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金玉其外

正文卷

第111章 金玉其外

葉教授的眼中充滿了驚喜。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同學能夠想出思路,摸到一點門道,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這與課內或者競賽知識的積累無關,只與腦袋的靈光程度有關。

學習學科競賽,不僅需要刻苦認真,合理安排時間的大智慧,也需要與生俱來的天賦。

如果把高考比喻成遊戲中的排位,不管你是哪一個分段的玩家,都有所屬。

巔峰王者固然炙手可熱,但是在這個遊戲中也有倔強青銅的一席之地。

不過,當玩家進入職業聯賽之後,就大不相同了。

職業追夢,沒有天賦,與頂端玩家的巨壑根本就無法填滿。

物理競賽,就是物理學科的職業競賽。

那些不適合這一行的人,不如早早出局。

葉教授慈祥地對顧懷說:「你叫什麼名字啊?今年讀高几?來自哪裡?」

顧懷滿面春風,不卑不亢地說道:「我叫顧懷,高一,來自湖藍蘇城一中。」

在競爭國家集訓隊和金牌名額的時候,是以省份為單位的。

進入國家集訓隊後,選拔出來能夠去參加國際物理競賽的,不過區區五人。

更何況進入國家集訓隊,就可以保送清北,很多人也就沒了衝勁,不願意去競爭去國際上比賽的五個名額。

所以,各大機構對於競賽各大數據的統計,主要是各個省隊能夠進入集訓隊的人數。

華國的省份,包括直轄市,一共有31個,它們各自的競賽實力有強有弱。

強省一般能進五個以上,弱省只有一兩個,甚至有些年份都沒有。

湖藍省是藍牌強省了,從學科競賽建立至今,進國集的人數基本都能維持在五個以上,有時還能有七八個,甚至有一屆還有9個!

差點就突破了十人大關!

名額一共就五十個,31個省份同時競爭,一個省獨佔兩位數的集訓隊名額,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湖藍省那一年9個人進集訓隊,已經是震驚全國了。

而蘇城一中呢,在蘇城是當之無愧的地頭蛇,但是在整個湖藍來看,也只是勉強擠進前三。

它在高考方面的成績是不錯,但是對於學科競賽,早就不再上心。

在座的又都是競賽黨,幾乎只對競賽出名的幾個學校感興趣。

有部分人根本沒有聽過蘇城一中這個學校,但是一聽湖藍這個省份,便已經如雷貫耳。

顧懷生了一雙狐眼,單眼皮,骨相走勢優越,眉眼如玉。

更重要的是,他身邊彷彿繚繞著一股,與生俱來的自信,叫人看了隱隱有一種崇拜之意。

大學的大教室真的很大,不像高中那樣,班主任坐在講台上抬頭一望,就可以將全班的情況盡收眼底。

這種大階梯教室,只要不是坐在一二排,只要老師不是很刻意地關注。

同學們桌上桌下擺得是什麼,在做些什麼,老師都是不太清楚的。

第一次來培訓的同學,更是有一種自由解放的舒暢感,很自然地與同行的夥伴聊了幾句。

「不愧是湖藍,強省就是強省,每年都能造出幾個怪物來。」

「是呀,也不知道湖藍是怎麼訓練的,每年都能穩定出國集,最少的一年,我記得也有三四個,相當可以了。」

「不過,湖藍省是穩定出國集,這個蘇城一中我聽都沒聽過,每年能有人穩定進省隊嗎?進隊之後能拿牌嗎?」

「大佬我真的膜了,像我這種弱省弱校的小渣渣,好不容易進省隊,也拿不到金牌。」

葉教授也確實沒有理會底下嘰嘰喳喳的鬧騰聲,教室很大人很多,這種程度的討論,也還算安靜。

他繼續說道:「顧懷啊……這個名字我記下了。你是高一升高二,還是初三升高一啊?」

「是准高二呢。」

葉教授眼中飛快地閃過一絲思考之色。

學科競賽是有年齡限制的,復讀生是不能參賽的。

如果這個學生是初三升高一的話,就再好不過了。

准高二的話呢,也還是不錯。

「你說說你的想法吧……」

顧懷沒有把答案算出來,但是他感覺自己已然做出了七八分。

算起來還挺順的吧,思路應該是正確的。

他在葉教授鼓勵的目光下,把自己的思路和已經寫出的步驟徐徐道來。

顧懷的話一出口,葉教授就微不可查地皺了皺眉,但還是不動聲色,很耐心地把顧懷的思路聽下去了。

底下的很多同學,把葉教授這種沉默,當成了默認。

紛紛對顧懷投來欽佩的目光。

又是一個物理競賽新神!

此時正是盛夏,教室的落地窗旁有一顆很大很大的樹,樹木盎然蓋住一片陽,有細碎的金光落於顧懷的發間眉眼,金光在他的白襯衫上如水一般地遊動。

少年意氣風發地談論著自己的解題思路,他的周身似乎都散發著溫暖的光。

物理競賽的女選手很少,卻也還是有的。

顧懷的位置在最後一排,也就是整個階梯教室的最高處。

抬頭仰望,窗外綠樹紅花,檐下公子如玉。

朱顏與明智齊飛,頓時成了不少女生的心中硃砂痣,雲間白月光。

淪陷愛戀倒是不至於,好感欣賞之意肯定是油然而生。

程霜此時,也不禁有些情動。

那是她曾經愛過的少年啊。

一個閃閃發光的人,一個如金似玉的人,為什麼內里卻藏著那麼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那麼多繚繞心弦的陰影。

越接近,越可怖。

越追問,越無解。

不如拉開距離,好好欣賞他,呈現給大家的樣子。

林霏此時並沒有被顧懷牽動注意力,甚至連頭都沒抬,也絲號沒有聽進葉教授和顧懷的對話。

不是她無禮不尊重人,而是她感覺自己抓到了題目的思路。

就像是在凌亂的毛線團里終於扯出了線頭,她要集中注意力慢慢理順,把這條線清清楚楚,完完整整地抽出來。

在她把這件事做完之前,一直都處於一種比所謂「心流」還要專註的狀態,沒有任何外部的噪音可以打擾到她。

這道題真的很妙,宛如一隻想要逃離虎口的小白兔,在路線上設下了重重陷阱。

大老虎稍有不慎,就會掉進去,到嘴的美味餐點就跑了。

最近幾張有點平淡,作者在籌備炸裂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