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新家

正文卷

去縣城先得去里正那裡登記。

好在現在姜三郎是村正,給自家填寫好戶籍路引,再由里正確認蓋戳就行。

因現在農事告一段落,村裡的大水溝也快完工,姜三郎索性帶妻子兒女一起去縣城逛逛,順便看看新家。

於是春娘拜託大嫂二嫂幫忙照看家裡雞狗與小鴨,這才坐上馬車。

櫻寶還摘了兩筐杏子與桃子,準備送給吳道子,順便跟他嘮嘮琴川縣特產的事。

馬車跑起來比騾車快些,天不亮啟程,中途休息兩次,餵了一點草料與水,到了午後便駛進縣城城門。

姜三郎駕車一路趕到新家門口,跳下車轅抱下三個兒女,再扶著妻子下車。

櫻寶仰頭打量面前宅院。

不大的院門前鋪了幾塊青石板,門兩側有栓馬樁,斑駁破舊的大門還能看出曾經是黑漆刷面。

姜三郎栓好馬,取出鑰匙開了鎖,推開門讓妻子孩子進入。「這就是咱們新家。」

春娘提著裙角邁進門檻。

門內沒有隱壁,迎面便是一個大院子,院子中間有個荷花缸。

如今荷花缸里沒水也沒荷花,只余乾涸的淤泥雜草。

姜傑姜武跟著阿娘姐姐跑進院子,歡快四處查看。

三間正房,正房門前有木柱廊檐,東面是兩間耳房,西側有一個花圃。

幾個房間內沒什麼傢俱,只有一些破爛的桌椅。

東側灶房的灶台上連鍋都沒有,靠牆一個碗櫥上全是老鼠啃咬的破洞,碗櫥里全是老鼠屎。

牆角幾個罈罈罐罐也全都破損,還落滿灰塵,整個灶房就一口大水缸還能用。

看樣子,居住前是得好好拾掇拾掇,還要添置不少家式。

櫻寶巡視一圈,果然沒看見水井,不由嘆氣。

也不知周圍有沒有公共水井,或者靠近河流也行。

縣城的主要街巷裡都會有一個到兩個水井,方便居民們吃水。

但偏僻的地方就沒有了,人們吃水都得去很遠的河裡挑,或者在很淺的土水井裡打水。

土水井裡的水肯定不如深井水潔凈,而且一旦天旱就枯竭。

「爹,咱家附近有河嗎?」櫻寶問。

姜三郎:「有一條河,我去看過,河水還算清澈。」

這裡的河水自然沒有川河水清,但洗衣洗菜什麼的都沒問題。

唯一缺憾就是吃水很麻煩,需得去共用水井裡打水。

「咱家不如打個井吧,以後吃水也方便。」櫻寶建議。

姜三郎點點頭,「過段日子再說。」

打個深水井要花費近百兩銀子,他手裡暫時沒錢,只能等這批金耳賣出去再請人看看。

看完新家,姜三郎帶著櫻寶去縣衙拜見縣令吳軾,春娘則帶著姜傑姜武在家裡清掃。

縣衙門前還是那樣,一點兒沒變,連守門衙役都是曾經那兩人。

「呦,又帶杏子來瞧咱們大官人吶!」衙役還認得眼前這個小娃娃,笑著調侃。

櫻寶仰腦袋笑道:「是呀,還請伯伯給通傳一聲。」說著從馬車上拎下兩個籃子,籃子里裝滿熟透的杏子與桃子:「這個是自家種的,特意帶給兩位伯伯嘗嘗鮮。」

兩衙役笑眯了眼,連忙接過:『哎喲這怎麼好意思,多謝小櫻寶啦,伯伯我這就去給你傳話。』

一名衙役樂顛顛跑去衙門內院。

另一衙役笑眯眯跟櫻寶嘮嗑:「你家這桃子生的可真早,這才幾月份啊,就都熟透了。」

櫻寶點頭:「對啊,咱家那邊的果樹熟的都早,等再過些日子,梨子與葡萄也長好了,我若是還來縣城,就帶點兒給伯伯嘗嘗。」

衙役呵呵笑的合不攏嘴,「那就多謝小櫻寶了,以後有用得著伯伯的地方,儘管開口,旁的不說,這縣城裡里外外沒有不認識我金五的。」

櫻寶認真給金五行個禮,「有金伯伯這句話,我就不怕被壞人欺負啦。」

金五呵呵笑道:「對對,在縣城若遇到那些不長眼的,儘管來告訴我,你金伯伯旁的本事沒有,收拾幾個街痞盲流子不在話下。」

櫻寶等的就是這句話,連忙致謝。

又拉過自己老爹介紹:「爹,這位是金五伯伯。金伯伯,這是我爹姜三郎,他是咱們村的村正。」

姜三郎與金五互相抱拳行禮,之後攀談起來。

這時,衙役程三帶著吳瑞從內院出來。

櫻寶一眼瞧見,立馬跑過去,「吳大叔!我來瞧瞧吳伯伯,不知方不方便?」

吳瑞笑道:「我正是來接你們進去的呢。」

姜三郎趕緊過來見禮。

於是,吳瑞與姜三郎各扛一筐桃子杏子往內院去。

櫻寶跟在兩人身後蹦蹦跳跳往裡走。

吳瑞將二人引到後院,就見院中紫藤架下坐著兩位穿著藍色長袍的人。

一位白髮長須的老者,約莫六十多歲,另一位就是縣令吳軾。

「吳伯伯!」櫻寶歡快跑過去,一本正經朝吳軾行禮:「吳伯伯別來無恙?」

吳軾哈哈一笑,「你吳伯伯好的很,多謝小櫻寶記掛。」

轉身介紹身邊老者:「這位是我父親,今兒他也想見見為我治病的小郎中。」

櫻寶趕緊又朝白髮老者行禮:「吳爺爺好。」

吳老爺子摸著白須笑道:「好好,這孩子果然是個靈慧的。」

轉頭對站在外頭的姜三郎道:「這位就是姜村正了吧,快過來坐。」

姜三郎這才走進紫藤架下,朝明府與明府爹一抱拳,拘謹地在側面位置坐下。

吳瑞取來茶盞,為姜三郎與櫻寶各倒一杯茶便退了下去。

吳道子問:「姜村正,你們村的棉花都種下去了嗎?」

姜三郎趕緊站起來回話:「回明府,都種下去了。」

「坐下說話吧。」吳軾端起茶盞喝一口,「上次匪患你們那裡可曾受到損害?」

姜三郎依言坐下,挺直腰背回話:「自然受到一些,咱們村的房屋被毀了大半,還傷了好幾人,好在沒有人死亡。」

吳道子點點頭:『我也聽下面人說了,你們為此還遷了村,搬去山坡上居住。』

「是。」姜三郎道:「村裡已經沒有幾間好屋,咱們再在原址翻蓋太不划算,而南坡那邊的田地不出糧食,所以就…」

吳軾:「我明白。」

想了想,問:「那你們今年夏賦可有困難?」

「回明府,困難肯定是有的,只是咱們又有什麼辦法。」姜三郎一臉凄苦道:「再窮再難也得過下去。」

吳軾端茶的手一頓。

鄉民在他面前訴苦,自己竟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