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表情包大營銷

正文卷

第891章 表情包大營銷

八月初,隨著《分裂》完成最終剪輯,映前宣傳也緊鑼密鼓的展開。

先是劇組在比利-米利根去世一周年之際,舉行了一個悼念活動。

相關的推廣軟文上,還詳細介紹了比利-米利根其人其事。

接著馬丁成立了一個精神理療慈善基金會,宣布將2000萬美元片酬中的稅後所得部分捐出,用於幫助那些出現人格分裂的病人。

「我在為《分裂》做準備的時候,走訪了五家精神理療中心,實地接觸過幾十位病人。」

面對著媒體記者的鏡頭,馬丁一臉凝重,對著話筒說道:「他們外表看上去很健康,卻被難纏的精神問題所困擾,出演過《分裂》中的角色,我才對此有了切身體會,所以想要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

這話明著在說幫人暗地裡卻在宣傳電影和角色,記者聽得懂,趕緊問道:「你在出演這個角色時,是不是也遭受過類似的困擾?」

馬丁說的彷彿都是真的:「影片中主要有七種不同的人格,我每次出演一個,都要經歷一場巨大的改變,僅僅是表演就差點讓我精神崩潰,我無法想像患者們經受過何等巨大的痛苦……」

這場新聞發布會的焦點,不是如何救助人格分裂症患者,話題幾乎全都在圍繞《分裂》這部電影進行。

露易絲也代表劇組公開宣布,影片北美票房的百分之五將會捐贈給馬丁剛創立的精神理療慈善基金會。

電影宣傳嘛,不花樣百出怎麼吸引眼球。

新聞發布會之後,馬丁上了布魯斯開來的車。

老布完全結束了歐洲的行程,在烏克蘭的所有收穫已全部出手,回籠的資金匯入到了註冊在開曼群島的公司中。

這是一場多方參與的饕餮盛宴,除去方方面面的開支和分潤,最終馬丁註冊在開曼群島的公司,拿到了27億美元。

其中的大部分,馬丁準備拿出來投資,目標是特斯拉和奈飛的新一次融資。

前者市值尚未突破500億美元,後者市值目前在350億美元左右徘徊。

馬丁雖然不知道兩者具體的市值變化,但印象多少有一些,這遠遠沒到兩家公司的巔峰期。

充沛的資金,也是馬丁施展鈔能力的保證。

回到伯班克的工作室,經紀人托馬斯已經等在這裡了,他要與馬丁確認行程:「亞歷山德羅維奇昨天抵達華盛頓了,預計明天下午來到洛杉磯,其中有一場與你的會面。」

終於要見一面,馬丁直接說道:「明天下午我隨時都有時間,具體看他那邊的安排吧。」

這次會面,也不是私下接觸,而是烏克蘭的文化代表團,與洛杉磯影視行業代表人物的公開會面。

托馬斯說道:「我這就給華盛頓方面回覆。」

翌日下午,由亞歷山德羅維奇和歐琳娜帶隊的烏克蘭文化代表團,來到了洛杉磯,與洛杉磯政商、文化和體育方面的代表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交流活動。

馬丁和伊麗莎白-奧爾森出現在了活動現場。

伊麗莎白看著場中的那位小個子,說道:「沒想到,兩年前我見過的喜劇演員,竟然真的成了一國的總統。」

她看向馬丁,壓低聲音:「親愛的,你所做的這一切太驚人了。」

馬丁卻很平靜:「即便沒有我,他大概率仍然會成為總統,可能晚幾年。」

伊麗莎白相信馬丁的判斷:「當初我見到他時,就感覺他是一位很有野心的演員。」

馬丁提醒道:「他們過來了。」

亞歷山德羅維奇和歐琳娜兩人找了過來。

四個人一一握手,亞歷山德羅維奇邀請馬丁單獨聊幾句。

兩人進了一間休息室。

亞歷山德羅維奇笑著說道:「馬丁,一直想當面感謝你的大力支持,直到今天才有機會。」

馬丁笑了笑:「不用客氣,你給了我豐厚的回報。」

隨著亞歷山德羅維奇走入政壇,兩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相處。

聊了十幾分鐘,這次會面到了結束的時候。

亞歷山德羅維奇發出邀請:「歡迎你再次來基輔。」

馬丁跟他握了下手:「時間和機會合適的話,我會再過去的。」

隨著亞歷山德羅維奇當選,《人民的僕人》播完第二季也就宣告結束了。

馬丁跟亞歷山德羅維奇的合作,暫時告一個段落。

就在兩人會面的時候,伊麗莎白與歐琳娜也短暫交談了一會兒。

如今的伊麗莎白早已蛻變成商務精英,應對這些場面輕鬆自如。

這次交流活動結束後,還有一個加州政府的款待晚宴,馬丁和伊麗莎白直到晚上十點多才返回莊園。

莉莉從工作室里出來,見到馬丁帶回來的烏克蘭禮物,說道:「由一群喜劇演員和製片人組成的政府,靠譜嗎?」

馬丁想了想,說道:「可能會給全世界帶來一場戲劇?」

伊麗莎白提醒道:「不都是喜劇演員,還有一位是前世界拳王。」

莉莉點點頭:「明白了,這是武力擔當。」

她轉而問馬丁:「你什麼時候才能攻陷白宮啊?」

馬丁隨口說道:「現在時機不合適,大概要再過十幾年,這個世界快要亂了。」

「不管世界亂不亂,我們都要好好休息。」伊麗莎白催著馬丁上樓:「早點休息,明天你還有媒體活動要參加。」

莉莉也過來,跟伊麗莎白一人一隻手,彷彿拉耕地的牛一樣,將馬丁拉著上了樓。

八月中旬,《分裂》正式發布了長達2分鐘的完全版預告片,其中重點放在了男主角的人格變換上面。

大衛-芬奇利用短鏡頭快速剪輯,將不同人格的同一角色,剪輯成了十幾秒快速變換的鏡頭,充分展示著一人千面的變化。

這片子本身就好大的噓頭,二十四人格的主角已然在不停的造勢中吸引到無數影迷關注。

如此宣傳造勢,最可怕的無疑是演員的演技,一旦塑造的角色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對於影片接下來的走勢,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但預告片一經放出無論油管還是各大社交媒體,帶來的都是讚歎般的驚呼。

「我看到了什麼,明明是一張面孔,明明是馬丁的面孔,我卻覺得那是完全不同的八個人。」

「看完了預告,我只想說,馬丁-戴維斯的演技真踏馬的強啊!」

「我是馬丁,我正式通告全世界:不是跟伱們吹,我飆起演技來,連我們都怕?我為什麼要用我們呢?」

「不說別的,只看馬丁的表演,也值得一張電影票!」

在迪士尼影業和戴維斯工作室的推動下,馬丁一人千面的動圖,成為了社交媒體上轉發的熱門,短短几天時間,被轉發次數超過了千萬。

劇組還將其製作成了動態表情包,掛在了《分裂》官方社媒下面,讓媒體和影迷們隨意轉發。

新時代的宣傳方式,社媒互動的作用越來越大。

《鯊灘》就被譽為最成功的社媒營銷電影。

僅僅一周時間,馬丁的《分裂》版表情包席捲全世界,但凡推特和INS能使用的國度,這個表情包都搶佔了本周使用率最高的位置。

哪怕不能使用推特和INS的地方,比如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仍然成為了熱門。

這帶動了好萊塢明星表情包的發展,在馬丁的表情包大熱之後,有人還翻出了昆汀拍攝《殺死比爾》之後的脫口秀,挖出了著名的「牛逼」表情包。

不過,《分裂》如同《殺死比爾》一樣,尺度都是R級,其中牽扯到很多裸體與血腥鏡頭,註定不會進入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影院。

常規宣傳上面,劇組同樣在推進。

電台、電視台、戶外硬廣和媒體軟文等等,在充足的預算支持下,稱得上狂轟亂炸。

馬丁和安雅-泰勒-喬伊也頻頻在媒體上露面,參加各種宣傳通告。

八卦媒體上,也冒出了兩人的緋聞。

男女主角炒作緋聞之類的,屬於電影最簡單有效的宣傳方式。

好萊塢有太多明星,電影拍攝完進入宣傳期時,男女主角成為情侶,等到影片上映市場潛力耗盡時分手。

過上一年,續集拍攝,男女主角舊情復燃……

這些就跟每當政商兩界有嚴重事件發生,就會爆出明星醜聞一樣,成本低、見效快、容易吸引眼球。

在社媒營銷和常規宣傳之外,迪士尼影業舉行了《分裂》的內部試映,邀請到的眾多看片專家,對影片近乎一致的好評,認為這片子看點十足,很容易勾起觀眾興趣。

內部試映的好評,也讓製片方和發行方信心更足,隨後安排了包括影迷、媒體專欄、好萊塢同行等多場試映會。

這部影片不僅僅要商業成績,馬丁還想再次衝擊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幾場試映會下來,影片反響良好,戴維斯工作室和迪士尼影業非常乾脆的解禁了影片口碑。

如今的好萊塢,那種北美公映時仍然壓著口碑不肯解禁的影片,八成都是爛片。

大部分影片在試映時口碑良好,恨不得立刻讓全世界都知道。

就像馬丁的前世,一些電影上映兩三天、電視劇播出快十集了,某個網站上面仍然沒有評分,其質量可想而知。

花錢公關評分網站,為的是什麼?

這些電影和電視劇,爛掉的可能性太大了。

以收集專欄影評作為評分標準的爛番茄,《分裂》口碑最快出爐,新鮮度高達94%。

這些人的好評大都集中在了馬丁的男主角上面。

「男主角從一個人格,變成另外一個人格,每一個都形象鮮明我認為單單馬丁的演技就足以讓影片大賣!」

「這部心理驚悚片,充分讓人見識到了馬丁的表演能做到何種程度,好萊塢1980年之後出生的演員中,沒有任何人能比得上馬丁!只要看過這部電影,你絕對會認可我的觀點。」

「馬丁的表演讓人毛骨悚然,又興奮不已!」

另一家網站IMDB,因為打分的用戶足夠多,《分裂》的評分同樣出爐。

影片得到了9.0的評分。

同樣的,看過試映的影迷對於馬丁的角色和表演讚不絕口。

大衛-芬奇的執導同樣獲得好評,認為他拍出了一部不亞於《消失的愛人》的傑作。

MTC網站上面,媒體綜合評分83分,代表著影片從媒體到觀眾再到影評人,全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而在只有片方和發行方能看到的影院經理試鏡反饋上,來自北美各地的影院經理們,給《分裂》打出了「A」的評分。

在華納兄弟連年丟掉好萊塢業績第一的寶座後,華特迪士尼已經頂掉前者,坐上了冠軍寶座。

《分裂》口碑擺在這裡,迪士尼影業的運作下,幾乎沒有費什麼力氣,就在北美拿到了3860家的開畫影院。

如果院線方不是對一部R級片有信心,不可能給予這多大力度的資源支持。

「幸好我的新片明年才能上映,不會跟你形成競爭。」萊昂納多也看了《分裂》的試映,坐在馬丁的辦公室里搖頭讚歎:「你這個混蛋簡直就是個變態,這樣秀演技以後不會有人陪你玩。」

馬丁給他和尼克爾森倒上紅茶,說道:「奧斯卡喜歡這一口,我當然要做針對性的部署了,這也不是胡亂拍攝,而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萊昂納多看向另一邊的尼克爾森:「比利-米利根的事靠譜嗎?不會是他用於脫罪的理由和借口吧?」

尼克爾森說道:「真實狀況如何我不清楚,但在好萊塢這個圈子,默認比利-米利根靠譜,過往好萊塢有太多電影借鑒了比利-米利根的事迹,其中不乏好萊塢經典和奧斯卡獲獎影片,如果否認比利-米利根,等於否認好萊塢的過往。」

萊昂納多算是聽明白了:「馬丁這個混蛋故意選的這個題材。」

馬丁承認:「北美被斷定人格分裂的患者那麼多,我為什麼選比利-米利根,並且大肆宣揚是根據他改編呢?」

不止如此,他在劇本創作初期,還一力否決了喬納森-諾蘭加入超能力的想法。

賦予男主角超能力,似乎更有看點,但這樣一來,真人真事改編的宣傳,就站不住腳了。

尼克爾森說道:「馬丁你考慮的比萊奧全面多了。」

萊昂納多卻說道:「明年我也會捲土重來!」

馬丁問道:「你那片子什麼時候開拍?」

「下個月,要去加拿大北部的冰天雪地中拍攝。」萊昂納多簡單的說了一下:「我會被折騰的死去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