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

正文卷

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

第355章

這些年以來,程世傑沒要崇禎皇帝一文錢,也沒有要一州一府之地,遼東本來就是在天啟元年丟的,而是程世傑率領寧海軍拿下來的。

程世傑拿下遼南四州,利用遼南的土地,移民屯田,建造工廠,自籌軍費,越打越強,可是程世傑一旦倒下,遼南誰能守住?

當年,孫承宗在守遼東,他親自建立的關寧軍,袁崇煥替代了孫承宗,遼東局勢急轉而下,別說五年平遼了,僅僅第二年建奴就兵臨京城城下。

現在程世傑真的是身體有問題嗎?恐怕不全是,應該是心理受到了打擊,他現在可不能倒下,一旦倒下,後果不堪設想。

不行,程世傑萬萬不能倒下,就算他倒下了,他的新政也不能倒,崇禎皇帝可不想再過那種處處生煙冒火、國庫能餓死老鼠的苦日子了!

崇禎皇帝下定決心,將所有彈劾程世傑的奏摺通通扔進了垃圾桶,直接駁回程世傑因病請辭的奏摺,同時,讓王承恩帶著派宮內醫術最高明的御醫前往延慶救治程世傑,同時,擬旨,遼東地區一切照舊,人事任免由遼東總督府衙門說了算,同時封程世傑之子程家龍為海國公世子,定國將軍,世襲罔替。

崇禎皇帝用世襲罔替這樣的狠招,就是想學習朱元璋,當年沐英鎮守雲南十年,大興屯田,勸課農桑,禮賢興學,傳播中原文化,安定邊疆。沐英死後,沐氏子孫世代鎮守雲南。

沐氏子弟三代西平侯爵,十三代黔國公爵,掌握著雲南軍隊,雲南雖然不屬於九邊體系,可是因為土司作亂,雲南仍舊有將近二十萬軍隊,其中設立十六衛(裁撤馬隆衛)二十千戶所(其中鶴慶千戶所裁撤)。

要說沐家掌握的軍隊,在兵部戰冊上是十五衛共十九千戶所共計十萬共五千二百八十人,沐家依靠著十數萬兵馬在雲南割據了嗎?

事實上並沒有,沐家還是對大明相當忠心的。

崇禎皇帝想著把程家放在遼東,世鎮遼東應該還算不錯,事實上現在的遼東,與當初的沐家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沐英的兒子沐昕是駙馬都尉,娶成祖之女常寧公主為妻,沐英之女嫁於定國公徐增壽為妻。

崇禎皇帝決定將來讓坤興公主嫁給程世傑的兒子程家龍為妻,至於程世傑之女程家悅,則不能嫁給太子朱慈烺,一旦將來朱慈烺登基為帝,程家悅有娘家的助力,那就很容易把太子架空。

崇禎皇帝的態度變化,讓眾臣感覺什麼叫做伴君如伴虎,同時大臣們也在思考,崇禎皇帝到底是什麼意思。

崇禎皇帝這道旨意遭到群臣的一致抵制,一眾老臣尋死尋活,聲淚俱下,把祖制搬出來說了又說。

崇禎一連下了三次聖旨,又被內閣打回了三次,內閣的態度很明確,現在程世傑主動請辭,你不肯趁機拿下遼東地區,讓大家發一筆橫財也就算了,還想封那個程世傑的兒子做定國將軍和海國公世子,這不可能!

可是萬一,程世傑的兒子比程世傑還要厲害怎麼辦?要知道程家龍所做的事情雖然不多,可是他年紀輕輕就開始折騰,將來程家龍長大,我們還活不活了?絕對不行!

面對強硬的群臣,崇禎皇帝也大傷腦筋,群臣的態度很明確了,他們與程世傑只能二選一,你自己選吧!

衡量再三,他只好找來筆和紙,給程世傑寫了一封非常誠懇的信,說明白了自己的苦衷,最後無奈的說:「程卿,眾臣集體反對,這關係著江山社稷的安危,朕絕不能退讓,只能委屈你幾年了!」

這封信到了程世傑手中的時候,他其實剛剛到通州,其實程世傑也不想趟這個渾水了,在看到孟恩和寧海軍將領們想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群臣也為了自己的利益,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如果不是自己這個異世蝴蝶的存在,那會怎麼樣?

現在才是崇禎九年,距離崇禎十七年還有八年時間,大明王朝還可以折騰八年,於是,程世傑直接拿著筆給崇禎皇帝回信:「微臣才疏學淺,腆顏據著九邊總理的高位,兢兢業業,如履薄冰,生怕有任何差錯,早已身心俱疲!眾臣驚才絕艷,無人能及,有眾臣在,大明江山便高枕無憂!只要能保住眾臣,臣受些委屈又何妨!」

在看到程世傑的回信時,崇禎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最後,經過反覆拉鋸,崇禎皇帝終於作出了讓步,以貪污瀆職之罪將九邊總理程世傑革職查辦,但是,程世傑卻繼續擔任遼東總督,無詔不得入京。由兵部尚書張鳳翼接任九邊總理,以楊鶴之子楊嗣昌接任兵部尚書之職。

政治是相互妥協的,崇禎皇帝作出了這麼大的讓步,群臣自然不能過於咄咄逼人,於是,封,程世傑之子程家龍為定國將軍以及海國公世子的旨意順利下達,程世傑繼續擔任遼東總督,遼東地區的人心頓時就安定下來了。

鬆了一口氣的崇禎皇帝並不知道,就在他下令將程世傑這個九邊總理革職的那一刻,他的毀滅便進入倒計時了。

崇禎皇帝並不知道,政治雖然是妥協的藝術,可是政治更如同溺水行舟,不進則退,崇禎皇帝本以為委屈一下程世傑,能讓群臣消停幾天,然而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局勢並沒有隨著程世傑革掉九邊總理的職務而緩和,相反,變得更加緊張。

在程世傑擔任九邊總理期間,為了防止九邊軍隊因為缺糧而陷入嘩變,寧海軍前前後後向京畿輸送了五六百萬石糧食,原本想囤積奇貨的糧商損失慘重,僅僅京畿就有一百多名糧商因為破產而自殺。

就在程世傑不再擔任九邊總理,寧海軍這個賠本向大明輸血的組織,是徹底寒心了,徹底觸怒了寧海軍集團。

媽拉個巴子,我們辛辛苦苦把糧食和各種貨物賠本運過來,全當餵了狗,寧海軍控制的糧食銷售渠道和店鋪,紛紛轉讓,掛牌糧食已經售空,歇業關店,失去了寧海軍的糧食來源,北方的糧商早已把糧食賤賣出去。

各地官府紛紛出面,開始對付寧海軍的糧商,然而,寧海軍的商業部撤退非常堅決,店鋪直接半價,甚至三折出售,在文官集團想要動手的時候,寧海軍的商務部已經抽身了。如果是賣不掉的店鋪,也是能拆的拆,能砸的砸,留下的無非是搬不走的地皮而已。

在與文官集團交鋒的過程中,謝景林也知道這些普通人根本就不敢吃寧海軍留下的財產,但是有人卻敢吃,那就是大明的藩王和佛門,丟出來的骨頭,讓他們狗咬狗去。

從遼東獲得糧食的渠道幾乎完全斷絕,市面陷入了恐慌,糧商瘋狂囤積居奇,哄抬糧價,很多富商則湧向遼東,拿出全富身家去購買糧食,一夜暴富者數不勝數。

與商人們奸笑遙相呼應的是老百姓的慘叫,糧價漲得太誇張了,他們就算傾家蕩產也買不起一石大米了!有不少官員跑到北京來訴苦,要求朝廷賑災。

崇禎只覺得不可思議,京畿又沒有發生什麼天災,居然跑來找朝廷要求賑濟,你他媽在逗我?

官員表示京畿糧食已經完全依賴湖廣、山東供應,現在運河已斷,有糧也過不來,都說存糧不足,不肯賣了,我們沒飯吃啦,不找你找誰?

無奈之下,崇禎撥下十萬石米賑災,結果可想而知,這十萬石賑米剛一出糧庫就被瓜分一空,然後被商人以更高的價格買下,囤了起來,京畿百姓一粒都沒有吃到。

然而,這個問題,卻被《遼東時報》利用了錦衣衛的情報系統,將詳細的交易數據報道了出來,這下樂子找大了!《遼東時報》對此作了一個專題報道,那批糧食的流向,經手人的姓名,交易的金額,巨細無遺,一經刊登,立即掀起軒然大波!

崇禎固然氣得差點把龍椅給掀了,京畿地區百姓同樣也憤怒至極,那些富商走到哪裡,得到的不再是平民羨慕的目光,而是憤怒的詛咒:「讓這些蛀蟲去死吧,我們窮人的命也是命啊!」

這一事件讓京畿縉紳的威信大受打擊,當然,他們並不在乎,在他們眼裡,爹親媽親不如銀子親,誰把那些窮鬼的命當過一回事了?

讓他們惱火的是《遼東時報》,這份發行量越來越大,影響也越來越大的報紙老找他們麻煩,他們幹了些什麼醜事報紙第一時間就給登出來,弄得他們頗為狼狽。東林黨不止一次要求崇禎封了《遼東時報》。

只是非常可惜,民間的聲音根本就是官府可以封禁的,再說了,天下局勢動蕩,看報紙的人就是他們士人,他們愛看,當然不是遼東時報的時政內容,還是不少小說話本。

與大明的小說家相比,後世的網路小說,特別是言情板塊的,帶著情色描寫的,那就是降緯打擊。

……

在陳國棟找到程世傑的時候,程世傑已經抵達天津衛。

「大帥!」

陳國棟可不是空著手來的,他來找到程世傑的時候,已經讓監軍道署的人動手,把孟恩以及周寧、李信這三個罪魁禍首給綁了起來。

當然,程世傑一直沒有給陳國棟授權審判,否則,程世傑看到的將是三顆人頭。要知道寧海軍的監軍道署,就是類似正委制度,在寧海軍內部,軍事主官是無權過問監軍道署系統的人員。

相反,他們接受的是陳國棟的命令,在起初他們確實是認為向程世傑以死相諫,是一個正常的行為,但是在陳國棟的解釋下,他們認識到,這其實就是變相的兵變,特別是程世傑被氣走了,這些司監、總監、都監以及監軍們行動了起來,不費吹灰之力,將孟恩和周寧等人抓了起來。

程世傑看清面前的三人,微微一愣:「陳國棟,你這是做什麼?」

「大帥,他們敢吃裡爬外,背叛大帥,我……」

程世傑上前解開孟恩、李信以及周寧三人的繩索:「他們背叛本帥?何時背叛?本帥若是不願意,他們如何背叛?」

程世傑的話讓陳國棟微微一愣。

事實上,程世傑的話並沒有錯誤,他不僅僅用監軍道署,成立了寧海軍的兩套管理體系,同時還掌握著寧海軍的軍餉和後勤。只要程世傑宣布,某一支寧海軍為叛軍,直接在銀行凍結他們的軍餉和存款,這支軍隊連三天都撐不下去。

「大帥!」

周寧面對程世傑的時候,現在其實後悔了。

「現在京畿已經亂成一鍋粥了,這是你想看到的結果嗎?」

程世傑淡淡的道:「你們想借建奴之手,殺光京畿的官員,可問題是,就算死了吳宗達,文震孟就頂了上他缺,問題改變了嗎?」

程世傑非常清楚,崇禎朝換了五十多個內閣大臣,他處死了兩任兵部尚書,自殺一人,刑部尚書十七人,處死總督十七人,所有內閣大臣平均任職時間不到六個月,這樣的內閣能有作為才是怪事。

周寧苦笑道:「大帥,現在京畿已經亂了,江南也亂了,到處都是糧商在搞事,民怨沸騰,我們現在該怎麼做?」

「等吧!」

「等?」

幾個有些不解。

李信似乎明白了程世傑的意思:「大帥的意思是,我們可等海面解凍?」

「渤海冰封以往二月初就是解凍,現在不到半個月了,冰舟已經無法通行,只要河水解決,我們的海軍就可以乘坐內河船運輸物資,先讓他們折騰吧,等他們把人心折騰光了,再收拾爛攤子!」

程世傑現在其實反而不擔心建奴南下了,因為這段時間,寧海軍進攻瀋陽的消息,早已到了皇太極手中,皇太極並沒有率領建奴殺向瀋陽,也沒有奪回瀋陽的意思,皇太極早就預料到程世傑會動手。

程世傑道:「你們恐怕沒有想到吧?瀋陽其實就是一座空地,建奴八旗貴族的家眷都不在瀋陽,去年十二月份,他們就北上開原,隨後又冒著風雪,遷徙去了科爾沁,張裕帶著兵馬殺向科爾沁,估計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在這個情況下,他並沒有拚命的勇氣,他肯定逃向漠北了,我們現在可不具備遠征漠北的實力!」

這場大雪,給寧海軍在遼東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再加上這一次為了支援京畿地區,為了支援九邊防線,遼東前前後後消耗了太多的軍事物資,更何況,這一次寧海軍光損失馬匹就多達萬餘。

陳國棟將李康妃送來的情報告訴程世傑。

程世傑聽聞李國輔商量著要挑起周延棟與程世傑的爭鬥,周寧的臉色瞬間就尷尬起來。

他在心裡暗暗祈禱,他爹周延棟可千萬別犯傻。

別看在遼東內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在遼東寧海軍第一家族是程世傑,第二家族則是周延棟,第三家族則是謝宗澤。

可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

掌握著商務部和外事部的謝景林,以及掌握著教育部的謝宗澤,程世傑一句話就可以換掉他們,而且不會引起任何波瀾。

可同樣,周延棟家族也是一樣,自己這個寧海軍參謀總長,平時可以替程世傑發號施令,然而,陳國棟只是一個命令,他在晚上睡覺,一覺醒來,就坐著馬車離開了延慶縣,絲毫沒有反抗的能力。

監軍道署在明面上,只有軍法隊成員和司監、總監、都監,可是他們在內部的監軍成員卻是隱秘的,只接受各級監軍的領導和指揮。

李信身手高強,也比較警覺,負責擒拿他的四名監軍被他擊傷,可是面對十數支左輪的時候,以及一句話「奉陳督監之令,緝拿叛徒李信!」

李信的親衛人數足足二三百人,卻無動於衷,所有寧海軍將士都知道一點,沒有程大帥,就沒有他們的今天,誰是叛徒,他們無力分辨,只能鑒別出,陳國棟下令了,李信只求多福。

程世傑道:「我們寧海軍死過一個監軍了,再死一個也不奇怪吧?」

陳國棟明白過來。

朝廷派往遼東的官員也好,派往寧海軍的監軍也罷,程世傑讓誰死,他就必須死。

……

李國輔比程世傑的速度要快,他已經抵達了江南,他的目的非常明確,就算要拉攏周延棟,拉攏寧海軍的將領們,那也需要真金白銀。可是他手中沒有錢,崇禎皇帝也沒有錢。

李國輔只能先從吳淞口的巡檢司拿到銀子,再前往遼東。在抵達巡檢司的時候,李國輔看了看賬簿,吳淞口巡檢司雖然只有一千八百餘人,四五十艘船,但是賺錢的速度可真不慢,短短一個多月,就又賺了五十六萬多兩銀子。

剛剛拿到邸報,看著崇禎皇帝只是革除了程世傑的九邊總理之職,卻保留了程世傑的遼東總督之職,李國輔看來,崇禎皇帝還真是英明。

只有這種情況下,才能讓程世傑放鬆警惕,同時也可以給外界釋放一個信號,程世傑與崇禎皇帝之間有了裂痕。

李國輔拿著監軍憑信,從吳淞口巡檢司提走了五十六萬兩銀子,乘坐原來高起潛的坐船,一艘四千料海鯊級戰艦,這可是高起潛自討腰包定製的戰艦,上面裝了十六門三寸炮,八門寸炮,戰鬥力不容小覷。

起初,這艘戰艦在馬尼拉海戰中受到重創,高起潛花了四萬兩銀子,從造船廠買來的,充當自己的坐船。原本這艘船被命名紹興號,紹興號則被李國輔改名金陵號,金陵號在十數艘炮船的護衛下,前往遼東。

剛剛來到吳淞口的江面上,突然聽到遠處傳來一聲炮響。

「轟!」

這一枚近失彈,炮彈落在金陵號的右舷首的位置,炮彈在江面上爆炸,激起十幾米高的浪花。

李國輔的臉色大變:「這是怎麼回事?哪裡發的炮?」

一名小宦官指著吳淞口炮台道:「是炮台!」

「混賬東西,誰讓他們發炮的!」

李國輔的話音剛剛落,十數枚炮彈再次射來。這可不是虛驚一場,而是有兩枚四寸炮彈,直接在金陵號的身上開出兩個直徑五六米的大窟窿,爆炸衝擊波掃過,船帆和水手一起飛上了半空。

其他水手和錦衣衛見狀,急忙跳海。

大量的海水湧入,金陵號在吳淞口的江面上僅僅堅持了不下一刻鐘,就斷成兩截,沉入江底。

吳淞口總兵吳勝,向朝廷彙報:「崇禎九年二月初八,吳淞口炮台在例行炮擊訓練時,寧海軍監軍李國輔李公公坐船金陵號,沒有報備,直接駛入江面,訓練炮彈不慎擊中金陵號,金陵號中兩炮後沉沒,卑職極力搶救落水水手,搜救李公公,然而,李公公以下,共計二十九人失蹤,三十五人獲救,三十八人不幸陣亡……卑職罪孽深重,請陛下責罰!」

吳勝寫好奏摺,吹乾墨跡:」送到京城吧!」

「吳帥,您這麼寫不怕……」

「怕個鳥!」

吳勝不以為然的道:「我這一次敢失手轟了李國輔,下一次誰保證,炮彈擊中哪裡?」

程世傑原本有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弄死李國輔,可問題是,弄死李國輔並不是程世傑的真正目標,他的目標是給崇禎皇帝提個醒。

程世傑現在不爽了。

程世傑最近一直把崇禎皇帝寵壞了,讓崇禎皇帝有些漂了。不知道什麼是輕重,現在只是給崇禎皇帝提個醒。

正如程世傑所料的一樣,在吳勝的奏摺送到京城以後,內閣大臣們彈冠相慶,他們知道程世傑與崇禎皇帝的裂痕已經無法彌補了。

崇禎皇帝看到這個奏摺的時候,氣得把最心愛的硯台砸了,不湊巧,正好砸在王承恩的腦袋上,王承恩的腦袋鮮血直流。

然而,這只是無能狂怒,於事無補。

崇禎皇帝能怎麼辦?殺掉吳淞口總兵吳勝?

吳淞口已經死過一個總兵了,再說,他想殺,人家吳勝不見得就願意死。

這事,只能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