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湄公河行動

正文卷

第291章 湄公河行動

【國產動畫電影巔峰之作《白蛇:緣起》9.27火爆上映】

「據悉,近期內熱度很高的國產動畫《白蛇:緣起》於昨日召開發布會,並發布第二部預告片。」

「預告片中,捕蛇部落的阿宣、小白小青等主要角色全部出現,人物之間感情糾葛錯綜複雜,不得已只能以各自的方式對抗命運。」

「《白蛇:緣起》以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為基礎進行改編,講述了白蛇「白素貞」在前世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電影的製作方燈塔動畫,可能大家不太熟悉這個名字,不過一提它的作品大家就很熟悉,《瘋狂動物城》,這部在全球火爆並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的作品就是燈塔動畫聯合好萊塢藍天工作室共同出品的,所以這次動畫電影的製作完全是國內頂級水準。

另外說說預告片的動畫畫面,白素貞和許仙前世——許宣坐在一起,看著遠方,夕陽下群山環繞。一起駕馭著傘從天而下,穿過薄霧,帶起花叢中蒲公英的飛舞。細節刻畫得非常棒,很有意境。

人物的建模方面、打鬥場景設計,無一不是精細製作的結果,並且製作團隊還很好的融入了東方玄幻色彩,搭配上配音,真的很震撼人心。

最後說說故事,與《瘋狂動物城》一樣,《白蛇:緣起》的故事都是由何華導演親自操刀,以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為基礎,巧妙融入新的構思。相信一定不會辜負廣大影迷的期待。

電影將會在9月27日登錄國內各大院線,影迷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

喇琣康放下手中的報紙,思索著沉吟「動畫電影.動畫電影」,不經意地看向辦公室里添置茶水的秘書隨口問道:

「小張,你們年輕人喜歡看電影,這兩年去影院看過動畫電影沒有?」

已經三十多歲的秘書明白領導的意思,不過很想說自己已經不年輕了,反正跟現在進影院的主力軍比肯定不年輕了,但領導問話肯定不能這麼回答,所以他笑著回答:

「倒是偶爾跟老婆孩子去影院看看,不過主要還是顧著孩子,看些喜羊羊灰太郎之類的。」

喇琣康點點頭,思考片刻後還是吩咐道:「讓市場部儘快出一份近三年國內動畫電影市場的調研報告,我要看。」

張秘書趕緊應下。

「對了,跟何華約的是多會?」

「明天上午10點。」

喇琣康摘下眼鏡擦了擦沒再說話。

第二天上午9點50,何華便來到了中影大樓,還是熟悉的樓層,熟悉的辦公室,不過面對的人卻不再是之前那一個。

何華到了後就被張秘書引進了辦公室,喇琣康還在用筆批改著文件,見到他們敲門趕忙起身:「來來來,小何,進來坐。」

「喇總.」何華也笑著打了聲招呼。

待雙方都坐下,張秘書去準備茶水,兩人簡單的聊起來:

「最近挺忙吧,我看你臉色都不太好,要多注意休息啊。」

「還好,主要是有部動畫電影要上,現在搞宣傳要多出點力,過段時間就好了。」

「對對,我昨天早上才剛看到那個新聞」喇琣康扭頭招呼張秘書:「小張,把我昨天早上看的那份報紙找出來。」

「《白蛇:緣起》是叫這個名字吧?」喇琣康笑著問何華。

何華點頭,有些摸到喇琣康的路數了。

果不其然,沒過一會兒喇琣康便問起:「你們很看好未來的動畫電影市場?」

「聽說伱去年還入股了一家叫十月文化的動畫製作公司。」

這還沒起航呢就想進來分一杯羹嗎?何華心裡懷疑。

去年田小鵬走投無路找到了他,當然也不能說是走投無路,因為他們從08.09年創立燈塔動畫開始兩邊就一直保持著聯繫。

何華和于洋希望能把田小鵬的團隊吸納到燈塔動畫中,田小鵬則眼饞於燈塔動畫持續不斷的資金投入、新設備的購置,而且燈塔動畫一直在招攬人才,陸陸續續安排了大批動畫人才去好萊塢學習。

基本上可以說燈塔動畫已經成為國內動漫影視行業首屈一指的存在了,尤其是在去年《瘋狂動物城》發布之後,虹吸效應非常明顯,人才吸納的速度明顯快於往昔

現在市場上除了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喜羊羊與灰太狼》)、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熊出沒》)等主營電視動畫作品的公司外,成規模成氣候的動漫影視公司已經沒幾個了,大部分都是七八人的工作室,像田小鵬這樣手下有二十多員工的十月文化已經算是大的了。

也就是在2010年燈塔動畫啟動《白蛇:緣起》項目後不久,田小鵬便在十月文化內啟動了《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項目。

其實按照餃子的想法,雙方完全可以一起做,他對田小鵬一直很推崇,人家畢竟是搞過奧運會、動畫春晚的大師,所以互通有無,互相學習不是更好嗎?

只是田小鵬始終糾結於獨立運營、獨立創作上未曾答應,直到12年中的時候,《大聖歸來》因為資金問題不得不停下,他才拉下臉跑到燈塔動畫于洋那裡請求援助。

這才有了後來燈塔動畫入股十月文化,接手投資《大聖歸來》項目的事。

不過現在有人想要跟他一起來開脫市場倒是件好事。

所以何華認真點了點頭,說起了自己對這一領域的看法:「動漫影視作品這一塊有多龐大看看現在的好萊塢、日本就知道了,我們可能技術還達不到人家的尖端水平,但若是說將市場拱手相讓,那一定不行。」

「大家多是說國內就沒有動畫電影生存的土壤,但是從去年開始國家在政策層面便出台了很多產業扶持政策,鼓勵大家創作動畫電影精品,說明國家也意識到了這一產業的重要性。」

「我相信在國家的支持下這一市場會越來越好。」

「至於過程中的很多問題,周期回報什麼的,我想我們可以不用那麼急。」

何華這副自信從容的姿態讓坐在他側身沙發上的喇琣康頓時有些沉默。

是啊,看看何華的年紀,他有大把時間慢慢等待種子發芽,而且他還是自己的公司,不像他於中影的位置,有任期有考核,這種長期不見回報的項目必然影響到集團上下對他的信任。

所以何華可以慢慢來,他卻不太可行。

也就是他任期才剛剛開始,可以考慮一下周期在三五年內的項目,盡量在自己任期內完成,不然指不定出什麼問題呢。

怪不得韓三坪根本連提都沒提這件事,要是心思狹隘的人估計還以為他在給自己挖坑呢。喇琣康默默想道。

不過這件事可以後面等自己調研清楚後再做決定,現在還是先談正事吧。

「湄公河那事你應該有印象吧。」

何華不明所以的點頭。

「本來這種項目通常是我們來製作的,之前決定要拍攝的時候韓總是不是也和你們溝通過?」

何華點頭並解釋:「對,不過當時我們手裡已經在忙《超體》項目了,韓總就找了別人」

喇琣康無語,覺得何華還是年輕,不知道承接這種項目做的好的話會有多大的好處,竟然還往外推,不過現在剛好,正正好自己可以做個順水人情。

於是他耐心的跟何華解釋這裡面的事情:「.這種項目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你做的好,未來這類國家重大項目的首選都會是你,你明白嗎?」

何華沉默了一下,他對這類電影其實興趣真的不大,不然也不會在韓三坪提的時候就推掉,可這種項目確確實實對公司發展很有好處,尤其是他們這些民企。

在當前國內的商業環境中,民營企業面對央企、國企,在競爭PPP項目中有很大的劣勢。

央企、國企天然地佔據了資源優勢,不僅有多年國有資產的積累,還有眾多無形的信用優勢。無論是銀行貸款支持,還是招投標中的商譽背書,民營企業自誕生之時就落後了一大截。

為了奮起直追,民營企業必須比央國企付出更多倍的艱辛努力才可以平坐。

佑華娛樂現在發展的是很好,但如果能在這類項目中領先一步,那不管是對公司品牌價值的提升還是影響力的提高都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如果說在這個過程中真的完成了不說教地宣揚國威、輸出大國自信文化、讓國民珍惜和平安定、增強國民國防意識等等任務,別說中影了,就是廣電、宣傳口都會在審核上適當的放寬鬆些。

想到這何華的眼睛就亮了起來,不過現在說這個不晚嗎?韓三坪不是已經找了小馬的李明和蘭小龍、高群叔製作嗎?

喇琣康看到他疑惑的眼神苦澀的嘆了口氣:「現在上面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改變以往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的工作方式。」

「所以很快公安口那邊就會通過競標的方式選擇電影製作公司,這是他們的一次突破性嘗試。」

「啊」何華有些驚喜,臉上浮現出笑容,不過當著當事人的面他趕緊把笑容抿起:「那中影不做了嗎?」

喇琣康笑著指了指他:「你啊.做肯定是要做,不過機會不大了,所以你要做好準備。」

這個項目能從中影的嘴裡吐出來放到大家面前就已經說明公安口那邊對他們的安排不滿意了,他們希望已經不大了,那何不幹脆大方些,反正投資這一塊又不會少了他們,也給集團內部這些人一些危機感,別以為自己還端著鐵飯碗,再不努力,總有一天湯都讓他們喝不上。

何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另一邊於冬的消息就比何華慢了些,畢竟他的老上司退了。

回到公司後,何華叫來黃蘭把這個事給她說了一下。

黃蘭也是眼神大亮,直接站起身:「我馬上安排人去準備資料,蘭小龍不是你師兄嗎,你跟他溝通下,了解下他們之前做的工作,我們事半功倍。」

何華擺擺手讓她去忙,自己已經打開了一份文檔,準備把腦海中原作的劇本先弄下來,然後再刪改。

別管其他人提前做了多少工作,有他直接拿出完整的劇本來的直觀嗎?

不過導演的人員也要好好考慮下,說實話原作的林朝賢絕對是個非常合適的人員。

何華自己嘛,首先他沒怎麼接觸過槍戰戲,如果是一般黑幫槍戰『噠噠噠』亂打一通他覺得自己應該還好,可《湄公河行動》裡面有很多是戰術的應用啊,像電影中首次『三不管』地區營救活動就是CQB戰術(室內近距離戰鬥),後面還有叢林作戰。

這裡面動作的相互協作、布控、人員調度、狙擊點位、隊員間彼此掩護、推進都是大有學問的,何華不懂啊,他又沒當過兵。

是,他倒是可以學著播放器里原作一幕幕慢慢來,但終究不如找個熟悉的人來的方便,要是中間能再碰撞出點火花,提高電影質量那就更好了。

林朝賢非常擅長槍戰電影,成名作不僅有拿到金像獎的《野獸刑警》,另外還有《G4特工》,隨後拍攝了《證人》、《線人》、《火龍對決》、《逆戰》,都是親情、情義、動作槍戰那一套。

另外他還有部《重裝特警》描寫的便是特戰小組,他應該是個頂級的軍事發燒友。

原作中巷內追擊、樓內高空跨越、CQB戰術、近身格鬥,甚至最後還來個了直升機VS海面快艇的高密度火力大逃殺,另外還有無處不在的街景追車和強勢爆破,可以說,林朝賢做到了把腦海中能想像的槍戰畫面都拍攝出來。

當然他也有不足,在國家情感同理心這塊做的不夠好,片頭片尾展示主旋律的手段過於單調(新聞聯播+廣告大字報),還有最後的叢林地道戰也拍的很一般。

不過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劇本以及找專業人士幫忙解決,用人嘛,最重要還是看他的長處。

現在也不急著聯繫人,等競標結果下來再說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