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同路人

正文卷

說笑了一會兒,郭皇后身邊的胡公公就來請人了。

席面擺在側殿,郭皇后,郭相,郭老夫人還有威遠伯,和伯爵夫人自然是居正中一桌,至於其他的,則按著輩份親疏分散坐開。

最熱鬧的莫過於泰哥兒所在的那一桌,即便是有乳母陪著,四個孩子吃飯也還是有不小的動靜。

李氏兩姐妹看著平兒頗為好脾氣的給他們四人布菜,也都是有些驚訝的,隨後那李元嬌就多嘴說了一句。

「商公子,心真細。」

別的不提,就是他能準確的知道四個孩子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就看得出來他是認真對待過這些弟弟們的。

所以聽到這話後,平兒也是淡笑著的回答說道。

「我這幾個弟弟,看著壯,但真論起來也還是有些挑食的,比方說泰哥兒愛吃蔬果,溫哥兒愛吃肉丸,聰哥兒不喜姜蒜的味道,明哥兒能吃辣一些,因此平日里與他們一起吃飯吃得多了些,自然也就注意的到,讓二小姐見笑了。」

那李元嬌性子活潑,平日里也常在府中與年幼的侄兒侄女們一塊兒玩,但若是要她如商知平這般細心周到,她就有些做不到了。

所以羨慕的看著商知平,眼神中也多了些女兒家有的欽佩。

李家的大小姐看到妹妹如此模樣,心中也就明白了個大概,自然李家不會出現什麼二女爭一夫的場面,所以她也就自願退出了這場相看局,安安靜靜地吃著眼前飯,不發一語。

小有小的樂,老有老的念。

郭皇后人雖然是和父親母親們一桌,但眼神看向的卻是泰哥兒這一邊,誰知掃眼卻瞧見了太子妃眉間的微蹙,於是到嘴邊的話就變了,對著太子妃就說道。

「本宮也有好幾日沒瞧見通兒和益兒了,他們二人如今怎麼樣了?」

「讓母后挂念了,都好著呢,只不過近日先生要考學問,所以兩個孩子功課有些緊,所以就留在了東宮,明日兒媳帶他們過來給母后請安。」

「功課要緊,等得閑了再來就是,你教導的很好,待會兒拿兩套湖筆和徽墨去給孩子們。」

「多謝母后。」

太子妃得了幾句皇后的重視,心裡頭的不滿也跟著舒展了些,至於其他人吃這頓飯,倒是有些拘謹的很,淺嘗輒止便結束了。

飯後,眾人也到了該離去的時候。

郭皇后深深的看了一眼泰哥兒和三兄弟後,就對著顧少虞還有杜景宜說道。

「孩子教養不易,你們夫婦多費些心,知道嗎?」

「娘娘放心,臣(臣婦)一定儘力。」

「嗯,那就好,回吧,孩子也是該到午睡的時候了。」

聽到郭皇后此話,眾人也就行禮離開,走的時候,大嫂劉氏滿目春風,而李家的那位二小姐也略有嬌羞的看了一眼平兒,倒是平兒還算坦蕩,並沒有過多的舉動。

見此,杜景宜和侍郎夫人李氏對看一眼,基本上也瞭然於胸了。

回程的路上,杜景宜和大嫂劉氏說著話,只見她高興的神色藏也藏不住。

「原先就知道李家的小姐好,但是都沒怎麼細細接觸過,今日我仔細瞧了,兩個都不錯!不過我瞧著平兒似乎和二小姐的話要多幾分。」

「我也覺得,可能是二小姐的性子要更開朗活潑些吧,所以能說的話題也多些,就是不知道平兒怎麼想的,待會兒回去問問看,倘若他也能定下心思來,那咱們就得抓緊些,早定早安心。」

「是是是,弟妹考慮的比我這個做母親的還周到。」

若說是以前,大嫂說出這樣的話來杜景宜可能要多心了,但現在她知道大嫂所說是真切的由心而論,自然也歡喜她為平兒的打算能得到認可。

噠噠的馬蹄聲奔著將軍府而去,沒多久便到了。

一入了院子,進了屋門,大嫂就著急的看著平兒,開口就問道。

「怎麼說,你覺得可有眼緣?」

平兒看了一眼自家母親,知道她是為自己的親事著急,連忙安慰她坐下就說道。

「一面而已,母親也想的太多了些,不過若是要叫兒子選,兒子想要李家大小姐。」

「大小姐?不是二小姐?我瞧你不是與二小姐相談甚歡嗎?」

「二小姐追著問我話,我不好不答,但比起她來說,兒子覺得大小姐更合適。」

又是合適,杜景宜滿以為自己做這麼多就是希望平兒能選到一個合拍之人,而非僅僅是合適,所以正打算開口說兩句,卻被顧少虞給攔下了。

他眼神嚴肅的看著平兒就問了一句。

「可想好了?往後漫漫幾十年,是你自己與她過,究竟是要合適還是合拍,得想明白了,別日後又後悔今日所選,傷人又傷己。」

以顧少虞如今的地位和本事,平兒選個稱心如意的一點問題都沒有,而這也是杜景宜的初衷,但強扭的瓜不甜,未必他們覺得好的,在平兒那裡也是好,所以顧少虞才有此一問。

平兒看了眼母親,而後看了眼六嬸杜景宜,最後堅定不移的看著顧少虞就說道。

「平兒自知能力並不出眾,所以這夫人之選大多也是看在六叔六嬸和國公府爵位的份上而來,李家二小姐固然好,性子活潑也嬌俏,但李家的大小姐更是進退有度,她看到二小姐對我稍有心思,便安靜退出,絲毫不受家族之裹挾和外界虛名的影響,所以,平兒也是真心的屬意於她,我要的不僅僅是能說在一起的夫人,也需要一個心性堅定的同路之人,我未必能事事想的做的周全,但若是能有李家大小姐那般人提醒著,想來日後也能少走些彎路。」

杜景宜和大嫂劉氏顯然是沒想到平兒竟然成熟至此,能有這般念頭,所以錯愕之餘也是多有感慨。

倒是顧少虞聽到這番言論的時候,心裡頭也跟著它是安定了不少,他的選擇有理有據,如今看來,這位李家大小姐倒確實是更合適,因此也就同意了他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