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這東西,咱們不能要

正文卷

第125章 這東西,咱們不能要

李小月低頭,再次看向手中的地契,眨眨眼睛,「縣城最出名的香料鋪子,千味坊。」

一兩香料一兩金,在很多人的心裡,吃香料,就跟吃金子一樣,昂貴而又稀少。

一聽「千味坊」,不光李長祿眼珠子快要掉出來了,其他人也都震驚不已,紛紛湊過來看。

李老漢今日有事,不在梨花村。

一回來,就聽到了李小月今日的大生意,顧不上喝口水,就急匆匆趕過來。

李老漢一把拿了去那張地契,「小月,紡車和織機賣的錢,公孫廉不要,你就全部收著。不過,這個香料鋪子,你不能收。」

李小月點頭,那可不是日進斗金。

千味坊每天賺得金子,論麻袋裝起來。

這個鋪子應該算是公孫家最賺錢的,李小月怎麼能收下?

再說了,無功不受祿,儘管紡車和織機在外地賣了不少錢,但那也是利用公孫家和霍家的商隊。

那是李小月主動捐出去的,買糧食買藥材,是為了支持公孫廉和霍少將軍能夠庇護鎮西關。

畢竟鎮西關沒了,她有再多的錢,都不夠契國人搶的。

「嗯,我不會收。」李小月點頭,「只是我剛要還回去,公孫先生就跑了。」

李老漢滿腹狐疑,把地契裝了起來,「這東西放在我這,明天我去找公孫廉說清楚,把東西還給他。」

「嗯!」李小月深以為然,她一個婦道人家,不好去那邊軍營,但父親可以,「爹,今天不僅梨花村,還有給咱們家幹活,蓋房子的所有人都知道咱們家賺錢了。如果今天不表示,貌似不太合適。」

「若是表示了,又該給多少合適呢?我沒注意,爹,您給我參謀一下。」

李老漢摸了摸猶如鋼針般的鬍子,思索片刻,然後回答:「是應該分點。在蜂窩煤作坊,在羊毛作坊里幹活的,每人三兩銀子。」

「給咱們蓋作坊,蓋房子的外村人,每人給一兩銀子。」

李小月想了想,「爹,蓋房子可不是小事,咱們給的喜錢不一樣,估計外村有人不高興。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是喜錢,只要是給咱們家幹活的,都一樣,每人二兩銀子。」

「不過在咱們作坊里幹活的,從今天開始工錢翻倍。說不定等咱們作坊蓋好了,還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咱們作坊幹活。」

指望梨花村這點人,根本不可能做大。

李老漢想了想,覺得女兒的看法有道理,「這樣也行,人家跟著咱們一起賺錢,才不會眼紅。」

「對。」李小月笑道,每天來梨花村幹活的人,沒有一千,也要大幾百。

一人二兩銀子,這就是一千多兩銀子。

雖然跟十幾萬兩銀子相比,不算多,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可是一輩子沒見過的銀子。

下工的時候,李老漢當眾宣布,只要在李家幹活的,每人二兩銀子的喜錢。

所有人都沸騰了!

他們干一個月,也就一兩銀子,二兩銀子相當於兩個月的工錢。

之前他們還羨慕,但也僅僅羨慕,沒人敢有歪心思,實在是李家人大多練武,一個比一個厲害。

別的不說,就站在高台上講話的李老漢,一看就不好惹。

「李大伯,你家要發達了,恭喜恭喜。」得了喜錢,當然要說喜慶話。

「就是啊,李家發達了,還能不忘我們,真是好樣的。」

「真希望李家一直發達,咱們就能經常有錢拿。」

……

大家議論紛紛,喜出望外。

接下來該李小月說話了,「所有在我們李家作坊里做事的人,從這個月所有人開始工錢翻倍。」

這話一出,引起更大的轟動。

原本一個月能賺一兩銀子,現在變成一個月二兩銀子,這麼一算,一年就是二十四兩銀子。

這要是兩口子都在作坊里,一年就是四十八兩。

以前就算干十年,也未必能攢這麼多錢,現在一年就能攢到。

「小月,我家二丫今年十三了,能紡線不?」梨花村的一個嬸子急忙說,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工錢。

李小月點頭,「可以。不過一定要做好個人衛生,不準有虱子。」

「那是一定的,我家二丫乾淨呢,沒有虱子。」一個大嬸激動說道,「我家兒子也快成親了,到時候兒媳婦進門,也能進作坊嗎?」

李小月笑笑,「能,只要乾乾淨淨,勤快,都能進來。」

這些都是梨花村的人,得知等到作坊擴大之後,繼續招人,十分高興。

內心深處對李小月一家賺了這麼多銀子的嫉妒消失不見,都是羨慕,感激。

畢竟那樣複雜的紡車和織機,不是誰都能想出來的。

李小月在縣城有個厲害的親戚,也是他們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大家在想開了之後,也能釋然,欣然接受這樣的結果。

其他村的人,面露焦急。

一個月有二兩銀子的工錢,他們也想要啊!

「李娘子,我家媳婦也手巧,能來你家的作坊幹活不?」一個性格比較外向的漢子,笑著問,眼露希冀。

李小月笑笑,「我這裡預計會招收五百到八百女子紡線,織布。另外,等房子蓋好,我還會招收青壯年負責凈毛。到時候,都可以過來報名。」

「首先沒有疾病,而且手腳麻利,幹活勤快。另外,一定要講衛生,身上不能有虱子。這是最基本的,到時候我會張貼告示,想要過來幹活的,可以過來,我會派人一一面試。通過了,就能在這裡幹活。」

「好!」大家一聽這話,都非常激動。

梨花村可沒有這麼多人,那麼外村的人就有機會。

李小月的一番話,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下午幹活的時候,積極性特別高。

李長福直接去錢莊兌換了很多二兩銀子的一個小元寶。

這種是錢莊那邊專門溶出來的元寶,亮閃閃的,並不大,但很誘人。

不過,二兩銀子,需要二兩一錢銀票,才能兌換一個這麼好看的新元寶。

圖的就是一個吉利,喜慶。

李小月拿出來工資本,一人一個二兩的小元寶。

「多謝東家!」眾人領了錢,感謝李小月,在自己的名字上按了手指印。

人多,分成三伙。

李小月給蓋房子的人發喜錢,李長歡給蜂窩煤作坊,李二嫂給在毛線作坊里女工發銀子。

大家領到小元寶,一個個喜笑顏開,歡快回家,跟家人分享今日的喜悅。

等到所有工人都回家了,一切恢複平靜。

吳翠紅帶著弟妹周小花,已經做好飯菜,跟姥爺和舅舅們一起慶祝今日的大喜事。

給其他人二兩銀子的喜錢,給自家人當然不能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