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威脅

正文卷

「三日之內若是湊不齊,朕會讓監察部接手。」

說起來,監察部雖然成立了,可是卻沒有人講監察部放在眼裡,是時候殺雞儆猴,讓人看看監察部的厲害了。

監察部的人也想讓朝廷看看他們的厲害,趁機樹立起威信,可是苦於沒有機會,洛璟策的案子被刑部要走了,他們眼下還真沒有什麼大案子要調查。

得知陛下要查肅親王府袁立當即坐不住了,直接找到了孫銘,要親自調查。

孫銘掃了一眼他臉上的傷疤,即便是經過了歲月的沉澱,這條傷疤依舊駭人。

「監察部,剛剛成立,你身為副指揮,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做,肅親王府的事情交給手底下的人去做就行了。」

袁立凝著臉,「監察部的事情有你負責,我負責查案子。」

孫銘蹙眉,倒不是生氣,跟袁立共處的時間不長,可他也看得出來對方是一個懂得分寸的人,怎麼會對這件事情如此的執拗?

孫銘關上了房門,抬手讓袁立坐下。

袁立深吸一口氣,也意識到了自己有些過於著急了,忙道:「屬下沒有不敬指揮使的意思。」

他自稱屬下,儼然是認同了孫銘。

可孫銘並沒有多高興。

孫銘道:「雖然你我之前沒有接觸過,可我也聽過你在宮中刑房的事迹,陛下想必也是看上了這一點,才讓你來監察部,陛下成立監察部之初曾經說過,監察部的人要想長久必須保持一顆公平公正的心,否則即便是陛下不做什麼,監察部也走不長遠。」

袁地低頭不語,心裡明白孫銘為何突然說出這樣的話。

他和肅親王府的確有一些私仇。

過了片刻,孫銘輕嘆,「肅親王府的案子我可以交給你調查,但是你要保證自己公平公正,不能冤枉任何一個人,監察部剛剛成立,我不想讓他背上罵名。」

袁立突然起身對著孫銘行禮,「指揮使放心,屬下不會亂來的。」

孫銘道:「我相信你不會亂來,但這次的事情畢竟涉及到陛下的長輩,如果沒有十足的證據,事情鬧大丟的是陛下的臉,還會讓陛下背上罵名,你可懂我的意思?」

袁立懂,所以離開之後,他並沒有像之前一樣用雷厲風行的手段調查,而是暗中查訪。

陛下給了肅親王府三天的時間,他需要在三天的時間內查清楚肅親王府所犯下的罪證。

袁立之前就關注肅親王府,查起來也得心應手,很快,他就查到肅親王府世子嫡子庶子私底下做的非法勾當。

可有了這些東西,他並沒有著急報上去,而是安安靜靜的等著。

他相信肅親王府的人不會輕易的給糧食的。

姜苗將畫好的鞋樣子送回了青州的作坊,讓人給顧家送了一份帖子,約後日商量鞋店的事情。

家裡有兩個養病的姜苗還要給他們做一些好吃的。

然後才跟著臨時的跟班藍和出門了。

「郡主,您想去哪裡?」藍和頂替的是藍翔的差事,因此很用心的將京城的各大道路都記住了。

「先去甜品軒看看。」

托洛歡歡的福,姜苗的甜品軒開在了好的地段,生意也非常不錯,地方很大,帶了一個不錯的小院子。

「東家您可來了。」

京城甜品軒的掌柜姓褚曾經是孫銘的手下,精通商事,後來在和匈奴人交戰的時候傷了腿,一條腿殘了,就被姜苗留下了。

姜苗怕他摔倒,忙讓藍和攙扶他,「看到我來也不用這麼激動吧,瞧你著急的,歐陽大夫可是說了,你的腿不能走的太快,你想老了受罪啊!」

褚掌柜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又緊張的抬起頭,「東家,出事了。」

姜苗的笑就笑不出來了,「出什麼事了,有人吃了我們的點心死了?」

褚掌柜:「……」

倒也沒有這麼嚴重。

京城不少的人家都知道甜品軒是未來皇后娘娘的產業,基本都會給幾分面子,開張以來不但沒有人來搗亂,也沒有出現過吃壞肚子的情況。

「東家,昨日我去找糧鋪談下個月的點心材料,哪知道竟然漲價了。」

姜苗跟著來到了樓上。

「好端端的怎麼會突然漲價了,難到是糧食豐收了,也不對啊,如果糧食豐收了糧價更應該降下來才對,怎麼會漲價了,只有一家漲價了嗎?」

「之前跟我們合作的三家糧鋪都漲價了。」

「你有沒有打聽清楚是怎麼回事,昨日我才收到青州來的信,說是糧食大豐收,我還想著糧食會降價,怎麼會突然漲價了?」

褚掌柜都打聽清楚了,「糧鋪的漲價似乎只是准對甜品軒的,而且,對方還咬定了我們一定會從他們家糧鋪購買材料。」

姜苗被逗笑了,「真是有意思嗎,難不成還想要強買強賣嗎,我不想買他們家的糧食,難不成還能逼著我買嗎?」

褚掌柜為難的道:「三家糧鋪都是肅親王府開的,店裡的掌柜說,東家早晚會嫁入皇家,沒有道理便宜外人,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東家若是懂事的就應該知道怎麼做。」

肅親王府?

姜苗都快忘記這一家子了,好不容易才想來那個倚老賣老的女人。

「你不用管,他們家漲價的話,你就去找別人家的糧鋪就是了,京城有這麼多人家,我就不信能都漲價,如果都漲價了也不用擔心,大不了我讓人去青州運。」

青州和豫州可有不少的糧食,從青州

問題雖然解決了,可是姜苗的心情收到了影響,她怎麼也沒有想到,京城的皇族人會這麼的厚顏無恥,竟然耍無賴,這和明目張胆的要錢又什麼區別。

若是正常的生意往來也就罷了,偏偏還用這麼拙劣的手法,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直接去劉家的糧鋪買糧食,以後都從他們家買。」

藍和這時提醒道:「郡主,大郎君是有俸祿的,每個月都有糧食,郡主不妨回去問問。」

姜苗倒是把這件事給忘記了,好像之前大哥提醒過,不過後來事情一多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