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票房

正文卷

「最佳女演員獲得者是」

「景田,恭喜!」

「恭喜景田!」

景田一臉驚喜的從位置上站起,然後和身邊《綉春刀》劇組的成員擁抱了一下,歡歡喜喜上台領獎。

何華坐在前排,一邊扭頭看她一邊為其高興的鼓掌,他已經上過台了,不過不是領獎,而是頒獎嘉賓。

那個獎項的獲得者同樣是《綉春刀》,獲得的獎項是最佳新人導演,陸陽獲獎。

景田興奮的從導演寧昊、演員梁靜手中接過獎盃:

「感謝上影節,感謝主辦方和各位評委老師對我的認可,謝謝你們。」

「還要感謝我們劇的導演,陸陽導演,監製何華老闆,謝謝你們選我來演《綉春刀》。」

「還要謝謝我的搭當們,原哥、亞文哥,宣宣.」

說到這景田有些不好意思:「我是不是感謝的太多了,不好意思!」

「最後還要感謝為電影《綉春刀》付出的所有工作人員,因為有你們,所以才有這麼好的影片帶給大家。」

「再次感謝評委老師們給我的這份榮譽,我以後還會繼續努力的,謝謝!」

「啪啪啪」

掌聲響起,主持人再次恭喜了景田,才將典禮繼續向後推進。

本次魔都國際電影節舉辦的,怎麼說,也不能說是差,至少人家很給何華面子,雖然主競賽單元大部分獲獎作品還都是國外影片,但人家好歹還擠出了兩個獎項頒給了佑華公司這次報名的《綉春刀》。

何華也就不好意思端起碗來罵娘了。

不過其他單元模塊的頒獎仍舊有些問題,比如新片單元電影頻道傳媒大獎,《小時代》和《青春派》竟然共同獲得了最佳影片,郭靖明還力壓一眾科班出身的導演獲得『最佳新人導演』,這不是開玩笑嗎?

反正搞的是亂七八糟,陸陽回去都沒好意思提自己也是上影節『最佳新人導演』,嫌丟人。

轉過天何華刷微博時便看到郭靖明發的自己手持獎盃的照片,配文:【毋庸置疑,《小時代》是一部好電影】

然後他就看到了一條有意思的評論:

「電影好不好不知道,不過你這個海報真的很像街面上的影樓寫真(VIP套)。」

何華想想還真是,差點笑出豬腳,然後就順手點了個贊給它。

沒想到就是這個行為又在網路上引發了新一輪的罵戰。

其實這條評論諷刺意味也不是那麼濃的,而且何華喜歡點贊、愛玩梗的性格全網皆知,一般人看到了估計還會為何華帶了的龐大流量而感到欣喜的,哪裡還會在意這個事啊。

可郭靖明和他的粉絲偏不,直接揪著這個問題不放了,一大批粉絲湧入何華的微博下問他上午的『點贊』是什麼意思。

「你個過氣導演在這蹭什麼熱度呢?一天天的,就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嘛,非要蹭。」

「這不比你電影里的造型好,不懂就別說話。」

郭靖明更是發文附圖解釋自己的用意,說了一大堆亂七八糟、莫名其妙的話,還假惺惺的說『可能您沒有看出來。』

粉絲叫囂著讓他道歉。

不過何華這些年在微博的經營也不是吃素的,他的粉絲很快便罵了回去,更有一些細心的找到了些影樓寫真跟《小時代》的海報做對比,然後反問:

「那句話哪裡說錯了嗎?」

何華也很無語,他直接針對郭靖明的附文逐句逐段寫了篇小作文,最後總結到:

「邏輯不通,牽強附會,驢頭不對馬嘴,不知道你這個作家是怎麼來的,別光靠抄襲,蹭別人的,也要提升自我素養。」

他就是這麼的睚眥必報,哪怕是粉絲的行為,也要算在本人身上。

小作文發布後,郭靖明先是刪除了之前的文章,然後沒過多久又上傳了一篇精心準備的文章,同時為之前的行為解釋,表示那是自己在非常不理智的時候寫下的,才會顯得有些語無倫次,沒想到就被何華他們揪住不放了(哭唧唧).

何華看後很無語,直接關掉網頁不想再去理會了,現在《小時代》也還沒上映,一直罵不是給他們熱度嘛,不幹那個蠢事。

剛好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他直接喊了聲進。

是楊鳴過來彙報《綉春刀》的上映情況:

「.各家院線那邊我們也去接觸了,他們向我們保證月底之前會盡量保持在35%以上的排片;至於7月初,他們表示還要看下月末幾部開畫的影片成績如何,而月末這些影片會對我們產生衝擊的主要就是」說著他看了眼何華才繼續道:「《小時代》」

何華點點頭波瀾不驚,只是好奇的問道:「《小時代》現在排片多少?」

「應該會在45%以上」楊鳴也很苦惱:「他們對影院有返點承諾,超過40%多返一個點,45%兩個點。」

再加上這個檔期《小時代》有明確的受眾優勢,主創團隊的號召力,影院的行為也就能夠理解了。

BJ紫光影城、海航天寶國際影城及天津佳映影城等幾家影院甚至是『曬』出了100%的排片表。

何華聽到這個數字先是皺眉,然後又放鬆了下來。

這種行為他們想管也管不了,不過雖然首日創紀錄排片量可以讓影片顯得聲勢十足,但這種東西有利就有弊,電影的受眾就那麼多,總不能要求他們同一時刻進來,所以過於龐大的排片也會拉低影院的單場收益。到時影院看單場收益低,馬上就會考慮調整電影排片,讓它回到一個市場合理的範圍。

事實也如何華想的一般。

6月27號《小時代》上映,繼零點場670萬打破《泰囧》創下的500萬紀錄後,首日一開畫便豪取7400萬票房,讓業內驚詫,直呼不可能。

難道這又是一部十億規模的影片?畢竟這個成績可比《泰囧》、《西遊降魔篇》的首映成績大差不差了。

業內不少公司更是眼紅,這傢伙兩部總成本五千多萬,一部也就是2500萬左右,一天就回本了啊。更別說電影裡面的廣告植入了。樂視影業這是挖到了個搖錢樹啊。

不過很快他們就知道這電影完完全全就是一部粉絲電影。

正常來說,一部周四上映的新片,第二周票房與首周四天時相差不大,因為有著完整一周的優勢,甚至口碑好些的作品還會略微上漲。

而對於郭靖明的《小時代》來說,從第二周的周一開始便出現了明顯的後繼乏力的頹勢,且第二周時的周票房已經跌至1.1億元,相比首周四天時的2.3億還要下跌了約50%。

粉絲電影就是這樣,上映開始幾天後會跌幅就比較大,何況還受到了口碑的影響,難以吸引到大量觀眾第二次進場觀看。

以目前的累計3.4億、周票房下跌50%來看,恐怕電影的落點只能在4.3億左右了。

但這個成績對於這部電影的成本來說也是相當的賺錢,所以業內不少公司很快動了心思,聯繫一些青年作家,準備『幫助』他們走向名導演的道路。

畢竟就郭靖明這種導演的水平,也就去導演班進修三五個月的事。

本周(7.1-7.7)除了《小時代》拿到1.1億外,還有兩部電影較大規模的上映,即是杜琪鋒執導、劉德樺、鄭秀雯主演的愛情懸疑警匪片《盲探》與基努·里維斯自導自演的動作片《太極俠》。

前者以6429萬元的成績排名第三,後者則近1400萬。

而本周的票房冠軍仍然是陸陽的《綉春刀》,票房1.3億,上映17天電影票房正式突破6億元,超越《中國合伙人》成為今年票房排行榜亞軍。

電影票房高口碑好,給主創團隊帶去了相當多的紅利。

別的不說,陸陽這個北電科班出身的導演就遠比郭靖明受歡迎,他『兩年磨一劍』獲得了相當多前輩的認可,他跟眾人聊天時還告訴何華:

「不少前輩讓我別學你,作品是需要精雕細琢的,說你就是太急功近利了。」

何華:「.」

「我拍的快也不耽誤我拿獎啊,這些人真是咸吃蘿蔔淡操心。」

另外吃下紅利最多的就是電影的男女主演。

當然景田那是純粹花錢花的多,反正她之前的負面評論那是一掃而空,各種雜誌廣告、商業代言都找了過來,而且路征透露說景田很有可能在今年的金雞上再拿個獎。

朱亞文感嘆:「有錢真好!」

黃宣白了他一眼,酸溜溜的道:「你就別說話了,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入了大導演的眼,要出演大製作了。」

朱亞文嘿嘿傻笑,不承認也不否認,最後結果還沒出來,他可不想鬧得人盡皆知。

何華消息靈通,仔細看了看朱亞文的長相和體格子,還別說,他飾演解放軍戰士再適合不過了。

朱亞文注意到了何華的目光,樂呵呵的問道:「監製,你說我們這電影最後票房能到多少?」

「7.2-7.5億之間吧。」

朱亞文拿出手機翻了翻,然後一臉喜色道:「那就好,電影票房排行榜上除了那三部十億的,接下來就是我們了,不錯不錯。」

十億之下最高的也就是烏爾山的《畫皮2》了,6.91億票房。

何華搖頭,這兩年電影市場太熱了,誰也不知道這些票房成績能保持多久,看那個沒意義的。

《綉春刀》進入了放映後期,而此時《超體》的宣發工作還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劉一菲已經在中影和WMA的安排下參加了不少國外活動,想要儘可能的提高她在國外的知名度。

甚至還利用上了前段時間《白幽靈傳奇》劇組邀請劉一菲出演的新聞,炒作劉一菲將要和尼古拉斯·凱奇合作。

可惜都收效甚微,因為尼古拉斯凱奇在好萊塢都已經是個過氣的影星了,他自己還想給自己炒新聞找熱度呢,跟他炒哪還有人關注啊。

搞來搞去還不如劉一菲的高奢品牌代言熱度高。

所以後面他們乾脆聯合劉一菲代言的高奢品牌給她拍了一組新的全球範圍內的廣告宣傳片,裡面用的是《超體》的一些概念和造型。

開銷不少,如果要保持到電影上映,保守估計要個兩三千萬。

一群人想了想,之前3個億都已經花出去了,這幾千萬也就別省了,很乾脆的選擇繼續投入。

所以劉一菲這段時間特別忙,基本上是全世界的跑,去那些將會同步上映《超體》的國家地標建築拍廣告,廣告準備7月底登錄全球。

何華也不輕鬆,他正和張一謀錄製著訪談節目,做《超體》國內的宣傳。

錄製剛結束,助理小許就拿著他的手機過來。

「誰的?」

「英皇楊綬成。」

何華拿過手機找了個人少的地方就撥了過去。

「楊總,找我有事?」

「華仔,打擾你工作了啊,有個人想找你聊聊,不巧,找到了我這裡。」

楊綬成也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說出了他的來意。

何華好奇的問:「誰啊,竟然能請的動您。」

「李胺導演。」

李胺?他找我幹嘛,我和他沒什麼交集啊?何華心裡有些疑惑。不過他還蠻想和這個人認識認識的,之前不就聊過他的《少年派》嘛,這樣的大師他確實想見見。

所以他沒拒絕,直接表示他會在BJ掃榻相迎。

電話過後,李胺也沒讓他久等,第三天就到了BJ聯繫他,兩人在一家咖啡廳見了面。

一見面李胺就熱情的和他握手:「何導,年輕有為啊。」

「那我該說您老而彌堅了,《少年派》我看了,拍的真好.」何華笑著回應。

「尤其是電影中數字技術的應用,我們這次在自己的影片中初步嘗試了下,感覺還要多向您學習啊。」

李胺謙虛了一下,然後兩人就圍繞著數字技術的應用聊了好一會兒。

等咖啡都有些涼的時候何華才率先開口問道:「不知您這次找我是?」

李胺抿了抿嘴:「我是來邀請何導參加今年的金馬獎的。」

「我也知道近些年有很多內地的電影人對金馬獎的評選有些異議,不過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一點點去糾正的。」

「今年是第五十屆金馬獎,他們選了我做本屆評審團主席,我會盡量做到評審客觀、公正,還望何導能給金馬一個機會。」

隨著佑華娛樂在大陸電影行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每年出品的電影也在不斷增多,如果這股力量一直缺席金馬,那將會對金馬獎帶來沉重的打擊。

所以李胺走這一趟也是侯孝賢等人的意思,不能再讓情況持續惡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