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惠妃責

正文卷

只可惜,二皇子卻有些聽不進去了。

「母妃不想著給兒子鋪路,反而還如此打壓,須知人的一輩子就是缺這麼一口氣,兒子若是能一躍而起,您不也是跟著得了實惠嗎?到時候在這後宮之中,您為太后可是最最尊貴的女子了,這樣的大好事,您也不想要嗎?」

「我不想!」

惠妃難得的紅臉一回,開口就懟了過去。

「你總想著前路如何如何的光明,可你有沒有想過跌落雲端會是什麼感受?我們如今在的還不夠高嗎?你究竟還想要些什麼?榮親王,多體面多尊貴,七皇子,多得寵多有機會,連他們都爭不過搶不過,你憑什麼以為自己能成功?兒啊,人有時候不是缺口氣,而是缺不能正視自己的果敢和勇氣,你我本就不是能得那最高巔峰之人,何必強求呢?」

惠妃生怕二皇子一步錯步步錯,畢竟榮親王下來可就是他了。

雖說三皇子的身份要更尊貴體面些,可伯爵府連榮親王都護不住,未見得能再護得住這三皇子啊!

惠妃的責罵,讓二皇子有些發熱的頭腦逐漸的涼了下來。

他當然不服氣皇位就要這麼拱手讓人,可正如母妃所言,現在的他拿什麼去爭去搶呢?

所以攥緊的拳頭又放鬆了開,來來回回的幾次之後,他總算是把心中那股慾望給壓了下來。

「母妃說的是,兒臣差點做了糊塗事。」

「我的兒啊,能想明白就好,無論是誰登基,你我在他們眼中都是多餘的,我就盼著能來一位賢德些的君王,早早打發我們去點山高水遠的地方,過幾年清凈日子就好了。」

惠妃所求從來不多,她自入了東宮,就沒怎麼出去過,後來進了皇宮更是如此,所以若是能跟著兒子們去了封地,那對於她而言就是上上大吉的好事了。

可二皇子心中卻不這麼想,即便是留在隨安城裡頭過得艱難些也要儘可能的留下,因為只有留下來了才有機會!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他如今才二十歲,有的是可能性!

二人的對話,很快就傳到了劉公公的耳中。

他在宮裡頭的耳目可是遍布所有地方,因此就沒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只是從前他也如其他人一般並未在意過這位並不出色的二皇子,沒想到,他竟然還有這樣的打算呢。

想了想,他就把這消息原封不動的送往了將軍府。

熙棠院中,此刻顧少虞終於是名正言順的回來了,只不過因為外頭之事傳得沸沸揚揚,他就在家裡頭躲清閑罷了。

夫婦二人靜坐在明窗榻上,杜景宜一邊給他添茶,一邊說道。

「劉公公倒是得力,這些年沒少把消息往家裡頭送來。」

沒錯,當初顧少虞給杜景宜的那份名單之中,也有劉公公的存在,所以後來借著送年禮的機會,杜景宜也是成功的和他搭上了線。

而這一搭就是好幾年,回想二人初次見面之時,還是在國公府裡頭他來宣旨的那一次呢。

那時候的杜景宜可不知道,這劉公公竟然會是顧老元帥埋在宮裡的一枚棋子,也難怪他與顧少虞總是多了些親近,杜景宜一直以為是郭太后的緣故呢。

「榮親王是個好的,臨死前都還想著要給弟弟們謀條生路,可這二皇子卻是個不上道的,惠妃如此相勸,他都聽不清楚,看樣子,留下也是個禍害。」

「那將軍的意思是要除掉他嗎?」

「這種人值不得我動手,後面總有他的苦頭吃,不過這一次等世子爺登基後,我打算讓劉公公退下來了,他在那風口浪尖上已經過了大半輩子,若是有可能的話,還是回老家過幾年安穩日子的好。」

杜景宜對於這話還是很同意的,不僅僅是劉公公,還有名單上的許多人也一樣。

他們的年紀與顧老元帥差不多,有些甚至都已經離世而將關係網又交到兒孫的手中。

顧家沒有爭奪天下之心,若是世子爺確實是個好的,那麼顧家的這份名單也確實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將軍做主散去便是,等咱們去了策州,天高皇帝遠的,也管不到這攤子事情了,世子爺若是得道,自然多的是助力,但若是他寡道,那自然有能收拾他的人出現。」

孩子們都在慢慢長大,五年十年,就是他們的天下了。

而杜景宜本就沒有要在這裡長長久久待下去的心思,所以離開對於她而言,也不是多大的困難。

「嗯,策州那頭的將軍府,我已讓倪陽過去安排了,保證與此處沒什麼差別,讓你在那裡也能過的舒舒服服就是。」

「將軍可是小瞧妾身了,我在哪兒,哪兒就能舒舒服服的!」

杜景宜這話倒是沒有誇大,因此顧少虞拉著她的手,二人相視一笑,難得的平靜。

半月後,皇帝就要送入皇陵了。

可如今朝中卻無一人主事,即便是沒出什麼亂子,但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就開始議論紛紛,眾人都在思考著究竟是要立嫡推三皇子上位,還是立長推二皇子上位。

可這種時候,卻出現了第三種聲音,那便是以兵部侍郎邢大人為首的,要擁護玢王世子上位!

對於這樣的奏請,朝中那些老派的官員自然是不服氣的。

可等他將玢州近幾年的情況奏報拿出來後,六部內那些尚書和侍郎們就紛紛沉默了。

他們沉默,是因為知道了這位玢王世子的本事,他們遠遠不可及,立他自然是明智之選,可若是要他們也跟著跳出來請奏這樣的事情,他們又覺得有些下不來台。

因此僵持了幾天後,吏部侍郎顏大人倒是表態了。

「若是榮親王還在,那麼我顏家為公為私都應該是推舉他繼承大統的,可現在,三位皇子都並非合適之人,倘若為著舊例非要推他們上去,只怕也是耽誤天下,耽誤百姓!還不如就讓賢能者上位呢,玢王世子既然能將玢州治理的如此完善,那咱們大興不也是指日可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