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再建屋

正文卷

別說,夏醫生的一句話,倒是給了杜景宜又一個賺錢的新路子,她想想後,也覺得這門生意不錯,於是便笑著說道。

「行,到時候若這生意真成了,那我便請夏醫生去館裡坐鎮!」

可惜,夏醫生聽了這話卻搖搖頭說道。

「我不屬於這裡,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回去了,且我的這些醫術算起來是不能被他人所學的,因為沒那些儀器,就辦不成許多事的,所以,還是算了吧,若有緣能救一個是一個,但若是叫我去坐鎮,我還真不行。」

杜景宜聽了她這話,也是有些明白過來。

雖然不懂她來自何處,最後又要去向何方,但總歸是相識一場,能幫的還是得幫,便開口提了一句。

「其實若是夏醫生信賴我們的話,倒是可以想想法子送你回去,蘇家有海運,顧家有人脈,這茫茫大地的總有個歸去出不是。」

夏醫生聞言,便笑了笑,嘆息一聲後便沒有再多說什麼。

見此,杜景宜明白了她這是不想說,因此也沒有再繼續問下去。

隨後便叫了爹娘進屋,找人又將夏醫生送走之後,才說起了這段奇妙的際遇。

「其實頭一回見的時候,女兒也覺得這位夏醫生十分古怪,她用來看診的那些東西是我從未見過的,但她說得鎮定自若,慢慢的女兒也就相信了,且她說有九成的把握能幫我健康誕下這三個孩子,所以我願意一試的!」

聽到這話,杜夫人臉上的擔憂也是立現無比。

為人母的最怕的就是女兒也要經歷一番這樣的苦難,上一次生泰哥兒的時候,她就在旁邊陪著,女兒的叫喊聲讓她可是難過的厲害,如今一生就是三個,高興自然是高興,但也怕女兒遭封什麼意外。

因此,能多一番保證,在杜夫人看來也是對這位夏醫生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感了。

「行,既然你相信她,那咱們就聽大夫的,不過等你生產那一日還是要多找幾個大夫陪著才是,否則我不放心。」

「嗯,聽娘親的就是。」

杜景宜對於母親的話,可沒有一絲的反駁,畢竟這是實打實的關心,自然心裡頭還暖洋洋的。

而這樣的暖洋洋,不僅爹娘給過她,顧少虞在身邊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想起了自家夫君,杜景宜也是噴涌而出的思念。

隨安城,將軍府中。

顧少虞回來以後就見著了大嫂劉氏和八妹雪娘,三人有小半年沒見著面了,所以一見面的時候,就跟他之前從策州回來似的,個個都跟著激動。

何管家和竇嬤嬤,還有蔡媽媽也都是趕著來接,等迎了顧少虞進府之後,那何管家便開口說道。

「將軍,咱們都聽到少夫人的好消息了,這一下子就給家裡頭添了這麼多的孩子,只怕原來的屋子要不夠住了,所以老奴特意找人繪了這圖紙,就在熙棠院的後頭再建一排屋子,連著主屋,這樣距離短些,若是少夫人想見孩子們了也是抬腳就能到的。」

顧少虞接過那圖紙就仔細看了起來,越看越覺得不錯。

反正現在杜景宜不在將軍府住,他過兩日也是要去策州的,所以大興土木也沒什麼,等杜景宜和孩子們回來了,剛巧就能住進去,也挺好的。

所以便同意了。

隨後還囑咐的說道。

「記著要用造暖房的方式,孩子們年紀小,暖和些也少病痛些。」

「是,將軍放心!老奴這就去安排。」

很快,那泥瓦班子就進了將軍府的門,此刻八妹雪娘的親事近在眼前,所以是不會動工影響了吉日的,但不妨礙他們先看,好計畫,等日子選好了,即刻就能開始。

因此,進進出出的倒是叫外頭人也知道這將軍府裡頭又有大事了,只不過人人都在猜測著,可消息卻被顧少虞親自送到了郭家去,當面對著郭家人說出了杜景宜不能北上的緣故。

郭老夫人也是萬分的驚喜,開口就言道。

「我老婆子活這麼久了,三胎之事也就是聽過那麼一回,可我還以為是忽悠人的呢,沒想到,竟會落在你和你媳婦頭上,看樣子老天爺總算是睜眼了,要把顧家過去缺的都還回去了。」

一邊說,還一邊無比的感慨。

「我那老姐姐知道了以後,怎麼樣,是不是高興極了?」

「別說是祖母了,家裡何人會不高興?但就是也擔心,生怕她生的時候危險了些,所以我今日過來,除了要告訴二老這好消息以外,還想求郭祖父一事。」

他還沒開口呢,那郭丞相便摸著鬍子的說道。

「行,等你從策州回來,老夫想法子在陛下面前給你周旋出了兩月的時間,回去陪著你夫人生產便是,但是再多就沒有了。」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一點力氣都不用費。

雖然說兩個月的時間短了一下,但起碼能去就是好的,因此顧少虞站起身來就對著郭丞相深深的鞠了一躬,再抬頭的時候,眉眼中滿是興奮。

「明日我就帶軍出發,至多三月,一定將大金的納貢接回來便是。」

「好,那老夫就在此處等你歸來!」

顧少虞點點頭,他那意氣風發的樣子讓郭丞相想起了年少時候顧老元帥的樣子,心裡頭也跟著萬分慰藉。

言綱,終究還是有後可繼了。

春意打了枝頭,三月三的日子說到就到。

這一日,將軍府裡頭披紅挂彩的十分鮮艷,叫人都快要看不出原來府邸的模樣了。

而八妹雪娘也是早早就被人叫了起來,洗漱凈面上妝更衣,最後還要五福婆婆去梳頭且說吉利話。

因著杜景宜不在,而送親的人只有大嫂一個,略顯得單薄了些。

所以,顧少虞送了帖子給商三郎,這不三郎媳婦早早的就帶著孩子們一併過來了,一下子就讓那有些冷清的屋子熱鬧了起來。

果然,孩子才是一個家裡頭的元氣所在。

這一點,大嫂劉氏也甚為同意,所以看向三郎媳婦的時候,臉色也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