姐妹知道了,也等於是她們的家人知道了。劉小菲沒忍住透露了成本,在店裡幫忙收銀的人自然也就大概算出了利潤。

而姐妹們知道劉小菲一個月大概掙多少錢後,又驚奇的告訴了家人。

這年頭,一個地方的人一旦發現了有掙錢的路子,幾乎是一個帶一個的上。然後很多親戚都走上一個行業,現在就有人想出錢讓劉小菲帶著他們干。主要是看上了劉小菲這邊能弄到的便宜貨源。

(上一章是被審核人員刪除了一些內容,章節名字都被改了,後面看的人,可能不知道我寫了什麼,前面看了的就知道我又涉及了一些不能寫的地方。經常審核修改,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