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蘑菇房上樑

正文卷

第139章 蘑菇房上樑

「香,太香了,原來烤魚這麼好吃呀!」

「周哥,你也太能藏了,有這麼好的手藝,怎麼老是藏著啊!」

飯桌上,陳詩英、陳巧依、周朝陽、沈招娣第一時間被眼前的烤魚吸引。

剛開始坐下,他們就迫不及待的嘗了一口。

香嫩可口的魚肉入口,讓人停不下筷子。

「是呀,沒想到周哥這麼會做川菜,連我這個地道的川省人都覺得很好吃。」沈招娣一臉認同。

「子文,這道菜怎麼做的,有空教教我呀!」陳詩英美眸放光,看周子文的目光中露出一種渴望。

她對廚藝的愛好,就像老饕見到美食。

遇到好吃的菜就想學到手,學不到就心痒痒。

「好啊,那我們這幾天都吃烤魚,我天天教你。」周子文笑著點了點頭。

他覺得廚藝這門技能還是很有用的,不但可以自己做好吃的,還能收穫大姨子的崇拜。

看著平時性子恬靜的陳詩英露出崇拜的目光,他的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

「嗯,是時候把廚藝也列入掛機面板了。」周子文暗自想到。

陳詩英的廚藝天賦還是挺高的,要是一不小心,被這妹子超過了可就丟臉了。

目前,第三掛機位基本是釣魚和石匠技能輪流使用,以後就要多加一個廚藝。

正在周子文陷入沉思的時候,腦海忽然莫名多一些知識,這些知識自然而然被他吸收,彷彿原本就會一樣。

「種蘑菇技能升級了!」

周子文心中一喜,急忙打開掛機面板。

【種蘑菇LV4(0/400)】

果然,種蘑菇技能已經升到四級。

按照境界的說法,就是略有小成。

在種蘑菇這方面,他已經比得上那些幾十年的老師傅了。

甚至因為技能的原因,比那些老師傅懂得更多,也更全面。

「這下子,蘑菇組是徹底穩了。」周子文心裡感嘆了一句,然後端起酒杯,和周朝陽碰了一杯。

「來吧,朝陽,練了這麼久的酒量,現在是驗證結果的時候了。」

周子文這話一出,周朝陽的臉色瞬間苦了下來,「周哥,別啊,我是自己人啊,自己人不打自己人。」

他可是太清楚周哥的酒量了,別說是他,估計整個村沒一個是周哥的對手。

「呵呵,開個玩笑,我還能真灌你不成?在我這裡,不勸酒,能喝多少喝多少。」周子文笑呵呵的說道。

老實說,他還真不願意勸人喝酒,畢竟酒這玩意不是好東西,喝多了傷身。

「哈哈,周朝陽,伱別慫啊,跟他單挑。」沈招娣在一旁起鬨。

「我可不是周哥的對手。」周朝陽瞪了沈招娣一眼,直接認輸投降。

「呵呵。」

見此,周子文和陳家姐妹都笑了。

幾人待在一起歡聲笑語,展現出年輕人的朝氣。

這一刻,才讓人感覺到,他們不是被派到鄉下來受苦的,而是來鄉下做建設的進步青年。

……

一夜無話,第二天清晨,周子文在銅鑼聲中清醒。

起床之後,他第一時間來到房間,查看他的發豆芽。

經過幾天的培育,豆芽已經長得相當旺盛,一根根白色的豆芽根,頭上盯著兩半綠色的芽瓣,看起來非常喜人。

「哈哈,今天有豆芽吃了。」周子文面帶欣喜。

這種親自培養成熟的感覺,讓人非常有成就感。

就像勤勞的老農,看到莊稼成熟,有種豐收的喜悅。

「姐,我的豆芽種出來啦,中午咱們吃豆芽吧!」

早上吃飯的時候,周子文開口說道。

「好啊,昨天我就看你那豆芽差不多種出來了。」陳詩英笑道。

「是呀,子文哥發的豆芽看起來好嫩,肯定很好吃。」陳巧依也在一旁高興的附和。

「這次發的豆芽不少,估計能吃個兩頓了。」周子文道。

他發的這一批豆芽,起碼得有兩斤,雖然不多,但也不少。

他也不準備繼續留著,準備今天就吃完。

這批豆芽正好處於鮮嫩的階段,如果再過一兩天,吃起來就有些老了。

「好久沒吃過豆芽了,我都快忘了豆芽是什麼味道啦!」陳巧依回憶了一下,她記得,上次吃豆芽好像是在下鄉前吧!

「以後想吃什麼和我說,我給你弄。」周子文拍了拍她的肩膀。

在鄉下,確實沒有城裡那麼方便,很多東西都買不到。

縣城倒是有賣的,但誰會為了吃一個菜,特地跑一趟鄉下呀!

「真的?那我可要好好想想了。」陳巧依歪著腦袋,眼中閃過欣喜的光芒。

戀愛中的女人就是這樣,聽到一點好話就會非常高興。

吃過早飯,周子文和陳家姐妹還有沈招娣等人一起去生產隊集合。

本來周子文以為今天又是老生常談的話,結果大隊長卻提到他,也可以說是蘑菇房。

「經過咱們生產隊這段時間的努力,蘑菇組的蘑菇房即將完成,等會中午的時候開始上樑,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前去觀看。」

「上樑之後,蘑菇組將正式啟動,再過一點時間,咱們都可以吃上自己種的蘑菇了。」

大隊長這話一出,頓時引起熱烈的掌聲。

村民們沒有想到,這蘑菇,居然還有他們的份。

不過這也不奇怪,蘑菇組成立,是生產隊的一件大事,作為生產隊的一份子,蘑菇組做出的成績,也有他們一份。

畢竟現在是集體時期,每個人都是生產隊的一份子。

等蘑菇種出來了,分給村民們嘗嘗,也能讓大家更加支持蘑菇組。

這事,前段時間吳大剛和他提過一嘴,周子文並沒有什麼意見。

反正他只負責把蘑菇種出來,至於這些蘑菇怎麼處理,生產隊的領導幹部們說了才算。

他覺得,這樣做對他也有好處,只要不是喪良心的人,吃了他種出來的蘑菇,肯定會記住他這個人。

這也有利於村裡人對他的看法。

作為知青,想要融入集體是很難的,比如說知青院那幫人,很多村民直到現在還沒接受他們。

在很多村民眼裡,這些知青就是來和他們搶糧食吃的。

畢竟生產隊是一個集體,多一個知青,他們就要少分一些糧食。

好在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周子文已經和知青院的知青區分開來,村民們也知道,他和那些知青不一樣。

對周子文的加入,也很樂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