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共贏

正文卷

第299章 共贏

【捉妖記】上映之後的票房成績很誇張。

不過以這部片子的投資規模和演員陣容,這個票房也並非不可能。

3.5億的成本在國產電影里算是最高一檔的,演員方面又有當紅明星顧衛的參與,超強的宣發加上粉絲們的支持,拿到一個超高的票房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捉妖記】上映的第二天,首日上映的【煎餅俠】爆發出了誰也沒有料到的巨大能量。

這部大朋導演的處女作,投資5000萬,真正製作成本只有2500萬的小成本喜劇片,憑藉【屌絲男士】積累的深厚觀眾緣,上映首日就拿到了1.325億的票房成績。

緊緊跟隨【捉妖記】之後,成為單日票房的第二名。

至此,【捉妖記】意外的迎來了史上最強對手。

從17日開始,兩部電影就從排片佔比,上座率,單日票房等各個方面進行激烈比拼。

兩部電影火爆 PK,戰得不亦樂乎,觀眾的興奮點也被激發出來,兩部電影的 PK戰,成為近日網路熱議的焦點。

隨著周六周日的到來。

兩部電影開始瘋狂收割票房。

據貓眼電影實時票房信息,【捉妖記】周六實時票房 1.84億元,【煎餅俠】 1.52億元,占當日總票房的 78.7%。

周日兩部電影的成績都有所降低,【捉妖記】報收1.78億,【煎餅俠】1.38億,不過兩部電影總的票房佔比卻有所提高,占當日總票房的 82.4%.

兩日的火爆對決中,【捉妖記】以微弱優勢稍佔上風,通過話題的共同帶動,兩部電影都成為了暑期票房大贏家,造就一場經典的雙贏之戰。

不過俗話講,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沒了。

兩部爆火電影的競爭,炒熱了暑期檔電影市場的同時,也吃下了絕大部分的票房。

剩下所有正在上映的電影加一起,還不足【捉妖記】票房的一半多。

從地域上看,【捉妖記】更受南方觀眾青睞,在深城、粵州、滬上、川城等地均有明顯優勢,在京城則是【煎餅俠】大佔上風,在全國其他地方,兩片均取得較好成績,但普遍是【捉妖記】票房略高,可見這部電影的受眾更為寬泛。

口碑方面,兩部電影都得到了各大電影網站的好評,【捉妖記】的得分更高些。

根據貓眼電影票房統計,【捉妖記】更受女性歡迎,觀影的女性佔比達到壓倒性的 68.9%,而【煎餅俠】的性別佔比則更為均衡,近乎五五開。

但值得注意的是,兩部電影都呈現女觀眾更多的特點,國產電影票房逐漸為女性主導。

【捉妖記】與【煎餅俠】之戰,更多是一場女性自主角色與男性屌絲情懷的性別戰爭。

【捉妖記】中,甚至連負責懷孕的也是當紅明星顧衛,負責賣萌的是妖王胡巴,而女演員白百合則充當了英明不凡大女主的角色。

這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女性的某些小趣味。

而【煎餅俠】來自大朋的經典網路系列劇【屌絲男士】,自然是屌絲風格十足,夠爆笑,夠接地氣。

兩者交鋒下來,貌似是大女人贏了小男人。

但令電影人喜悅的是,其實這更應該看做是大女人和小男人的雙贏,兩部電影的票房都取得了驚人的戰績。

從觀眾群的年齡結構來看,【煎餅俠】在青少年、青年段佔有一定優勢,而【捉妖記】則呈現全年齡段普遍分布,具有老少咸宜的特點。

某種意義上,這場票房之戰,是各種年齡的女人聯合打贏了小青年的挑戰。

女性的觀影熱情,更不受年齡限制, 30歲以上的女性仍然保持了不錯的觀影比例;而男性則隨著年齡增加,對觀影的興趣明顯遞減。

這也似乎吻合了國產電影審美向青春化、女性化方向發展的趨勢。

儘管【捉妖記】和【煎餅俠】的實際票房分布差異不太大,但網路熱度則相差明顯。

根據本月百度趨勢指數、新浪微指數、微信公眾號文章數的比照,【捉妖記】在網路人氣和推廣力度上具有顯著優勢。

從目前的票房實際業績來看,百度指數和票房的對應性更好,代表搜索興趣與票房消費力基本成正比。

新浪微指數【捉妖記】達到【煎餅俠】的 9倍,說明城市核心觀眾的興趣明顯聚焦在【捉妖記】。

預計口碑發酵之後,對後續票房有較強的推動作用。

微信公眾號推廣文章數則有一定的前瞻性。

看得出【捉妖記】的宣傳推廣力度明顯大於【煎餅俠】。

在力推之下,票房得到相應回報,【捉妖記】的宣傳起到了預期效果。

而【煎餅俠】在投放和宣傳並不強勢的情況下,得到高額票房回報,可謂性價比的典範。

無論如何,【捉妖記】與【煎餅俠】之戰,共存共贏,共同抬起了暑期電影市場。

兩部電影都取得了高票房、高口碑,並成為原創題材的兩種典型案例,為華語電影在超級 IP之外開拓出一條金晃晃的大道。

首周4天結束,【捉妖記】共收7.06億票房,業內對這部電影的預期是18億以上,看好它超過【大聖歸來】,成為國產電影新的票房冠軍。

【煎餅俠】晚上映一天,首周3天破4億,拿下4.225億的驕人成績,提前收回成本並大賺,成為暑期檔最大的黑馬。

許誠毅導演還好,他很早就是好萊塢的動畫大導演,執導的【怪物史萊克】曾在全球拿下60億的票房,各種獎項拿到手軟,被稱為「史萊克之父」。

【捉妖記】不過是給他本來就非常漂亮的履歷上添上新的一筆。

相比之下,大朋一夜成名,電影上映前後天差地別。

在這之前,通過【屌絲男士】的熱播,大朋已經有了很高的國民度。

不過那個時候,在大家的印象里,他是主持人,是喜劇演員,網劇導演。

雖然火,普通觀眾和圈內方方面面的人員對他並沒有多少看重。

電影上映之後,他的身份有了根本的變化,大家記住了他的新標籤,電影導演大朋。

而且是大賣電影的導演。

從此之後,他將成為各大影視公司的座上賓,完全可以享受徐爭當年【泰囧】大賣後的待遇。

第二周,受工作日影響,兩部電影的票房都有所降低,周一當天【捉妖記】票房1.13億,也成為連續5天票房過億的國產電影。

基本上到現在,【捉妖記】每往前走一步都是在創造新的紀錄。

之前的國產電影沒有一部比得上的,即使是現在的票房冠軍保持者【大聖歸來】,在剛上映的時候也沒有【捉妖記】這麼誇張的成績。

【煎餅俠】則沒有堅持住,單日票房降到8435萬。

也不意外,大朋的這部喜劇電影終究是取了巧,藉助【屌絲男士】的流量火了一波,邀請包括顧衛在內的各路明星客串,又用了各種催淚的回憶殺。

但單說電影質量,真的比較一般。

現在上映第二周,隨著觀影人數的增多,口碑慢慢擴散,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也越來越多。

很多人被電影熱播的火爆吸引進電影院,看完之後卻非常不滿意,覺得受到了欺騙。

網路自然成為他們發泄的渠道,從而對【煎餅俠】的票房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之後的四個工作日,兩部電影的票房都在一點點滑落,不過【捉妖記】的降幅更小,還能保持每天堪堪破一億的票房。

【煎餅俠】滑落的幅度就比較大了,截止周五,單天票房已經不足5000萬。

時間又來到周末。

不出意料的兩部電影都出現了逆跌,不過此時他們的差距就比較大了。

第二周周末兩天,【捉妖記】分別報收1.28億和1.16億。

【煎餅俠】的成績只有它的一半多,兩天分別收穫6000多萬的票房。

【捉妖記】上映第二周,共收穫票房7.74億。

上映11天,票房總收入14.8億,超過【泰囧】成為國產電影票房亞軍,距離冠軍【大聖歸來】17.58億的票房紀錄不遠了。

同時【捉妖記】的成績也超過了前兩個月的【侏羅紀世界】和【復仇者聯盟2】,距離【速度與激情7】24.26億的紀錄還差不到10億。

此時業內人士紛紛預測,【捉妖記】總票房也許有望衝破20億,超過【變形金剛4】的19.8億。

樂觀估計,超過【速度與激情7】,奪回國內票房冠軍也不是不可能。

此時,【捉妖記】已是徹底破圈,有點全民討論的意思,不管你看過還是沒看過,總會聽到身邊的人討論起這部電影。

顧衛名下又添一部票房大賣的電影,票房靈藥的名聲徹底坐實。

白百合也收穫不小,有著【失戀33天】、【私人訂製】、【捉妖記】等幾部大賣的電影,票房女王的稱號穩穩的戴在了她的頭上。

相比而言,【煎餅俠】第二周拿到了4.67億,成績也非常不錯。

上映10天,票房破8億。

不過受到口碑影響,票房滑落的幅度比較大,後期走到10億之上應該沒什麼問題,再遠的話就後繼乏力了。

辦公室里,顧衛拿著【捉妖記】的詳細票房數據看著。

短短兩周14.8億的票房成績也讓他非常驚訝。

印象中原時空井柏燃版的【捉妖記】並沒有這麼好的成績。

大名鼎鼎的刷票房事件他也是有所耳聞的,不過現在電影上映前兩周,顧衛覺得【安樂】不至於這麼著急的就開始刷。

即使想要電影有個漂亮的數據,也要等到後期票房乏力的時候再行動。

不然萬一靠真實實力就能達到的成績,又何必做那些授人以柄的事。

顧衛覺得按照現在【捉妖記】的票房走勢,可能真的用不上江之強來用一些不上檯面的手段了。

來到2015年之後,中國內地的電影市場進一步變大。

幾部好萊塢大片的熱映,超高的票房,也代表著市場容量的增加。

國產電影只要做的夠好,質量夠硬,在票房上也不一定就會遜色外人。

而【捉妖記】本身質量不俗。

其獨特的風格和精美的特效絕對是電影市場上頭一份。

現在又有顧衛的加入,人氣熱度更勝原版一籌,絕對有問鼎票房冠軍的實力。