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茅山第九十六代弟子李牧

正文卷

第21章 茅山第九十六代弟子李牧

三天後義莊

此時祠堂里已經布好香壇,九叔一身道袍站在正中央,文才秋生分別站在兩旁。

四目道長作為主持則站在九叔和李牧之間。

「今日是茅山派第九十五代弟子林九收徒之日,敬請四方神明屈尊降貴至此!」

「一請三清道祖!」

「二請四方神靈!」

「三請茅山祖師!」

四目道長作為主持拜師禮的司儀,面色肅嚴的念著禱告。

「新進弟子李牧何在?」

「弟子在!」

「拜三清!」

「拜四方!」

「拜祖師!」

李牧此時內心緊張至極,全然不知道要如何做,全憑四目道長指引,全程就是磕頭,然後換著方向磕,拜完四方就繼續拜祖師,磕頭都快把他磕懵了。

等他磕完頭後,緊接著九叔上前拿起香壇上的一打黃符在燭火上繞了一圈,點燃的黃符在李牧的身周打著圈,之後在拿起無根水挑撒在李牧身上,最後用劍指沾著無根水在李牧印堂之上虛空畫了一道金光護身咒。

「上命燈!」

秋生雙手捧著一盞油燈從後方上來,接著李牧伸出手指忍痛用針一刺,擠壓出鮮血流入燈芯。

待李牧收回手指後,九叔雙手一連結出幾個道印,最後劍指在眉心往油燈一點,油燈神奇的亮了起來。

「我林九,今天以茅山第九十五代傳人的身份收你李牧為茅山派第九十六代弟子,你要謹記茅山戒律,不得奸淫擄掠,不得為惡一方,不得欺師滅祖,不得濫殺無辜!」

「李牧,你明白了嗎」

「弟子明白!」

「拜!」

李牧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時到今日,他的願望終於完成了。

拜了九叔為師,學習茅山道士,以後他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在這方世界難以生存了。

拜師前的禮數繁雜,但是拜師之後,卻是一切從簡。

在李牧拜師後,四目道長也以多日未回家,擔心自己的徒弟家樂為由已經離開了,走之前還讓李牧有時間去他那玩,說要介紹他的徒弟給他認識。

去伱那恐怕不太安全!

一想到四目道長劇情線里的殭屍叔叔,李牧不由一陣惡寒,那個可是比任老太爺還要變態,被雷劈都還能屍變。

也不知道那個事件是什麼時候。希望是自己有所成就的時候吧,這樣他還能助他一臂之力。

「這本門心法,你拿好。」

九叔遞給李牧一本黑色書封的書,上面寫著的正是上次他打掃時看見的天罡正氣決。

只是這次給到他的跟上次那本根本不相同。

這時候李牧才明白,上次他打掃衛生時撿到的書原來是考驗。

想明白的李牧,頓時慶幸不已,好在當時自己沒有把秘籍拿走,否則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來。

「這些日子你仔細研讀牢記,一定要將它牢記在心。」

「還有這本道藏,記載了我們茅山所有的道術紀要,也要用心研讀。」

「還有這個,這個…」

李牧看著九叔一本又一本的往外掏,一時間頭都大了!

看電視里哪些師父傳功,男主都是唰唰的很快就上手了,看著眼前這堆書,李牧感覺道術的濾鏡要掉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學渣看見教科書的一個常見心理活動。

能有這麼多的秘籍,李牧還是欣喜若狂的接過來。

這些日子,李牧跟隨著九叔打基礎,也從九叔口中了解了茅山道士的修行之路。

這裡的修士一共分為四個層面。

一是道徒!

顧名思義,就是道士學徒,而道徒又有細分為五個境界。

分別是鑄基,開光,聚氣,行氣,培元。

李牧此時就是在鑄基階段,為了打好基礎,現在義莊每日里的活基本都是他干,打水,劈柴,扎馬步,泡葯浴。

這就是他每天的流程,明明義莊里有井,但是他還是要到外面的山上去打山泉水,日復一日的來回奔波,逐漸的他的腳力和臂力得到提升。

打完水就開始劈柴,義莊的柴劈完了,就去幫附近的人家劈,反正就是不斷的劈。

這是鍛煉他腰間發力的特訓。

之後便是扎馬步,從最開始的馬步到了後面換著花樣來,吊磚,頂缸什麼的,九叔換著法來。每天不同樣。

而這些都完成之後,便是泡葯浴,九叔和秋生兩個不斷的輪流在他身上拍打,然後再把他放到缸里用浸泡著滾燙的藥水。

李牧有時候產生了他們是想把他煮熟的錯覺。

做完這些就可以休息了?

當然不是!

李牧還要背誦道藏,天罡正氣決等之類的書籍。

簡單來說,這比007還要變態的制度一度讓李牧懷疑自己會不會有朝一日猝死在這裡。

任婷婷期間來找過幾次李牧,沒有得到李牧的回應後便漸漸的不再過來,後來聽文才講起才知道她又去了省城。

時光飛逝,轉眼間李牧在九叔世界裡已經待了三年,這三年誰能知道他是怎麼過來了的!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李牧的身材也越加健壯起來。

在九叔和秋生兩人輪番上陣,逮著他錘了整整三年!

每一個成功的道士都會有著一身不凡的身手,否則你怎麼跟殭屍厲鬼搏鬥?

所以這三年,李牧的拳腳功夫,隨著九叔秋生二人的錘鍊,也日益增長起來。

他的進展也是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只是他對修鍊的勤奮程度遠高於其他人,在他努力的修行之下,三年零兩個月,他終於來到了行氣階段,這個時候他已經可以運轉體內累積的靈氣施展一些道術。

在他能夠行氣之後,他從此就又多了一門功課。

符籙!

茅山術必修課。

不會畫符的道士不是好道士。

開始符籙的修行之後,李牧才知道原來符也是分等級的。

用的材料不同威力也會不一樣,而且還分兩種畫法。

一種就是比較正式的需要加上符頭,符膽,敕令,還要將正印,這種一般需要在正式場合才會使用,因為畫這種符所費的時間精力很大。

一種就是如九叔之前樣畫的敕令符。

能夠簡單粗暴,能夠快速成型,是茅山術士居家出行必備的技能。

總不能你和殭屍打著的時候讓人家等你畫好符再打吧!

了解到這裡,李牧不由的佩服茅山的祖師們,果然,懶人能夠促進時代的發展!

符籙分黃藍紫銀金五種。

李牧正在畫的就是一道黃符。

畫符時需要靜心凝氣,往符筆注入精神,中間不能斷,要一氣呵成。

此時李牧畫的是最常見到驅鬼符。

這已經是他不知道畫廢的第幾份了,看著容易,但很難做到一氣呵成。

所以這一次,他屏氣凝神從落筆開始便集中在筆尖之上,一時間沉浸在其中,手腕轉動,筆尖在黃紙上飄然起舞,隨著最後一筆落下,黃紙上的硃砂毫光閃過。

李牧喜色滿盈的打量著經他手產生的第一道符!

傳承代數修改了一下,找了一下資料,沒有找到民國時期傳承到第幾代,最後一代是光緒四年,但是沒有寫明是第幾代,所以大致的推算一下,最後選擇了九十五這個數字,光緒四年到九叔這個時代(我設定是1920—1936)大概五十多年,九叔在這個時候大概是四十多歲,所以將他歸到這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