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趕齣劇組

正文卷

第887章 趕齣劇組

從洛杉磯趕到紐約,代表DC影業和DC漫畫的羅傑斯,例行通知了劇組,短暫休息過一晚上在第二天上午進了布魯克林製片廠。

作為版權方的代表專員,例行來劇組查看,本就是常態。

馬丁忙於拍片不用搭理他。

由露易絲出面接待。

羅傑斯來到露天片場,站在搭景的街道外面,看著劇組忙碌,並不著急說話。

如果劇組本身就一團糟,他根本不用多說什麼。

羅傑斯保持著沉默,耐心的觀看劇組拍攝。

半個上午,劇組拍攝了二十多場戲,羅傑斯發現情況跟預想的完全不同。

好萊塢圈內公認,《鯊灘》拍的還不錯,但導演馬丁明顯在投機取巧,電影場景和人物數量之少,劇情之簡單,更像是最低級的單元劇。

像他的上司濱田,甚至懷疑這片子根本就不是馬丁拍的,而是馬丁揮舞著鈔票,讓經驗豐富的副手拍攝,他只在劇組當個吉祥物。

羅傑斯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觀看了這半上午,《小丑》劇組完全在馬丁的掌控之中,幾乎所有的拍攝決定都是馬丁在發號施令,其他人無條件配合,各部門運轉如絲般光滑,完全是一個好萊塢成熟劇組該有的模樣。

另外,他的上司濱田的擔憂正在真實發生。

一上午的拍攝過去,羅傑斯完全能夠確認,馬丁自導自演的這部新片子,除了名字之外,跟漫畫幾乎沒有關係,根本就是披著小丑名字和外衣,演繹其他的故事內容。

片子失敗也就罷了,一旦像《黑暗騎士》那樣獲得巨大成功,對於正義聯盟電影宇宙的影響,簡直是災難性的。

就像全世界非漫畫粉絲的影迷,認為蝙蝠俠的設定就是不用槍不殺人,當他們看到正義聯盟中蝙蝠群不僅用槍用機炮,還瘋狂殺戮的時候會是什麼感受?

一定會說你們拍的什麼鬼玩意,這是蝙蝠俠?

然後,一個個打差評,一個個厭惡影片,爛口碑自動流傳。

到了下午,羅傑斯決定出手。

不管劇組這邊如何,該做的事他必須要做,因為決定他前途命運的是DC,而不是這個劇組。

畫著小丑裝的馬丁進入片場,來到巷道之中,隨著拍攝開始,跟幾個混混打成了一團。

這些動作戲拍起來比較耗費體力,拍了一個多小時,馬丁讓劇組暫時休息。

羅傑斯看了看,見馬丁來到附近的休息區喝水,連忙走了過去。

他還沒沒到近前,就被兩名保鏢攔住了,趕緊說道:「你好,馬丁,我是來自DC的版權代表亞歷山大-羅傑斯,想跟你聊幾句。」

馬丁也想了解華納天團又準備怎麼搞,擺擺手讓保鏢放人過來,跟羅傑斯握了下手,說道:「我聽露易絲提過,歡迎你來劇組。」

「謝謝。」羅傑斯看起來很客氣,下一句話卻專門強調:「DC是版權方,總要有人關注項目的進度。」

馬丁直接說道:「請你們放心,拍攝進展很順利,七月份就能結束所有拍攝工作。」

羅傑斯關注的不是拍攝進度,華納這幾年向旗下劇組派遣高管,直接干預拍攝製作,早已成了慣例,哪怕喬恩-伯格超級天才般的發明,招致業內外漫天嘲笑,華納天團也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做法。

他們不再一次性派遣多名權力差不多的高管,導致意見相左時爭吵不休,而是以某個高管為主。

「我看到了,馬丁你是一位很有想法的演員和導演。」羅傑斯很清楚自己過來要做什麼,直接說道:「但我作為DC方面的代表,有責任也有義務提醒劇組,這是一部根據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影片的設定和主線必須符合DC的戰略規劃……「

馬丁隨意點了點頭,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羅傑斯化身為攪屎棍,繼續說道:「我不是想干涉貴方的正常拍攝,但劇組目前的狀況,讓我有理由相信,你們的做法會嚴重傷害小丑及其關聯版權!」

他義正言辭:「請貴方暫時停止拍攝,對劇本和角色設定進行必要的修改……」

聽到這些,馬丁沒有任何接話的意思,沖正在快步過來的露易絲點了下頭,說道:「就到這裡吧,羅傑斯先生,我要開始工作了。」

「馬丁-戴維斯導演!」羅傑斯想要攔住馬丁。

兩名保鏢過來,直接攔在了羅傑斯身前。

馬丁頭也不回的進了片場。

對於DC和華納天團的做法,他現在心中有了數,明顯就是派了一根攪屎棍過來,改變不了這個項目,還不能噁心你們?

馬丁叫來幾位演員,說下面一場戲的走位和注意事項。

羅傑斯還在考慮怎麼搞事,露易絲帶著幾名安保人員過來了。

她看了眼這位DC的代表:「找個地方聊幾句。」

幾名膀大腰圓的安保人員隱隱圍住了他,羅傑斯在好萊塢打拚,基本的臉面還是要的,應道:「可以。」

露易絲帶著他遠離了片場,直接跟過來的安保主管說道:「收回羅傑斯先生的臨時證件。」

原本,她不想與DC徹底撕破最表層的臉面,但為了劇組正常運轉,乾脆採取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安保主管來到羅傑斯面前,伸出手來:「先生,請給我劇組證件。」

周圍全是壯男不想男上加男的羅傑斯只能摘下胸口的掛牌,同時提醒露易絲:「我代表的是DC影業和DC漫畫,貴方如此對待版權方代表……」

露易絲直接打斷他的話:「有什麼問題,伱可以讓濱田給我打電話,其餘的不用多說。」

羅傑斯摘下臨時證件,交給劇組安保主管,看了露易絲一眼,轉身向製片廠外面走去。

露易絲吩咐一眾安保人員:「記住這個人,以後不得讓他靠近劇組。」

安保主管應道:「好的。」

他們的酬勞是劇組支付的,只聽劇組這邊的安排。

至於DC,跟他們毫無關聯。

羅傑斯來到停車場,坐進租來的車裡,盯著劇組所在的方向,稍微平復下心情,撥通了洛杉磯的電話:「告訴老闆,我被馬丁-戴維斯和露易絲-梅爾趕出了劇組,會採取第二套方案。」

那邊很快給了回覆:「可以。」

羅傑斯來之前,就擬定了幾個計畫,作為華納天團的攪屎棍,也有被直接趕齣劇組的覺悟。

不過,他沒想到馬丁和露易絲竟然如此簡單粗暴,進組第一天,還沒說什麼話,就被趕出來了。

羅傑斯掛斷電話,又給一位娛樂記者朋友打了電話:「有時間聊聊嗎?我這邊有一些猛料,當然足夠勁爆,關於馬丁-戴維斯新片《小丑》的。」

「猛料?好啊!」那邊立即問道:「你在哪裡?中午我請客。」

兩邊約定好時間,很快趕到了曼哈頓的一家餐廳,羅傑斯面對娛樂記者的錄音筆,發表了很多攻擊《小丑》劇組的言論。

比如馬丁在劇場獨斷專行,不肯接受版權方的建議,還將DC的代表粗暴的趕出了劇組,就像個法西斯一樣。

華納天團和他們所掌控的團隊,一個個都是天才,總能做出震驚電影圈,乃至全世界的舉動。

…………

布魯克林製片廠,劇組拍攝仍在正常進行。

越來越多的臨時演員加入到片場中,不過劇組有一個高達十二人的助理導演團隊,每一名助理導演最少都有三部電影的現場拍攝經驗,他們可以協助馬丁管理好龐大的片場。

馬丁通過助理團隊掌控片場,而他自身的精力,只需要放在幾名主要演員身上。

今天的這場戲非常重要,馬丁在拍攝之前,特地叫來助理導演史蒂夫-唐頓、攝影執導傑夫-克隆威斯、剪輯師喬爾-內格龍和男配角羅伯特-德尼羅開了個碰頭會。

馬丁看了眼片場,說道:「史蒂夫,垃圾到位了沒有?」

唐頓說道:「全部運過來了,我要等燈光組布置完畢,才能讓垃圾進場。」

馬丁又說道:「控制好臨時演員的情緒,不滿但還不到暴亂的程度,這是一場社會動蕩的開始。」

唐頓應道:「臨時演員交給我了。」

馬丁對克隆威斯說道:「先拍街道垃圾和臨時演員的廣角特寫鏡頭。」

克隆威斯說道:「我這邊準備好了。」

馬丁又把另外幾位演員叫過來,對所有人說道:「讀劇本會時,我就說過,社會的殘酷造就了小丑,接下來的戲份就是社會動蕩的直接展現。」

他指著片場,強調道:「垃圾清潔車的工人罷工半個多月,他們的訴求是要求更良好的薪資福利,哥譚市政應對方法卻是不妥協,並宣布全城進入緊急狀態,後果是垃圾遍布全城的街道和角落,隨後還出現了超級老鼠。」

其他人紛紛點頭,這也與社會現實緊密相關,類似的事件一旦發生,上面首先解決的不是事件本身,往往是人。

「為了避免事態擴大,必然要轉移視線。」馬丁看向羅伯特-德尼羅:「想要這樣做,沒有比娛樂圈更好用的工具。」

羅伯特-德尼羅出身社會底層,又有多年表演和實地取材的經驗,立即領會到了自己的角色在這場戲中的精髓:「我所出演的脫口秀明星,需要幫哥譚市權貴們移視線,我把一個民生問題娛樂化,然後權貴巧立名目轉移視線,不去解決核心問題。」

馬丁說道:「這一切都在推動社會動蕩加劇,導致了結尾處的大暴動,從而將小丑神化,推上神壇,成為一種象徵。」

這樣做的道理很簡單,電影的消費者大都是普通人,現實意義上的「窮人」,其立場和情緒價值自然跟窮人站在一起。

反精英化是好萊塢電影最常見的橋段,比如華盛頓當局都是一群蠢豬,CIA永遠都在幹掉自己人,連校園裡的四分衛都是些沒腦子的莽漢。

馬丁非常清楚這部電影受眾是誰,所以小丑要與窮人站在一起。

反饋在電影劇情中,就是哥譚的權貴們一手造就了小丑的形象,從而讓小丑成為一個象徵,一個被窮人廣泛接受的概念——將小丑作為反抗運動的符號!

如今北美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社會矛盾尖銳到需要用妖魔鬼怪等各種組織來轉移視線,小丑不僅僅符合哥譚窮人們的需求,還能成為現實中普通人的情緒宣洩口。

成堆的垃圾運到了街頭片場,接下來的多場戲份,都要以「垃圾場」作為背景拍攝。

馬丁也進入了片場,拍攝很快開始。

片場立刻亂了起來,就像爆發了黑人運動一般。

拍攝進行的並不順利,總是發生各種問題,偶爾一些難題,馬丁也需要找各部門負責人,商議解決。

他有個好處,可能對幕後各行業不夠專業,但從不缺乏決斷力,總能在各種意見中,選出最優解。

這本身也是一種天賦與能力。

理論與實際總有差距,馬丁對於這些場景的掌控,也是逐漸從生疏到熟悉。

不過,反覆的拍攝給劇組所有人員,還有馬丁本人,都帶來了不小壓力。

到了周末,馬丁乾脆包了曼哈頓出名的夜店,請劇組人員放鬆。

等到周一回到工作中,劇組人員精神狀態明顯好轉,拍攝也順利了許多。

這個行業的問題很多都能依靠金錢來解決,尤其人員的工作熱情與精神投入程度。

每天畫餅,下面的工作人員吃幾次就吐了。

畫下的大餅,全部能夠兌換成實際的金錢,不用馬丁怎麼動員,全劇組的工作熱情都會高漲。

這段時間,外界媒體上傳聞不斷,類似馬丁猶如法西斯般控制劇組,粗暴驅趕DC在劇組代表之類的消息,被一些娛樂媒體翻來覆去的炒作。

還有一些馬丁這個導演只是空殼,實際工作都是其他人在做的新聞,也在八卦媒體上廣泛流傳。

馬丁和露易絲早有準備,除了例行的新聞發布會,像羅伯特-德尼羅等劇組成員接受媒體採訪外,還搞了兩次媒體開放日,邀請主動媒體記者和同行進入劇組,實際接觸劇組人員,觀摩影片拍攝。

這一系列動作下來,那些不實的傳聞很快少了許多。

甚至不少媒體還在吹捧馬丁,稱他有希望成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凱文-科斯特納之後,又一名成功的演員轉導演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