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四方之戰

第五卷 席捲

新的政府總長剛一上台,中華帝國的政策便出現了巨大的轉變。由積累國力轉變為積極的對外擴張。

其實,在滅亡了大明之後的五年內,中華帝國同周邊國家的戰爭並沒有停止,只不過是規模小了點,擴張的步伐不是那麼大罷了。

要知道,同中華帝國接壤的國家實在是太多了。

西北邊,中華帝國的大軍在佔領了甘肅之後,便同西域的那些個國家產生了巨大的衝突。

雖然那裡在漢唐時期曾經歸於中央王朝的統治,但是在明朝的時候,那裡是有一個相對統一的國家東察合台汗國,也就是吐魯番國。

中華帝國的大軍在追趕部分農民軍的時候,便在甘肅西北部酒泉附近同其軍隊遭遇過。一場大戰下來,中華帝國這邊沒死一人,而對方則在丟下了三千多具屍體之後狼狽而逃。

不過也正是因此,出於兵力和後勤的考慮,中華帝國大軍便暫時的駐紮在了酒泉。

但是中華帝國忍住了,對方卻忍不住。他們只知道大明已經被滅了,但是對中華帝國的軍隊的戰鬥力並沒有太多的畏懼。

所以在五五年初的時候,便不斷的挑釁位於酒泉的中華帝國的駐軍,並因此導致了中華帝國駐軍上百人的死傷。

接到消息之後,蕭明乾如何能忍受,便讓熊五斤,陸磊磊等人率領兩個陸軍師和三個騎兵師北上甘肅,發動報復性的攻擊。

這場戰爭耗時四個月,近四萬的中華帝國大軍穩步推進,殲滅對方二十七萬人,佔領現在的甘肅全境,青海省北部地區,並深入新疆哈密地區五百里。

將東察合台汗國的主力軍隊是消滅一空,直接導致東察合台汗國分裂成吐魯番國,亦力把里國和葉爾羌國。

其後的幾年內,中華帝國的軍隊隨著後勤問題的解決,不斷的向西北推進,先後滅了吐魯番國和葉爾羌國。但是在此之後,惡劣的自然條件在此擋住了中華帝國軍隊的腳步,使得亦力把里國暫時性的留存到了六零年。

當然這樣的小麻煩不僅僅是西域地區存在,青藏高原上同樣存在。

在大明時期,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在名義上是接受大明朝廷的統治的。

但是當他們知道大明已經滅亡的消息之後,藏族的那些土司們便開始動起了心思,重新立起了吐蕃國名。

不過,這個新的吐蕃國只存在了兩個月,便被秦可仁等人率領四萬大軍給滅了。

滅亡那些有野心土司容易,徹底平定整個青藏高原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期間需要頭疼的問題是一大堆,廢除農奴制度問題,佛教的問題,甚至是藏民的傳統的問題都成了巨大的阻礙。

再加上青藏高原實在是太大了,而且人口稀少,反叛分子隨便找個地方躲起來都很難發現。

所以蕭明乾只得尊重藏族的傳統信仰,冊封了一大批的活佛,以穩定人心。但是對農奴制度,蕭明乾是非常堅決的要廢除的。

因為只要存在這樣的制度,那麼就還會有掌握著大量的資源的土司冒出來反叛。只有將土地等生產資料分配到普通藏民的手中,才能夠既得到了普通藏民的支持,又讓那些心存叛亂的人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持他們建立軍隊。

除了這兩個地方之外,戰事最為激烈的就屬緬甸了。

明末緬甸便數次入侵雲南地區,其對中華大地可以說是始終野心不改。

在中華帝國進入雲南之前,接到消息的緬甸便出兵雲南,先後佔據了景洪地區和瀾滄地區,甚至一度進攻普洱地區。

這個時候,雲南的沐王府的沐天波率領大軍死死的抵擋在普洱城,使得緬甸始終不能前進一步,直到中華帝國的大軍攻到普洱城,緬甸依然野心不死的想要同中華帝國爭鋒。

但是最終在普洱城南部五十里處的一戰,使得進入雲南的緬甸軍隊幾乎是全軍覆沒。

看到中華帝國軍隊如此強大的戰鬥力,再加上普洱面對緬甸大軍的持續進攻已經筋疲力盡了,最終沐天波選擇了投降。

當然,對於沐天波,蕭明乾還是非常的看重的,再加上他在大明已經滅亡幾個月的情況之下,還堅持守護國土,蕭明乾給予了他非常優厚的照顧。

雖然沒有繼續讓他做王爺,但是任命他為新占的貴州省的省長,同時在澳洲大陸劃出了十萬畝的牧場給沐家。

其後,中華帝國長驅直入,不僅收復了被占的雲南地區,還攻入了緬甸,佔據了緬甸北方近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在緬甸的全力阻擊之下,蕭明乾始終得不到他夢寐以求的,在大陸東南方向的印度洋出海口。

所以這次的大規模的軍事擴張計劃里,蕭明乾特別將其提了出來,將其重要性提到了攻佔日本之上。

其實也不怪蕭明乾將這個目標放得那麼高,原因就在於一旦實現了這個目標,那麼中華帝國對印度次大陸的控制力將會大大的增強。

而且西南地區的也將徹底擺脫內陸省份的不利地位,對西南省份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當然,這幾個軍事目標,最先開始的還是日本。

現在的日本已經不是以前的日本了,七年前,日本的德川家光在得到了大明的冊封之後,首先登上了天皇的寶座。其後,豐臣秀賴也急不可耐的登基稱帝。

當然德川家光的天皇是擁有實權的,而豐臣秀賴就和以往的天皇有些相似了。

兩個天皇的出現,讓日本人很是無所適從。一段時間,甚至有很多日本人大罵雙方無恥。

不管是德川家光還是豐臣秀賴在對待這些反對他們的人上面,是出奇的一致。以及其殘忍的手段捕殺那些反對他們的人們。

經過這七年的反覆清理,日本國內基本上已經沒有了質疑他們的天皇之位的合法性的人了,但是日本人對天皇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

天皇再也不是活在凡間的神了,而是同那些大名一樣,是一方的統治者而已。這樣的變化,只要是生活在日本的人都能夠清晰的感受出來,其甚至造成了日本人在思想上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中華帝國自然不可能毫無所覺,而這正是蕭明乾一直以來希望看到的。

於是在日本雙方還在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中華帝國的大軍開始登陸長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